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自明

《外科精要》~ 卷中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中 (10)

1. 論醫者更易良方第三十八

愚按:,前二方,果積毒於內,元氣不虛,宜用。仍當審之。

孫真人單煮大黃湯,宣熱拔毒,治大便秘結,熱毒蓄於內。

錦紋大黃(酒浸去皮)

上水煎服,此快利要法也。

愚按:,前方,寒涼祛毒之劑,仍審元氣虛實,症屬內外而用之。

附治驗

僉憲申天益兄,背患疽,脈沉而實,腫硬木悶,大便秘結,此毒蓄於內。用大黃、白芷,名萬全散,一服,去瘀血,瘡頓消。

鄺進士,患癰將痊,大便秘結,服大黃等藥,反廢飲食。余用補氣血之劑加桃仁、麻仁,未效,更以豬膽汁深納穀道,續以養血氣而愈。

神仙截法,治癰疽發背,一切惡瘡,預服,則毒氣不入內。

真麻油(一斤銀石器內煎熬十數沸候冷)

上用酒兩碗,入油五盞,通口熱服,一日用盡,緩則數日服之。吳安世云:吾家三世用之,無有不驗。又聞獵者云:凡中藥箭,急飲麻油,藥毒即消。鄭學諭德甫,屢用之甚驗。

愚按:,麻油下三焦熱毒,通大小腸滯氣,若瘡瘍初起,毒蓄於內,大便秘結者,用之以疎通其毒,誠為良法。若大便不實,三焦虛熱,恐非所宜,用者審之。

秘傳連翹湯

連翹,升麻,朴硝(各一兩),玄參,芍藥,白蘞,防風,射干(各八分),大黃(一兩二錢),甘草(炙五錢),杏仁(八十個去皮尖同麵炒黃另研)

上每服四錢,水煎服,下惡物後,服內托散之類。

漏蘆湯,治癰疽發背,丹𤺋,時行熱毒,赤腫焮痛。

漏蘆,白芨,黃芩,麻黃(去節),白薇,枳殼(麩皮炒),升麻,芍藥,粉草(炙各二兩),大黃(炙三兩)

上每服四錢,水煎服,以利為度,若實熱而便秘倍加之。

千金漏蘆湯

漏蘆,黃芩,白蘞,連翹,枳殼(去穰麩炒),升麻,粉草,麻黃(去節),大黃(濕紙包煨),朴硝(各一兩)

上每服五錢,姜水煎,去柤,空心服,下惡物為妙。

愚按:,三方發表攻裡行氣解毒之劑,想當時因有是症而用是藥也。

六味車螫散

車螫(四個黃泥固濟火煅),燈心(三十莖),甘草節(二錢),栝蔞(一個杵)

上用酒二盞,煎八分,入蜜一匙,車螫二錢,膩粉少許,空心服,下惡血為妙。

愚按:,前方,瘡瘍積毒於內,大便秘結,元氣充實者宜用。

止痛靈寶散

鬼繫腰(生於陰濕竹籬石岸絡石而生者,其藤柔細兩葉相對形生三角用藤葉一兩洗淨曬乾),皂角刺(一兩銼新瓦上炒黃),栝蔞(大者一個杵炒用仁),甘草節(五分),沒藥,明乳香(各三錢另研)

上每服一兩,水酒各半煎。

愚按:,前方治腫瘍毒氣凝聚作痛之藥,潰後慎之。鬼繫腰即薜蘿也,又名絡石。

神效麻仁丸

火麻仁(研細),大黃(煨三錢),人參(二錢),訶子(煨肉一兩)

白話文:

論醫者更易良方第三十八

我認為,前面提到的兩個方子,如果真的是體內積聚毒素,而且元氣不虛弱,可以使用。但還是要仔細判斷情況。

孫真人單煮大黃湯,能宣散熱氣、拔除毒素,治療大便秘結,熱毒積聚在體內的情況。

使用方法: 錦紋大黃(用酒浸泡後去皮) 用水煎服。這是一個快速通便的重要方法。

我認為,前面的方子是寒涼去毒的藥劑,仍要仔細判斷元氣的虛實,以及病症是屬於體內還是體外,再來選用。

附治驗

僉憲申天益先生,背部患了疔瘡,脈象沉而有力,腫塊堅硬而且發悶,大便秘結,這是毒素積聚在體內的表現。使用大黃、白芷,稱為萬全散,服了一劑,就去除了瘀血,瘡腫立刻消退。

鄺進士,患了癰瘡快要痊癒時,大便卻秘結,服用大黃等藥,反而導致食慾不振。我改用補氣血的藥劑,加入桃仁、麻仁,卻沒有效果,於是再用豬膽汁灌入肛門深處,接著用養氣血的藥物來調理才痊癒。

神仙截法,是用來治療癰疽、背瘡等各種惡性瘡瘍的方法,如果在發病前服用,可以防止毒氣進入體內。

使用方法: 真正麻油(一斤,放入銀製或石製器皿內煎煮十幾次沸騰,等冷卻後使用) 每次用酒兩碗,加入麻油五盞,一起溫熱服用,一天內用完。如果情況緩慢,也可以分幾天服用。吳安世說:我們家三代都用這個方法,沒有不靈驗的。又聽說獵人說,凡是被藥箭射傷,趕快喝麻油,藥毒就會消除。鄭學諭德甫先生多次使用,效果都很好。

我認為,麻油能清泄下焦的熱毒,疏通大小腸的滯氣,如果瘡瘍剛發作,毒素積聚在體內,而且大便秘結,使用麻油來疏通毒素,確實是很好的方法。但是如果大便不實,下焦有虛熱,恐怕就不適合使用,使用時要仔細斟酌。

秘傳連翹湯

藥材組成: 連翹、升麻、朴硝(各一兩),玄參、芍藥、白蘞、防風、射干(各八分),大黃(一兩二錢),甘草(炙五錢),杏仁(八十個去皮尖,和麵炒黃,另外研磨)

使用方法: 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煎服。排出惡物後,再服用內托散之類的藥。

漏蘆湯,用來治療癰疽、背瘡、丹毒、時行熱毒引起的紅腫發熱疼痛。

藥材組成: 漏蘆、白芨、黃芩、麻黃(去節)、白薇、枳殼(用麩皮炒)、升麻、芍藥、粉草(炙,各二兩),大黃(炙,三兩)

使用方法: 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煎服,以通利為度。如果實熱而且便秘,可以加倍大黃的用量。

千金漏蘆湯

藥材組成: 漏蘆、黃芩、白蘞、連翹、枳殼(去瓤,用麩皮炒)、升麻、粉草、麻黃(去節)、大黃(用濕紙包裹煨過)、朴硝(各一兩)

使用方法: 每次服用五錢,用薑水煎服,去除藥渣,空腹服用,排出惡物效果最好。

我認為,這三個方子都是發表、攻下、行氣、解毒的藥劑,想必是當時有這樣的病症,所以才使用這些藥。

六味車螫散

藥材組成: 車螫(四個,用黃泥裹好後用火煅燒),燈心(三十莖),甘草節(二錢),栝蔞(一個,搗碎)

使用方法: 用酒兩盞煎到剩八分,加入蜂蜜一匙,車螫二錢,膩粉少許,空腹服用,排出惡血效果最好。

我認為,前面的方子適合瘡瘍毒素積聚在體內,大便秘結,而且元氣充實的人使用。

止痛靈寶散

藥材組成: 鬼繫腰(生長在陰濕的竹籬石岸,纏繞石頭生長,藤蔓細軟兩片葉子相對,形狀呈三角形,取藤葉一兩,洗淨曬乾),皂角刺(一兩,挫碎,在新的瓦片上炒黃),栝蔞(大的一個,搗碎,炒過用仁),甘草節(五分),沒藥、明乳香(各三錢,另外研磨)

使用方法: 每次服用一兩,用水酒各半煎服。

我認為,前面的方子是治療腫瘍毒氣凝聚引起疼痛的藥,潰爛後要謹慎使用。鬼繫腰就是薜荔,又名絡石。

神效麻仁丸

藥材組成: 火麻仁(研磨成細末),大黃(煨過,三錢),人參(二錢),訶子(煨過取肉,一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