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九帙 (23)

回本書目錄

第九帙 (23)

1. 礞石

(宋嘉祐)

【氣味】甘鹹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食積不消,留滯臟腑,宿食症塊久不瘥。小兒食積羸瘦,婦人積年食瘕,攻刺心腹。

【核】曰:出江北諸山。有青、白、赭三色,以青色堅細,擊開有白星點點者為貴。修治以大坩鍋一個,用礞石四兩,杵碎,入硝石等分拌均,炭火十五斤簇定,煅至消盡,星黃如麩金,取出研極細,水飛數過,曬乾,再乳萬匝。

【叅】曰:石以量言。爾雅云:日入為大蒙。莊周云:鴻蒙元氣。相如雲:蔑蒙踴躍也。蓋水穀入胃,受盛轉輸者量也。設僅受不輸,致陰凝至堅,及營衛陰陽,血氣津沫,咸泣不流矣。所謂馨飪之邪,從口入者宿食也,即驚、癇、咳喘,亦從口受,經云:咳嗽喘急、驚。又云:白脈之至也喘而浮。

厥、癇,有積氣在胸中也。礞石功力,發蒙腑臟之元氣,使之踴躍而出。

白話文:

礞石,味道甘甜帶鹹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

主要治療飲食積滯不消化,停留在臟腑內,陳年積食形成的硬塊,久治不癒。也能治療兒童因積食而導致的瘦弱,婦女多年積食形成的腫塊,以及攻刺心腹的疼痛。

這種石頭產於江北一帶的山區。有青色、白色、赭色三種,其中以青色質地堅硬細緻,敲開後有白色星點的為上品。炮製方法是:準備一個大坩鍋,放入四兩礞石,搗碎,加入等量的硝石混合均勻,用十五斤木炭圍住坩鍋加熱,煅燒至完全融化,顏色呈現像麥麩一樣的金色,取出後研磨成極細粉末,用水反覆淘洗數次,曬乾後再用乳缽研磨多次。

使用藥物要考慮其功效,而「量」的本義,就如同《爾雅》所說的:「日落為大蒙」,莊子說的「鴻蒙元氣」,司馬相如說的「蔑蒙踴躍」,都指代一種承載與運輸的量。人體水穀進入胃後,需要接受盛裝和轉輸,如果只接受而不轉輸,就會導致陰氣凝結成堅硬的積塊,甚至使營衛陰陽、血氣津液都停滯不流通。這就是所謂的飲食邪氣,從口進入而形成的積食,連帶驚嚇、癲癇、咳嗽氣喘等疾病也都是因為口食而引起的。《內經》說:「咳嗽氣喘,是驚嚇所致。」又說:「白脈出現的狀況,是氣喘而且脈象浮散。」

癲癇、癪病,往往是由於胸中有積氣所導致的。礞石的功效,是能啟發臟腑內停滯的元氣,使之活躍起來,推動氣血運行。

2. 花乳石

(宋嘉祐)

【氣味】酸澀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金瘡出血,刮末敷之即合,仍不作膿。又療婦人血運惡血。

【核】曰:出陝州閿鄉。體堅重,色正黃,如石硫黃色,間有淡白點,一名花蕊石。採無時,大小間出,方圓錯雜,大者可以為器。玉冊云:陰石也。代州山谷有五色者,可作丹砂匱室。蜀中汶山、彭縣亦有。修事,作釜固濟,頂火煅過,埋土中過宿,取研如塵,水飛三五度,曬乾用。

【叅】曰:花者山之英;乳者山之液;石者山之骨也。經云:水勢劣火,結為高山。緣水火為因,即緣水火為體用矣。英即火用,液即水體,用行而體至之,陰因陽為用也。故主諸血為眚,正體雖至而用失先之,花乳先之以用,佐之以體,巽入自中,營周經隧,自強不息矣。

(水勢劣火,結為高山。是故山石,擊,則成焰,融,則成水。勢劣以少言,非下劣也。血者,少陰君火之所主;少陰者,因陰以為體。緣陽以為用,是故君火以明,非相火以位。

白話文:

[花乳石]

**【味道】**味道酸澀,性平,沒有毒性。

**【主要功效】**主要治療刀傷出血,將花乳石刮成粉末敷在傷口上,就能止血癒合,而且不會化膿。還可以治療婦女產後血運不順和惡血等問題。

**【考證】**花乳石產於陝西省閿鄉。質地堅硬沉重,顏色純正黃色,像硫磺的顏色,其中夾雜著淡白色的斑點,也叫做花蕊石。採集時間不固定,大小不一,形狀方圓不一,大的可以製作成器皿。《玉冊》說,花乳石是陰性的石頭。代州山谷出產有五種顏色的花乳石,可以用來製作丹砂的儲藏室。四川汶山、彭縣也有出產。炮製方法是:將花乳石放入鍋中,用泥封固,在頂部用火煅燒,然後埋在土中過一夜,取出研磨成粉末,用水漂洗三到五次,曬乾後使用。

**【分析】**花是山中的精華,乳是山中的液體,石是山中的骨骼。經書說:「水的力量不如火,所以凝結成高山。」因為水火是形成山的原因,也就是說,水火是其本體和作用的來源。精華是火的作用,液體是水的本體,作用在先而本體在後,陰性依賴陽性來發揮作用。所以花乳石主要治療各種出血疾病。正本體雖然重要,但作用卻是先發揮的,花乳石先發揮作用,再配合本體的特性,像巽卦一樣從內部進入,使氣血運行在經脈中周而復始,生生不息。(水勢不如火,卻能結成高山。所以山石,敲擊可以產生火花,融化可以變成水。這裡說「勢劣」是指水較少,不是指水低劣。血是少陰君火所主管的;少陰,以陰為本體,依靠陽來發揮作用。所以君火以光明為主,不是以相火的地位來論。)

3. 水銀粉

(宋嘉祐)

【氣味】辛冷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通大腸,轉小兒疳痹瘰癧,殺疥癬蟲,及鼻上酒渣,風瘡瘙癢。

【核】曰:升煉水銀粉法,分紅白兩種。白者用水銀一兩,白礬二兩,海鹽一兩,皂礬一兩,焰硝二兩,同研不見星。貯罐內,先以滑石九兩,研極細,水飛過,曬乾再研;更以黑鉛四兩,分作數塊,打成薄片;一層滑石,一層鉛片,鋪置藥上,築極實,上余空數寸,使藥氣易轉。以盞蓋罐口,先於灰火中,徐煨罐底,聽罐里無聲,乃扎定之,用鹽泥封固罐口。

先用底火一炷香,次用二寸火,漸加至三寸火二炷香。用火時,以涼水嘗擦盞內。火足,去火冷定,藥升盞上,及空處矣。紅者只用水銀一兩,焰硝二兩,白礬二兩,同研極細。升煉之法,悉與白同。即釜碗之內,亦可升取,並不必水擦釜頂,為甚便也,並不必沐浴以損藥力。

既用滑石、黑鉛為匱,則鹽礬咸澀之味,俱從鉛石拔盡,功力轉更神異。但火候以緩為貴,取藥以少為良。此法為丹家不傳之秘,頤不自私,公之海內。

白話文:

水銀粉

【氣味】味道辛辣寒冷,沒有毒性。

【功效】主要功效是疏通大腸,轉化治療兒童的疳積、瘰癧,可以殺滅疥癬蟲,以及治療鼻頭上的酒渣鼻、風瘡搔癢等皮膚病。

【說明】關於煉製水銀粉的方法,有白色和紅色兩種。

白色的做法是:用水銀一兩,白礬二兩,海鹽一兩,皂礬一兩,焰硝二兩,一起研磨到看不見水銀的顆粒。將混合物裝入罐子裡,先用滑石粉九兩,研磨到極細,用水淘洗後曬乾再研磨。然後用黑鉛四兩,分成幾塊打成薄片,一層滑石粉,一層鉛片,鋪在藥粉上,壓實。上面留幾寸的空間,讓藥氣容易上升。用杯子蓋住罐口,先在灰燼火中慢慢煨罐底,聽到罐子裡沒有聲音後,就固定好,用鹽泥封住罐口。

先用底火燒一炷香的時間,接著用二寸火燒,慢慢加到三寸火燒兩炷香的時間。燒火的時候,用涼水擦拭杯子內部,判斷溫度。火候足夠,就撤火讓它冷卻,藥粉就會升到杯子上和空的地方了。

紅色的做法是:只用水銀一兩,焰硝二兩,白礬二兩,一起研磨到極細。煉製方法和白色的做法相同。也可以在鍋碗裡煉製,不必用水擦拭鍋頂,非常方便,也不必沐浴以免損耗藥力。

用了滑石和黑鉛作為容器,那麼鹽和礬的鹹澀味道,都會被鉛和石頭吸收乾淨,功效會更神奇。但是火候以緩慢為好,取藥以少量為佳。這個方法是煉丹家不外傳的秘密,我不敢藏私,公布給天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