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覺人編

《外科十三方考》~ 中編 (7)

回本書目錄

中編 (7)

1. 第六方·紫霞膏

歌曰:紫霞膏貼遠年瘡,銅綠輕竭乳沒良,麻仁松香合一處,白蠟清油要相當,久頑瘡毒不收口,一帖之後效非常。

(處方),銅綠(五錢),血竭(五錢),乳香(五錢),沒藥(五錢),松香(一兩),蓖麻仁(一百粒),輕粉(二錢)

(製法),先將前五味共研細末,投入石臼中,再加蓖麻仁、輕粉,並滴入清油數滴同搗之,約二三千杵時,即可成膏,如不成膏,可再加蓖麻仁數十粒再搗,直搗至臼內膏軟如棉,十分融和時為止,收貯備用。

(用法),此膏善除濕熱,拔毒生肌,凡夏秋之間感染濕熱發瘡者,以此貼之,其去腐生肌之功甚捷。他如梅毒、臁瘡,亦有特效。

近人徐喆臧驗方精華中之「紫霞膏」,較此方小有差別,惟其制煉方法則甚可取法,故轉錄之,以作本方參考:

制松香(六兩),制乳沒(各六錢),血竭(四錢),銅綠(二錢),潮腦(六錢),朱磦(三兩),腰黃(八錢),麝香(八分),蓖麻仁(三兩)

上十一味,除松香、蓖麻仁外,各先後研末備用,各藥分量以研末後淨秤為準,故在未研之前,當各多備若干,免致研後不敷。合膏時,以石臼搗松香使爛,次加蓖麻仁,三加銅綠,四加兒茶,五加乳香,六加沒藥,七加血竭,八加潮腦,九加朱磦,十加腰黃,末後加入麝香,合好之後,貯於罐內,用紙封固備用。

上列各藥重量,系就一料計算,如一次多合則手續較省,但松香既多,舂搗必難,故當事先預約數人工作,以便更番輪換,務使手不停杵,愈熟愈妙。搗時如藥嫌干,可酌加蓖麻仁若干粒以調整之,如年久膏硬時,亦用此法調整。

此膏專治癧串,未成者自能消散,已潰而流膿液者,當酌加輕粉、犀黃以協助之,在攤膏時,須隔水燉融,切忌直接火烘,或在臨用時就熱水壺上溫融之,不可採用直接火烘,因膏中麝香經火則氣泄而效減也。

制松香法:以松香五斤,用鮮芙蓉花連葉十斤(以花多者為佳),柳條、桃葉、榴葉各五斤,甘草一斤,煮成濃湯後,去渣濾清,留一小部份,另儲使冷,余盛鍋中,安放露天(勿置屋內,妨爆濺也),入松香再煎,約松香一桶,湯三桶,俟油沸盡,即陸續用銅勺撈出,傾入冷湯中取起,每枚捏成如燒餅式,中穿一孔,以粗麻線貫之,分裝布袋,緊束袋口,浸糞缸中四十九日,取出去袋,以長流水漂沖三日,再露七日夜後,埋土中七日,存儲備用,以二、三年者為佳。

糞缸以無病之童男、童女糞為最好,年長健壯婦女次之,惟忌經帶,若男子已成人者,則不合用。

白話文:

第六方·紫霞膏

這藥膏叫做紫霞膏,專治多年舊瘡。藥方裡有銅綠、血竭、乳香、沒藥,加上松香、蓖麻仁和輕粉,這些藥材混合在一起,搗成膏狀,就能治療久治不癒的瘡毒,效果非常好。

(處方) 銅綠(五錢)、血竭(五錢)、乳香(五錢)、沒藥(五錢)、松香(一兩)、蓖麻仁(一百粒)、輕粉(二錢)

(製法) 先把前五味藥研磨成細粉,放在石臼裡,再加入蓖麻仁和輕粉,滴幾滴清油,用力搗磨,大概搗磨兩三千下,就能變成膏狀。如果還沒成膏,可以再加一些蓖麻仁繼續搗,直到膏體軟綿如棉花,完全融合為止,然後保存備用。

(用法) 紫霞膏能去除濕熱,拔毒生肌。夏天秋天因為濕熱引起的瘡瘍,用它來敷貼,能迅速去除腐肉,長出新肉。梅毒、臁瘡等,也都能有效治療。

此外,還有一種紫霞膏的製法,跟這個方子略有不同,但它的製作方法值得參考:

(另一製法) 松香(六兩,需經過特殊處理)、制乳香(六錢)、制沒藥(六錢)、血竭(四錢)、冰片(六錢)、朱砂(三兩)、雄黃(八錢)、麝香(八分)、蓖麻仁(三兩)

除了松香和蓖麻仁以外,其他的藥材都要先研磨成粉末備用。藥材的重量是以研磨後的淨重為準,所以研磨前要多準備一些,以免不夠用。製作時,先在石臼裡搗爛松香,然後依次加入蓖麻仁、銅綠、兒茶、乳香、沒藥、血竭、冰片、朱砂、雄黃,最後加入麝香,混合均勻後,儲存在罐子裡,用紙封好備用。

以上藥材的重量是一次的用量,如果一次做很多,步驟就比較省事,但是松香多了,搗磨就困難,最好找幾個人一起輪流搗磨,這樣才能持續不斷地搗,效果才會更好。如果藥材太乾,可以適量加入一些蓖麻仁調整。如果膏藥放久了變硬,也可以用這個方法調整。

這種膏藥專門治療癧瘡,還沒潰爛的就能够消散,已經潰爛流膿的,可以適量加入輕粉和犀黃來輔助治療。塗抹膏藥時,需要隔水加熱融化,絕對不能直接用火烤,或者在使用前用熱水壺溫熱,千萬不能直接用火烤,因為膏藥裡面的麝香遇火就會揮發,降低藥效。

(制松香法) 取松香五斤,鮮芙蓉花(花多更好)連葉十斤,柳條、桃葉、榴葉各五斤,甘草一斤,煮成濃稠的湯汁,過濾掉渣滓,留下一小部分放涼備用,其餘的放在鍋裡露天加熱(不要放在屋裡,以免爆濺),加入松香繼續煎煮,直到松香和湯汁的比例約為一比三,油沸騰後,用勺子撈出松香,倒入放涼的湯汁裡,捏成燒餅的形狀,中間穿個孔,用麻線串起來,裝進布袋裡,紮緊袋口,浸在糞缸裡四十九天。取出後,去掉布袋,用流動的水沖洗三天,再放在露天曬七天七夜,最後埋在土裡七天保存備用,放兩三年效果更好。

糞缸最好是用健康兒童的糞便,其次是健康成年婦女的糞便,但不能是月經期婦女的糞便,成年男子的糞便則不適用。

2. 第七方·千捶紙

歌曰:雄黃一錢砒五分,撒布紙上摺多層,輕輕捶得千餘下,貼瘡貼毒有良能,休將此方輕相視,楊梅疔毒大有靈。

(處方),白砒(五分),明雄(一錢)

(製法),共為細末,取上好皮紙一張,將藥末勻布紙上,摺為十數折,以木捶在紙上捶之,約千餘下,藥即吸入紙層,至轉黃色時為度,收藏備用。

(用法),若遇楊梅瘡毒腫起者,以此紙貼之最佳,其他潰後化腐亦妙。

白話文:

歌訣說:雄黃一錢、砒霜五分,灑在紙上摺疊很多層,輕輕捶打一千多次,貼在瘡瘍或毒腫處療效很好。不要輕視這個方子,治療楊梅瘡毒腫效果非常好。

配方:白砒霜五分,雄黃一錢。

製法:將兩種藥磨成細粉,取一張上好的皮紙,將藥粉均勻地撒在紙上,摺疊十幾層,用木槌在紙上捶打約一千多次,直到藥粉被紙完全吸收,紙張變成黃色為止,然後保存備用。

用法:如果遇到楊梅瘡引起的腫毒,用這張藥紙貼在患處效果最佳;其他潰瘍化膿的病症也同樣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