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六帙 (16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六帙 (16)

1. 常山

(本經下品)

【氣味】苦寒,有毒。

【主治】主傷寒寒熱,發熱溫瘧,鬼毒,胸中痰結吐逆。

白話文:

【性味】味苦,性寒,有毒。

【功效】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忽冷忽熱、發熱性瘧疾、鬼毒、以及胸中痰液凝結造成的噁心嘔吐。

2. 蜀漆

(本經下品)

【氣味】辛平,有毒。

【主治】主瘧,及咳逆寒熱,腹中症堅,積聚邪氣,蠱毒,鬼疰。

【核】曰:出益州川穀,及漢中,今宜都、建平、海州、汴西、淮、浙、湖南並有之。生山谷間,莖圓有節,高三四尺。葉似茗,兩兩相當二月作白花,青萼。五月結實青圓,三子為房。根似荊根,色黃而皺,苗即蜀漆也,採時須連根苗收用,氣力始備,性頗惡濕,採即暴燥,青白堪用,否則黑爛郁壞矣。宜都、建平者,根形細實,宛如雞骨,取用最勝。

海州者,葉似楸葉,八月開花紅白,似山楝而小。又天台一種土嘗山,苗葉並甘而涼,頗適口,非同類也。修事,如用蜀漆,臨時去根,同甘草相拌,水潤蒸之。去甘草,細銼,再以甘草汁拌蒸,曬乾取用。如用嘗山,臨時去苗,用酒浸一宿,取出,曬乾熬搗用。嘗山,畏玉札。

蜀漆,惡貫眾。栝蔞為之使。

【叅】曰:經久不遷之謂嘗,宣氣散生之謂山。蓋以止行行止為體用,故一名互草。從治傷寒、溫瘧之體似止,顯寒熱往來之用似行,及鬼毒與胸中結痰吐逆之似止而行,似行而止者。苗曰蜀漆,山獨之謂蜀,水瀉欲留之謂漆,故功用相同,略分內外上下之異耳。

(合石膏叅看,便知彼此功力差別:石膏之止,止有凝義,行有散義;嘗山之止,止有停義,行有流義。)

白話文:

[蜀漆]

味道: 辛辣,性平,有毒。

主要功效: 主要治療瘧疾,以及咳嗽、氣逆、發冷發熱、腹部腫塊堅硬、積聚的邪氣、蠱毒、鬼疰等病症。

說明: 這種藥材產自益州(今四川一帶)的山谷,以及漢中地區。現在的宜都、建平、海州、汴西、淮、浙、湖南等地也有。它生長在山谷之間,莖是圓形的,有節,大約三、四尺高。葉子像茶葉,兩兩相對。二月開白色花,花萼是青色的。五月結果實,青色圓形,一房有三個種子。根像荊棘的根,顏色黃色且有皺紋。苗就是蜀漆,採集時要連根帶苗一起收,藥力才會完整。它很怕潮濕,採集後要立即曬乾,顏色青白色的才可以使用,否則會變黑腐爛。宜都、建平一帶產的,根形狀細長堅實,像雞骨頭,藥效最好。

海州一帶產的,葉子像楸樹葉,八月開紅白色的花,像山楝花但比較小。另外,天台山還有一種叫嘗山的,它的苗和葉子味道甘甜且帶涼性,味道不錯,但和蜀漆不是同一種。炮製方法:如果要用蜀漆,臨時把根去除,和甘草混合,用水潤濕後蒸熟。然後去除甘草,切細,再用甘草汁拌勻蒸熟,曬乾後使用。如果要用嘗山,臨時把苗去除,用酒浸泡一夜,取出曬乾後搗碎使用。嘗山這種藥材,害怕玉札。

蜀漆這種藥材,害怕貫眾。栝蔞可以作為它的輔助藥物。

補充說明: "經久不遷"的意思是嘗,"宣氣散生"的意思是山。這種藥物的作用在於控制病情的動與靜,所以又叫互草。它治療傷寒、溫瘧時,看起來像是讓病停下來,但實際上又讓病症的寒熱往來得以顯現;對於鬼毒、胸中痰結、噁心嘔吐等症狀,看起來是停止了,但實際上又在運行。苗叫做蜀漆,"蜀"指它生長在山獨自一處,"漆"指水液瀉後想要停留,所以功用相似,只是在藥性作用的部位(內外)和方向(上下)上略有差異。

(對比石膏來看,就能明白它們在功效上的差異:石膏的"止"有凝固的意思,"行"有消散的意思;嘗山的"止"有停頓的意思,"行"有流動的意思。)

3. 芫花

(本經下品)

虛中者,轉能善開茅塞;茅塞者,當號毒魚。

【氣味】辛溫,有小毒。

【主治】主咳逆上氣,喉鳴喘,咽腫,短氣,蠱毒,鬼瘧,疝瘕,癰腫,殺蟲魚。

【核】曰:出邯鄲,及絳州,所在亦有。莖幹不全類木,亦非草本,草中木,木中草也。本高二三尺,正二月舊枝抽苗作花,有紫、赤、黃、白四種。紫赤者多,白色者時有,黃色者,絳州所產也。三月花落盡,葉乃生,葉似白前,及柳葉而青,漸加厚,則轉黑矣。根似桑,三月採花,五月採葉,八、九月採根。

有爭鬥者,以葉挼擦皮膚,輒作赤腫,和鹽擦卵,則染外若赭色也。修事,取陳久者佳,用米醋煮十餘沸,去醋,水浸一宿。曬乾,則毒減。決明為之使。反甘草。

【叅】曰:芫諧元,元,首也。山海經云:首山多芫,亦苗首出,萼即隨之,花落盡,葉乃茁也。形色氣味,具火大虛中之體,從內而外,以張橫遍之用者也。是主蠱毒、鬼瘧、疝瘕,為陰凝之屬,滿實在中,致令氣短,用失橫遍,遂上逆而咳氣喉鳴喘,及咽腫者,對待治之。若癰腫,亦中氣不達,不能橫遍肉理故也。

若殺蟲魚,以功能徹水,則魚失所夫矣。故一名去水,一名毒魚,行水之功,於此可見。

白話文:

芫花這種藥材,如果體質虛弱的人使用,反而能幫助打通阻塞;但對於那些經絡不通的人來說,它就像毒魚一樣有害。

它的味道辛辣溫熱,帶有輕微毒性。

主要用於治療咳嗽氣喘、喉嚨發出喘鳴聲、咽喉腫痛、呼吸短促、蠱毒、鬼瘧、疝氣、腫塊、癰瘡腫痛,以及殺滅蟲魚。

這種藥材產於邯鄲和絳州等地,其他地方也有。它的莖幹看起來不像完全是木本,也不像草本,介於草和木之間。植株高約二三尺,在二月時從舊枝長出新苗開花,花有紫、紅、黃、白四種顏色。紫紅色最常見,白色偶爾出現,黃色的則產於絳州。三月花朵凋謝後,葉子才開始生長,葉子像白前和柳葉,呈青色,逐漸變厚,最後會轉為黑色。它的根部像桑樹根。三月採花,五月採葉,八九月採根。

如果有人想打架,可以用芫花的葉子揉搓皮膚,就會出現紅腫。如果用它和鹽一起塗抹在蛋上,蛋殼就會被染成紅褐色。處理方法是,取用存放較久的芫花較好,用米醋煮十幾次後,去除醋,用水浸泡一個晚上,曬乾後毒性就會降低。決明子可以作為芫花的輔助藥材,但芫花不能和甘草一起使用。

芫花諧音「元」,元有「首」的意思。《山海經》說首山盛產芫花,也是說它的苗先長出,萼片隨之而來,花朵凋謝後,葉子才開始茂盛。它的形狀、顏色、氣味都具備火的特性,能夠疏通體內虛滯之氣,從內而外,有橫向擴散的作用。因此,它可以用來治療蠱毒、鬼瘧、疝氣等陰寒凝結的疾病,這些疾病會使體內充滿實邪,導致呼吸短促。因為體內之氣不能橫向擴散,才會導致氣喘咳嗽、喉嚨發出喘鳴聲、咽喉腫痛等上逆症狀,針對這些情況,可以對症治療。如果患有癰瘡腫痛,也是因為體內之氣無法疏通,不能橫向擴散到肌肉紋理所導致。

它能殺滅水中蟲魚,是因為它具有滲透到水中的能力,使魚失去生存的地方。所以它又名「去水」、「毒魚」,可見它具有疏通水液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