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四 (7)
卷四 (7)
1. 遊瘧
【遊瘧之症】先起三瘧,後又加一發,連發兩日,只停一日。如少陰經子午卯酉日之瘧,至明日辰戌丑未,又加一發,此少陰之瘧,餘邪遊入太陰。又如辰戌丑未之瘧,至明日寅申巳亥,又加一發,此太陰之瘧。餘邪遊入厥陰,故曰遊瘧之症也。
【遊瘧之因】其血氣虧損,臟氣不足,外邪客陰經,三瘧乃作。若瘧邪充盛,則遊溢他經,故連發二日,止停一日,俗名遊瘧也。
【遊瘧之脈】脈多細數,或見沉細,或見虛大,或見弦滑,或見沉伏。
【遊瘧之治】先治本經見症。如厥陰之瘧,先以加減逍遙散,加升麻、柴胡。少陰之瘧,加減地黃膏,加升麻、柴胡。太陰之瘧,以加減白朮膏,加升麻、柴胡。提還本經,則所遊之經自退。古方皆不分經絡,輒以補藥混投,未當。諸方俱在前三瘧症中。
加減逍遙散,方見三瘧。
加減地黃膏,方見三瘧。
加減白朮膏,方見三瘧。
人傷風寒,則惡寒發熱。若得汗出,則邪散身涼而愈。今瘧疾始而惡寒,繼而發熱,繼而汗出,身涼而愈。但愈後或一日,或間一日,至其時而仍發者何也。以其不比暴感之症,但傷肌表,瘧疾之邪,漸積而成。已經傷里,非一寒熱汗出所能了其局。至外邪深伏,則為三瘧,不論日數,但看病邪若何,如發時先見惡寒足冷,此太陽之邪伏於陰分,宜以羌獨敗毒散,重加當歸、芍藥,提其血分之伏邪外解。若久病人虛,略加人參於羌獨方中,則邪易散。
若見胸前飽悶,則兼痰食,加半夏、厚朴、青皮、檳榔、山楂同煎,臨發清晨服;若發時先見胸前飽悶嘔惡,此名痰瘧,用家秘草果飲,消積化痰。若見惡寒,加羌獨、升麻,引拔內伏之邪外出,此治瘧之真訣,不獨三瘧。凡瘧皆要散邪去根,從來治三瘧不效者,以其未得治伏邪之法,不得拔去病根,反用補塞閉竅,遂至飲食阻滯,變腫變脹。不知瘧症不愈,皆因痰結中焦,葷腥不忌,早服補藥所至。
余以散邪消滯補虛前後次序而用,以見治瘧妙法,先去病邪,然後補元者。例如外感痢久不愈,非補塞太早,即是失散表邪,內傷痢久不愈,非補塞太早,即是失戒葷腥生冷故也。夫不思飲食,而瘧不愈,宜消其痰食,胃氣清和,而熱自除,人人知之,能食而發熱不除,禁其飲食,不助熱邪,而熱自減,人所不知也。此法不獨瘧疾,凡是熱病及膏粱積熱疳火,皆如是者。
白話文:
遊瘧
遊瘧的症狀:一開始是三天發一次瘧疾,後來又增加一次,連續發作兩天,只有一天不發。例如少陰經的瘧疾,在子午卯酉日發作,到第二天辰戌丑未日,又增加一次發作,這是少陰經的瘧疾,餘邪遊移到太陰經。又例如辰戌丑未日發作的瘧疾,到第二天寅申巳亥日,又增加一次發作,這是太陰經的瘧疾,餘邪遊移到厥陰經,所以叫做遊瘧。
遊瘧的原因:由於血氣虧損,臟腑氣虛,外邪侵犯陰經,於是三天發一次瘧疾。如果瘧邪盛實,就會遊移到其他經絡,所以連續發作兩天,停一天,俗稱遊瘧。
遊瘧的脈象:脈象多細數,或者沉細,或者虛大,或者弦滑,或者沉伏。
遊瘧的治療:先治療本經的症狀。例如厥陰經的瘧疾,先用加減逍遙散,再加升麻、柴胡。少陰經的瘧疾,用加減地黃膏,加升麻、柴胡。太陰經的瘧疾,用加減白朮膏,加升麻、柴胡。把邪氣引回本經,遊移到其他經絡的邪氣自然會退去。古代的方劑都不分經絡,一股腦兒用補藥,是不對的。上述各個方劑都在治療三天發一次瘧疾的篇章中提到。
加減逍遙散的方劑,詳見三天發一次瘧疾的篇章。
加減地黃膏的方劑,詳見三天發一次瘧疾的篇章。
加減白朮膏的方劑,詳見三天發一次瘧疾的篇章。
人受風寒侵襲,會惡寒發熱。如果能出汗,邪氣就會散去,身體涼快,病就好了。瘧疾一開始也是惡寒,然後發熱,然後出汗,身體涼快而痊癒。但是痊癒後,過一天或隔一天,又到時間就發作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瘧疾不像一般的傷風感冒,只傷及肌膚表層,瘧疾的邪氣是逐漸積累而成的,已經傷及內臟,單靠一次寒熱和出汗不能完全去除病邪。當外邪深伏體內,就會變成三天發一次瘧疾,不論發作天數多少,關鍵是要看病邪的情況,如果發作時先出現惡寒足冷,這是太陽經的邪氣伏於陰分,應該用羌獨敗毒散,再加重當歸、芍藥,引導血分中的伏邪外散。如果病人久病體虛,可以在羌獨敗毒散中加一點人參,這樣邪氣就容易散去。
如果出現胸悶飽脹,那就是兼有痰飲積食,要加半夏、厚朴、青皮、檳榔、山楂同煎,在發病前清晨服用;如果發作時先出現胸悶飽脹嘔吐,這叫做痰瘧,要用家傳的草果飲,消積化痰。如果出現惡寒,要加羌獨、升麻,引導體內伏邪外出,這是治療瘧疾的關鍵,不只是三天發一次的瘧疾。所有的瘧疾都要散邪去根,以前治療三天發一次瘧疾不有效的,是因為沒有找到治療伏邪的方法,沒有拔除病根,反而用補藥堵塞經絡,導致飲食停滯,腫脹。不知道瘧疾久治不愈,都是因為痰飲阻塞中焦,不忌諱葷腥,過早服用補藥造成的。
我用散邪、消滯、補虛的順序來治療,這就是治療瘧疾的妙法,先去除病邪,然後再補益元氣。例如外感痢疾久治不愈,不是因為太早補益,而是因為沒有散去表邪;內傷痢疾久治不愈,不是因為太早補益,而是因為沒有戒除葷腥生冷。如果不思飲食,瘧疾也不癒合,應該先消去痰飲積食,胃氣和順,熱症自然會消除,這是人人都知道的;能吃東西卻發熱不退,就要禁食,不助長熱邪,熱症自然會減輕,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。這種方法不只適用於瘧疾,凡是熱病以及因膏粱厚味積熱引起的疳疾,都是一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