藺道人

《仙授理傷續斷秘方》~ 醫治整理補接次第口訣 (3)

回本書目錄

醫治整理補接次第口訣 (3)

1. 黑丸子

治打撲傷損,驢馬跌墜,骨斷筋碎,百節疼痛,瘀血不散,浮腫結毒,一切風疾,四肢疼痹,筋痿力乏,渾身倦怠,手足緩弱,行步不前,婦人諸般血風勞損,並宜服之。每服二十丸三十丸,用煨蔥酒或茶任下,孕婦莫服。

白蘞一斤(焙),白芨四兩(焙),南星六兩(焙),芍藥十兩(焙),土當歸四兩(焙)骨碎補八兩(焙),川烏三兩(焙),牛膝六兩(焙),百草霜十兩,赤小豆一斤,上除星、芍、歸、補、膝、豆用土產者,草霜釜上取。同為末,醋糊為丸。如梧子大,每服三二十丸。

白話文:

黑丸子

本方可治療跌打損傷、驢馬墜落導致的骨折、筋骨碎裂、關節疼痛、瘀血腫脹、毒素積聚、各種風濕病、四肢疼痛麻痺、筋脈萎縮無力、全身疲倦、手腳無力、行走困難,以及婦女各種血虛風寒勞損等症狀。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,用煨過的蔥酒或茶水送服,孕婦禁用。

藥方組成:白蘞一斤(烘烤)、白芨四兩(烘烤)、南星六兩(烘烤)、芍藥十兩(烘烤)、土當歸四兩(烘烤)、骨碎補八兩(烘烤)、川烏三兩(烘烤)、牛膝六兩(烘烤)、百草霜十兩、赤小豆一斤。其中南星、芍藥、當歸、骨碎補、牛膝、赤小豆需使用本地產的,百草霜則取釜上凝結的霜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到二十丸。

2. 當歸散

治打撲傷損,皮肉破碎,筋骨寸斷,瘀壅滯結,腫不散。或作癰疽,疼痛至甚。因損後中風,手足痿痹,不能舉動。筋骨縫縱,攣縮不舒。及勞役所損,肩背四肢疼痛,並宜服之。此藥大能續筋接骨,剋日取效。

澤蘭十兩,川當歸十兩,芍藥,白芷,川芎,肉桂(去粗皮)各五兩,川續斷十兩,牛膝十兩,川烏,川椒(去目)各三兩,桔硬,甘草各四兩,白楊皮(不用亦可),細辛五兩(以上俱要淨秤),上為極細末,每服二錢。熱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白話文:

當歸散

治療跌打損傷,皮肉破裂,筋骨斷裂,瘀血腫脹不消。或形成癰疽,疼痛劇烈。因外傷導致中風,手腳麻痺萎縮,不能活動。筋骨錯位、攣縮僵硬。以及因勞累過度導致肩背四肢疼痛,都適合服用此方。此藥非常有效於接續筋骨,很快就能見效。

藥方:澤蘭、川當歸各十兩,芍藥、白芷、川芎、肉桂(去粗皮)各五兩,川續斷、牛膝各十兩,川烏、川椒(去核)各三兩,桔梗、甘草各四兩,白楊皮(可加可不加),細辛五兩(以上藥材都要精確稱重)。將所有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酒送服,不限時間。

3. 乳香散

損傷撲跌治,皮肉破綻,筋骨寸斷,敗血壅滯,結腫爛壞,疼痛至甚。或勞役所損,背肩四肢疼痛。損後中風,手足痿痹,不能舉動。筋骨乖縱,攣縮不舒。大能續筋接骨,卓有奇驗。常服結血止疼生力。每服二錢,溫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肉桂,乾薑各三兩,牛膝,羌活各四兩,白芷二兩,川芎,細辛,薑黃各四兩,骨碎補,當歸各六兩,芍藥,草烏,川烏各四兩,蒼朮六兩,桔梗十兩,赤小豆一升,乳香半斤,沒藥五兩,何首烏十四兩,木鱉(去殼麩炒)六兩,乳沒別研(一方去木鱉加海桐皮),上焙碾為末,續入乳、沒末和湯。使調服如前。

白話文:

乳香散

此方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造成的皮肉破損、筋骨斷裂、瘀血阻滯、腫脹潰爛、劇烈疼痛等症狀。也適用於因勞累過度導致的背肩四肢疼痛,以及損傷後中風引起的四肢麻痺、活動不便、筋骨拘攣等。此方具有接骨續筋的奇效,常服還能活血止痛,增強體力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水送服,不限時間。

藥材包括:肉桂、乾薑各三兩,牛膝、羌活各四兩,白芷二兩,川芎、細辛、薑黃各四兩,骨碎補、當歸各六兩,芍藥、草烏、川烏各四兩,蒼朮六兩,桔梗十兩,赤小豆一升,乳香半斤,沒藥五兩,何首烏十四兩,木鱉(去殼麩炒)六兩。另有一方不用木鱉,改用海桐皮。將所有藥材焙乾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研磨好的乳香、沒藥粉末,用溫水調和服用,用法同前。

4. 鱉甲散

治五癆七傷,四時傷寒,渾身增寒壯熱,骨節煩疼。嗽咳痰涎,酒色傷憊,四肢倦怠。及治山嵐瘴瘧,一切積氣。心腹膨脹,嘔吐泄瀉,應是風疾,並宜服之。

肉桂四兩,川芎四兩,白芷四兩,秦艽四兩,鱉甲四兩(醋炙三次令赤色),紫菀四兩(淨洗焙乾),麻黃四兩(不去節),羌活四兩(一云獨活),當歸四兩(去尾),乾薑四兩,橘皮四兩,蒼朮一斤(焙),天台烏藥七兩,紫蘇四兩(不過火),桔梗三斤半(焙),烏藥七兩,柴胡七兩,川烏半隻(炮),上焙碾為細末,每服二錢。水一盞,姜三片,烏梅一個,同煎至七分,熱服。

傷寒加蔥白煎。勞損入鹽。熱酒調下。

白話文:

鱉甲散治療肺癆、各種外傷、傷寒、全身畏寒發熱、骨節疼痛、咳嗽痰多、因飲酒過度或房事過度導致身體虛弱、四肢無力等症狀。也能治療山嵐瘴氣引起的瘧疾,以及一切積聚的氣滯,例如心腹脹滿、嘔吐腹瀉等,凡是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,都適用此方。

藥方組成:肉桂、川芎、白芷、秦艽、醋炙三次至赤色的鱉甲、淨洗焙乾的紫菀、帶節麻黃、羌活(或獨活)、去尾當歸、乾薑、橘皮、焙乾的蒼朮、天台烏藥、不過火的紫蘇、焙乾的桔梗、烏藥、柴胡、炮製過的川烏。將所有藥材焙乾後研磨成細末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二錢藥末,用一杯水,三片薑,一個烏梅一起煎煮至七分滿,趁熱服用。傷寒者加蔥白同煎;體力勞損者加鹽;也可熱酒送服。

5. 小紅丸

烏頭一個,何首烏,蒼朮,蛇床子,五靈脂,牛膝,赤小豆,白膠香,當歸各一兩,乳香二錢,上為末,好酒煮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溫酒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小紅丸

配方:烏頭一個、何首烏、蒼朮、蛇床子、五靈脂、牛膝、赤小豆、白膠香、當歸各一兩,乳香二錢。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,用好酒煮成糊狀,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溫酒送服。

6. 小黑丸

白蘞,白芨,南星,芍藥各十兩,當歸五兩,細辛三兩,赤小豆一升,百草霜六兩,右為末,醋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溫酒下。

白話文:

小黑丸

將白蘞、白芨、南星、芍藥各十兩,當歸五兩,細辛三兩,赤小豆一升,百草霜六兩,研磨成粉末,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溫酒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