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黌

《外科選要》~ 補遺方 (5)

回本書目錄

補遺方 (5)

1. 補遺方

上三味,共研千轉,細如飛面,方入罐收貯。凡下疳初起,皮損搽之即愈。腐爛疼痛者,甘草湯洗淨,豬脊髓調搽。如諸瘡不生皮者,用此乾摻,即可生皮。又婦人陰蝕瘡,或新嫁內傷痛甚者,亦用此搽極效。湯潑火燒痛甚者,用紅膏調搽之。

普濟消毒飲

治疫癘憎寒壯熱,頭面腫盛,目不能開,上喘咽喉不利,口乾舌燥。俗云大頭瘟病,諸藥不效,元泰和二年,東垣制以濟人,活甚眾,時人皆曰天方。

黃芩(酒炒),黃連(酒炒各五錢),人參(三錢),橘紅,元參,生甘草,桔梗,柴胡(各二錢),薄荷葉,連翹,牛蒡子,馬屁勃(各一錢),白殭蠶(炒),升麻(各七分)

上為細末,半用湯調。時時服之。半用蜜丸,噙化服盡良愈。或加防風,川芎,當歸,薄荷,細辛

水二盅,煎一盅,食遠稍熱服。如大便硬,加酒蒸大黃一二錢以利之。或熱腫甚者,以針砭刺出血。

六和湯

治夏秋暑濕傷脾,或飲冷乘風,多食瓜果,以致客寒犯胃,食留不化,遂成痞膈,霍亂嘔吐,及廣南夏月瘴疾,寒熱等證。

半夏,人參,炙甘草,砂仁,杏仁(各一錢),赤茯苓,扁豆,藿香,木瓜(各二錢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二盅,生薑三片,棗二枚,煎溫服。一方有白朮、香薷、厚朴、各一錢,名六和半夏湯。

嘉禾散(一名)穀神散

治脾胃不和,胸膈痞悶,氣逆生痰,不進飲食,五膈五噎。

白茯苓,砂仁,薏仁(炒),枇杷葉(去毛薑炙),桑白皮(炒),沉香(磨汁),五味子,白豆蔻,炙甘草,丁香,人參,白朮(各五分),木香(磨汁),青皮,陳皮,杜仲(薑汁炒),穀芽(炒),藿香,大腹皮(洗),石斛(酒炒),半夏(曲炒),神麯(炒),隨風子,檳榔(各三分)

上水二盅,姜三片,棗二枚,煎八分,食遠服,五噎入柿幹一個,膈氣吐逆,入韭白三寸,棗五枚同煎。

遠志酒,能托散諸毒。治女人乳癰尤效。

遠志,不拘多少,用米泔浸洗,槌去心。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用好酒一盅調,少頃澄清飲之,以滓敷患處。

替針丸

治膿成不潰者。

白丁香,硇砂(另研),真沒藥,乳香(各一匙)

糯米(即江米)四十粒,先以礦灰拳大一塊,置瓷碗內,量入井水,待熱氣將息,以米排入灰中良久,候米如水晶狀,取去用之。如米未就,再用灰制,上各另為末,然後和勻收貯。用時以飯丸麥粒大,每用一粒,水濕黏瘡頭上,其膿自出。凡瘡瘍血氣壯實,膿成不潰者,宜用此藥以泄其毒,則肌肉易生,瘡口易斂。

若氣血虧損者,須用甘溫之劑,以培根本。否則不惟不潰,且難收斂。若附骨疽及緊要之地,當及時針砭為善。

漏蘆湯

白話文:

補遺方

將以上三種藥材,一起研磨上千次,磨得像飛揚的麵粉一樣細,然後放入罐子裡保存。凡是下疳剛開始發作,皮膚破損時,塗抹這個藥粉就能痊癒。如果已經潰爛疼痛,就用甘草湯清洗乾淨,再用豬脊髓調和藥粉塗抹。如果各種瘡瘍久不長皮,可以用這個藥粉直接撒在傷口上,很快就能長出新皮。另外,婦女的陰蝕瘡,或是新婚婦女因內傷導致疼痛劇烈,用這個藥粉塗抹也非常有效。如果是被熱湯燙傷或被火燒傷疼痛劇烈,就用紅膏調和藥粉塗抹。

普濟消毒飲

治療流行性瘟疫引起的畏寒發熱、頭面腫脹、眼睛睜不開、氣喘、咽喉不適、口乾舌燥等症狀。俗稱大頭瘟病,各種藥物都沒效果。元朝泰和二年,名醫李東垣創制此方來救助百姓,救活了很多人,當時的人都稱這個藥方為神方。

黃芩(用酒炒過)、黃連(用酒炒過,各五錢)、人參(三錢)、橘紅、元參、生甘草、桔梗、柴胡(各二錢)、薄荷葉、連翹、牛蒡子、馬勃(各一錢)、白殭蠶(炒過)、升麻(各七分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一半用湯水調和,時常服用。另一半用蜂蜜製成藥丸,含在口中慢慢融化服用完畢,效果很好。也可以加入防風、川芎、當歸、薄荷、細辛。

用水兩碗,煎煮成一碗,飯後稍微熱著服用。如果大便乾硬,可以加入用酒蒸過的大黃一、二錢來幫助排便。如果熱腫很嚴重,可以用針刺放出瘀血。

六和湯

治療夏秋季節暑濕傷脾,或是因喝冷飲、吹風、多吃瓜果,導致寒邪侵犯胃部,食物滯留在胃裡難以消化,於是形成痞塊、腹瀉嘔吐,以及廣南地區夏季發生的瘴氣疾病、發冷發熱等症狀。

半夏、人參、炙甘草、砂仁、杏仁(各一錢),赤茯苓、扁豆、藿香、木瓜(各二錢)

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兩碗,加入生薑三片、紅棗二枚,煎煮後溫服。有一個方子加入白朮、香薷、厚朴各一錢,叫做六和半夏湯。

嘉禾散(一名:穀神散)

治療脾胃不和、胸口悶脹、氣逆產生痰液、食慾不振、五種噎嗝(食物難以下嚥)等症狀。

白茯苓、砂仁、薏仁(炒過)、枇杷葉(去除絨毛用薑汁炙過)、桑白皮(炒過)、沉香(磨汁)、五味子、白豆蔻、炙甘草、丁香、人參、白朮(各五分)、木香(磨汁)、青皮、陳皮、杜仲(用薑汁炒過)、穀芽(炒過)、藿香、大腹皮(洗淨)、石斛(用酒炒過)、半夏(用薑汁炒過)、神麯(炒過)、隨風子、檳榔(各三分)

用水兩碗,加入生薑三片、紅棗二枚,煎煮至剩八分時,飯後服用。如果是五種噎嗝,加入一個柿餅一起煎煮;如果是膈氣導致的嘔吐,加入三寸韭菜白,以及紅棗五枚一起煎煮。

遠志酒,能夠解散各種毒素,治療婦女的乳癰尤其有效。

遠志,不拘量多少,用米泔水浸泡洗淨,搗碎去除中間的硬心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好酒一碗調和,稍等片刻等藥粉沉澱後,喝下澄清的藥酒,用藥渣敷在患處。

替針丸

治療膿液已形成但無法潰破的瘡瘍。

白丁香、硇砂(另外研磨)、真沒藥、乳香(各一匙)

糯米(即江米)四十粒,先用拳頭大小一塊礦灰,放在瓷碗裡,倒入井水,等熱氣稍微消散,將糯米排在灰中一段時間,等糯米變得像水晶一樣透明時,取出使用。如果糯米沒有達到效果,就再用灰來製作。將以上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,然後混合均勻保存。使用時,將藥粉捏成麥粒大小的飯丸,每次用一粒,用水沾濕後黏在瘡頭上,膿液就會自己流出來。凡是瘡瘍患者氣血旺盛,膿已形成但無法潰破的,應該使用這個藥來排泄毒素,這樣肌肉容易生長,瘡口也容易癒合。

如果氣血虧虛,必須使用甘溫的藥劑來培補根本。否則不但不能潰破,也很難收口。如果是附骨疽或長在重要部位,應該及時用針灸治療才是上策。

漏蘆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