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十三方考》~ 下編 (1)
下編 (1)
1. 下編
2. 十八問答
一問曰:何為腦花?答曰:腦為諸陽之首,乃經絡之總會也。花者如蓮房樣,或有數孔,或有十數孔,初起如粟米大,微疼微癢,三、四日間則作熱發疼,其毒亦漸長,無膿紅腫,十數日後出膿者,則易治,若不出膿,中間爛如敗絮棉團者,則難治。
問曰:當何以治之?答曰:初起者以「麻涼膏」敷之,再以「熏洗湯」熏洗之,待膿出盡時,以「解毒膏」貼之,俟腐肉落盡,方可生肌;如氣血盛而脈洪大者,可內服「中九丸」,其毒即可漸退而愈。
昔有一婦人生此瘡,無花如饅頭樣,紅腫無孔,此為腦癰,不可以花法治之,因經他人敷草藥過多,致表皮變硬,人皆以無名腫毒治之,故多不應;余以「化肉膏」貼之,並用針開孔出膿,惟此後膿久不幹,又用藥線插之方愈。
二問曰:何為對口花、對口疽、對口疔?答曰:花者眼多;疽者頂平;疔者頂尖多癢。又問曰:三者何以治之?答曰:名雖不同,其治則一。頭者經絡之徑路,前有口舌相干,不可言易,先須認清五善、七惡,治療方有把握。如在十餘日間有膿者,則易治,如不成膿,如一包敗絮者,則難治。
治法可內服「中九丸」,外敷「麻涼膏」,再用熏洗之法,自易痊愈;如有管者,當用藥線取之,然後再以生肌藥斂口。
三問曰:何為背花?答曰:背花者其毒極重,臟腑皆繫於背,故背心生毒,要有膿出方為順症,爛肉落盡知痛者,方好治。若初起如粟米大,兼有膿頭者,不拘老幼,即灸艾火十餘壯,其毒即出。此種病候,丸藥取效者多,湯劑見效者少。患此症者,須飲食、二便如常,有膿,周圍沒有烏肉,兼知痛癢,方為善症。
治法則一,可內服「中九丸」,外用「化肉膏」化去腐肉,自易痊愈。
四問曰:疔毒起於何經?答曰:起於心經,乃極熱惡症。發於六腑者易治,發於五臟者難治,不痛不癢,周圍烏黑者難治。疔有三十六種,外有五種不測之症,或食牛羊犬馬,或飲酒毒物而生,初起不疼不癢,或出水,或翻花,或無頭,不作膿,如冬瓜皮樣,或頭白,或烏黑,通走九竅,眼耳鼻口舌骨里,有生膿血,由頭面傳於咽喉者必死。
且疔生二、三日,必有外徵確候,生於頭面者,將走黃時,咽喉必痛;生於手足者,將走黃時,腋下必有疙瘩,其疔之附近,亦必有紅線內攻,與他瘡殊異。凡初起時,如粟米大作癢,搔之不疼,未老先白頭,三、四日後潮熱寒戰,疱硬如疔,或是出水,或者作疼,五、六日作紫青色,可內服「疔毒復生湯」(銀花、生梔、骨皮、大力、木通、連翹、川軍、花粉、公英、菊花、乳香、沒藥,水煎服),外以針刺紅線出血,塗以旱菸油,再以鮮馬齒莧、鮮柏葉、明礬、雞子清,搗爛塗疔。訣云「治疔先刺血」是也。
白話文:
十八問答
一問:何謂腦花?
答:腦花是諸陽之首,經絡的總匯。形狀像蓮蓬,可能有幾個孔,也可能十幾個孔。初期如米粒大小,微疼微癢,三到四天後會發熱疼痛,毒性也漸漸加重,沒有膿、紅腫。十幾天後出膿的,容易治療;不出膿,中間腐爛像爛棉絮一樣的,就難治。
問:如何治療?
答:初期可用麻涼膏敷,再用熏洗湯熏洗,待膿出盡後,用解毒膏貼敷,待腐肉脫落後才能生肌。如果氣血旺盛、脈搏洪大,可以內服中九丸,毒性就能慢慢減退痊癒。
以前有個婦人長了這種瘡,沒有孔,像饅頭一樣紅腫,這是腦癰,不能用治療腦花的辦法。因為她之前被他人敷了過多的草藥,導致表皮變硬,大家都當成無名腫毒治療,所以效果不好。我用化肉膏貼敷,並用針刺開孔排出膿液,但膿很久都不乾,又用藥線引流才治癒。
二問:何謂對口花、對口疽、對口疔?
答:花者,瘡口較多;疽者,頂部平坦;疔者,頂部尖銳,且較癢。
問:三者如何治療?
答:名稱雖不同,治療方法卻一樣。頭部是經絡的要道,前面與口舌相連,不可輕易處理,必須先辨清五善七惡,治療才有把握。如果十幾天內有膿,就容易治療;如果不形成膿,像一團爛棉絮一樣,就難治。
治療方法可以內服中九丸,外敷麻涼膏,再用熏洗的方法,就能痊癒。如果有管狀物,要用藥線引出,然後再用生肌藥收口。
三問:何謂背花?
答:背花毒性極重,臟腑都與背部相關,所以背部生瘡毒,必須有膿排出才是正常的病症,爛肉脫落、感覺疼痛才好治。如果初期像米粒大小,且有膿頭,不論老少,都可以灸艾火十幾壯,毒性就能排出。這種病症,服用丸藥見效的多,服用湯劑見效的少。患此症者,飲食、大小便都要正常,有膿,周圍沒有烏黑色的肉,並且感到疼痛和癢,才是好的徵兆。
治療方法相同,可以內服中九丸,外用化肉膏化掉腐肉,就能痊癒。
四問:疔毒起於哪條經脈?
答:起於心經,是極熱的惡性病症。發在六腑的容易治療,發在五臟的難治;不痛不癢,周圍烏黑的難治。疔有三十六種,還有五種不可預測的病症,可能是因為吃了牛羊犬馬的肉,或者飲用了酒或毒物而引起的。初期不疼不癢,或者出水,或者翻花,或者沒有膿頭,不形成膿,像冬瓜皮一樣,或者膿頭發白,或者烏黑,會蔓延到九竅(眼耳鼻口舌骨),有膿血,從頭面蔓延到咽喉者必死。
而且疔毒生長二三日,一定會有明顯的症狀。生在頭面的,將要化膿時,咽喉一定會痛;生在手腳的,將要化膿時,腋下一定會有疙瘩,疔毒附近也一定會有紅線內攻,這與其他瘡瘍不同。凡是初期像米粒大小,發癢,搔抓不痛,未老先白頭,三到四天後潮熱寒戰,瘡皰堅硬如疔,或者出水,或者疼痛,五到六天變成紫青色,可以內服「疔毒復生湯」(銀花、生梔、骨皮、大力、木通、連翹、川軍、花粉、公英、菊花、乳香、沒藥,水煎服),外用針刺紅線放血,塗上旱菸油,再用鮮馬齒莧、鮮柏葉、明礬、雞蛋清搗爛塗在疔毒上。訣竅是「治疔先放血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