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少林真傳傷科秘方》~ 正文 (3)
正文 (3)
1. 接骨膏
(又名損傷膏)
當歸,川芎,赤芍,杜仲,白芷,殭蠶,銀花,川烏,草烏,羌活,獨活,防風,荊芥,山甲,大黃,黃芩,黃柏,蟬蛻,管仲,龜板,皂角,連翹(各一兩),五倍子(五錢),蜈蚣(五條),松節(五錢),薺泥(五錢,此一味可有可無),加三七(三兩),上用真豆油五斤,漸下諸藥,煎至滴油不散,候藥枯,濾淨去渣。
白話文:
當歸,川芎,赤芍,杜仲,白芷,僵蠶,銀花,川烏,草烏,羌活,獨活,防風,荊芥,山甲,大黃,黃芩,黃柏,蟬蛻,管仲,龜板,皁角,連翹(各一兩),五倍子(五錢),蜈蚣(五條),松節(五錢),薺泥(五錢,此一味可有可無),加上三七(三兩),以上用真豆油五斤,逐漸加入所有藥材,煎煮到滴出的油不會散開,並等到藥材變乾,過濾乾淨並去除渣滓。
將東丹兩包炒至紫色,以篩漸入調勻,滴入水內看老嫩,再加下乳香五錢、沒藥五錢、樟冰五錢、蟾酥末三錢,略蒸調勻,至半個時辰傾水中,逐隨水去火氣,聽候攤用。每膏重四錢,每張麝香二三分、桂心二分。
吉利散,
白話文:
將東丹兩包炒至紫色,用篩子漸漸加入調勻,滴入水中看膏的軟硬程度,再加入乳香五錢、沒藥五錢、樟冰五錢、蟾酥末三錢,稍微蒸一下調勻,至半個時辰傾水中,逐漸隨水去掉火氣,聽候攤用。每膏重四錢,每張麝香二三分、桂心二分。
(治新舊一切損傷,又名七釐散,即黃末藥。)當歸(一兩),川芎(四錢),赤芍(一兩),烏藥(八錢),枳殼(六錢),防風(八錢),甘草(一錢),陳皮(四錢),香附(一兩),紫蘇(一兩),羌活(四錢),獨活(四錢),薄荷(一兩),芨薰,藛陶(各三錢),根廣(五錢),上為細末,以紅糖、油、陳酒調,空心服。
白話文:
(用於治療所有新傷舊傷,又稱七釐散,即黃末藥。)當歸(6克),川芎(2.5克),赤芍(6克),烏藥(5克),枳殼(3.75克),防風(5克),甘草(0.6克),陳皮(2.5克),香附(6克),紫蘇(6克),羌活(2.5克),獨活(2.5克),薄荷(6克),芨薰、藛陶(各1.8克),根廣(3.1克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以紅糖、油、陳酒調和,空腹服用。
封口金瘡藥,
(專治一切破損及刀斧砍傷,腐爛血流不止,久不封口。封之能生肌長肉,第一種藥也不可忽之。)
白話文:
封口金瘡藥是專門用來治療各種破損傷口以及刀斧砍傷的,對於那些已經腐爛且血流不止、長時間無法癒合的傷口尤其有效。使用這種藥可以促進新組織生長,加速傷口癒合,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選擇藥物,不可輕視。
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,各五錢),芸香(一錢),瓜堨(錢半),白芨(四錢),白蠟(看老嫩隨量酌用,水銀五分),地鱉蟲(五分),艾(七分),樟冰(一錢),用豬油半斤熬淨去筋,另用菜油半斤炭火熬,先下白芨煎至枯,濾去渣,然後入豬油與菜油調勻,後下細藥,再以夏布濾淨,再下白蠟,調至極勻,候生油熱透,收貯瓷器內,五六日去火氣聽用。每用要油紙覆上,仍用青布或軟青絹扎縛。
琥珀丸,
白話文:
乳香(去除油脂),沒藥(去除油脂),各五錢;芸香一錢;瓜堨錢半;白芨四錢;白蠟(根據藥物的質量酌情使用,水銀五分);地鱉蟲五分;艾七分;樟冰一錢。
用豬油半斤熬淨去筋,另用菜油半斤炭火熬。先把白芨煎至枯,濾去渣滓,然後加入豬油和菜油攪拌均勻。最後加入細藥,再用夏布濾淨。然後加入白蠟,調勻。等到生油熱透後,將藥膏收貯在瓷器內。五到六天後,將藥膏去火氣,就可以使用了。每次使用時,都要用油紙覆蓋,然後用青布或柔軟的青絹捆紮。
歸身,蘇木,生地,熟地,羌活,丹皮,杜仲(鹽水炒),以上各一兩,白朮(二兩,土炒),赤芍,南星,陳皮,獨活,續斷(各一兩)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,各一兩),川芎,黃芩,桂枝青皮,白芍(各一兩),牛膝,苡仁(各六兩),琥珀(二錢),桑枝(二錢),加皮(四兩),甘草(五錢),柏木(三錢),黑豆(二合),桂肉(二錢),上共研極細末,用紅糖為丸,重三錢,分兩次空心服,陳酒送下。
白話文:
歸身、蘇木、生地黃、熟地黃、羌活、丹皮、杜仲(用鹽水炒過)、白朮(二兩,用泥土炒過)、赤芍藥、南星、陳皮、獨活、續斷(各一兩)、乳香(去除油)、沒藥(去除油,各一兩)、川芎、黃芩、桂枝、青皮、白芍藥(各一兩)、牛膝、苡仁(各六兩)、琥珀(二錢)、桑枝(二錢)、加皮(四兩)、甘草(五錢)、柏木(三錢)、黑豆(二合)、桂肉(二錢),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紅糖為丸,每丸重三錢,一天分兩次空腹服用,用陳酒送服。
止血定痛散,
降香(一錢),五倍(五分),大色石(三分),巾灰(五分)
琥珀膏,
(專能生肌長肉之良藥也)
歸身,生地(各一兩),尖圓(五錢),郭用(三錢)
白話文:
止血定痛散包含降香一錢、五倍五分、大色石三分、巾灰五分;琥珀膏則是用歸身、生地各一兩,尖圓五錢,郭用三錢製成,是專門生肌長肉的良藥。
上用真菜油四兩、板豬油二兩,將當歸、生地諸藥與菜油熬枯,濾去渣,將豬油熬烊調和,將黃占收。老嫩不拘多少,貯磁器內聽用。
代痛散,
(即麻藥)
白話文:
將四兩真菜油、二兩板豬油上鍋,加上當歸、生地等中藥材一起熬煮,直到藥材煎煮到枯乾。將藥渣濾掉,把豬油融化後,將兩者混合均勻。最後加入適量黃佔,不論老嫩藥材,都可以一起儲存在磁器容器中,備用即可。
蟾酥(三分),麝香(二分),乳香(六分,去油),沒藥(六分,去油),上研細末,乾摻二三釐,不可多用。
順氣活血湯,
白話文:
蟾蜍的乾燥皮膚(三分),麝香(二分),乳香(六分,去除油脂),沒藥(六分,去除油脂),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細粉末,乾摻二、三公釐,不要使用太多。
歸身(一錢五分),羌活,生地,紅花,丹皮,牛膝(各一錢),桔梗,厚朴,木通(各八分),陳皮(五分),枳殼(五分),甘草(三分),上酒水各一鍾,煎八分,加砂仁末一錢,空心服。
調理藥酒方,
白話文:
龜板(1.5錢),羌活、生地黃、紅花、丹皮、牛膝(各1錢),桔梗、厚朴、木通(各0.8錢),陳皮(0.5錢),枳殼(0.5錢),甘草(0.3錢),用黃酒和水各一碗煎至八分,加入砂仁末1錢,空腹服用。
歸身,羌活,紅花,杜仲,牛膝,木瓜,續斷,骨碎補(各一兩),陳皮,青皮,丹皮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,各一兩),虎骨,甘草(各五錢),生地,熟地,山楂(各三兩),加皮(四兩),淫羊藿(二兩),上以陳酒三十斤,加砂仁末一兩、胡桃肉四兩、大黑棗二十個,夏布包,入酒內煮三枝香,燒完為度。
行氣活血湯,
白話文:
歸身、羌活、紅花、杜仲、牛膝、木瓜、續斷、骨碎補(各一兩)、陳皮、青皮、丹皮、乳香(去油)、沒藥(去油,各一兩)、虎骨、甘草(各五錢)、生地、熟地、山楂(各三兩)、加皮(四兩)、淫羊藿(二兩),以上藥材以陳酒三十斤,加入砂仁末一兩、胡桃肉四兩、大黑棗二十個,用夏布包好,放入酒內煮三枝香的時間,燒完即可。
青皮,羌活,歸身,紅花,蘇木,生地,杜仲(各一錢),木香,陳皮(各五分),丹皮,木通川芎(各八分),甘草(三分),上水、酒各一鍾,加砂仁末一錢煎八分,空心服。如身發熱,加柴胡一錢。
蘇風理氣湯,
白話文:
青皮、羌活、當歸、紅花、蘇木、生地黃、杜仲(各一錢),木香、陳皮(各五分),丹皮、木通、川芎(各八分),甘草(三分),一杯水、一杯酒,加砂仁末一錢,煮成八分滿,空腹服用。如果身體發熱,再加柴胡一錢。
防風,羌活,陳皮,當歸,青皮(各一錢),獨活,紫蘇,枳殼,細辛(各七分),加皮(三錢),蘇木(二錢),甘草(三分),川芎(六分),紅花,黃芩(各五分),威靈仙(一錢),上火酒一鍾,煎八分,加砂仁末一錢,沖服,不拘時,渣再煎如前。
琥珀散,
白話文:
防風、羌活、陳皮、當歸、青皮(各一錢),獨活、紫蘇、枳殼、細辛(各七分),加皮(三錢),蘇木(二錢),甘草(三分),川芎(六分),紅花、黃芩(各五分),威靈仙(一錢),加上一鍾火酒,煎煮成八分之一,加入砂仁末一錢,沖服,不拘時間,渣再煎煮一次。
赤芍,杜仲,荊芥,柴胡,陳皮,紫蘇,防風,木通,琥珀,桃仁(各一錢),甘草(三分),生大黃(一錢五分),芒硝,羌活(各八分),水、酒各一鍾煎,空心服。
補腎活血湯,
白話文:
赤芍、杜仲、荊芥、柴胡、陳皮、紫蘇、防風、木通、琥珀、桃仁(各一錢),甘草(三分),生大黃(一錢五分),芒硝、羌活(各八分),水、酒各一鍾混合煎煮,在空腹時服用。
歸身(一錢五分),川芎(一錢),紅花(一錢五分),熟地(二錢),杜仲(二錢,炒),加皮,白芍(各一錢),陳皮(五分),肉桂(六分),甘草(三分),靈仙(八分),上水酒各一碗,煎八分,空心服,渣再煎。
槐花散,
白話文:
歸身(1.5錢)、川芎(1錢)、紅花(1.5錢)、熟地(2錢)、杜仲(2錢,炒過)、加皮、白芍(各1錢)、陳皮(0.5錢)、肉桂(0.6錢)、甘草(0.3錢)、靈仙(0.8錢),上方藥材加入水及酒各一碗,煎煮至剩下八分之一的量。空腹服用,藥渣再煎煮一次。
槐花(八兩),黃芩(四兩),共研為末,每服三錢,空心燈心湯調下。
蘇風順氣補血湯,
白話文:
槐花(八兩),黃芩(四兩),一起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空腹時用燈心湯調和後服用。
蘇風順氣補血湯
當歸,赤芍,防風,白芷,苓鮮,熟地(各一錢),陳皮(五分),青皮(一錢),牛膝(五分),甘草(三分),肉桂(六分),川芎(八分),杜仲(一錢五分,鹽水炒),水兩碗,煎八分,空心服。
清肝止血湯,
白話文:
當歸、赤芍、防風、白芷、苓鮮、熟地(各五克),陳皮(二點五克),青皮(五克),牛膝(二點五克),甘草(一點五克),肉桂(三克),川芎(四克),杜仲(七點五克,鹽水炒過),水兩碗,煎成八分,空腹服用。
當歸,羌活,柴胡(各一錢五分),黃柏,丹皮,防風,紅花(各一錢),乳香(六分,去油),沒藥(六分,去油),赤芍,桔梗(各八分),陳皮(五分),甘草(三分),黃芩(八分),水兩碗加薑三片,煎八分,空心服,渣再煎。
蘇風順氣湯,
白話文:
當歸、羌活、柴胡(各15克),黃柏、丹皮、防風、紅花(各10克),乳香(6克,去油),沒藥(6克,去油),赤芍、桔梗(各8克),陳皮(5克),甘草(3克),黃芩(8克),加入兩碗水和三片薑,煎煮至八分之一,空腹服用,藥渣再煎煮一次。
青皮,木通,厚朴,澤瀉,枳殼,黃芩,防風,砂仁(各一錢),陳皮,沒藥(各五分),乳香(六分,去油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,煎八分,空心服。
活血湯,
白話文:
青皮、木通、厚朴、澤瀉、枳殼、黃芩、防風、砂仁各一錢,陳皮、沒藥各五分,乳香六分(去除油脂),甘草三分,用水兩碗煎藥,煎到剩八分,空腹服用。
歸身,紅花,生地,木通,丹皮,陳皮,青皮,香附,白芍(各一錢),槐花(一錢五分),烏藥(八分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,加砂仁末一錢,煎八分,空心服。
清肺止痛飲,
白話文:
當歸、紅花、生地黃、木通、丹皮、陳皮、青皮、香附、白芍藥(各一錢),槐花(一錢五分),烏藥(八分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,加上砂仁粉末一錢,煎煮到八分,在空腹時服用。
貝母,枳實,沙參,桔梗,靈仙,青皮,香附(各一錢),陳皮,丹皮(各八分),末冬(原文如此,一錢五分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,加燈心二十寸,煎八分,空心服。
大黃湯,
白話文:
貝母、枳實、沙參、桔梗、靈仙、青皮、香附(各一錢),陳皮、丹皮(各八分),麥冬(一錢五分),甘草(三分),加燈心二十寸,煎成八分,空腹服用。
木通,桃仁,蘇木,羌活(各一錢),陳皮(六分),歸尾(一錢五分),朴硝(一錢),甘草(三分),陰陽水各一碗,煎八分,空心服。
歸原養血和傷湯,
白話文:
木通、桃仁、蘇木、羌活各一錢,陳皮六分,歸尾一錢五分,朴硝一錢,甘草三分,陰陽水各一碗,煎到八分,空腹服用。
歸身,生地,羌活,紅花,加皮,木瓜,熟地,續斷,牛膝(各一錢),陳皮,肉桂(各五分)川芎,黃芩(各八分),青皮(六分),杜仲(一錢五分),甘草(三分),水、酒各一碗,煎八分,空心服,渣再煎。
小柴胡湯,
白話文:
當歸、生地黃、羌活、紅花、肉桂皮、木瓜、熟地黃、續斷、牛膝(各一錢重),陳皮、肉桂(各五分重),川芎、黃芩(各八分重),青皮(六分重),杜仲(一錢五分重),甘草(三分重),水和酒各一碗,煎到剩八分量,空腹服用,藥渣再煎一次。
柴胡,黃芩,半夏,人參,丹皮,甘草(各七分),如心胸飽悶,加枳殼、黃連七分,水兩碗煎八分,空心服。
活血止痛飲,
白話文:
柴胡、黃芩、半夏、人參、丹皮、甘草(各七錢),如果胸中飽悶,再加枳殼、黃連七錢,加水兩碗煎至八分,空腹服用。
當歸,青皮,羌活,末冬,生地,續斷,紅花,蘇木(各一錢),川芎,白芷(各八分),加皮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,各一錢),陳皮,枳實,防風(各六分),甘草(三分),水酒各一碗,加燈心二十寸,煎八分,空心服。
清心和氣湯,
(打內傷者,吐血後用。)
白話文:
當歸、青皮、羌活、末冬、生地、續斷、紅花、蘇木(各一錢),川芎、白芷(各八分),加皮乳香(去油)、沒藥(去油,各一錢),陳皮、枳實、防風(各六分),甘草(三分),水酒各一碗,加入長二十寸的燈芯,煎到剩下八分之一的量,空腹服用。
麥冬,百合(一錢五分),橘紅,紫菀,丹皮,蘇木(各一錢),槐花(二錢),山藥,厚朴,香附(各八分),青皮(一錢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,加燈心二十寸,煎八分,空心服。
補中益氣湯,
白話文:
麥冬、百合(1.5錢)、橘紅、紫菀、丹皮、蘇木(各1錢)、槐花(2錢)、山藥、厚朴、香附(各0.8錢)、青皮(1錢)、甘草(0.3錢),水兩碗,加入燈心草20寸,煎成八分滿,空腹服用。
人參,升麻,柴胡,橘紅,當歸,白朮,甘草(各五分),黃耆(一錢),水兩碗,煎八分,空心服,渣再煎。
明目生血飲,
白話文:
人參、升麻、柴胡、橘紅、當歸、白朮、甘草(各五克),黃耆(十克),水兩碗,煎至八分,空腹服用,藥渣再煎一次。
生地,當歸,白芍,蒺藜(各一錢),甘菊,川芎,羌活,茯苓,穀精,荊芥(各八分),防風薄荷,連翹,細辛,山梔(各五分),枳殼(六分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,燈心二十寸煎,久服。
白話文:
生地黃、當歸、白芍、蒺藜(各一錢),甘菊、川芎、羌活、茯苓、穀精、荊芥(各八分),防風、薄荷、連翹、細辛、山梔(各五分),枳殼(六分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,燈心二十寸煎,服用時間長久。
壯筋續骨丹,
(癆症加黑棗、核桃浸酒。)
白話文:
壯筋續骨丹,
(如果是癆症,則加入黑棗和核桃浸泡在酒中使用。)
甘草,川芎,羌活,獨活,防風,當歸,紅花,香附,木通,陳皮,丹皮,生地,牛膝烏藥,青皮,枳殼,麥芽,白朮,桂枝,桃仁,木瓜,神麯,杜仲,元胡索(各五錢),柴胡(三錢)黃芩(二錢),荊芥(四兩),加皮,續斷(二兩),蘇木(一兩),共研極細末,以紅糖油調熱酒過口服,大人每服五錢,小兒三錢,酌量加減。用此方亦可浸酒,更妙。
不必研細。
活血止痛方,
白話文:
-
甘草、川芎、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當歸、紅花、香附、木通、陳皮、丹皮、生地、牛膝、烏藥、青皮、枳殼、麥芽、白朮、桂枝、桃仁、木瓜、神麯、杜仲、元胡索(各五錢)
-
柴胡(三錢)
-
黃芩(二錢)
-
荊芥(四兩)
-
加皮、續斷(二兩)
-
蘇木(一兩)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並用紅糖、油和熱酒調製成藥劑服用。
大人每次服用五錢,小兒服用三錢,可以酌情增減。
也可以將藥材浸泡在酒中,效果更好。
當歸,羌活,獨活,荊芥,川芎,桃仁(各八分),木通,烏藥,續斷,陳皮(各七分)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加皮(各一錢),紅花(五分),防風(六分),蘇木(一兩),甘草(三分),水酒各一碗,加燈心二十寸,煎一半,食遠服。
補腎養血湯,
白話文:
當歸、羌活、獨活、荊芥、川芎、桃仁各八分,木通、烏藥、續斷、陳皮各七分,乳香(去除油脂)、沒藥(去除油脂)、加皮各一錢,紅花五分,防風六分,蘇木一兩,甘草三分,水和酒各一碗,加入二十寸長的燈心,煎煮至一半的量,溫服。
生地,熟地,歸身,杜仲(各一錢五分),白芍,紅花,川芎,白朮(土炒,各一錢),陳皮(六分),青皮(五分),水、酒各一碗,加黑棗煎,空心服。
提氣活血湯,
白話文:
生地、熟地、當歸身、杜仲(各15克),白芍、紅花、川芎、白朮(炒過,各10克),陳皮(6克),青皮(5克),水、酒各一碗,加上黑棗熬煮,空腹服用。
川芎,桔梗,當歸,陳皮,蘇木,續斷,黃耆,加皮(各一錢),紅花,桂枝(各五分),羌活白芍(八分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,加元棗二枚煎,遠服。
退毒定痛散,
白話文:
川芎、桔梗、當歸、陳皮、蘇木、續斷、黃耆、加皮(各一錢),紅花、桂枝(各五分),羌活、白芍(八分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,加入兩個元棗煎服,遠離感冒。
連翹,羌活,荊芥,花粉(各七分),獨活,防風,川芎,銀花,續斷(各八分),當歸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,各一錢),甘草(三分),水、酒各兩碗煎,遠服。
生血補髓湯,
白話文:
連翹、羌活、荊芥、花粉各七分,獨活、防風、川芎、銀花、續斷各八分,當歸、乳香(去油)、沒藥(去油)各一錢,甘草三分,用兩碗水和酒一起煎,趁溫熱服用,服用時不要吃寒涼食物。
當歸,生地,熟地,白朮,枳殼,荊芥,白芍(各一錢),續斷,蘄艾,香附,羌活,防風杜仲,陳皮,丹皮(各八分),川芎,乾薑,牛膝,加皮,獨活(各七分),紅花(五分),甘草(三分),茯苓(八分),水兩碗,加黑棗二枚煎,遠服。
止痛接骨丹,
白話文:
當歸、生地、熟地、白朮、枳殼、荊芥、白芍(各一錢),續斷、蘄艾、香附、羌活、防風、杜仲、陳皮、丹皮(各八分),川芎、乾薑、牛膝、加皮、獨活(各七分),紅花(五分),甘草(三分),茯苓(八分),水兩碗,加入黑棗兩枚煎煮,遠遠服用。
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當歸,續斷,紅花,羌活,加皮,蘇木(各一錢),青皮,白芷丹皮(各八分),甘草(三分),酒、水各一碗,煎服。
寬筋活血散,
白話文:
乳香(去除油脂),沒藥(去除油脂),當歸,續斷,紅花,羌活,加皮,蘇木(各一錢),青皮,白芷丹皮(各八分),甘草(三分),酒、水各一碗,煎服。
防風,羌活,獨活,香附,桃仁,加皮,蘇木,木瓜,當歸,木通,續斷(各一錢),荊芥烏藥(各八分),紅花(七分),杜仲(一錢五分),枳殼(六分),甘草(三分),酒水各一碗,燈心草二十寸,遠服。
護風托裡散,
白話文:
防風、羌活、獨活、香附、桃仁、加皮、蘇木、木瓜、當歸、木通、續斷(每樣一錢),荊芥、烏藥(每樣八分),紅花(七分),杜仲(一錢五分),枳殼(六分),甘草(三分),酒、水各一碗,燈心草二十寸,遠遠的服用。
羌活,生地,靈仙,黃芩,茯苓(各八分),獨活,薄荷,花粉,細辛(各七分),白芍,防風,川芎,荊芥,黃耆,當歸(各一錢),殭蠶(五分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加薑一片,黑棗兩枚煎服。
補中和氣湯,
白話文:
羌活、生地黃、靈仙、黃芩、茯苓(各 1.6 公克),獨活、薄荷、花粉、細辛(各 1.4 公克),白芍、防風、川芎、荊芥、黃耆、當歸(各 2 公克),殭蠶(1 公克),甘草(0.6 公克),加入兩碗水和一片薑,兩顆黑棗一起煎服。
人參,柴胡,白朮,當歸,防風(各一錢),升麻,陳皮,枳殼(各五分),橘紅(八分),甘草(三分),水兩碗煎八分服。
通腸活血湯,
白話文:
人參、柴胡、白朮、當歸、防風(各一錢),升麻、陳皮、枳殼(各五分),橘紅(八分),甘草(三分),加水兩碗煎煮,直至藥液只剩八分之一,然後服用。
枳殼,陳皮,青皮,蘇木,烏藥,續斷,羌活,獨活,木通(各七分),桃仁,紅花(各五分)當歸,大黃,元胡索,大腹皮(各一錢),加皮(七分),熟地(一錢),甘草(三分),酒、水各一碗煎服。
接骨丹,
白話文:
枳殼、陳皮、青皮、蘇木、烏藥、續斷、羌活、獨活、木通(各 7 分),桃仁、紅花(各 5 分)當歸、大黃、元胡索、大腹皮(各 1 錢),加皮(7 分),熟地(1 錢),甘草(3 分),酒、水各一碗煎服。
續斷,羌活,木通,生地,香附,紅花,丹皮,加皮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木瓜(八分),肉桂(六分),當歸(一錢五分),甘草(三分),酒、水各一碗煎,加砂仁末八分沖,空心服。
托裡止痛散,
白話文:
續斷、羌活、木通、生地、香附、紅花、丹皮、加皮、乳香(去掉油脂)、沒藥(去掉油脂)、木瓜(八分)、肉桂(六分)、當歸(一錢五分)、甘草(三分),用酒和水各一碗煎煮,加入研磨成粉末的砂仁八分沖服,空腹服用。
生地,黃耆,歸身,羌活,續斷,紅花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,各一錢),陳皮,白朮(各八分),桂枝(一錢五分),肉桂(五分),水兩碗,加砂仁末一錢,煎服。
清心去毒散,
白話文:
生地、黃耆、歸身、羌活、續斷、紅花、乳香(去油)、沒藥(去油,各一錢),陳皮、白朮(各八分),桂枝(一錢五分),肉桂(五分),水兩碗,加砂仁末一錢,煎服。
防己,澤瀉,柴胡,元參,升麻,青皮,甘草(各一錢),木通(二錢),知母,桔梗,枳殼(各八分),葛根,黃芩(一錢五分),水兩碗,加淡竹葉五錢煎,空心服。
補腎和血湯,
白話文:
防己、澤瀉、柴胡、元參、升麻、青皮、甘草(各 6 克),木通(12 克),知母、桔梗、枳殼(各 4.8 克),葛根、黃芩(9 克),兌入 1,000 毫升的水,加入 30 克的淡竹葉煎煮,空腹服用。
熟地,杜仲(一錢五分),黃耆,青皮,紅花,陳皮,丹皮,炙甘草,川芎(八分),黃芩(七分),當歸(一錢五分),水兩碗,加黑棗數枚煎,空心服。
歸通破血湯,
白話文:
熟地、杜仲(15克)、黃耆、青皮、紅花、陳皮、丹皮、炙甘草、川芎(8克)、黃芩(7克)、當歸(15克),水兩碗,加上黑棗幾枚,煎成後空腹服用。
歸尾(一錢二分),木通,生地(一錢五分),赤芍,澤瀉(各一錢),木瓜,蘇木,桃仁(一錢),陳皮,丹皮(各八分),甘草(三分),酒、水各一碗煎,空心服,渣再煎。
金槍乳香方,
白話文:
歸尾(1.2 克),木通,生地黃(1.5 克),赤芍,澤瀉(各1 克),木瓜,蘇木,桃仁(1 克),陳皮,丹皮(各 0.8 克),甘草(0.3 克)。
將藥物用酒、水各一碗煎,在空腹時服用,藥渣再煎一次。
乳香(一兩,去油),沒藥(一兩三錢,去油),血竭(一錢),黃連(一錢,為末),花蕊石(二錢),珠末(二兩),金箔(五片),黃丹(一錢),此方用好降香、節松脂加氈帽簷燒灰存性,加五倍子末用之。
治金瘡至重者,
白話文:
乳香(一兩,去除油脂),沒藥(一兩三錢,去除油脂),血竭(一錢),黃連(一錢,研成粉末),花蕊石(二錢),珠末(二兩),金箔(五片),黃丹(一錢),此方中加入上好的降香、節松脂和氈帽簷燒成的灰,保留其性質,再加入五倍子末一起使用。
天花粉(三兩),薑黃(一兩),赤石脂(二兩),白芷(一兩),上為末。凡筋斷脈絕血盡人危,須用繩索及絹帶扎住血路,然後用此藥以清茶調敷,以軟絹縛之,其血立止,其腫頓消。如金瘡著水番花者,可用韭菜汁調敷瘡兩旁,當以火微炙之,或用稻杆煙燻之,瘡口水出即愈。
治金瘡初傷者用避風止痛方,
白話文:
天花粉(三兩)、薑黃(一兩)、赤石脂(二兩)、白芷(一兩),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凡是筋斷脈裂、血流不止、危及生命的人,必須用繩索或布帶紮住出血處,然後用此藥粉以清茶調和敷上,再用柔軟的布條纏綁,其血就可以立止,腫脹也會立刻消退。如果金瘡感染了水番花,可以使用韭菜汁調和藥粉敷在瘡口的兩側,並且以火微微炙烤,或者用稻草煙燻,瘡口化膿流出後即能痊癒。
當歸(五分,炒),川椒(五分,炒),澤瀉(五錢),芎藭(一兩),附子(一兩),上搗為末,溫酒調一錢服,每一日三服。
治金瘡不可忍者,
白話文:
當歸(五分,炒過),川椒(五分,炒過),澤瀉(五錢),芎藭(一兩),附子(一兩),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,用溫酒調和一錢服用,一天服用三次。
防風,南星(湯泡),二味切片,每服五錢,水、酒各一盞,生薑一片,煎八分,食遠服。
治金瘡血流不止者,
白話文:
防風、南星(用湯浸泡過),兩種藥材均切成片狀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水和酒各一盞,再加入一片生薑,煎熬至八分。飯後服用。
龍骨(銼微炒,一兩),芎藭(一兩),熟地(一兩),烏樟根(三兩),突厥白(一兩),鹿茸(一兩,酥炙)上為末,敷瘡口上血即止。如服,以溫酒調下二錢,每日三服。
白話文:
龍骨(磨成粉末,並略微炒過,一兩),芎藭(一兩),熟地(一兩),烏樟根(三兩),突厥白(一兩),鹿茸(一兩,用酥油炙烤過)研磨成粉末,敷在傷口上,血就會止住。如果服用,用溫酒調和二錢,每天服用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