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四 (1)
卷四 (1)
1. 霍亂論
秦子曰:霍亂之症,心腹絞痛,上吐下瀉,躁亂煩悶,甚者轉筋。以經絡而論,主於陽明腸胃,若但吐利而無腹痛煩亂之類,乃吐利,非霍亂也。今列外感者六,內傷者四。(其有外感內傷兼見者,則於治法中詳之。)
白話文:
霍亂論
秦子說:霍亂的症狀,是心腹部絞痛,嘔吐腹瀉,躁動不安、煩悶,嚴重者還會抽筋。從經絡方面來說,主要影響陽明經的腸胃。如果只是嘔吐腹瀉,沒有腹痛煩躁等症狀,那只是普通的嘔吐腹瀉,不是霍亂。現在將霍亂的病因分為外感六種,內傷四種。(外感內傷同時出現的情況,則在治療方法中詳細說明。)
2. 外感霍亂
3. 濕氣霍亂
【濕氣霍亂之症】既非飲食所傷,無七情惱怒,但因時令濕淫之氣,一旦揮霍撩亂,吐瀉水飲,此外感歲土濕鬱之症。《內經》云:太陰所至,土鬱之發,民病霍亂、嘔吐注下,即此症也。
【濕氣霍亂之因】濕土司政,從氣太過,脾胃主土,惡濕喜燥,今以濕土之氣太過,中州受傷,遂成此症。
【濕氣霍亂之脈】或見沉伏,或見促止,或見代結,或見濡軟。
【濕氣霍亂之治】仲景用五苓散,今推廣平胃散,正氣散,加青藿香。若應汗者,防風勝濕湯。
五苓散,治不吐下瀉。
白朮,豬苓,澤瀉,肉桂,白茯苓
平胃散,見濕瀉門。治胃家作嘔。
不換金正氣散,治表邪發熱。
蒼朮,厚朴,陳皮,甘草,木香,鮮藿香
防風勝濕湯
防風,荊芥,蒼朮,白芷,羌活,川芎
白話文:
濕氣霍亂
這是一種不是因為飲食不潔或情緒激動引起的疾病,而是由於季節潮濕的氣候,濕邪侵犯人體,導致嘔吐、腹瀉、排出大量水分等症狀。 《內經》中記載:當太陰之氣到達時,土氣鬱結,就會導致霍亂、嘔吐、腹瀉等疾病,這正是這種疾病的描述。
此病的病因是濕土之氣過盛,脾胃受損所致。脾胃屬土,喜燥惡濕,濕土之氣過盛,則中焦(脾胃)受損,最終導致此病。
此病的脈象可能沉伏、急速、停滯或濡弱。
治療方面,可以使用《傷寒論》中的五苓散,現代也可選用平胃散、正氣散並加入青蒿和藿香。如果需要發汗,則可使用防風勝濕湯。
五苓散:治療不嘔吐也不腹瀉的情況。藥物包括白朮、豬苓、澤瀉、肉桂、白茯苓。
平胃散:針對濕邪導致的腹瀉和胃部嘔吐。
正氣散:治療外感風寒發熱。
防風勝濕湯:藥物包括防風、荊芥、蒼朮、白芷、羌活、川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