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己

《正體類要》~ 上卷 (1)

回本書目錄

上卷 (1)

1. 正體主治大法

一脅肋脹痛,若大便通和,喘咳吐痰者,肝火侮肺也,用小柴胡湯加青皮、山梔清之。若胸腹脹痛,大便不通,喘咳吐血者,瘀血停滯也,用當歸導滯散通之。《內經》云:肝藏血,脾統血。蓋肝屬木,生火侮土,肝火既熾,肝血必傷,脾氣必虛。宜先清肝養血,則瘀血不致凝滯,肌肉不致遍潰;次壯脾健胃,則瘀血易潰,新肉易生;若行克伐,則虛者益虛,滯者益滯,禍不旋踵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一邊肋骨有脹痛,有大便通暢、喘咳有痰等症狀,是肝火侵犯肺部引起的,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青皮和山梔來清肝降火。如果胸腹脹痛、大便不通,喘咳吐血,是瘀血停滯引起的,可以用當歸導滯散來通瘀血。

《內經》中說肝臟藏血,脾臟統管血。肝屬木,木生火,火克土,肝火旺盛,會損傷肝血,使脾氣虛弱。治療時應先清肝養血,使瘀血不凝滯,肌肉不潰爛;其次應壯脾健胃,使瘀血容易化解,新肉容易生長;如果一味地去克伐,虛弱的會更加虛弱,瘀滯的會更加瘀滯,情況會很快惡化。

一肚腹作痛,或大便不通,按之痛甚,此瘀血在內也,用加味承氣湯下之。既下而痛不止,按之仍痛,瘀血未盡也,用加味四物湯補而行之。若腹痛按之不痛,血氣傷也,用四物湯加參、耆、白朮,補而和之。若下而胸脅反痛,肝血傷也,用四君、芎、歸補之。既下而發熱,陰血傷也,用四物、參、術補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肚子疼痛,同時排便不通暢,用手按壓時疼痛加劇,這是因為瘀血在體內,可以使用加味承氣湯來治療。如果服用藥物後,疼痛仍然沒有消失,用手按壓時仍然疼痛,說明瘀血還沒有完全消除,可以使用加味四物湯來治療。如果肚子疼痛,但用手按壓時不疼痛,說明是血氣受損造成的,可以使用四物湯,並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白朮來治療。如果服用藥物後,胸脅反而疼痛,說明是肝血受損造成的,可以使用四君、川芎、當歸來治療。如果服用藥物後,出現發熱的症狀,說明是陰血受損造成的,可以使用四物湯、人參、白朮來治療。

既下而惡寒,陽氣傷也,用十全大補湯補之。既下而惡寒發熱,氣血俱傷也,用八珍湯補之。既下而欲嘔,胃氣傷也,用六君、當歸補之。既下而泄瀉,脾腎傷也,用六君、肉果、破故紙補之。若下後,手足俱冷,昏憒出汗,陽氣虛寒也,急用參附湯。吐瀉手足俱冷,指甲青者,脾腎虛寒之甚也,急用大劑參附湯。

口噤手撒,遺尿痰盛,唇青體冷者,虛極之壞症也,急投大劑參附湯,多有得生者。

白話文:

泻后怕冷,说明阳气受损,可以用十全大补汤来补益。泻后怕冷发热,说明气血俱伤,可以用八珍汤来补益。泻后想呕吐,说明胃气受损,可以用六君汤和当归来补益。泻后腹泻,说明脾肾受损,可以用六君汤、肉果和破故纸来补益。如果泻后手脚冰冷,昏昏沉沉出汗,说明阳气虚寒,要赶紧用参附汤。吐泻手脚冰冷,指甲发青,说明脾肾虚寒严重,要赶紧用大剂量的参附汤。

如果出现口紧、手抖、尿失禁、痰多、嘴唇发青、身体冰冷等症状,说明虚脱严重,要赶紧用大剂量的参附汤,很多患者可以因此得救。

一肌肉間作痛,營衛之氣滯也,用復元通氣散。筋骨作痛,肝腎之氣傷也,用六味地黃丸。內傷下血作痛,脾胃之氣虛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外傷出血作痛,脾肺之氣虛也,用八珍湯。大凡下血不止,脾胃之氣脫也,吐瀉不食,脾胃之氣敗也,苟預為調補脾胃,則無此患矣。

白話文:

一肌肉間作痛,是營衛之氣滯,可以用復元通氣散來治療。筋骨作痛,是肝腎之氣受傷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。內傷下血作痛,是脾胃之氣虛弱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外傷出血作痛,是脾肺之氣虛弱,可以用八珍湯來治療。總之,下血止不住,是脾胃之氣脫落;吐瀉不下食,是脾胃之氣敗壞;如果預先調理補益脾胃,就不會有這些病患了。

一作痛,若痛至四五日不減,或至一二日方痛,欲作膿也,用托裡散。若以指按下復起,膿已成也,刺去其膿,痛自止。若頭痛時作時止,氣血虛也,痛而兼眩屬痰也,當生肝血補脾氣。

白話文:

當疼痛發生時,如果疼痛持續四五天不減輕,或者疼痛一兩天才開始,有化膿的可能,應使用託裡散。如果用手指按下後又彈起來,說明膿已經形成,應刺破膿瘡,疼痛自然會停止。如果頭痛時好時壞,可能是氣血虛弱造成的;如果疼痛伴有眩暈,可能是痰引起的,應滋補肝血,補益脾氣。

一青腫不潰,用補中益氣湯以補氣。腫黯不消,用加味逍遙散以散血。若焮腫脹痛,瘀血作膿也,以八珍湯加白芷托之。若膿潰而反痛,氣血虛也,以十全大補湯補之。若骨⿰骨界接而復脫,肝腎虛也,用地黃丸。腫不消,青不退,氣血虛也,內用八珍湯,外用蔥熨法,則瘀血自散,腫痛自消。

若行血破血,則脾胃愈虛,運氣愈滯。若敷貼涼藥,則瘀血益凝,內腐益深,致難收拾。

白話文:

  1. 如果青腫不潰爛,用補中益氣湯來補氣。

  2. 如果腫脹黯黑不消退,用加味逍遙散來散瘀血。

  3. 如果腫脹、疼痛,瘀血化膿,用八珍湯加白芷托住膿瘡。

  4. 如果膿瘡潰爛後又疼痛,是氣血虛弱所致,用十全大補湯來補益氣血。

  5. 如果骨折後又脫位,是肝腎虛弱所致,用地黃丸來補益肝腎。

  6. 如果腫脹不消,青色不退,是氣血虛弱所致,內服八珍湯,外用蔥熨法,瘀血自然會散去,腫痛自然會消退。

一發熱,若出血過多;或膿潰之後脈洪大而虛,重按全無,此陰虛發熱也,用當歸補血湯。脈沉微,按之軟弱,此陰盛發躁也,用四君、薑、附。若發熱煩躁,肉瞤筋惕,亡血也,用聖愈湯。如汗不止,血脫也,用獨參湯。其血脫脈實,汗後脈躁者難治,細小者易治。《外臺秘要》云:陰盛發躁,欲坐井中,用附子四逆湯加蔥白。

王太僕先生云:凡熱來復去,晝見夜伏,夜見晝伏,不時而動者,名曰無火,此無根之虛火也。

白話文:

  1. 感冒發熱,如果出血過多;或膿腫潰破以後,脈搏洪大而虛弱,重按完全沒有,這是陰虛發熱,應使用當歸補血湯。

  2. 脈搏沉弱、按之柔軟無力,這是陰盛發躁,應使用四君藥、生薑、附子。

  3. 如果發熱煩躁,肌肉痙攣、筋脈抽動,這是失血,應使用聖愈湯。

  4. 如果汗水不止,這是血虛,應使用獨參湯。

  5. 如果血虛脈搏實,汗後脈搏煩躁難治;細小易治。

  6. 《外臺祕要》說:陰盛發躁,想要坐在井中,應使用附子四逆湯加蔥白。

一作嘔,若因痛甚,或因克伐而傷胃者,用四君、當歸、半夏、生薑。或因忿怒而肝傷者,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茯苓。若因痰火盛,用二陳、薑炒黃連、山梔。若因胃氣虛,用補中益氣湯、生薑、半夏。若出血過多,或因潰後,用六君子湯加當歸。

白話文:

  1. 因劇烈疼痛、過度損傷而傷胃:使用四君湯、當歸、半夏、生薑。

  2. 因憤怒而肝臟受傷: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、茯苓。

  3. 因痰火旺盛:使用二陳湯、薑炒黃連、山梔。

  4. 因胃氣虛弱:使用補中益氣湯、生薑、半夏。

  5. 因出血過多或因潰瘍後: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當歸。

一喘咳,若出血過多,面黑胸脹;或胸膈痛而發喘者,乃氣虛血乘於肺也,急用二味參蘇飲。若咳血衄血者,乃氣逆血蘊於肺也,急用十味參蘇飲加山梔、芩、連、蘇木。

白話文:

一、喘咳,如果出血過多,面黑胸脹;或胸膈疼痛而發喘,是氣虛血乘於肺,趕快服用二味參蘇飲。

二、如果咳嗽出血、鼻出血,是氣逆血蘊於肺,趕快服用十味參蘇飲,加上山梔、芩、連、蘇木。

一作渴,若因出血過多,用四物參朮湯;不應,用人參、黃耆以補氣,當歸、熟地以養血。若因潰後,用八珍湯。若因胃熱傷津液,用竹葉黃耆湯。胃虛津液不足,用補中益氣湯。胃火熾盛,用竹葉石膏湯。若煩熱作渴,小便淋澀,乃腎經虛熱,非地黃丸不能救。

白話文:

  1. 口渴:
  • 因出血過多,用四物參朮湯。
  • 若無效,用人參、黃耆補氣,當歸、熟地養血。
  • 若因潰瘍後,用八珍湯。
  • 若因胃熱傷津液,用竹葉黃耆湯。
  • 胃虛津液不足,用補中益氣湯。
  • 胃火熾盛,用竹葉石膏湯。
  1. 煩熱口渴,小便淋澀:
  • 此為腎經虛熱,用地黃丸治療。

一出血,若患處或諸竅出者,肝火熾盛,血熱錯經而妄行也,用加味逍遙散,清熱養血。若中氣虛弱,血無所附而妄行,用加味四君子湯,補益中氣。或元氣內脫,不能攝血,用獨參湯加炮薑以回陽;如不應,急加附子。或血蘊於內而嘔血,用四物加柴胡、黃芩。凡傷損勞碌怒氣,肚腹脹悶,誤服大黃等藥傷經絡,則為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;傷陰絡,則為血積、血塊、肌肉青黯。此臟腑虧損,經隧失職,急補脾肺,亦有生者,但患者不悟此理,不用此法,惜哉!

白話文:

出血的原因:

  1. 如果出血部位或身體各個孔竅(如口、鼻、耳)出血,說明肝火旺盛,血液過熱,導致血溢出脈管之外。治療方法是使用加味逍遙散來清熱養血。

  2. 如果中氣虛弱,血液沒有依附的地方而出現出血,治療方法是使用加味四君子湯來補益中氣。

  3. 還有可能是元氣內脫,不能攝住血液,治療方法是使用獨參湯加上炮薑來回陽;如果沒有效果,可以加附子。

  4. 或者是有鬱血在內,導致嘔血,治療方法是使用四物湯加上柴胡和黃芩。

總之,如果出現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等症狀,往往是臟腑虧損,經脈失職所引起的。必須急補脾肺,則有生的希望。但可惜的是,大多數患者不理解這個道理,也不使用這種方法,令人遺憾。

一手足損傷,若元氣虛弱,或不戒房勞,或妄行攻伐,致死肉上延;或腐而不痛,黑而不脫者,當大補元氣,庶可保生。若手足節⿰骨界斷去者,無妨,骨斷筋連,不急剪去。若侵及好肉則不治。若預為調補脾氣,則無此患。大凡膿瘀肉焮者,即針之而投托里散。或口噤遺尿而似破傷風者,急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,多有生者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一個人手腳受傷,而元氣虛弱,或者不節制性生活,或魯莽地進行攻伐,導致壞死的肌肉向上蔓延;或者腐爛而不疼痛,發黑而不能脫落的情況,應該大補元氣,這樣纔有可能保住患者的生命。如果手腳的關節骨骼斷裂了,這並不影響治療,因為骨折了但筋腱還連著,不用急著剪掉。但如果侵犯到好的肉,那就沒有辦法治療了。如果提前調補脾氣,則不會有這種情況。凡是膿瘀肉腐爛的情況,就針灸治療並服用托里散。或者口不說話、小便失禁,類似於破傷風的情況,緊急使用十全大補湯加上附子,有很多人都能活下來。

一腐肉不潰,或惡寒而不潰,用補中益氣湯。發熱而不潰,用八珍湯。若因克伐而不潰者,用六君子湯加當歸。其外皮黑堅硬不潰者,內火蒸炙也,內服八珍湯,外塗當歸膏。其死肉不能潰,或新肉不能生而致死者,皆失於不預補脾胃也。

白話文:

  1. 如果腐肉不潰爛,或者惡寒而不潰爛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發熱而不潰爛,可以使用八珍湯。如果因為克伐而不潰爛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黨參。
  1. 如果外皮黑硬不潰爛,是內火蒸炙引起的,內服八珍湯,外敷當歸膏。
  2. 如果死肉不能潰爛,或者新肉不能生長而導致死亡,都是因為沒有及時補養脾胃。

白話文:

  1. 如果外皮變黑變硬但沒有潰爛,這是因為體內的火熱過盛所導致的,應該內服八珍湯,並在外敷上當歸膏。

  2. 如果壞死的組織無法自然排除,或是新的組織不能正常生長最終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,這都是由於沒有及時補充和調養脾胃功能。

一新肉不生,若患處夭白,脾氣虛也,用六君、芎、歸。患處緋紅,陰血虛也,用四物、參、術。若惡寒發熱,氣血虛也,用十全大補湯。膿稀白而不生者,脾肺氣虛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膿稀赤而不生者,心脾血虛也,用東垣聖愈湯。寒熱而不生者,肝火動也,用加味逍遙散。

白話文:

  1. 患處沒有新的肉長出來,且顏色慘白,這是脾氣虛造成的,可以用「六君子湯」配合「川芎」、「當歸」治療。

  2. 患處呈現緋紅色,這是陰血虛造成的,可以用「四物湯」配合「人參」、「白朮」治療。

  3. 如果出現畏寒發熱的症狀,這是氣血虛造成的,可以用「十全大補湯」治療。

  4. 膿液稀薄、呈現白色,且沒有增生的現象,這是脾肺氣虛造成的,可以用「補中益氣湯」治療。

  5. 膿液稀薄、呈現紅色,且沒有增生的現象,這是心脾血虛造成的,可以用「東垣聖愈湯」治療。

  6. 患處忽冷忽熱且沒有增生的現象,這是肝火上擾造成的,可以用「加味逍遙散」治療。

晡熱而不生,肝血虛也,用八珍、牡丹皮。食少體倦而不生,脾胃氣虛也,用六君子湯。膿穢而不生者,元氣內傷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如夏月,用調中益氣湯。作瀉用清暑益氣湯。秋令作瀉,用清燥湯。

白話文:

傍晚發熱但沒有汗,是肝血虛的表現,可以使用八珍、牡丹皮來治療。食量減少、身體感到疲倦,但沒有產生其他的症狀,是脾胃氣虛的表現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來治療。膿液穢濁,並且沒有好轉,這是元氣內傷的表現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如果是在夏天,可以使用調理中焦、益氣的藥方來治療。如果是秋天,出現腹瀉的症狀,可以使用清燥湯來治療。

一重傷昏憒者,急灌以獨參湯。雖內瘀血切不可下,急用花蕊石散,內化之,恐因瀉而亡陰也。若元氣虛甚者,尤不可下,亦用以前散化之。凡瘀血在內,大小便不通,用大黃、朴硝。血凝而不下者,急用木香、肉桂末二三錢,以熟酒調灌服,血下乃生。如怯弱之人,用硝、黃,須加肉桂、木香同煎,假其熱,以行其寒也。

白話文:

一個昏迷的人,緊急灌服獨參湯。即便體內有淤血,也不可以瀉下,應該趕快用花蕊石散把淤血化開,否則恐怕會因為瀉下而傷了陰氣。如果元氣虛弱得很嚴重,更不可以瀉下,也應該用花蕊石散來化瘀。凡是體內有瘀血,大小便不通,可以用大黃、朴硝。血液凝固不下行,趕快用木香、肉桂末二、三錢,用熟酒調和灌服,血下才能生。如果是體質怯弱的人,用硝、黃,必須加入肉桂、木香一起煎煮,藉助熱性藥物的熱氣,讓寒性藥物發揮作用。

一大便秘結,若大腸血虛火熾者,用四物湯送潤腸丸,或以豬膽汁導之。若腎虛火燥者,用六味地黃丸。腸胃氣虛,用補中益氣湯。

白話文:

  1. 如果患有大便閉結,並且有大腸血虛火熾的情況,可以用四物湯送服潤腸丸,或者使用豬膽汁來導瀉。
  1. 如果患有大便閉結,並且有腎虛火燥的情況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。
  2. 如果患有大便閉結,並且有腸胃氣虛的情況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

白話文:

如果便秘並且有腎虛火旺的情況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。

如果便秘並且有腸胃氣虛的情況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

一傷損症用黑羊皮者,蓋羊性熱,能補氣也。若杖瘡傷甚,內肉已壞,欲其潰者貼之,成膿固速;苟內非補劑壯其根本,毒氣不無內侵。外非砭刺,泄其瘀穢,良肉不無傷壞者;受刑輕,外皮破傷者,但宜當歸膏敷貼,更服四物、芩、連、柴胡、山梔、白朮、茯苓。又疔痂不結,傷肉不潰,死血自散,腫痛自消,若概行罨貼,則醞釀瘀毒矣。

白話文:

外科科治瘡瘍及久膿潰敗,先以託裏益氣補血生肌湯調理,次用益氣活血解毒湯、疏風活血湯,或清涼退火養陰湯、解毒透膿散,及膏藥攻毒排膿,甚效。或用九消大黃散,或再以實在丹,或神效丹、百寶丹、六一散等散劑,壯根蒂以消腫,砭泄腠理,以宣佈閉塞,使瘀穢從大小便泄去,後以託裏補脾利肺湯調理。

一跳躍捶胸閃挫,舉重勞役恚怒,而胸腹痛悶,喜手摸者,肝火傷脾也,用四君、柴胡、山梔。畏手摸者,肝經血滯也,用四物、柴胡、山梔、桃仁、紅花。若胸脅作痛,飲食少思,肝脾氣傷也,用四君、芎、歸。若胸腹不利,食少無寐,脾氣鬱結也,用加味歸脾湯。若痰氣不利,脾肺氣滯也,用二陳、白朮、芎、歸、梔子、青皮。

白話文:

一、跳躍捶胸用力,舉起重物勞動或生氣,導致胸腹疼痛鬱悶,喜歡用手撫摸的,是肝火損傷脾胃,可以用四君湯、柴胡、山梔。

二、害怕用手撫摸的,是肝經血滯,可以用四物湯、柴胡、山梔、桃仁、紅花。

三、如果胸脅疼痛,飲食減少,思考減退,是肝脾氣虛,可以用四君湯、川芎、當歸。

四、如果胸腹不舒,食少失眠,是脾氣鬱結,可以用加味歸脾湯。

五、如果痰氣不利,脾肺氣滯,可以用二陳湯、白朮、川芎、當歸、梔子、青皮。

若咬牙發搐,肝旺脾虛也,用小柴胡湯、川芎、山梔、天麻、鉤藤鉤。或用風藥,則肝血益傷,肝火益甚。或飲糖酒,則腎水益虛,肝火愈熾。若用大黃等藥,內傷陰絡,反致下血。少壯者必為痼疾,老弱者多致不起。(以上若胸脅作痛,發熱晡熱,肝經血傷也,用加味逍遙散。

前云乃氣虛未損之法也,若膿血太泄,陽隨陰散,氣血俱虛,而類前症者,悉宜大補脾胃,切忌祛風之藥。

白話文:

一、破傷風,河間人云:破傷風證善於數變,進入臟腑甚速,生死就在轉眼之間,應迅速辨別表裡虛實而治療之。

  1. 邪氣在表者,則筋脈拘急攣縮,有時或伴有寒熱,筋惕搐搦,脈浮弦,用羌活防風湯散之。

  2. 邪氣在半表半裡者,則頭部微汗,身上無汗,用羌活湯和之。

  3. 邪氣傳入裏者,則舌強口噤,項背反張,筋惕搐搦,痰涎壅盛,胸腹滿悶,大小便閉赤,有時或伴有汗出,脈洪數而弦,以大芎黃湯導之。

  4. 既下而汗仍出,表虛也,以白朮防風湯補之,不時灌以粥飲為善。

一發痙,仲景云:諸痙項強,皆屬於溫。又云:太陽病,發汗太多,致痙風病。下之則痙復發,汗則拘急。瘡家發汗則痙,是汗下重亡津液所致。有汗而不惡寒曰柔痙,以風能散氣也,宜白朮湯加桂心、黃耆。無汗而惡寒曰剛痙,以寒能澀血也,宜葛根湯。皆氣血內傷,筋無所營,而變非風也。

杖瘡及勞傷氣血而變者,當補氣血;未應,用獨參湯;手足冷加桂、附,緩則不救。

白話文:

  1. 痙病發作:仲景說:各種痙攣、項強,都屬於溫熱病。又說:太陽病,因發汗太多,導致痙風病。下瀉則痙攣復發,出汗則拘急。瘡瘍患者發汗則痙攣,是汗出和下瀉過度導致津液虧虛所致。

  2. 有汗而不怕冷的痙病,稱為柔痙,因為風能宣散氣血,宜用白朮湯加桂心、黃耆。沒有汗而怕冷的痙病,稱為剛痙,因為寒能收斂血氣,宜用葛根湯。這兩種痙病都是氣血內傷,筋脈失養,而不是風引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