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十一帙 (19)
第十一帙 (19)
1. 白魚
(宋開寶)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開胃、下氣,去水氣,令人肥健。
【核】曰:白魚,一名鰋,一名鮊。匽,白也,白色也。生江湖中,大者長六七尺,色白形窄,腹扁,鱗細,內有細刺,頭尾俱昂。灸瘡不發者,作鱠食之。
【叅】曰:魚,冬淵春涉,化無停機者,共浮沉於生長之門。白者,金色;金者,水母,生生不息之源也。仲景先生用治水亡澤上而消渴,水亡潤下而小便不利。開寶推廣開胃;開胃者,開發上焦,熏膚充身,澤毛若霧露之溉。令人潤身而肥健,氣無有不下,水無有不去矣。
蓋用行則體消,體止則用息;用不忘體,體不亡用,亡則不祥莫大焉。顧水之從魚,猶云之從龍,風之從虎,親上親下,物各從其類也。
白話文:
【白魚】
【味道】味甘,性平,沒有毒性。
【主要功效】能夠開胃、降氣,去除體內水濕,使人變得肥壯健康。
【考證】說:白魚,又名鰋,也叫鮊。匽,是白的意思,指顏色是白色的。白魚生長在江河湖泊中,大的可以長到六七尺長,顏色是白色,形狀狹長,肚子扁平,魚鱗細小,體內有細小的刺,頭部和尾巴都向上翹起。如果用艾灸治療瘡腫卻不發膿,可以把白魚做成魚膾食用。
【參詳】說:魚這種生物,冬天潛伏在深水,春天浮到淺水,它們的變化沒有停止的時候,共同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浮沉。白魚的白色,在五行中屬金色;金是水的母親,是生生不息的根源。張仲景先生用它來治療因水液大量流失導致的上焦口渴,以及水液下輸失常導致的小便不暢。宋代《開寶本草》推廣了它開胃的功效;開胃,是開發上焦的能量,使皮膚得到濡養,身體得到充實,毛髮如同霧露滋潤一般。這樣就能使身體潤澤而肥壯健康,體內的氣沒有不下降的,水濕沒有不去除的。
這就像是用藥的運行,則身體的積滯消散;身體沒有病痛,用藥就應該停止。用藥的時候不要忘了照顧身體的根本,照顧身體根本的時候不要忘了用藥的功效。如果忘記了任何一方,那都是非常不好的。就像水總是跟著魚走,就像雲總是跟著龍走,風總是跟著虎走,親近上位的就親近上位,親近下位的就親近下位,萬物都是跟從自己所屬的類別。
2. 浮石
(日華)
【氣味】鹹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煮汁飲,止渴,治淋,殺野獸肉。
【核】曰:出南海、交州之陽。水沫集塵埃,盪漾水面日久凝結而成。色黃白,體虛而輕,仍未離乎塵沫本相也。先人云:山融成水,歸宗走海,泡幻立堅仍呈本相,隨波上下,止止行行,行行止止,會心者得之。
【叅】曰:抱朴子云:燒泥為瓦,燔木為炭,水沫為浮石,皆去其柔脆,變其堅剛。釋典云:火劣水勢,濕為巨海,干為州潭,是故彼大海中,火光常起,彼州潭中,江河常注,雖幻化異形,而水火之性,終不隕滅。顧浮石之浮水上,即火性浮炕之上炎。詩大雅云:烝之浮之是也。
若止渴治淋即濕者干之,乾者濕之。若積塊老痰,癭癧疝瘕,砂石淋露,即去其堅剛,變其柔脆。隨根身之缺陷,現四大之遍周,若以結治結,猶幻歸幻耳。
白話文:
【氣味】味道鹹,性平,沒有毒性。
【主治】煮成汁液飲用,可以止渴,治療小便淋漓不暢,並能解野獸肉的毒。
【核】說:出產於南海、交州向陽的地方。是水面的泡沫聚集灰塵,在水中漂蕩很久後凝結而成的。顏色黃白,質地疏鬆且輕,仍然沒有脫離塵沫的原本樣貌。前人說:山體融化成水,最終流歸大海,泡沫幻化成立體堅硬的石頭,仍然呈現原本的樣貌,隨著波浪起伏,時而靜止時而移動,移動時又會靜止,能領悟其中奧妙的人就能理解它。
【叅】說:《抱朴子》記載:燒泥土成為瓦,燒木材成為炭,水沫變成浮石,都是去除它們的柔軟脆弱,轉變成堅硬剛強的狀態。佛經說:火比水弱,濕氣變成巨大的海洋,乾涸則形成湖泊水潭,因此大海中常常有火光出現,湖泊水潭中則有江河注入,雖然幻化出不同的形狀,但水和火的本質始終不會消失。觀察浮石漂浮在水面上,就像火的性質向上燃燒。詩經《大雅》篇說:蒸之浮之,就是這個意思。
如果用它來止渴、治療小便淋漓不暢,就是用它的特性來使濕氣乾燥,使乾燥的物質變得濕潤。如果用它來治療積聚的硬塊、老痰、癭瘤、疝氣、腫塊、砂石淋漓等病症,就是去除它的堅硬剛強,使它變得柔軟脆弱。它會隨著身體的缺失,呈現出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元素的周遍運行。如果以堅硬之物來治療堅硬之病,就像是以幻象去應對幻象一樣。
3. 鉛丹
(日華)
【氣味】辛,微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吐逆反胃,驚癇癲疾,除熱、下氣,煉化還成九光,久服通神明。
【核】曰:鉛丹,原生於鉛,出蜀郡平澤。近皆炒鉛為之,法用每鉛一斤,以土硫黃十兩,硝石一兩。熔鉛成汁,下醋點之,俟瀼沸時,遂下硫黃一塊,少頃,再下硝少許,沸定再點醋,依前下少許硝、黃,待自作末,則成丹矣。近多以作粉鉛腳,不烢成粉者,用礬石、硝石,合炒成丹,力轉薄矣。
若欲轉丹為鉛,只用蓮鬚蔥白汁,拌丹漫煎,煅成金汁,傾出土上,即還鉛矣。市肆者,每以鹽硝砂石雜亂。凡用須用淨水漂去硝鹽,飛去砂石,澄干,微火漫炒,紫赤色,置土地上,攤去火毒,乃入藥用。會典云:黑鉛一斤,燒丹可得一斤五錢。
【叅】曰:鉛秉重玄,五金水也。點烹成丹,碎大塊作太末,轉丹還鉛,會太末歸太玄,下而上,外而內,元始合璧,動定九光,丹體備已。故主吐逆反胃,驚走狂癲,下而上者,上而下矣。癇疾下氣,忤惡聚積,外而內者,內而外矣。水濟火則熱除,火濟水則通神,丹成敵應,莫捷於鉛。
白話文:
鉛丹
【氣味】 味道辛辣,性微寒,沒有毒性。
【主治】 主要治療嘔吐、反胃、胃氣上逆,以及驚風、癲癇等疾病,能清除體內熱氣、使氣往下行。經過煉製可以還原成閃耀的光芒,長期服用可以使人精神明朗。
【考證】 鉛丹,原本是從鉛礦中提煉出來的,產於四川蜀郡的平澤地區。現在大多是炒製鉛來製作的,方法是每用一斤鉛,配上十兩硫磺,一兩硝石。先將鉛熔化成液體,然後滴入醋,等到開始沸騰時,就放入一塊硫磺,過一會兒,再加入少許硝石,沸騰停止後再滴入醋,依照先前的方法加入少許硝石和硫磺,等它們自動變成粉末狀,就製成鉛丹了。現在很多人用製作粉鉛剩下的殘渣來做,沒有將其燒煉成粉末,而是用明礬石和硝石一起炒製成丹,藥效就比較差了。
如果想將鉛丹還原成鉛,只要用蓮鬚和蔥白的汁液,拌和鉛丹慢慢煎熬,燒煉成金黃色的液體,倒在地上,就可以還原成鉛了。市面上賣的鉛丹,常常混雜著鹽、硝石、砂石等雜物。凡是使用時,必須用清水漂洗去除硝鹽,飛揚去除砂石,沉澱乾燥後,用微火慢慢炒,呈現紫紅色,然後放在地上,散去火毒,才能入藥使用。《會典》記載,一斤黑鉛,燒製成丹可以得到一斤五錢的鉛丹。
【闡述】 鉛屬陰性重金屬,是五金中的水性之物。經過點煉烹製成為丹,將大塊的丹磨成粉末,再將丹還原成鉛,使得粉末回歸到太玄之氣,就是從下而上,從外而內的過程,最終達到元始和合、動靜結合、光芒閃耀的狀態,這時丹的藥理就完整了。所以能治療嘔吐反胃,驚狂癲癇等病症,這是使氣由下往上,再由上往下的作用;對於癲癇,使氣往下行,這是使積聚的邪氣從外而內再從內而外的作用。水火相濟則能去除熱邪,火水相濟則能通神明,丹藥的功效,沒有比鉛更快速有效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