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十帙 (16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帙 (16)

1. 山豆根

(宋開寶)

【氣味】甘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解諸毒藥,止痛,消瘡毒腫,除發熱咳嗽,治人及馬急黃,殺小蟲。

【核】曰:出劍南、宜州、果州,及廣西忠州、萬州。莖蔓如大豆,葉青翠,經冬不凋;廣南一種如小槐,高尺許,石鼠啖其根,捕取者收其腸胃曝乾,用以解毒攻熱,云甚效。

【叅】曰:宣散氣生曰山;食肉皿器曰豆。蓋言受納腐化者胃也。一名黃結,以病狀言。一名中藥,以功用言。種種功用,種種病狀,悉從中樞,散宣生氣,所謂解從結心,解即分散。

白話文:

【山豆根】

味道甘甜寒涼,沒有毒性。

主要功效是:能解除各種毒藥引起的毒性,止痛,消除瘡瘍腫毒,退燒止咳,治療人和馬的急性黃疸病,還能殺死小蟲。

【考證】說:產於劍南、宜州、果州,以及廣西的忠州、萬州等地。它的莖蔓像大豆一樣,葉子是青綠色的,冬天也不會凋謝;廣南地區還有一種像小槐樹的,高約一尺,石鼠會吃它的根,捕捉石鼠的人就取出石鼠的腸胃曬乾,用來解毒攻熱,據說效果非常好。

【解析】說:宣散氣機而產生生機稱為「山」;盛放肉食的器具稱為「豆」。這裡的意思是說,山豆根作用在接受腐化的器官,也就是胃。它又名「黃結」,是根據疾病的症狀來命名的。還名「中藥」,是根據它的功效來命名的。各種功效,對應各種病狀,都是從身體的中樞部位來宣散氣機,產生生機,所謂的解開結塊,也就是分散的意思。

2. 密蒙花

(宋開寶)

【氣味】甘平,微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青盲,膚翳,赤腫,多眵淚,消目中赤脈,及小兒疳氣攻眼。

【核】曰:出蜀中州郡,利州甚多。木高丈餘,凌冬不凋;葉似冬青而厚,柔而不光,潔而淺綠,背有白毛;花細碎,數十房成一朵,冬生春放,色微紅紫,二三月採取,曝乾用。修事:酒浸一宿漉出候燥,潤蜜令透,蒸之,從卯至酉,日乾,再潤蒸曬,凡三次。每花一兩,用酒半兩,蜜半兩為度。

【叅】曰:冬季孕萼繁密,春仲作花錦簇。先君云:具冬營春榮之序爾。開寶陳列諸證,咸屬肝木失序,致令目眚自成,妄生節目,密蒙象形,對待治之。說文云:瞳矇曰矇,有目無眸也。周禮云:樂師有瞽,矇目不明。禮記云:昭然若發矇矣。此以功用為名也。

白話文:

【密蒙花】

【性味】味甘性平,稍微偏寒,沒有毒性。

【主要功效】主要治療青盲症(視力模糊)、眼翳(角膜白斑)、眼睛紅腫、眼屎多、淚水多等症狀,能消除眼睛裡的紅絲,也能治療小兒疳積病引起的眼疾。

【考證】產於四川一帶,尤其利州最多。樹木高達數丈,冬天也不會凋零;葉子像冬青,但更厚實,柔軟不發光澤,顏色乾淨而呈淺綠色,背面有白毛;花朵細碎,幾十個小花房聚合成一朵,冬天生長,春天開放,顏色微紅帶紫。在二三月採摘,曬乾後使用。炮製方法:先用酒浸泡一個晚上,撈出瀝乾,再用蜂蜜浸潤使其充分吸收,然後蒸煮,從早上五點到下午五點,再曬乾,如此反覆浸潤、蒸煮、曬乾,共三次。每用一兩花,配半兩酒、半兩蜂蜜為標準。

【參詳】冬季花苞繁密,春天花開似錦。先父曾說:這體現了冬天孕育,春天開花的自然規律。開寶藥典中所列的各種病症,都屬於肝木失調所致,導致眼睛產生病變,隨意生出贅生物,密蒙花形狀與此相似,所以可以對症治療。《說文解字》解釋:瞳孔模糊叫做「矇」,意指有眼睛卻沒有瞳孔。周禮記載:樂師中有盲人,眼睛看不清。「禮記」說:好像把遮蓋眼睛的布打開一樣。這些都說明了密蒙花的功效是以其治療作用而命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