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啟玄》~ 鍥鬥垣申君校正外科啟玄序
鍥鬥垣申君校正外科啟玄序
1. 鍥鬥垣申君校正外科啟玄序
余忝職內閣。思日贊襄。以少俾幾務。暇日尤不敢以自逸。凡內藏秘典,上而皇史墳書、宸翰瑤章、鳥篆龍蟠、仙經釋部、兵歷石室玄經等書;下至農史稗說、野談山堂考記、醫卜等數九流等書,無不探討。然資力有定,如窺豹見其一斑,九鼎嘗其寸胾,弗能盡也。求其濟斯世於仁壽,以登於春臺之上;
元元無夭癘之患,以躋於安今之域者,無以加於書,切於日用之常。因嘆曰:炎帝之試百草,一日頻死,天神默佑,因而復甦,著為令書。天下萬世,賴其生全。後世若伯岐之內經、雷公之炮製、伊尹之湯液、越人之針砭、倉公之神鑑,以逮叔和之難經、仲景之傷寒、丹溪之心法、
河間之雜症、東垣之十書,千門萬戶,百家殊途,悉根於炎帝之浚其源而各適其流者也。莫不有功於斯民,余甚究心焉。正欲稽其術而未能。適有族屬字子極者,持書二帙以示余曰:「某少而從儒,弗獲能博一第,乃究心於醫學,孳孳汲汲,今已桑榆。生平精力,竭於此矣。弗知可傳於天下後世否?」
余視其書,一則傷寒之視舌,一則外科之啟玄,皆有以廣前人之所未備,補前人之所不足。其中議論精詳,考究悉當。某病某脈,某脈某藥,宣通補瀉,君臣佐使,明歲運寒暄,各適其宜,此真得異人之秘傳,加之以心得之正法。付之梓人,有美則愛,愛則傳者乎。籲!此正仁者之用心,
登斯民於仁壽,有功於天下萬世者也。昔穆伯論太上立德,其次立功,其次立言。士有此三者,然後可以垂名之不朽。其既立言者耶?名垂不朽,與霄壤並。余族有若人,其利溥,其德宏矣。申子名拱宸,鬥垣其別號也。
賜進士及第大學士。申時行撰。
白話文:
我擔任內閣官職,日日輔佐政務,即使閒暇之時也不敢懈怠。我研讀了許多書籍,從宮廷秘典、史書、帝王御筆、古籍、兵書、天文歷法、道家典籍,到農書、野史、筆記、醫書等等,範圍廣泛。然而,我的精力有限,如同窺豹一斑,只能略知一二,無法窮盡所有學問。我渴望為天下百姓帶來福祉,延年益壽,使他們安居樂業。而書本,尤其那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書籍,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。
我想起炎帝嘗百草而幾死,後因天神庇佑而復活,並將其經驗著成書籍,造福後世。自此之後,歷代名醫如扁鵲的《內經》、雷公的炮製方法、伊尹的湯液、越人的針灸、倉公的醫案,以及《難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、《丹溪心法》、《河間遺論》、《東垣十書》等等,都對百姓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,這些醫學成就都源於炎帝開創的醫學先河,並由後世醫家發展完善。我對這些醫學典籍十分著迷,一直想深入研究,但苦於時間精力有限。
恰好我的族人申子極拿來兩本書給我,他說自己年輕時學習儒學,未能考取功名,便轉而鑽研醫學,多年來刻苦鑽研,如今已年事已高,畢生心血都投入其中,卻不知能否將其傳播於世。
我看過他的書,一本是關於傷寒論中舌診的,另一本是關於外科的《啟玄》。這兩本書都彌補了前人醫學研究的不足,論述精闢,考證詳實,藥方精準,根據季節寒暑調整治療方案,充分體現了君臣佐使的用藥原則。這真是得到了高人指點,又融合了自身的獨特見解。將其付梓刊印,相信好書一定會被廣為流傳。這正是仁者之心,能造福百姓,功在萬世。
古人說,立德、立功、立言是士人的三種最高境界,而立言者,則可以名垂不朽。我的族人申子極,他的著作將造福廣大百姓,功德無量。申子極,字拱宸,鬥垣是他的別號。
(進士及第大學士 申時行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