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十帙 (22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帙 (22)

1. 玉蜀粟

(綱目)
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調中開胃。根葉,氣味甘寒,主小便淋瀝沙石,痛不可忍,煎湯頻飲。

【核】曰:玉蜀粟,別名玉高粱。即今之御粟也。種出西土,近所在亦有之矣。苗葉類蜀黍而肥,又似薏苡而長。六七月開花成穗,如秕豆狀。苗心出苞,如棕魚狀,白鬚四垂,久則苞裂子出,攢簇如珠也。

【叅】曰:中秋出子,悅澤如珠,稟金水之英華,宜入肺與腎,輔先天之生氣者也。故司後天之谷府,主調中而開胃,開竅於二陰,治淋瀝沙石,痛不可忍也。蓋腎主溪,是知其病之在骨。

白話文:

玉蜀粟

【性味】 味甘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

【主要功效】 主要功能是調理脾胃,使人開胃。玉蜀粟的根和葉,性味甘涼,主要用於治療小便時尿液混濁、排尿困難,甚至有砂石排出,疼痛難忍的情況,將根葉煎煮成湯頻繁飲用。

【考證】 說:玉蜀粟,又名玉高粱。就是現在的御粟(玉米)。原產於西方,現在各地也都有種植了。幼苗的葉子像蜀黍(高粱)一樣肥大,又像薏苡一樣細長。六七月開花,花穗像秕豆的樣子。幼苗中心會長出苞,像棕魚的形狀,有白色的鬚向下垂落,時間久了苞裂開,露出籽粒,聚集成串像珍珠一樣。

【參考】 說:中秋時節結籽,顏色光亮像珍珠,吸收了金水二行的精華,適合進入肺和腎,輔助先天的生命之氣。所以它能管理後天的穀物消化,主要用於調理脾胃,使人開胃,開通二陰的竅道,治療小便淋漓不盡、排砂石、疼痛難忍的病症。因為腎主水液,由此可知這種病症是病在骨頭裡面。

2. 山奈

(綱目)

【氣味】辛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暖中,闢瘴癘惡氣,治心腹冷氣痛,寒濕霍亂,風蟲牙痛。入合諸香用。

【核】曰:時珍云:出廣中,人家亦多種蒔矣。根葉如姜,作樟木氣。土人食其根,如食姜云。切斷曝乾,皮赤肉白。古之所謂廉姜,恐其類也。酉陽雜俎云:柰只出佛林國,長三四尺,根大如鴨卵,葉長如蒜薤,中心抽莖甚長,莖端開花六出,色紅白,心黃赤,不結子,其草冬生夏死。取花壓油塗身,去風氣。按此說頗似山柰,故附之。

【叅】曰:山,宣也。柰,遇也。味辛氣溫,臭香且辛也。對待寒中諸證者,宣散中黃之生氣,闢除瘴厲之死氣耳。

(宣氣散生,產生萬物者。山也,死陰之氣,奚奈何。)

白話文:

【山奈】

**【氣味】**味道辛辣、性溫,沒有毒性。

**【主治】**主要作用是溫暖脾胃、驅散瘴氣和穢氣,治療胸腹部因寒冷引起的疼痛、寒濕導致的霍亂、以及風蟲引起的牙痛。可以加入各種香料中使用。

**【考證】**李時珍說:山奈產於廣東一帶,現在人們也廣泛種植。它的根和葉子長得像生薑,帶有樟樹的氣味。當地人會像吃生薑一樣食用它的根部。切開後曬乾,外皮是紅色,內部是白色。古時候所說的「廉姜」,可能就是它這類的東西。《酉陽雜俎》記載:「柰只出產於佛林國,長到三四尺高,根部像鴨蛋那麼大,葉子像蒜或韭菜,中心會長出很長的莖,莖頂開六瓣的花,顏色是紅白相間,花心是黃紅色,不結果實,這種草是冬天生長,夏天枯死。採摘它的花來榨油塗抹身體,可以去除風氣。」這段描述很像山奈,所以附在這裡做參考。

【理解】「山」的意思是宣散。「柰」的意思是相遇、應對。山奈味道辛辣,氣味溫熱,聞起來香而且辛辣。它針對寒冷引起的各種疾病,能夠宣散體內因為寒冷而停滯的氣機,驅散瘴氣和穢氣。

(宣散氣機,使萬物生長,這就是「山」的意義;至於陰寒死氣,它又能奈何呢?指山奈可以驅散陰寒死氣。)

3. 淡竹葉

(綱目)

【氣味】甘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葉主去煩熱,利小便。根能墮胎,催生。

【核】曰:所在田野俱有。春生苗,高數寸,莖小葉綠如竹,宛如竹米落地,所生形色,但柔嫩為異耳。八九月作穗細長,一窠數十須,須上結子,類麥門冬根而堅硬。里人採其根苗,搗汁造麴,釀酒,殊芳冽也。

【叅】曰:淡非濃比,淹淡水盈貌也。對待急疾如火,肺熱葉焦,為煩熱,為癃閉,葉可走之,利之。根能墮胎催生,太陰肺主開,闔者闢之,急方泄劑也。

白話文:

[淡竹葉]

**【氣味】**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,沒有毒性。

**【主治】**竹葉主要能去除身體的煩躁熱感,並幫助小便順暢。竹根則能使孕婦墮胎,也能催生。

**【考證】**說:淡竹葉在田野各地都有。春天長出幼苗,高約數寸,莖細小,葉子翠綠像竹子,就像竹米掉落地面生長出來的樣子,外形顏色都相似,只是更加柔嫩。八九月時會長出細長的穗狀花序,一叢有數十條花穗,花穗上會結子,像麥門冬的根一樣,但更堅硬。鄉里的人會採集淡竹葉的根和苗,搗碎取汁用來製作酒麴,釀出來的酒,非常香醇。

**【分析】**說:淡,並非濃烈之意,而是像水盈滿的樣子。對於像火一樣急迫的疾病,例如肺熱導致葉片焦黃,產生煩躁熱感,小便不通暢等症狀,淡竹葉可以使其疏通,有利於症狀緩解。竹根能墮胎催生,因為太陰肺主管開闔,關閉的則要打開,這是緊急情況下用來疏泄的藥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