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洪緒

《外科全生集》~ 卷一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7)

1. 喉痹

痹者,不仁也。本無毫恙,頃刻而起,此係虛寒陰火,最為危急之症。其見證痰在喉中作響,響如打鼾,舌色白而不腫,諸書皆稱肺絕不救。蓋緣誤服寒涼,以致死耳。當以桂薑湯緩緩嚥下,可以立愈。或以生川附切片,塗以白蜜,火炙透黑,收貯,臨用取如細粞一粒,口含咽津,亦立刻痊愈。先以鵝毛黏以桐油,入喉卷之,痰出服藥。

馬曰:痹者,閉塞之謂,非不仁之謂。痹症湯飲猶可通,若閉則水漿不能入矣。用臥龍丹吹之,取嚏可松。

陶曰:又:皂角末或半夏末,吹入鼻中,皆可取嚏。如無藥物,即以細紙捻子在鼻中攪之,亦可取嚏。凡咽喉初覺壅塞,即用此法,取嚏數次,亦可散熱毒,此通竅法也。

白話文:

喉痹是指喉嚨阻塞不通,症狀突然發作,是因為體內虛寒陰火所致,非常危險。患者喉嚨會有痰聲,像打鼾一樣,舌頭顏色白但不腫。古書記載這種情況通常認為肺氣已絕,無法救治,大多是因為誤食寒涼食物造成的。可以用桂枝薑湯慢慢嚥下,就能立即痊癒;或者用生川烏附子切片,塗上蜂蜜,用火烤至焦黑,保存起來,用時取一點點,含在口中慢慢嚥下唾液,也能立即痊癒。也可以先用鵝毛沾上桐油,伸入喉嚨捲出痰液後再服用藥物。

有人認為:「痹」是指阻塞不通,而不是指感覺麻木。如果只是阻塞,用湯藥或許還能治療,但如果完全閉塞,連水都不能喝下去了。此時可以用臥龍丹吹入鼻中,使其打噴嚏,就能疏通。

也有人說:用皂角末或半夏末吹入鼻中,都能引發打噴嚏。如果沒有藥物,可以用細紙條在鼻中攪動,也能引發打噴嚏。只要喉嚨一開始感覺阻塞,就用這種方法,多打幾個噴嚏,就能散去熱毒,這是疏通氣道的辦法。

2. 乳蛾

其形圓如箸頭,生於咽喉關上者輕,生於關下者重。若左有右無曰單,或左右皆有曰雙。雙者輕,單者重。以土牛膝絞汁,含口慢嚥。如無鮮者,用天名精丸化服亦可。

馬曰:土牛膝汁含咽,乃是吐法。

白話文:

乳蛾的腫塊形狀像筷子頭一樣圓。長在咽喉關卡上方則較輕,長在下方則較重。如果只長在左側,稱為單側;左右兩側都長,則稱為雙側。雙側的較輕,單側的較重。可以用土牛膝絞汁,含在口中慢慢嚥下。如果沒有新鮮的土牛膝,也可以用天名精丸研磨服用。

馬氏(指某位醫家馬某)說:用土牛膝汁含在咽喉中慢慢嚥下,這是屬於一種吐法(引吐的方法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