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黌

《外科選要》~ 補遺方 (7)

回本書目錄

補遺方 (7)

1. 補遺方

當歸,芍藥,白朮,茯神,丹皮,柴胡(各等分),甘草,梔子(各七分)

姜水煎服。

三品錠子

上品,去十八種痔。

白明礬(二兩),白砒(一兩五錢),乳香,沒藥(各三錢半),牛黃(三錢)

中品,去五漏,及翻花瘤氣核。

白明礬(二兩),白砒(一兩三錢),乳香,沒藥(各三錢半),牛黃(二錢)

下品,治瘰癧氣核,疔瘡發背,腦疽諸惡證。

白明礬(二兩),白砒(一兩半),乳香,沒藥(各二錢半),牛黃(三分)

上將砒末入紫泥罐內,次用礬末蓋之,以炭火煅令煙盡取出,並各藥俱研極細末,用糯米糊和為挺子,狀如線香,陰乾。瘡內三四次,年深者五六次,其根自腐,如瘡露在外,更用蜜水調搽,幹上亦可。

嘗有一老媼,用此治瘰癧,索重價始肯治。其方法乃是中品錠子絍瘡內,以膏藥貼之,其根自腐,未盡再用,去盡更搽生肌藥,數日即愈。人多異之。凡見其治氣血不虛者果驗。惟氣血虛者,雖潰去亦不能愈,蓋此與必效散相為表裡,皆攻毒去邪之藥也。

如神千金方

治痔無有不效。

好信石(黃明者,三錢,打如豆粒),明白礬(一兩為末),好黃丹(飛炒五錢),蠍梢(七個,洗淨,瓦上焙乾為末),草烏(光實者,去皮,生研,五錢)

上用紫泥罐,先將炭火煅紅,放冷拭淨,先下明礬燒令沸,次下信入礬內拌勻,文武火煅,候沸再攪勻,次看罐通紅煙起為度,將罐掇下,待冷取研為末,方入黃丹草烏蠍梢三味,再同研極細,以瓷罐收貯。如欲敷藥,先煎甘草湯或蔥椒湯洗淨患處,然後用生麻油調前藥,以鵝毛掃藥痔上。

每日敷藥三次,必去黃水如膠汁,則痔頭漸消,其年遠者,不出十日可取盡。日近者俱化為黃水,連根去淨,更搽生肌之藥。凡五痔皆可去之,此乃臨安曹五方為高宗取痔,封曹官至察使。

透骨丹

此潰膿藥,外科不可缺。

蟾酥,硼砂,輕粉,巴豆(各五錢),蝸牛(二個),麝香(一分)

上先將巴豆研如泥,次入蝸牛麝香再研,後入各藥研極細,以小瓷瓶收藏。每用少許,以乳汁化開,先用針輕輕撥破毒頭,挑藥米粒許,納於瘡口,外用清涼膏貼之。

金銀花酒

治一切癰疽發背,疔瘡喉痹等症

金銀花藤葉搗爛,取汁半盅,和熱酒半盅溫服,甚者不過三五服,可保無虞。

烏金膏

治發背中央肉死,塗之即腐,未死塗之即生。若初起腫痛,用點數處,則解毒頓消。若瘀肉腐黑,塗之即潰。若惡瘡頑瘡,元氣無虧,久不收斂者,內有毒根,以紙捻蘸絍其內。有等發背,因元氣虛弱,或因克伐,元氣虧損,毒氣散漫,中黯外赤,不腐不潰,須服大補之劑。

中塗三四寸許,至五六日間,赤黯之界,自有裂紋如刀劃之狀,中央漸潰腐脫,內用純陽之藥以接元氣,庶能收斂。若妄用刀針去肉出血,則陽隨陰散,元氣愈傷,或塗涼藥,則毒氣不解,氣血愈虛,非徒無益,適以害之矣。其方用巴豆肉炒黑,研為膏,點腫處。或塗瘀肉上,則自化。

白話文:

補遺方

將當歸、芍藥、白朮、茯神、丹皮、柴胡(各等量),甘草、梔子(各七分)這些藥材,用薑水煎煮後服用。

三品錠子

分為上、中、下三種等級。

  • 上品:用於治療十八種痔瘡。 配方為白明礬(二兩)、白砒(一兩五錢)、乳香、沒藥(各三錢半)、牛黃(三錢)。

  • 中品:用於治療五種漏症,以及翻花瘤、氣核等疾病。 配方為白明礬(二兩)、白砒(一兩三錢)、乳香、沒藥(各三錢半)、牛黃(二錢)。

  • 下品:用於治療瘰癧氣核、疔瘡、發背、腦疽等各種惡性疾病。 配方為白明礬(二兩)、白砒(一兩半)、乳香、沒藥(各二錢半)、牛黃(三分)。

製作方法:先將砒末放入紫泥罐中,再用礬末覆蓋其上,以炭火煅燒至煙盡,取出後與其他藥材一同研磨成極細粉末,再用糯米糊調和成細長條狀,如同線香,陰乾後即可使用。 使用方法:將藥錠插入瘡口三到四次,若為多年老瘡則可使用五到六次,使瘡根自行腐爛。若瘡口外露,則可將藥粉用蜜水調勻塗抹,乾燥的患處也可直接塗抹。

曾有一位老婦人,用此藥治療瘰癧,索取高價才肯治療。她的方法是用中品錠子放入瘡口內,再以膏藥貼敷,使瘡根自行腐爛,未完全腐爛者再重複使用,直到瘡根完全清除後,再塗抹生肌藥,數日即可痊癒,人們都感到驚奇。凡是治療氣血不虛的患者,效果都很好。但若是氣血虛弱的患者,即使瘡口潰爛也難以痊癒,因為此藥與必效散都屬於攻毒去邪的藥物。

如神千金方

治療痔瘡,沒有不見效的。

配方為品質好的信石(黃色且呈豆粒狀,三錢)、明礬(研磨成粉,一兩)、好黃丹(炒過,五錢)、蠍子尾(七個,洗淨後在瓦片上焙乾,研磨成粉)、草烏(去皮,生研,五錢)。

製作方法:先將紫泥罐用炭火燒紅,放涼擦拭乾淨,先放入明礬燒至沸騰,再加入信石拌勻,以文火或武火煅燒,待沸騰時再次攪拌均勻,觀察罐體通紅並冒煙時停止加熱,待冷卻後取出研磨成粉末,再將黃丹、草烏、蠍子尾三味藥材加入一同研磨至極細,裝入瓷罐中保存。 使用方法:若要敷藥,先用甘草湯或蔥椒湯清洗患處,然後用生麻油調和藥粉,用鵝毛將藥塗抹在痔瘡上。 每日敷藥三次,必定會排出黃色如膠狀的液體,則痔瘡頭部會逐漸消退。若是多年舊痔,不出十日便可將痔瘡根部完全清除。較近期的痔瘡,則會化為黃水,連根去除乾淨,之後再塗抹生肌藥。各種痔瘡都可治癒,此方乃是臨安曹五為宋高宗治療痔瘡的方子,因此被封為察使。

透骨丹

此為潰膿藥,外科不可或缺。

配方為蟾酥、硼砂、輕粉、巴豆(各五錢)、蝸牛(二個)、麝香(一分)。

製作方法:先將巴豆研磨成泥狀,再加入蝸牛、麝香一同研磨,最後加入其他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,裝入小瓷瓶中保存。 使用方法:每次使用少量,用乳汁化開,先用針輕輕挑破毒瘡頭部,將藥粉挑取如米粒大小,放入瘡口,外用清涼膏貼敷。

金銀花酒

治療各種癰疽、發背、疔瘡、喉痹等疾病。

將金銀花的藤葉搗爛取汁半盅,與熱酒半盅混合溫服,嚴重者不過三五服,即可痊癒。

烏金膏

治療發背中央的肉壞死,塗抹後可使壞死組織腐爛,未壞死處塗抹後則可使其新生。若初期腫痛,在數個點塗抹此膏,則可解毒消腫。若瘀肉腐黑,塗抹後則會潰爛。若惡瘡頑瘡,元氣沒有虧損,久不癒合,是因為內有毒根,可用紙捻蘸取藥膏插入瘡內。 有些發背是因為元氣虛弱,或是受到損傷導致元氣虧損,毒氣擴散,呈現中間黯淡、周圍赤紅,不腐爛也不潰瘍,此時必須服用大補之劑。 塗抹範圍約三四寸,約五六天後,紅黑交界處會出現如刀割的裂紋,中央逐漸潰爛脫落,此時內服純陽之藥以接續元氣,才能使瘡口收斂。若妄用刀針去除腐肉,則陽氣會隨陰氣散失,使元氣更加受損;若塗抹寒涼藥物,則毒氣無法解除,使氣血更加虛弱,非但沒有幫助,反而有害。 製作方法:使用巴豆肉炒黑後研磨成膏狀。 使用方法:點在腫脹處,或塗抹在瘀肉上,則瘀肉會自行化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