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覺人編

《外科十三方考》~ 下編 (2)

回本書目錄

下編 (2)

1. 瘰癧

瘰癧為瘍科中最難治之一種頑固症候,其症之成也,往往三五成群,牽藤成串,故有癧串之稱,亦有竄胸竄脅者,種種現象不一而足,潰後則膿水常流,終歲窮年,纏綿不愈,名雖有五,治法則一。在初起時可用紫背天葵草服之,或以紫花地丁草服之,間有愈者,如不愈而反擴大時,則當以順氣行痰、開鬱軟堅之方(順氣消痰飲)主之,方如次:

白話文:

瘰癧是外科中最難治癒的一種頑固性疾病。它的症狀是,常常三五個成羣,連接成串,所以又稱癧串。還有蔓延到胸部和肋部的,各種不同的症狀都可能出現。潰爛後膿水不斷流出,經年累月,纏綿不愈。雖然有五種名稱,但治療方法卻只有一種。在初期的時候,可以使用紫背天葵草或紫花地丁草來治療,有的人服用後會痊癒。如果不痊癒反而擴大的話,就應該用順氣行痰、開鬱軟堅的藥方(順氣消痰飲)來治療。藥方如下:

石燕(一對入鍋炭火煆紅醋淬七次為末),陳皮半夏茯苓(各五錢),廣香(三錢),海藻海帶昆布(各一兩),檳榔(五錢),防風(三錢),川芎枳實白芷夏枯草(各五錢),黃連黃芩梔子(各一錢),赤芍桔梗(各三錢)

白話文:

● 石燕(把一對入鍋炭火煆紅的醋淬七次為粉末)

● 陳皮、半夏、茯苓(各五錢)

● 廣香(三錢)

● 海藻、海帶、昆布(各一兩)

● 檳榔(五錢)

● 防風(三錢)

● 川芎、枳實、白芷、夏枯草(各五錢)

● 黃連、黃芩、梔子(各一錢)

● 赤芍、桔梗(各三錢)

或水煎服,或成丸服均可,或兼服金蚣丸更妙。

如系男子,則加入知母黃柏各八分;如系女子,則加入當歸、地黃、川芎、白芍各八分。如有孕者,則忌金蚣丸,恐其傷胎。

白話文:

如果是男性,就加入知母和黃柏,各八分;如果是女性,就加入當歸、地黃、川芎和白芍,各八分。如果有懷孕者,就忌用金蜈蚣丸,擔心會傷害胎兒。

此方久服之後,消散者有之;如不消時,則有落核一法,內服中九丸兼金蚣丸,如未穿頸者,以化肉膏貼於頭上,俟肉變黑色而不疼痛時,用針剝開一孔,插入藥線,一日一插,至七日後,核必自行落出(凡上藥線,當以雞蛋油搽於孔部,以減少其疼痛,然後以解毒膏掩蓋之)。用熏洗湯洗淨汙濁後,用加味天然散加細藥,生肌平口,須忌發物,免礙藥效。

白話文:

服用了此方藥物之後,長時間服用就能使腫瘤消散。如果腫瘤沒有消散,則有落核的療法。內服中九丸合用金蚣丸,若是沒穿透咽喉的,用化肉膏貼在頭部,等到肉變黑色、不再疼痛時,用針插出一個孔洞,插入藥線,每天插一次,至七日後,核必定自動脫落。(提醒:所有藥線,應以雞蛋油塗抹於孔洞處,以減緩其疼痛感,之後再用解毒膏覆蓋。)用燻洗湯洗淨汙濁後,使用加味天然散加細藥,生肌平復傷口,一定要忌口,以避免妨礙藥效。

加味天然散乳香沒藥,兒茶,血竭(各一錢),赤石脂(三錢),海螵蛸(三錢),冰片(一分)

白話文:

加味天然散:乳香、沒藥、兒茶、血竭(各一錢),赤石脂(三錢),海螵蛸(三錢),冰片(一分)。

加味天然散是由乳香、沒藥、兒茶、血竭、赤石脂、海螵蛸、冰片組成的中藥方劑。

  • 乳香:乳香是一種樹脂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  • 沒藥:沒藥是一種樹脂,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、止瀉的功效。
  • 兒茶:兒茶是一種植物的葉子,具有止血、消炎、止瀉的功效。
  • 血竭:血竭是一種樹脂,具有止血、化瘀、消腫的功效。
  • 赤石脂:赤石脂是一種礦物,具有止血、化瘀、收斂的功效。
  • 海螵蛸:海螵蛸是一種海洋生物,具有化痰、止咳、平喘的功效。
  • 冰片:冰片是一種有機化合物,具有清熱、止痛、止癢的功效。

加味天然散可以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、咳喘痰多等症狀。

如系冬月則加龍骨象皮各三錢。

上共研細末,加入天然散中用之,約一月久可愈。

大藥方(能消百毒,去腐爛,即藥線方)

白砒(三錢),明礬(七錢)

先將礬末鋪入鍋內,次將砒放在礬中心,滴清油五、六滴,候煙消盡,取出聽用。如瘡口爛大時,用清油、白蠟煎溶,入大藥在內,以油紙敷貼。

白話文:

  1. 首先把明礬末鋪在鍋內。

  2. 接著把砒放在明礬的中央。

  3. 滴五、六滴清油。

  4. 等到煙霧消盡後,取出備用。

  5. 如果瘡口又爛又大時,用清油、白蠟一起煎煮融化,加入大藥後,用油紙敷貼。

小藥方(能縮血,干膿水)

蚊蛤一個,開一口,灌入明礬末於內,用皮紙封固,火中燒至內部呈黑色時,取起研為細末,入生肌散用。

白話文:

將一個蛤蜊的嘴巴打開,倒入明礬粉末進去,用皮紙封好,放在火中燒,直到蛤蜊殼內部變成黑色,然後取出來研磨成細末,加入傷口癒合藥粉中使用。

脫繭風涼膏(上大藥後,以此方潤繭,其核自落)

雞蛋五個,去白留黃,同麻油久煎去渣,傾入碗內,加雄黃五錢為末,入油內攪勻,敷搽患處。

白話文:

煮五個雞蛋,取出蛋黃,加入麻油長久地煎,並濾掉渣滓,倒入碗中。加入五錢的雄黃末,攪拌均勻後,塗抹在患處。

2. 痰核

痰核者其核亦成串,三、五不等,多生於左右二頰下,或左右二頦,有氣、血、風、痰、酒之五種,名雖有五,而其根則一,惟治法當分別虛實,不可籠統。男子在未患痰核之先,原患火症者,則為火盛生痰;婦人在未患痰核之先,先患火症,如子午潮燒,體質虛弱,而後生痰核者(即腺癆),可照瘰癧方法治之,以落其核。惜乎十有九皆不可治,事前當使病家知道,免致醫治不愈時,召來譭譽。

白話文:

痰核,其核也是成串狀的,數量不等,多長在左右兩腮下,或是左右兩個下顎,有氣、血、風、痰、酒五種,名稱雖然有五種,但其根源則唯一,只是治療方法應該要區分虛症和實症,不能籠統對待。男子在沒有患痰核之前,原本患的是火症的,那麼就是火盛生痰;婦人在沒有患痰核之前,先患有像是子午潮熱的火症,體質虛弱,而後長出痰核的(即是腺癆),可以按照瘰癧的方法治療,以消除其核。可惜的是,十個中有九個都無法治癒,事前應使病患知道,免得在治療無效時,招致毀謗和不好的名聲。

其治療法與瘰癧同,服中九丸,貼解毒膏,落核之後,亦以熏洗湯洗之,再用加味天然散收功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和瘰癧一樣,服用中九丸,貼解毒膏,消腫後,也用燻洗湯清洗,再用加味天然散收尾。

凡寒痰凝結者,最忌貼涼膏,服涼藥,治法服中九丸或陽和湯為妙。

3. 鬢疔

鬢疔生於太陽下,左右形一樣,頭尖如癤,堅硬如石,起初頂上如粟米大,起白泡,或癢或痛,色紅者吉,紫黑者凶,治法內服中九丸,兼服千金內托散(即十宣散)。方如下:

白話文:

鬢疔長在太陽穴下面,左右形狀相同,頭尖像腫塊,堅硬如石頭,剛開始長在頭頂時,像小米粒那麼大,會起白泡,或癢或痛,如果是紅色的,預後良好,如果是紫黑色的,則預後不良。治療方法是內服中九丸,同時服用千金內託散(即十宣散)。處方如下:

川芎當歸,生地(各八分),赤芍白芷防風(各三錢),黃耆(一錢),梔子連翹荊芥白朮黃芩(各八分),茯苓,銀花,人參甘草(各三分)

白話文:

川芎、當歸、生地黃(各 16公克),赤芍、白芷、防風(各 6公克),黃耆(2公克),梔子、連翹、荊芥、白朮、黃芩(各 16公克),茯苓、銀花、人參、甘草(各 6公克)。

上煎服。有膿者可治,無膿者難治,故可以預決生死。

外治法:或貼麻涼膏,或塗太歲墨以止其痛,兼用熏洗湯洗之,俟六、七日後,紅色或烏色回弦,起白漿泡產膿,頭頂上不硬而棉軟,飲食如常者,是為可治之症。若痛不止,烏黑如前,又不成膿者,其症危矣。當辨五善、七惡,以決生死存亡;如成膿之症,已經潰爛化膿者,可以清油、黃蠟、隔紙膏等貼之:

白話文:

外治法:有些醫生會在傷口上貼上「麻涼膏」,或塗上「太歲墨」來止痛,同時用薰洗藥方煎藥來清洗傷口。等待六、七天後,傷口周圍的紅色或黑色瘀血會消退,長出白色的膿皰,膿瘡的頂部變軟,不再堅硬,病人都能正常飲食了,這表示這傷勢是可以治好的。

但是,要是疼痛沒有停止,傷口仍然像以前一樣黑黑的,而且沒有化膿的跡象,那麼這種情況就很危險了。必須判斷傷勢的「五善」「七惡」症狀,才能決定病人的生死存亡。如果是已經化膿的傷勢,並且已經潰爛化膿了,那麼就可以用清油、黃蠟和隔紙膏貼敷患處。

隔紙膏方

乳香沒藥血竭(各一錢),輕粉(二錢),銀硃(二錢),鉛粉(三錢),硃砂(二錢),冰片(一分),石鐘乳(三錢煆過)

白話文:

乳香、沒藥、血竭(各1公克),輕粉(2公克),銀朱(2公克),鉛粉(3公克),硃砂(2公克),冰片(0.1公克),石鐘乳(3公克,烘焙過)

上共為末,用清油四兩,黃蠟四兩,入鍋熔化取起,瓷碗貯之,候冷定,入藥在內攪勻,以棉紙攤膏,貼於患處,一日兩換。貼去腐肉後,視其肉色如石榴尖樣時,用熏洗湯洗淨,貼解毒膏,摻加味天然散,生肌、平口。

白話文:
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四兩清油和四兩黃蠟,放入鍋中加熱融化後取出,倒入瓷碗中冷卻凝固,然後加入藥粉攪拌均勻。將棉紙攤平,將藥膏塗在棉紙上,貼於患處,每天更換兩次。敷藥後腐肉脫落,肉色如石榴尖狀時,用燻洗湯清洗乾淨患處,貼上解毒膏,並加入味天然散,促進生肌、平復創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