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洪緒

《外科全生集》~ 卷四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3)

1. 西洋十寶散

治刀刃傷並各器械傷,皮破出血者,以藥沒糝上包固,不可見風,血止即愈。

治跌打損傷,皮肉青腫未破者,用陳醋調敷患處,腫消即愈。

治內傷骨碎,或骨已斷折,先將骨節湊准,用陳醋調敷患處,以紙包裹,外加老棉絮包好,再用薄板片夾護,將繩慢慢繫緊,不可移動,藥性一到,骨自接矣。須靜百日,勿犯房事,犯則必成殘疾。

治刃傷深重,未致透膜者,先用桑皮紙線縫好,多糝藥末於上,以活雞皮急急調護如前骨損養法,即愈。

治跌打昏迷不醒,急用一錢,同陳酒沖服,自然醒轉,以便調治。

此方神奇,雖遇至重之傷,鮮有不起死回生者,照方醫治調養,勿臥熱炕,定有奇效,寶之。

真血竭(一錢六分),明雄黃(四錢),上紅花(四錢),淨兒茶(二分四釐),辰州砂(一錢二分),淨乳香(一錢二分),當歸尾(一兩),淨沒藥(一錢四分),當門子(三釐),大梅片(一分二釐)

上十味,共為細末,入乳缽研至無聲,收入瓷瓶,黃蠟封口,勿令泄氣。

白話文:

西洋十寶散

治療刀傷及各種器械造成的傷口,皮膚破裂出血者,將藥粉敷在傷口上包紮固定,避免見風,止血後即可痊癒。

治療跌打損傷,皮膚青腫但未破裂者,用陳醋調和後敷在患處,腫消即可痊癒。

治療內傷或骨折,先將斷裂的骨頭對準,用陳醋調和後敷在患處,用紙包好,外面再用舊棉絮包裹,再用薄木板夾住固定,用繩子慢慢綁緊,不可移動,藥效發揮後,骨頭自然會癒合。需靜養一百天,避免性行為,否則必將造成殘疾。

治療較深的刀傷,但尚未傷及內膜者,先用桑皮紙線縫合,在傷口上敷大量藥粉,並用活雞皮迅速調護,如同治療骨折的方法一樣,即可痊癒。

治療跌打導致昏迷不醒者,立刻服用一錢藥粉,用陳酒送服,自然會醒轉,以便進一步治療。

此方藥效神奇,即使遇到非常嚴重的傷勢,也很少有不治癒的,按照方劑治療和調養,避免睡在溫暖的炕上,必定有奇效,應當珍藏。

藥材組成:真血竭(1.6克),明雄黃(4克),上紅花(4克),淨兒茶(0.24克),辰州砂(1.2克),淨乳香(1.2克),當歸尾(10克),淨沒藥(1.4克),當門子(0.3克),大梅片(0.12克)

以上十種藥材,研磨成細末,用乳缽研磨至沒有聲音,放入瓷瓶中,用黃蠟封口,避免藥效散失。

2. 香鯽膏

專治黃疸。

烏背鯽魚一尾,須活著,約重三四兩,連腸雜鱗翅,入石臼內搗爛,加當門子三分,再搗勻,攤布上,貼肚臍眼上,次日取下,重者貼二三枚,貼後即有黃水流出為妙。

白話文:

香鯽膏專治黃疸。取一條約三四兩重、活著的烏背鯽魚,連內臟、鱗片、魚翅一起搗爛,加入三分量的當歸(當門子即指當歸),繼續搗勻,攤在布上,貼在肚臍上。隔天取下,病情嚴重者可連續貼敷二到三次。貼敷後若有黃水流出,則效果最佳。

3. 回生丹

專治跌打,有起死回生之功。

活地鱉(瓦上炙微黃,研末,五錢),自然銅(瓦上煅紅,醋淬九次,淨三錢),滴乳香(一兩,用燈心二錢同炒枯,吹去燈心,研取三錢),真血竭(水飛二錢),硃砂(水飛二錢),巴豆霜(用巴豆去殼,紙包壓淨油,白如雪,取霜二錢),當門子(三分)

以上研和瓶貯,勿泄氣,大人每服一分五釐,小兒七釐,酒沖服,牙關緊者,挖開灌之即活,再下一服即愈。

白話文:

回生丹

此丹專治跌打損傷,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。

配方:活地鱉(將其放在瓦片上炙烤至微黃,研磨成粉末,五錢)、自然銅(放在瓦片上煅燒至紅,用醋淬煉九次,取淨三錢)、滴乳香(一兩,與燈芯二錢同炒至焦枯,去除燈芯,研磨取三錢)、真血竭(水飛法研磨成粉末,二錢)、硃砂(水飛法研磨成粉末,二錢)、巴豆霜(將巴豆去殼,用紙包好壓榨出油,至其顏色潔白如雪,取霜二錢)、當門子(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混合,裝入瓶中保存,避免洩露藥氣。成人每次服用一分五釐,小孩每次服用七釐,用酒沖服。若病人牙關緊閉,可撬開灌服,即可起死回生,再服用一次即可痊癒。

4. 大麻風湯藥方

陳皮,海桐皮,秦艽,薏仁米,苦參,香白芷,牛膝,防風,川續斷,荊芥,羌活,風藤,當歸,蒼朮,連翹殼,生甘草,廣木香(各一錢)

入薑、棗煎服。

白話文:

大麻風湯藥方

方劑組成:陳皮、海桐皮、秦艽、薏仁米、苦參、白芷、牛膝、防風、川續斷、荊芥、羌活、風藤、當歸、蒼朮、連翹、生甘草、廣木香,各一錢。

用法:加薑、棗煎服。

5. 丸藥方

大胡麻(念兩),小胡麻(念兩),牛膝(四兩),蒺藜(念兩),苦參(十六兩),防風(八兩)荊芥(八兩),全當歸(六兩),蒼朮(六兩),薏仁米(四兩),川續斷(四兩)

共研細末,水泛為丸,毛尖茶下,每早午晚各一服,每服三錢或二錢,另加後丸。

白話文:

丸藥方

黑芝麻(2錢),白芝麻(2錢),牛膝(4錢),蒺藜(2錢),苦參(1.6兩),防風(8錢),荊芥(8錢),當歸(6錢),蒼朮(6錢),薏仁米(4錢),川續斷(4錢),研磨成細粉,加水做成藥丸。用毛尖茶送服,早中晚各服一丸,每丸3錢或2錢,另加後丸(指服用後續的藥丸)。

6. 楓子膏方

大楓子去殼,銅鍋炒至三分紅色,七分黑色,太過無力,不及傷目,炒後研膏,入紅糖等分,熬四五滾,倒紙上,放地上,出火氣。每丸藥一錢,春秋用膏八釐,夏六釐,冬一分,同吞服。

白話文:

楓子膏方

取楓子去殼後,用銅鍋炒,炒到三分紅七分黑即可,炒過頭藥效不足,炒不夠則傷眼。炒好後研磨成膏狀,加入等量的紅糖,熬煮四五沸,然後倒在紙上攤開,放在地上讓它散去餘熱。每次服用一錢(約3克)藥膏,春秋季節服用八釐(約2.4克),夏天服用六釐(約1.8克),冬天服用一分(約0.3克),服用時直接吞服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