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
《症因脈治》~ 卷三 (2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24)

1. 外感筋攣

【外感筋攣之症】素無筋骨攣縮之候,一旦惡寒身痛,手足拘攣,不能轉側,此外感寒濕筋攣之症也。若發熱自汗,口燥唇乾,二便赤澀,此外感濕熱筋攣之症也。

【外感筋攣之因】《內經》云:因寒則筋急。又云:寒則筋攣,此外感寒濕之邪,而令人筋脈攣倦者也。又云:因於濕,首如裹,濕熱不攘,則熱傷陽明之血,而大筋軟短,此外感濕熱而筋脈攣拳者也。

【外感筋攣之脈】左脈浮緊,寒濕傷血。右脈浮緊,寒濕傷氣。左脈洪數,濕熱傷血。右脈洪數,濕熱傷氣。

【外感筋攣之治】左脈浮緊,寒濕傷於太陽者,羌活勝濕湯。傷於少陽者,柴胡防風湯。右脈浮緊,寒濕傷於陽明者,乾葛防風湯、蒼朮防風湯。若左脈洪數,濕熱傷於太陽者,羌活沖和湯、四味舒筋湯,合獨活二妙丸。濕熱傷於少陽者,小柴胡湯、聖惠方、秦艽湯。右脈洪數,濕熱傷於陽明者,二妙丸、神術湯。

羌活勝濕湯

羌活,蒼朮,防風,白朮,澤瀉,白茯苓,廣皮,甘草

柴胡防風湯

柴胡,防風,羌活,甘草,荊芥,川芎,乾葛,廣皮

乾葛防風湯

乾葛,防風,荊芥,羌活,川芎,枳殼,甘草

蒼朮防風湯

蒼朮,防風

羌活沖和湯

羌活,黃芩,防風,白芷,川芎,生地,廣皮,甘草

四味舒筋湯

獨活,當歸,蒼朮,黃柏

獨活二妙丸

獨活,黃柏

小柴胡湯

柴胡,黃芩,陳皮,甘草

聖惠方

秦艽,柴胡,甘草

秦艽湯

秦艽,防風,柴胡,黃芩,廣皮,白芍藥,甘草

二妙丸

蒼朮,黃柏

神術湯

蒼朮,石膏

白話文:

外感筋攣

症狀: 原本沒有筋骨攣縮的情況,突然出現惡寒、全身疼痛、手腳拘攣、無法翻身等症狀,這是外感寒濕導致筋攣。如果伴隨發熱、自汗、口乾舌燥、小便排尿困難、大便乾燥等症狀,則是外感濕熱導致筋攣。

病因: 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受寒則筋脈急縮,寒邪入侵會導致筋攣。寒濕之邪侵犯人體,也會使筋脈攣縮、疲倦。濕邪入侵,會讓人感覺頭部沉重如裹,濕熱之邪未除,則會損傷陽明經的血氣,導致大筋軟弱縮短,進而產生筋脈攣縮。

脈象: 左脈浮緊,表示寒濕傷及血液;右脈浮緊,表示寒濕傷及氣血;左脈洪數,表示濕熱傷及血液;右脈洪數,表示濕熱傷及氣血。

治療: 根據脈象判斷病因和病位,選擇不同的方劑:

  • 左脈浮緊,寒濕侵犯太陽經:羌活勝濕湯。寒濕侵犯少陽經:柴胡防風湯。
  • 右脈浮緊,寒濕侵犯陽明經:乾葛防風湯、蒼朮防風湯。
  • 左脈洪數,濕熱侵犯太陽經:羌活沖和湯、四味舒筋湯合獨活二妙丸。濕熱侵犯少陽經:小柴胡湯、聖惠方、秦艽湯。
  • 右脈洪數,濕熱侵犯陽明經:二妙丸、神術湯。

各個方劑的組成藥物如下:

  • 羌活勝濕湯:羌活、蒼朮、防風、白朮、澤瀉、白茯苓、廣皮、甘草
  • 柴胡防風湯:柴胡、防風、羌活、甘草、荊芥、川芎、乾葛、廣皮
  • 乾葛防風湯:乾葛、防風、荊芥、羌活、川芎、枳殼、甘草
  • 蒼朮防風湯:蒼朮、防風
  • 羌活沖和湯:羌活、黃芩、防風、白芷、川芎、生地、廣皮、甘草
  • 四味舒筋湯:獨活、當歸、蒼朮、黃柏
  • 獨活二妙丸:獨活、黃柏
  • 小柴胡湯:柴胡、黃芩、陳皮、甘草
  • 聖惠方:秦艽、柴胡、甘草
  • 秦艽湯:秦艽、防風、柴胡、黃芩、廣皮、白芍藥、甘草
  • 二妙丸:蒼朮、黃柏
  • 神術湯:蒼朮、石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