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洪緒

《外科全生集》~ 卷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)

1. 卷三

2. 諸藥法制及藥性

夫用藥如用兵也,兵有勇猛,藥有燥烈。烈藥經制則純,勇兵經練則精。兵精破賊不難,藥純治病易愈。苟炮製不妥,猶勇兵之武藝未備也。今人不精於制,而視性之烈燥者畏之如虎,反諉之曰:非徒無益,惟恐有害。予初讀藥性,繼攻炮製,然藥之性,古今之議未遠,炮製之法卻有不同。

予留心四十餘年,深得其法,用之功靈效速,萬無一失,始悉烈藥之力如勇兵,製藥之方如演武也。因古書獨於烈藥之處未詳,是以錄登是集,為炮製之補遺云爾。

白話文:

用藥就像用兵打仗一樣,士兵有勇猛之士,藥物也有燥烈的藥性。烈性的藥物經過炮製就能純淨,勇猛的士兵經過訓練就能精良。士兵精良,攻破敵人就不困難;藥物純淨,治病就容易痊癒。如果炮製不妥當,就像勇猛的士兵武藝沒有訓練好一樣。現在的人不精通炮製方法,反而對藥性烈燥的藥物畏懼如虎,還推說:不僅沒有益處,反而恐怕有害。我開始學習藥性,接著鑽研炮製方法,藥物的藥性,古今的說法差異不大,但炮製方法卻有所不同。

我用心研究了四十多年,深入掌握了炮製的要領,應用起來功效靈驗迅速,從未失誤,才真正明白烈性藥物的力量如同勇猛的士兵,而炮製藥物的方法如同演練兵法一樣。因為古書唯獨在烈性藥物的炮製方面沒有詳細說明,所以我將這些內容記錄下來,作為炮製方法的補充說明。

3. 甘草

切三寸一段,水浸透,放鐵篩上,炭火慢炙,炙至汗將出,即取離火,暫冷再炙,炙至草熟,去皮切片。熟者健脾和中,甘平之品,乃九土之精。生者化百毒,和藥性,潤肺,解瘡疽胎毒,利咽喉。

白話文:

甘草切成三寸長的小段,用水浸泡至完全濕透,然後放在鐵篩子上,用炭火慢慢烘烤。烤到甘草快要出汗時,就要把它從火上拿下來,稍微放涼後再烤,如此反覆,直到甘草烤熟。烤熟後去掉甘草的皮,再切成薄片。熟甘草能健脾和胃,性味甘平,是大地精華。生甘草能解百毒,調和藥性,潤肺,治療瘡瘍、胎毒,還能利咽喉。

4. 人參

補氣,獨入肺經。肺主諸氣,肺旺則四臟皆旺,精自生而形自盛,補中益氣,一切虛症要品。

白話文:

人參能補益元氣,主要作用於肺經。肺臟主宰全身氣機,肺氣旺盛,則其他臟腑也都能夠旺盛運作,精氣自然充足,身體自然強健。人參能補益中氣,是治療各種虛症的重要藥物。

5. 黃耆

去心,蜜水潤炙。如入補腎藥,以鹽水潤炙切片。炙為補氣藥,生有托毒功。

白話文:

黃耆去心後,用蜂蜜水拌勻烘烤。如果用於補腎的藥方,則用鹽水拌勻烘烤後切片。烘烤過的黃耆具有補氣的功效,而生的黃耆則能托毒(即將毒素排出)。

6. 白朮、於朮

浸一宿,切片,土拌蒸透,去土勿炒。於朮,浸刮去皮,飯上蒸,日曬數次如棗黑,黃土炒。於朮之功,勝於白朮,乃中宮和氣補脾之藥。

白話文:

白朮和於朮的處理方法不同:白朮需浸泡一夜,切片後拌上泥土蒸熟,取出後去除泥土,不要炒。於朮則需浸泡後刮去外皮,放在米飯上蒸,然後曬太陽幾次,曬到像棗子一樣黑褐色,再用黃土炒。於朮的功效比白朮更好,是調理中焦氣血、補益脾胃的良藥。

7. 蒼朮

泔水浸,去粗皮,切片曬乾,土炒炭,治脾胃寒濕,消痰逐水,不伏水土,止瀉痢霍亂,久服延年。

白話文:

蒼朮:用淘米水浸泡,去除粗皮,切片曬乾,再用土炒至焦黑,可以治療脾胃寒濕、消除痰飲、改善水腫、治療水土不服、止瀉痢霍亂,長期服用還能延年益壽。

8. 當歸

酒浸,曬乾切片,上部用頭,中部用身,下部用梢。頭身活血,梢破血,全用定血,引血歸經,除頭痛,和血補血,潤腸胃、筋骨、皮膚,排膿止痛。

白話文:

當歸用酒浸泡後曬乾切片,其根部上端稱為「頭」,中間稱為「身」,下端稱為「梢」。「頭」和「身」能活血;「梢」能破血;整支當歸則能止血,並能引導血液回歸經絡,治療頭痛,具有補血和血的功效,還能滋潤腸胃、筋骨和皮膚,並能排膿止痛。

9. 白芍

外科用酒炒,固腠收斂。

白話文:

外科手術使用酒炒過的白芍,能收斂肌膚,使毛孔閉合。

10. 赤芍

消癰腫,破堅積惡血,下氣,生肌止痛。

白話文:

消散腫痛,化解堅硬腫塊和瘀血,疏通氣血,促進傷口癒合止痛。

11. 厚朴

去皮切片,每斤取帶皮生薑四兩,切片同煮汁干,炒透去姜,溫中消痰,厚腸胃,除積冷、宿血、宿食。

白話文:

將厚朴去皮切片,每斤厚朴用四兩帶皮生薑,一起切片後水煮至水分蒸乾,再炒至乾燥,去除薑片,即可溫中、消痰、保護腸胃,並能去除積聚的寒氣、陳舊瘀血和宿食。

12. 丹參

色赤,酒潤炒,血分藥也。補心血,養神志,生新血,安生胎,落死胎,為胎前產後要藥。每晚酒送末二錢,連服四十日,可療痛經,即孕。

白話文:

丹參顏色紅潤,用酒炒過,是作用於血分的藥物。它能補益心血、滋養神志、生長新血、安胎、排出死胎,是孕期前後的重要藥物。每天晚上用酒送服丹參末兩錢,連續服用四十天,可以治療痛經,甚至有助於受孕。

13. 元參

蒸曬,忌銅器,消癰,滋陰降火,利咽喉,通小便。

白話文:

元參經蒸曬處理後使用。需避免使用銅器盛裝。其功效為消散癰腫,滋陰降火,利於咽喉,並能促進小便通暢。

14. 地黃

生用性寒,涼血滋陰,解熱。水煮至中心透黑,然後每斤入滾陳酒半斤,炒砂仁末一錢,再煮,煮至汁盡,瀝起曬乾,所瀝原汁,仍入收盡,再曬乾,忌經鐵器。補陰壯真氣,生肌填髓,同肉桂引火歸元,療陰分虛虧。

白話文:

地黃生用性質寒涼,能涼血滋陰、解熱。將其用水煮至中心變黑,然後每斤地黃加入滾燙的陳年酒半斤,再加入炒好的砂仁末一錢,繼續煮至水分完全蒸乾,瀝去水分曬乾。將瀝出的汁液也收乾再曬乾,過程中避免使用鐵器。 炮製後的地黃能補益陰氣、壯大元氣,生肌長肉,填補骨髓。與肉桂搭配使用,能引火歸元,治療陰虛虧損。

15. 牛膝

產川者佳。酒拌蒸則補,生用亦效。補腎強四肢。產懷者下行。

白話文:

川產的牛膝品質最好。用酒拌蒸後具有補益作用,生用也同樣有效。能補益腎臟,強健四肢。懷慶產的牛膝則具有瀉下作用。

16. 麥冬

去心,酒浸則補,湯泡則微寒,祛熱毒浮腫,泄肺中伏火,安髒心腹。

白話文:

麥冬去心後,用酒浸泡則具有滋補功效;用熱水泡則略帶寒性。能清熱解毒消腫,瀉去肺部的伏火,還能安撫臟腑和心腹。

17. 天冬

去心,酒潤。治陽物不起,潤五臟,咳嗽消痰降火,去風熱煩悶。

白話文:

天冬去心後,用酒浸泡。可以治療陽痿,滋潤五臟,緩解咳嗽、消痰、降火,以及去除風熱引起的煩悶。

18. 茯神

安魂魄,養心血,治心神不安。

白話文:

茯神可以安定魂魄,滋養心血,治療心神不寧。

19. 赤茯苓

破結氣,瀉心、小腸、膀胱濕熱,利竅行水。

白話文:

赤茯苓能消除体内郁结之气,泻去心、小肠、膀胱中的湿热,通利水道,排出体内水分。

20. 白茯苓

蒸透,切。逐水暖脾,生津止泄,除虛熱,開腠理。

白話文:

白茯苓:將其蒸透後切片使用。具有利水溫脾、生津止瀉、清除虛熱、疏通肌膚毛孔的功效。

21. 穀芽

啟脾進食,寬中消食。

白話文:

穀芽能促進脾胃功能,增加食慾,並能舒緩胸腹脹滿,幫助消化。

22. 麥芽

開胃消食,和中。

白話文:

增進食慾,幫助消化,調理脾胃。

23. 苡仁

補肺益脾,去濕消水腫,理腳氣。

白話文:

薏仁具有健脾補肺、除濕利水、治療腳氣的功效。

24. 芡實

炒,治遺精濁帶,益精,助胃氣,明目。

白話文:

芡實炒熟後,可以治療遺精、白帶,並且可以補益精氣,增強胃氣,明目。

25. 杜仲

去皮,每斤用蜜三兩塗炙,蜜盡為度。肝經藥也。補中益腎,補肝虛,堅筋強志。

白話文:

去除杜仲的樹皮,每公斤用三兩蜂蜜塗抹烘烤,蜂蜜烤干即可。它是肝經的藥物,能滋補身體、益腎,還能補肝虛,使筋骨強健,精神充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