《秘傳外科方》~ 救解諸毒傷寒雜病一切等證 (4)
救解諸毒傷寒雜病一切等證 (4)
1. 十宣散
治癰疽。
凡癰疽,皆由氣血凝滯,風毒壅結。此藥發散風邪,流行氣血,排膿止痛,生肌長肉;未成者速散,已成者速潰;五毒不試而坐收功效。許學士云:昔有若背瘍者,諸藥不痊,乃用此方。熱酒一升,下藥五六錢,少頃頓減七分,數服後瘡潰膿出,半月瘡口遂合。又有婦人股間腫如碗,服此而安。
又有腦發者,服藥醉飲,袞臥醒而病去。但選藥精妙,服藥貴多,服至瘡口合,更服,所以補前損、杜後患。不飲者,濃煎木香湯調下亦可。仍略用酒為佳,藥品於後:
人參(用新羅者,去蘆,細銼,焙),當歸(川中大如馬尾者,淨洗,銼,焙乾),黃耆(用綿者,如箭竿長尺余不開叉者,淨洗,寸切,槌碎,擘如絲狀,鹽湯浸透,微火炙酥,再銼),川芎(好者,淨洗,切,焙乾),防風(新香者,洗,切,焙),厚朴(厚而紫者,去粗皮,薑汁淹一宿,炒焙),甘草,桔梗(有心,味苦者,洗淨去蘆,切,焙),白芷,桂(用卷薄者,去粗皮,不見火)
上十味,取淨極干,方秤人參、當歸、黃耆各二兩,餘七味各一兩,除桂外,一處為末,入桂令勻。每服三錢,加至五六錢。桂須多買,取淨末稱。凡信心精合多服必效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叫做「十宣散」,是用來治療癰疽的。
癰疽這種病,都是因為體內氣血運行不順暢,加上風邪毒素積聚造成的。這個藥方可以疏散風邪,促進氣血循環,排出膿液、止痛、幫助肌肉生長。還沒形成膿瘡的可以讓它消散,已經形成膿瘡的可以讓它快速潰爛排出。這個藥方效果很好,不需要多次嘗試就能見效。以前有個讀書人背上長了癰,吃了很多藥都沒好,後來用了這個藥方,用熱酒送服五六錢藥粉,很快就覺得疼痛減輕了七分。連續服用幾次後,膿瘡破裂流出膿液,過了半個月傷口就癒合了。還有一個婦人,大腿之間腫得像碗一樣大,吃了這個藥也治好了。
還有腦部長癰的人,喝醉酒後服用此藥,然後睡一覺,醒來病就好了。這個藥方選用的藥材一定要精挑細選,而且服用時藥量要多,一直吃到傷口癒合為止,還要繼續服用,目的是補回之前的損傷,杜絕以後再復發。如果不能喝酒,可以用濃煎的木香湯送服也可以。不過用少量酒來送服效果會更好。這個藥方的藥材如下:
人參(要用新羅人參,去除蘆頭,切細,烘乾)、當歸(要用四川產的,像馬尾一樣粗的,洗淨,切片,烘乾)、黃耆(要用棉黃耆,像箭竿一樣長,一尺多長,沒有分叉的,洗淨,切成一寸長的段,搗碎,剝成像絲一樣,用鹽水浸透,用微火烤酥,再切碎)、川芎(要用好的,洗淨,切片,烘乾)、防風(要用新鮮有香味的,洗淨,切片,烘乾)、厚朴(要用厚且紫色的,去掉粗皮,用薑汁浸泡一個晚上,炒過烘乾)、甘草、桔梗(要用有心,味苦的,洗淨去除蘆頭,切片,烘乾)、白芷、桂(要用捲成薄片的,去掉粗皮,不能用火烤)
以上十味藥材,要選用非常乾淨的,然後稱量,人參、當歸、黃耆各二兩,剩下的七味藥材各一兩,除了桂皮之外,把其他藥材一起磨成粉,再加入桂皮粉攪拌均勻。每次服用三錢,可以增加到五六錢。桂皮要多買一些,磨成粉末後稱量。只要有信心,認真調配,多服用,一定會有效。
2. 黃蠟丸
治發背癰疽,諸般惡瘡皆效。有人遍身生瘡如蛇頭狀,服之亦效。
上白礬不拘多少,生用為末,每礬一兩重,用黃蠟七錢,重熔開出火,傾入礬末,和勻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,不拘時,米湯或溫熟水吞下。如未破則內消,已破則便合,不過十數服必效。如因服金石藥毒所致亦宜服此。又只吃白礬末一二十匙,以溫湯嚥下亦效。
黃蠟須是山蠟,色黃者為佳。不動臟腑,止疼痛,不問老少虛弱皆可服之,大能護膜、救心、防熱毒內攻,令人危困妙難盡述。
白話文:
此藥方能治療背部癰疽、各種惡性瘡瘍,都有很好的效果。有人全身長瘡,形狀像蛇頭一樣,服用此藥也有效。
藥方使用白礬,不論多少,直接磨成粉末。每用一兩白礬,加入七錢黃蠟,一起加熱融化,離火後倒入白礬粉末,攪拌均勻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到三十丸,不拘時間,用米湯或溫開水吞服。如果瘡瘍還沒破,可以讓它消散;如果已經破了,可以幫助傷口癒合,通常服用十幾次就會見效。如果是因為服用金石類藥物中毒引起的瘡瘍,也適合服用此藥。另外,也可以直接服用白礬粉末一二十匙,用溫水吞服,也有效。
黃蠟必須是天然山蠟,顏色黃的品質最好。此藥不傷腸胃,可以止痛,不論老少虛弱的人都可以服用,它能保護體內組織、救心、預防熱毒攻入體內,避免危險,功效難以用言語完全描述。
3. 柞木飲子
治發背癰疽,已成未成,並宜服之。(藥簡而賤,便於救貧。)
干柞木葉(四兩重),乾荷葉心(蒂),萱草根,甘草節,地榆(四味,各一兩重)
上銼為散,每服半兩,水二碗煎至半碗,分作二服服之。早晚常進,病愈為度。成膿者自潰,未成者自消。忌一切毒食。
又治癰疽,雞籠櫻葉研爛,入鹽少許,敷之。留出癰嘴立效。
治瘰癧,不問已破未破,用烏雞子頂上開竅,攪青黃勻,卻以線系斑蝥一個,去頭、翅、足,入雞子中,紙糊蓋之,飯上蒸熟,剝去殼,去蝥,空心吃雞子,一日一個,以瘥為度。
又方:不蛀皂角三十條,作一束,以棕櫚裹之,縛定,於廁坑內浸一月取出,於長流水內再浸一月,切不可用死水浸,去棕,曬乾,不可焙,搗羅為末。每皂角末一兩入麝香半錢,全蠍七個,研細拌勻。每服二錢,溫酒或湯飲,任調服之,不過二三兩重即安。
治疔瘡:凡疔瘡不破,則毒入腸胃不治。
上用蟬蛻一味為末,蜜水調半碗飲之,及用其末,津唾調塗瘡上,瘡口自潰。
一方:烏梅三四個,取肉打爛,以絹片緊縛在瘡上,卻將菊花及根苗擂酒飲之。不飲酒者用湯,次日晚拔去烏梅,自潰。
又方:生蜜與隔年蔥,一處研膏,先刺破,後上藥,用帛縛住,如人行五里久,覺疔出後,以熱醋湯洗去。
治膁瘡,血竭一味研末,敷瘡上,以干為度。
一方:谷丹、無名異,細研,清油調搽,濕則干敷其上。
又秘方:窯灶內黃土,累經燒過者,研細,入黃柏、赤石脂、黃丹、輕粉末拌勻,清油調,油絹盛藥,貼瘡上,外以布絹縛定。其瘡縱癢,不可以手開動,直至數十日後,瘡愈去之。
治疰瘡、疥瘡。
雄黃,硫黃,黃連,蛇床子,剪刀草(焙乾)
上等分為末,用巴豆七粒,麻油煎巴黑為度,去豆,候油冷,入好輕粉,用前藥末調塗之。
白話文:
柞木飲子
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背部癰疽,無論是已經形成的還是還沒形成的,都適合服用。(這個藥方簡單又便宜,方便救濟貧困的人。)
使用乾燥的柞木葉(約150克),乾燥的荷葉心(連蒂),萱草根,甘草節,地榆(這四種藥材各約37.5克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成散劑,每次服用約18克,加兩碗水煎到剩下一碗,分成兩次服用。早晚都要服用,直到病好為止。已經化膿的會自己潰破,還沒化膿的會自行消散。服藥期間要忌吃所有有毒性的食物。
另一個治療癰疽的方法,將雞籠櫻葉搗爛,加入少許鹽,敷在患處,露出癰疽的開口,效果很好。
治療瘰癧,無論有沒有破潰,都用烏骨雞蛋在頂部開個小孔,將裡面的蛋黃和蛋白攪拌均勻,再用線綁住一隻去頭、翅膀和腳的斑蝥,放進雞蛋裡,用紙糊住開口,放在飯上蒸熟,剝去蛋殼,取出斑蝥,空腹吃雞蛋,一天一個,直到病好為止。
另一個藥方:取三十條沒有被蟲蛀的皂角,捆成一束,用棕櫚葉包裹好,綁緊,浸在廁所坑裡一個月後取出,再浸在流動的清水裡一個月,絕對不能用死水浸泡,去掉棕櫚葉,曬乾,不可烘烤,搗成粉末。每37.5克皂角粉加入約1.8克麝香和七隻研磨成粉的全蠍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約7.5克,用溫酒或湯送服,隨意調服,服用不超過75克左右就能痊癒。
治療疔瘡:凡是疔瘡沒有破潰,毒素就會進入腸胃,無法醫治。
用蟬蛻研成粉末,用蜂蜜水調成半碗飲用,同時用蟬蛻粉末加唾液調和塗在瘡上,瘡口就會自行潰破。
另一個藥方:取三四個烏梅,取肉搗爛,用絲綢緊緊包紮在瘡上,再將菊花連根帶苗搗爛,用酒送服。不喝酒的人用湯。第二天晚上取下烏梅,瘡口就會自行潰破。
另一個藥方:用生蜂蜜和隔年的蔥一起搗成膏狀,先刺破瘡口,然後敷上藥膏,用布包紮好,如果走五里路左右,感覺疔瘡已經出來,就用熱醋水洗去。
治療膁瘡,單用血竭研成粉末,敷在瘡上,以乾燥為度。
另一個藥方:用紅土和無名異,仔細研磨成粉,用清油調和塗抹,如果濕潤就直接敷上藥粉。
還有一個秘方:取多次燒過的窯灶內的黃土,研成細末,加入黃柏、赤石脂、黃丹、輕粉末,混合均勻,用清油調和,用油紙盛裝藥物,貼在瘡上,外面用布包紮好。瘡如果癢,不可以手去抓撓,直到幾十天後,瘡癒合了再取下。
治療疰瘡和疥瘡。
使用雄黃、硫黃、黃連、蛇床子、剪刀草(焙乾),等分研磨成粉末,用七粒巴豆,用麻油煎到巴豆變黑為止,取出巴豆,等油冷卻,加入好的輕粉,用之前的藥末調和塗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