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秘傳外科方》~ 李防禦五痔方 (3)

回本書目錄

李防禦五痔方 (3)

1. 紅肉膏

辰砂(一錢),乳香(半錢,別研),白礬(一兩),黃丹(一錢),巴豆(三個),砒(半兩,用白礬鋪底火煅七分)

上為細末,每用二錢,斑蝥三個,香油一兩,同一處煎,斑蝥、巴豆赤為度。去二味,只用油調藥末成膏子,看大小貼之。一二日一次,換藥至六七日,看焦黑,不用塗,用催藥末破,已破用紙捻子任藥入瘡。

白話文:

將辰砂(約3.75克),乳香(約1.875克,另外研磨),白礬(約37.5克),黃丹(約3.75克),巴豆(三個),砒霜(約18.75克,用白礬鋪底在火上燒煉七成)

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取用約7.5克藥末,加上斑蝥(三個),香油(約37.5毫升),一起在鍋中煎煮,煮到斑蝥和巴豆變成紅褐色為止。然後把斑蝥和巴豆撈出來不用,只用油調和剩下的藥末做成膏狀。視患部大小貼上膏藥。一天或兩天換一次藥,連續換藥六七天,如果看到患處焦黑,就不用再塗抹膏藥,改用催藥末來幫助傷口破裂,傷口破裂後,用紙捻沾藥塞入傷口。

2. 洗痔金花散

無名異(半錢),黃柏(一兩),黃連(半兩,生),烏黑豆(半升)

上為末,溫洗了,用海蛤散敷之。

白話文:

將無名異磨成粉(半錢),黃柏(一兩)磨成粉,生黃連(半兩)磨成粉,烏黑豆(半升)。

將以上藥材都磨成粉末,用溫水沖洗患部,洗完後再敷上海蛤散。

3. 龍骨海蛤散

蕪荑(一兩),龍骨(一錢),海蛤(一錢,煅),密陀僧(半錢)

上為末,先摻,次用貼痔膏,日一次貼。

白話文:

將蕪荑(一兩)、龍骨(一錢)、煅燒過的海蛤(一錢)、密陀僧(半錢),全部研磨成細末。使用時,先將藥末灑在患處,然後再敷上痔瘡膏,每天敷一次。

4. 乳香膏

貼痔乳香膏。

茱萸,白芨,白蘞,黃連,黃柏,當歸(各等分)

上用香油四兩,入柳枝三尺四寸長同煎,柳枝黑為度,入前藥末同煎紫色,用絹濾去滓,再煎數沸,次入黃丹、乳香一二錢,熬成膏,以瓦瓶盛藏,用少許貼瘡上立效。凡下痔,先服通血積藥,一日二次,方用換痔藥。

白話文:

將乳香膏貼在痔瘡上。

配方是:吳茱萸、白芨、白蘞、黃連、黃柏、當歸,這六種藥材都用相同份量。

將四兩香油倒入鍋中,放入三尺四寸長的柳枝一起煎煮,直到柳枝變成黑色時,撈出柳枝。接著放入之前磨好的藥粉一起煎煮,直到呈現紫色。用絹布過濾去除藥渣,再繼續煎煮數次。最後加入黃丹和一到二錢的乳香,熬煮成膏狀,裝入瓦瓶中保存。使用時取少量塗抹在瘡口上,很快就會見效。凡是治療痔瘡,應該先服用能通血化瘀的藥物,一天兩次,接著再使用換痔藥。

5. 當歸飲

通血積。

黃連,火麻子,當歸(各半兩重)

上為末,用一錢嚼溫酒下,又將通真丸一粒,臨臥再服。

白話文:

當歸飲

使淤積的血流通暢。

黃連、火麻子、當歸,各取半兩的份量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取一錢,用溫酒送服,睡前再服用一顆通真丸。

6. 通真煨姜丸

良薑(炮),柯子(炮),肉桂(去皮),木香,肉豆蔻,破故紙,茴香,葫蘆巴(各一錢),末硇(一錢)

上研勻細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用一錢,以木瓜、生薑,共藥一處,濕紙裹煨,香熟溫酒下。

白話文:

將良薑(炮製過)、柯子(炮製過)、肉桂(去皮)、木香、肉豆蔻、破故紙、茴香、葫蘆巴,每樣各取一錢的量,再加上末硇一錢的量,全部研磨成均勻細緻的粉末。用醋調成糊狀,將藥粉搓揉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般。每次服用一錢的量,將藥丸與木瓜、生薑放在一起,用濕紙包裹起來煨烤,等到香氣散發、煨熟後,再用溫酒送服。

7. 下膈散

治不思飲食。

苦參,蓬莪朮(炮),荊芥穗(炒),益智(各一兩,去皮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,水一盞,姜蜜同煎八分,入鹽虛心服之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叫做「下膈散」,是治療不想吃東西的。

藥材有苦參、炮製過的蓬莪朮、炒過的荊芥穗、去皮的益智,每種各用一兩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杯水,加入薑片和蜂蜜一起煎到剩八分,再加一點鹽,在空腹的時候服用。

8. 洗腸犀角散

骨碎補,穿山甲(二兩,蛤粉炒),玄胡索(半兩,生),甘草根

上為細末,茶調半錢,空心服之。

白話文:

骨碎補、穿山甲(二兩,用蛤粉炒過)、玄胡索(半兩,生的)、甘草根。

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茶水調服半錢,在空腹時服用。

9. 止痛麥煎散

滑石(三錢),鱉甲(半兩),川烏(一兩,去皮、尖),秦艽(半錢),前胡(半兩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小麥三十五粒,同煎至七分,通口服,不拘時,三四服見效。

白話文:

將滑石(三錢)、鱉甲(半兩)、炮製過的川烏(一兩,去除外皮和尖端)、秦艽(半錢)、前胡(半兩),全部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三十五粒小麥,一起煎煮至剩七分,不論時間,直接口服。大約服用三到四次就能見效。

10. 黑神黃耆散

京墨,黃牛角(一隻),蛇蛻(一條,全),檳榔(三個),豬牙皂角(十個),穿山甲,蔓荊子(各一兩),黑狗脊(一兩,去毛),黃荊子(半兩),枳殼(一兩,去皮白)

上為末,以栝蔞五個去子,入藥在內,用新瓦瓶盛之。後用黃泥固濟,火煅煙盡。末入沒藥、青木香各一錢,荊芥一兩。

上為末,同煎藥一處服二錢,胡桃酒下,日三服,茶亦可。

白話文:

將京墨、黃牛角(一隻)、完整的蛇蛻(一條)、檳榔(三個)、豬牙皂角(十個)、穿山甲、蔓荊子(各一兩)、去除毛的黑狗脊(一兩)、黃荊子(半兩)、去除外皮的枳殼(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取五個栝蔞去掉籽,將藥粉放入其中,用新的瓦罐裝好。然後用黃泥封固罐口,用火燒到沒有煙冒出。取出研磨成粉末,加入沒藥、青木香各一錢,荊芥一兩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和先前煎好的藥一起服用二錢,用胡桃酒送服,一天三次,也可以用茶送服。

11. 宣風散

巴豆(去油),大黃(炮),朴硝,枳殼,陳皮(去穰)

上各等分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溫服。如服藥後,大便結澀,二三日可服。

白話文:

將巴豆(去除油脂)、大黃(炮製過)、朴硝、枳殼、陳皮(去除內層白色薄膜)這五種藥材,都取相同份量,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碗水煎煮至剩七分時,溫熱服用。如果服藥後,大便仍然乾結不通暢,可以隔二、三天再服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