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六帙 (14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六帙 (14)

1. 烏頭

(本經下品)

烏頭功力,能生死人。非以生氣通之者,孰能與此。

【氣味】辛溫,有大毒。

【主治】主中風惡風,洗洗汗出,除寒濕痹,咳逆上氣,破積聚寒熱。其汁煎之名射罔,殺禽獸。

【叅】曰:烏頭與附子同種,蓋初化之形物也。近取野生者,別無釀造之法。唯多歷年月,則氣力勇悍,其毒轉甚。處處有之,苗葉花實,並類川烏,根外黑內白,皺而枯燥。酉陽雜俎云:雀芋,狀如雀頭,置乾地,地反濕,濕地地反干,飛鳥觸之墮,走獸遇之僵。一曰烏草,即烏頭之野生者。

修事,用文武火中炮令皺摺,劈破用。莽草為之使,反半夏、栝蔞、貝母、白蘞、白芨。惡藜蘆。

【核】曰:烏,日魄也。兼天雄附側之陽而首出之,命曰烏頭。經云:陽氣者,若天與日,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。故主中風惡風,汗出洗洗,致衛氣散解者,力堪衛外而為固者也。寒濕合痹,致咳逆上氣;積聚寒熱,致內閉不通,外壅肌肉者,力主俾通而起亟之。先人云:人病有四,曰痹、風、痿、厥,烏力唯宣痹、風。

陽行有四,曰升、降、出、入,烏力唯從升、出。但陽喜獨行,而專操殺業,在剛愎人所當禁忌。又云:有家蒔,有野生。野生無人氣,無理法,與生人反,鳥獸不可與同群,一味草烏而已。

白話文:

烏頭這種藥材,它的藥效非常強烈,甚至可以讓人起死回生。如果不是用它來疏通人體內部的氣,誰能做到這種程度呢?

它的味道辛辣溫熱,而且有劇毒。

主要用於治療中風和害怕吹風,會不斷流汗的情況;也可以去除寒冷和濕氣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;還能治療咳嗽氣喘、胸腹積塊和寒熱交替的症狀。它的汁液煎熬後稱為射罔,可以用来殺死禽獸。

有人說,烏頭和附子是同一種植物,只是在最初生長時的形態不同而已。現在採用的多為野生的,沒有特別的炮製方法。只是隨著年份的增長,藥力會越來越強,毒性也會更加劇烈。烏頭到處都有,它的苗、葉、花、果實都和川烏很相似,根部外面是黑色的,裡面是白色的,而且皺縮乾燥。古書《酉陽雜俎》記載:雀芋(即烏頭),形狀像雀頭,放在乾燥的地方,那地方反而會變潮濕;放在潮濕的地方,那地方反而會變乾燥。飛鳥碰到它會掉下來,走獸遇到它會僵硬。它又被稱為烏草,就是野生的烏頭。

炮製方法:用文火和武火交替烘烤,使其皺縮,然後劈開使用。莽草可以加強它的藥效,它與半夏、栝蔞、貝母、白蘞、白芨等藥材相剋。它厭惡藜蘆。

有人解釋說:烏,指的是太陽。烏頭兼具天雄(附子)的陽氣,而且是陽氣最先散發出來的部分,所以被稱為烏頭。醫書上說: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,因此陽氣可以保護身體的外部。所以,它可以治療中風和怕風,以及因為流汗過多導致衛氣散失的情況,它能加強衛氣的保護功能。寒冷和濕氣結合導致的麻木,以及咳嗽氣喘;體內積聚寒熱,導致內部不通,外部肌肉腫脹,烏頭可以疏通這些問題,使其迅速好轉。古人說:人有四種病,分別是麻木、中風、痿症、厥症,烏頭只對麻木和中風有效。

陽氣的運行有四種方式:上升、下降、外出、進入,烏頭主要作用於上升和外出。但是陽氣喜歡獨自運行,而且專門具有殺伐之氣,所以剛愎自用的人應該禁止使用。還有人說,烏頭有家種的,也有野生的。野生的沒有人氣,不受理法約束,與人是相反的,鳥獸也不能和它共處,所以它只是一種草烏而已。

2. 附子

(本經下品)

【氣味】辛溫,有大毒。

【主治】主風寒咳逆邪氣,寒濕踒躄拘攣,膝痛不能行步,破症堅積聚血瘕,金瘡。

【核】曰:出犍為山谷,及少室。近以蜀道綿州、龍州者良,他處雖有,力薄不堪用也。綿州即故廣漢,領縣凡八。唯彰明出附子,彰明領鄉凡二十,唯赤水、廉水、昌明、會昌出附子,而赤水為多。每歲以上田熟耕作壟。取種於龍安、龍州、齊歸、木門、青堆、小坪諸處。

十一月播種,春月生苗。莖類野艾而澤,葉類地麻而厚。花則瓣紫甤黃,苞長而圓。實類桑椹子,細且黑。七月採根,謂之早水,拳縮而小,蓋未長成耳。九月採者佳。其品凡七,本同而末異也。

初種之小者為烏頭;少有旁尖,身長而烏,附烏頭而旁生,雖相須,實不相連者曰附子;左右附而偶生者曰鬲子;種而獨生無附,長三四寸者曰天雄;附而尖者曰天錐;附而上出者曰側子;附而散生者曰漏籃子;皆脈絡連實,如子附母,而附子以貴,故專附名也。凡種一而子六七以上則皆小;種一而子二三則稍大;種一而子特生則特大。

而附子之形,以蹲坐正節、角少者為上,有節多鼠乳者次之,形不正,而傷缺風皺者為下矣。又附子之色,花白者為上,鐵色者次之,青綠者為下。天雄、烏頭、天錐,皆以豐實盈握者為勝。漏籃、側子,如園人乞役,卑卑不數也。漏籃,即雷公所謂木鱉子,大明所謂虎掌。

鬲子即烏喙;天錐即天雄類,方書並無此名,功用當相同爾。然而易植難成,功疏質變,或種美而苗不茂,或苗秀而根不充,或已釀而腐,或已曝而攣,原屬氣化,又復化氣成消,若有神物陰為之者,故園人嘗禱於神,目為藥妖者以此。修事,入柳木灰火中,炮令皺摺,竹刀刮去孕子,並底,劈破,於屋下平地,掘一土坑安之,至明取出,焙乾。若陰制者,生去皮尖,及底,薄切作片,用東流水,及黑豆浸五日夜,取出,日中曬乾。

地膽為之使。惡蜈蚣。畏防風、黑豆、甘草、人參、黃耆。

【叅】曰:附子、天雄、側子,即烏頭種子,奇生無偶者曰天雄,偶生旁立者曰附子,旁生支出者曰側子。側子青陽,附子顯明,天雄巨陽耳。故附子司顯明,主潤宗筋,束骨而利機關也。顯明陽虛,則宗筋縱,致踒躄拘攣,膝痛不能行步矣。並司宗氣不會呼吸,為咳逆,及血失氣呴,為症堅積聚者,莫不繇風寒寒濕為痹因,不能則為病熱之為形證者也。設肺熱葉焦,發為踒躄者,所當避忌。

先人云:咳逆邪深,寒濕氣死,機關已弛,堅凝固結者,匪此真火點化,未易開通耳。

(青陽,少陽也;顯明,陽明也;巨陽,太陽也。顯明陽虛之踒躄,太陰陰虛之踒躄,差之毫釐,謬則千里。)

白話文:

[附子]

[氣味]:味道辛辣,性質溫熱,有劇毒。

[主治]: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咳嗽、氣逆等病邪,以及寒濕導致的跌打損傷、肢體拘攣、膝蓋疼痛不能行走等症狀。還可以破除體內頑固的腫塊、積聚的瘀血,以及治療外傷造成的傷口。

[產地]:附子出產於犍為山谷和少室山。現在以四川綿州、龍州出產的品質最好,其他地方雖然也有,但藥力較弱,不適用。綿州就是以前的廣漢,管轄八個縣。只有彰明縣出產附子,彰明縣下轄二十個鄉,只有赤水、廉水、昌明、會昌這幾個鄉出產附子,其中又以赤水鄉產量最多。每年在耕作過的田地裡,用壟種的方式種植,種子取自龍安、龍州、齊歸、木門、青堆、小坪等地。

每年十一月播種,次年春天發芽。莖的樣子像野艾草但更加潤澤,葉子像地麻葉但更厚實。開的花是紫色的花瓣,黃色的花蕊,花苞又長又圓。果實像桑葚,細小且黑。七月採挖根部,這時的附子稱為早水,它拳縮且小,是還沒長成的。九月採挖的品質最好。附子有七種不同的形態,本質相同,但末端形態不同。

最初種植的小的是烏頭;稍微有側尖,形狀又長又黑,附著在烏頭旁生的,雖然彼此相連,但實際上沒有連在一起的,叫做附子;左右對稱附著生長的叫做鬲子;種植後單獨生長,沒有附著物,長三四寸的叫做天雄;附著在旁邊而且尖尖的叫做天錐;附著在上部的叫做側子;附著散亂生長的叫做漏籃子。這些都是脈絡相連的,像子依附於母體一樣,而附子最為珍貴,因此專用附子來命名。一般來說,種植一個種子,長出六七個以上的,都比較小;種植一個種子,長出兩三個的,就稍微大一點;種植一個種子,只長一個的,就特別大。

附子的形狀,以像人蹲坐、節點規整、角少為上品;節點多、像老鼠乳頭的次之;形狀不正、有損傷或皺褶的為下品。附子的顏色,花白色為上品,鐵色次之,青綠色為下品。天雄、烏頭、天錐,都以豐滿、能盈滿手掌的為好。漏籃子、側子,就像園丁隨意差遣的僕人一樣,地位卑賤,不值得一提。漏籃子就是雷公所說的木鱉子,大明所說的虎掌。

鬲子就是烏喙;天錐與天雄類似,藥書上沒有這個名字,功效應該相同。然而附子容易種植,但不容易長成,功效容易減弱,藥性容易改變。有的種子很好,但苗卻長不茂盛;有的苗很秀麗,但根卻不夠飽滿;有的已經長成了卻腐爛了;有的曬乾後卻彎曲了,這些都屬於氣的變化,而且還會進一步轉化為消散。就像有神物在暗中影響它們一樣,所以園丁常常向神靈祈禱,稱它們為藥妖,原因就在這裡。炮製附子時,要放入柳木灰火中燒烤,使其產生皺褶,再用竹刀刮去附子的孕子和底部,劈開後,放在房屋下平坦的地面,挖一個土坑安置,到第二天早晨取出,烘乾。如果是用陰製法,則生用時要去除皮尖和底部,切成薄片,用向東流的水和黑豆浸泡五天五夜,取出,在太陽下曬乾。

地膽是附子的使藥。它害怕蜈蚣。忌諱防風、黑豆、甘草、人參、黃耆。

[闡述]:附子、天雄、側子,其實是烏頭的種子。單獨生長、沒有附著物的叫天雄,對稱生長、在旁邊的叫附子,旁邊伸出來的叫側子。側子屬於少陽,附子屬於陽明,天雄屬於太陽。所以附子主要負責陽明的顯明之氣,能潤澤宗筋,收束骨骼,使關節活動靈活。陽明之氣虛弱,就會導致宗筋鬆弛,引起跌打損傷、肢體拘攣、膝蓋疼痛不能行走等症狀。附子還負責宗氣,宗氣不能向上宣發就會導致咳嗽氣逆,以及氣血不足導致的腫塊、積聚等症狀,這些都是由於風寒、寒濕導致氣血瘀滯造成的。如果肺熱導致葉片焦枯,反而會引起跌打損傷等症狀,這時就要忌用附子。

前人說:咳嗽氣逆嚴重,寒濕之氣深入,關節已經鬆弛,頑固的腫塊堅硬凝結,如果沒有附子這種真火來點化,很難開通。

(青陽指的是少陽,顯明指的是陽明,巨陽指的是太陽。陽明之氣虛弱導致的跌打損傷,與太陰之氣虛弱導致的跌打損傷,區別很小,但如果弄錯,就會產生很大的偏差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