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洪緒

《外科全生集》~ 卷一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5)

1. 橫痃

生於小腹兩旁,大腿界中,形如腰子,皮色不異,硬如結核,按之微痛者是也。日取角刺粥時飲,三四日全消。或以子龍丸,每服三分,淡薑湯日送三次,痊愈乃止。大忌開刀,開則刀口無膿,惟出白膩漿,三百日內必死。自潰者亦然。

馬曰:橫痃之症,乃敗精濕痰凝結而成,角刺及子龍丸似非宜用。

白話文:

橫痃長在小腹兩側,大腿內側附近,形狀像腎臟,皮膚顏色沒有變化,摸起來堅硬像腫塊,按壓時會微微疼痛。用米醋和麥芽熬煮的粥,每天喝一碗,三到四天就能痊癒。或者服用子龍丸,每次服用三分,用淡薑湯送服,一天三次,痊癒後就停藥。絕對不能動手術,如果動手術,傷口不會化膿,只會流出白色的黏稠液體,手術後三個月內必死無疑。即使是腫塊自己潰爛,結果也一樣。

馬某說:橫痃這種病症,是因為精氣損傷、濕痰凝結而造成的,用米醋和麥芽熬煮的粥以及子龍丸似乎並不合適。

2. 乳岩

初起乳中生一小塊,不痛不癢,症與瘰癧惡核相若,是陰寒結痰,此因哀哭憂愁,患難驚恐所致。其初起以犀黃丸,每服三錢,酒送,十服痊愈。或以陽和湯加土貝五錢煎服,數日可消。倘誤以膏貼藥敷,定主日漸腫大,內作一抽之痛,已覺遲治,若皮色變異,難以挽回。

勉以陽和湯日服,或以犀黃丸日服,或二藥每日早晚輪服,服至自潰,用大蟾六隻,每日早晚取蟾破腹連雜,以蟾身刺孔,貼於患口,連貼三日,內服千金托裡散,三日後接服犀黃丸。十人之中,可救三四。潰後不痛而癢極者,斷難挽回。大忌開刀,開則翻花最慘,萬無一活。

男女皆有此症。

馬曰:乳岩乃心肝二經,氣火鬱結,七情內傷之病,非陰寒結痰,陽和湯斷不可服,服之是速其潰也,潰則百無一生。惟逍遙散最為穩妥,且犀黃丸內有乳香、沒藥、麝香,辛苦溫燥,更當忌投。

白話文:

乳房腫塊初期,會在乳房內長出一個小腫塊,不痛不癢,症狀類似淋巴結核,這是因為陰寒之氣凝結痰液所致,主要原因是哀傷哭泣、憂愁煩惱、患難和驚恐等情緒所引起。初期可用犀黃丸,每次服用三錢,用酒送服,服用十次即可痊癒。或者用陽和湯加入土貝母五錢煎服,幾天就能消腫。如果錯誤地使用膏藥敷貼,腫塊必定會日漸腫大,內部還會產生抽痛感,等到發現時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,如果皮膚顏色發生變化,就難以治癒了。

建議持續服用陽和湯,或持續服用犀黃丸,或者兩種藥物每天早晚輪流服用,服用到腫塊自行潰爛為止。然後取用六隻蟾蜍,每天早晚取蟾蜍剖開腹部,並在蟾蜍身上刺孔,將其貼在患處,連續貼三天,同時內服千金托裡散,三天後再繼續服用犀黃丸。十個病人中,大概能救活三四個。如果潰爛後不痛卻奇癢難忍,那就很難治癒了。絕對禁止手術切除,因為手術會讓腫塊擴散,後果非常嚴重,幾乎無法活命。

男女都可能患有這種疾病。

馬某說:乳房腫塊是心肝二經氣火鬱結,七情內傷所致的疾病,並不是陰寒凝結痰液,所以絕對不能服用陽和湯,服用陽和湯只會加速腫塊潰爛,潰爛後幾乎沒有生還的希望。唯有逍遙散才是最穩妥的治療方法,而且犀黃丸中含有乳香、沒藥、麝香等辛溫燥熱的藥物,更應該禁忌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