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少林真傳傷科秘方》~ 正文 (4)
正文 (4)
1. 附錄損傷方
跌打損傷敷藥方,
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石脂(各二錢),麒蠍,兒茶(各三錢),後加龍骨一味,和前藥收口。
跌打損傷煎方,
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,各八分),桂枝(四分),川芎(七分),當歸(一錢),丹皮,續斷,獨活(各八分),陳皮(一錢),甘草(四分),引陳酒。如登高跌下,形如死人,通身盡軟,心口猶動,此皆氣屏於胸。用蘄艾、野菊花二味,以滾水泡之灌下,片時以手朝上超其心胸,其氣即出,其人即蘇。
若登高倒墜者,身有傷,如傷上身,握其手從大指拔到中指。若傷下身,從小指拔到中指。男左女右。再以蘄艾置於脈上,以火救之,其筋可舒。若身有痛處,以麥麩鍋炒,用醋烹剷起,即以希布裹之,運其痛處,其傷即出。
跌打損傷洗藥方,
巴山虎(四兩),沉香(一兩),木香(一兩),臭花娘草梗(半斤),秦國風(三兩),腦骨草三兩,再加火酒三兩,滴醋三兩同煎。
治閃氣方,
火硝(二釐),麝香(七釐),共研細末,點眼大頭內即愈。
白濁方,
龍骨(五分),牡蠣(三分),硃砂(三分),五倍子(二分),吐涎為丸如桂圓大,按肚臍內,膏藥掩之。
治惡蛇咬方,
用新鮮仙鶴草搗汁,好陳酒沖服,渣敷立時效。
白升藥方,
水銀(一兩八錢),明礬(一兩八錢),皂礬(一兩八錢),槍硝(一兩八錢),食鹽(一兩),文武火三柱香,香盡為度。
紅升藥黃升藥方,
水銀,明礬,槍硝(各一兩八錢),文武火三柱香,香盡為度。
升砒方,
金頂砒,明礬(各一兩),文武火同前。
降藥方,
水銀,明礬,綠礬,槍硝,食鹽,白砒(各一兩),上藥研細,用羊城罐內,坐定紅炭火爐上,將藥慢慢投入罐內,用鐵鉗背背住罐口,先用不拘竹木棒調和,再用研墜和,至結成胎堅固,離火冷透。用水盆盛水少許,盆坐擂盆一個,罐既冷透,將罐合於擂盆之內,水盆外面架磚,磚上將碎瓦片砌百眼爐,砌至離罐高寸許,先用少許炭火放於罐底上,一炷五分香為文火。後用紅炭火放於百眼爐頂周圍,武火一炷五分香,香盡為度。
又白升藥方,
明礬,綠礬,食鹽(各一兩六錢),水銀(六錢),槍硝(二兩四錢),文武火三炷香,香盡為度。
白話文:
附錄損傷方
跌打損傷敷藥方:
乳香(去除油脂)、沒藥(去除油脂)、石脂(各兩錢),僵蠶、兒茶(各三錢),最後加入龍骨一味,與前面藥材一起使用以促進傷口癒合。
跌打損傷煎藥方:
乳香(去除油脂)、沒藥(去除油脂,各八分)、桂枝(四分)、川芎(七分)、當歸(一錢)、丹皮、續斷、獨活(各八分)、陳皮(一錢)、甘草(四分),用陳年酒引服。如果因從高處跌落,狀似昏迷,全身癱軟,但心口尚有跳動,這是氣血阻塞於胸部。可用蘄艾、野菊花兩種藥材,用滾水沖泡後灌服,片刻後用手向上輕撫其心胸部位,氣血即可疏通,病人即可甦醒。
若從高處跌落,身體受傷,如果傷在上半身,握住其手從大拇指往中指方向按摩;如果傷在下半身,從小指往中指方向按摩。男性按摩左手,女性按摩右手。然後將蘄艾放在脈搏處,用火灸之,可以舒緩筋絡。如果身體有疼痛部位,可用麥麩炒熱,再用醋烹煮,然後用稀薄的布包裹,在疼痛處反覆揉搓,瘀血即可排出。
跌打損傷洗藥方:
巴山虎(四兩)、沉香(一兩)、木香(一兩)、臭花娘草梗(半斤)、秦國風(三兩)、腦骨草(三兩),再加入火酒三兩、醋三兩一起煎煮。
治閃氣方:
火硝(二釐)、麝香(七釐),研磨成細末,點入眼內即可痊癒。
白濁方:
龍骨(五分)、牡蠣(三分)、硃砂(三分)、五倍子(二分),製成如桂圓大小的丸藥,貼在肚臍內,再用膏藥覆蓋。
治惡蛇咬傷方:
將新鮮仙鶴草搗碎取汁,用好陳酒沖服,藥渣敷在傷口處,立即見效。
白升藥方:
水銀(一兩八錢)、明礬(一兩八錢)、皂礬(一兩八錢)、硝石(一兩八錢)、食鹽(一兩),用文武火煎煉三柱香時間,香燃盡為度。
紅升藥、黃升藥方:
水銀、明礬、硝石(各一兩八錢),用文武火煎煉三柱香時間,香燃盡為度。
升砒方:
金頂砒、明礬(各一兩),用文武火煎煉,方法同前。
降藥方:
水銀、明礬、綠礬、硝石、食鹽、白砒(各一兩),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放入羊城罐內,置於紅炭火爐上,慢慢將藥材投入罐中,用鐵鉗夾住罐口,先用不拘材質的棒子攪拌,再用研杵研磨,直至藥材結成堅固的藥塊,離火冷卻。用一個水盆盛少許水,盆內再放一個擂盆,罐子冷卻後,將罐子放入擂盆內,水盆外圍用磚塊砌成一個百眼爐,高度離罐口約一寸,先用少量炭火放在罐底,以文火燃燒五分香時間。然後將紅炭火放在百眼爐頂部周圍,用武火燃燒五分香時間,香燃盡為度。
又白升藥方:
明礬、綠礬、食鹽(各一兩六錢)、水銀(六錢)、硝石(二兩四錢),用文武火煎煉三柱香時間,香燃盡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