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己

《內科摘要》~ 卷下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14)

1. 十一、各症方藥

白茯苓,人參(各一兩),遠志(去心),菖蒲(各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桐子大,以硃砂為衣。每十丸至三十丸,米飲食後下,日三服。

大蘆薈丸(一名九味蘆薈丸),治大人小兒下疳潰爛,或作痛。又治肝疳食積,口鼻生瘡,牙齦蝕爛。

胡黃連,黃連,蘆薈,木香,白蕪荑(炒),青皮,白雷丸,鶴蝨草(各一兩),麝香(三錢)

上為末,蒸餅糊丸如麻子大。每服一錢,空心米飲下。

四味肥兒丸(一名小肥兒丸),治諸疳發熱,目生雲翳,口舌生瘡,或牙齦腐爛,肌肉消瘦,遍身生瘡等症,與地黃丸兼服。

黃連(炒),蕪荑(炒),神麯(炒),麥芽(炒,各等分)

上為末,水糊丸桐子大,每服二、三十丸,空心白湯下。

阿魏膏,治一切痞塊,更服胡連丸。

羌活,獨活,玄參,官桂,赤芍藥,穿山甲,生地黃,兩頭尖,大黃,白芷,天麻(各五錢),槐、柳、桃枝(各二錢),紅花(四錢),木鱉子(二十枚,去殼),亂髮(如雞子大,一塊)

上用香油二斤四兩,煎黑去渣,入發煎,發化乃去渣,徐下黃丹煎,軟硬得中,入芒硝、阿魏、蘇合油、乳香、沒藥各五錢,麝香三錢,調勻,即成膏矣,攤貼患處,內服丸藥。黃丹須用真正者效。凡貼膏藥,先用朴硝,隨患處鋪半指厚,以紙蓋,用熱熨斗熨,良久,如硝耗再加,熨之二時許,方貼膏藥,若是肝積,加蘆薈末同熨。

桃仁承氣湯,治血結胸中,手足不可近,或中焦蓄血,寒熱胸滿,漱水不欲咽,善忘,昏迷,其人如狂。

桃仁(半兩),大黃(一兩),甘草(二錢),桂(三錢),芒硝(三錢)

上每服一兩,薑、水煎。

抵當湯,治下部蓄血,腹內作痛,手不可近,或發狂,少腹滿硬,小便自利,大便反黑,如狂者在中,發狂者在下也。

大黃,水蛭(炒,各半兩),虻蟲(去翅足),桃仁(各三錢)

上每服五錢,水煎服。如作丸,煉蜜和之。

花蕊石散

硫黃(上色明淨者,四兩),花蕊石(一兩)

上各為末拌勻,先用紙筋和鹽泥瓦罐一個,泥干入藥,仍用泥封口,候乾,用炭周疊煅赤,罐冷取出,為細末。每服一錢,童便酒下。

搜風順氣丸,治痔漏風熱閉結。

車前子(一兩五錢),大麻子(微炒),大黃(五錢,半生半熟),牛膝(酒浸),郁李仁,菟絲子(酒浸),枳殼,山藥(各二錢)

上為末,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白湯下。

五淋散,治膀胱有熱,水道不通,淋澀不出,或尿如豆汁,或成砂石,或如膏汁,或熱怫便血。

赤茯苓(一錢五分),赤芍藥,山梔(各一錢),當歸,甘草(各一錢二分)

上入燈芯,水煎服。

加味逍遙散,治肝脾血虛發熱,或潮熱,晡熱,或自汗盜汗,或頭痛,目澀,或怔忡不寧,或頰赤口乾,或月經不調,肚腹作痛,或小腹重墜,水道澀痛,或腫痛出膿,內熱作渴等症。

白話文:

十一、各症方藥

白茯苓人參丸

將白茯苓、人參、遠志(去除內心)、菖蒲各一兩,全部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再用硃砂做外衣。每次服用十到三十丸,在飯後用米湯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

大蘆薈丸(又名九味蘆薈丸)

這個藥丸用來治療大人小孩的下疳潰爛,或感到疼痛。也治療因肝疳引起的食積,以及口鼻生瘡、牙齦腐爛等問題。

使用胡黃連、黃連、蘆薈、木香、炒過的白蕪荑、青皮、白雷丸、鶴蝨草各一兩,以及麝香三錢。全部研磨成粉末,用蒸熟的麵糊做成丸子,像麻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一錢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
四味肥兒丸(又名小肥兒丸)

這個藥丸治療各種疳病引起的發燒、眼睛長翳障、口舌生瘡、或牙齦腐爛、肌肉消瘦、全身長瘡等症狀,可以與地黃丸一起服用。

使用炒過的黃連、炒過的蕪荑、炒過的神麯、炒過的麥芽,各取等量,全部研磨成粉末,用水調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,空腹用白開水送服。

阿魏膏

這個藥膏可以治療各種痞塊,效果更好可以搭配服用胡連丸。

使用羌活、獨活、玄參、官桂、赤芍藥、穿山甲、生地黃、兩頭尖、大黃、白芷、天麻各五錢,槐樹枝、柳樹枝、桃樹枝各二錢,紅花四錢,木鱉子二十個(去殼),以及像雞蛋大小的一團亂髮。

先將上述藥材用香油二斤四兩煎煮至黑色,撈出藥渣,再放入頭髮煎煮,直到頭髮溶解後撈出藥渣,然後慢慢加入黃丹煎煮,直到軟硬適中,再加入芒硝、阿魏、蘇合油、乳香、沒藥各五錢,以及麝香三錢,攪拌均勻,藥膏就完成了。將藥膏攤在患處貼敷,同時可以內服丸藥。黃丹一定要使用純正的才有效。凡是貼敷膏藥,要先用朴硝在患處鋪上半指厚,用紙覆蓋,再用熱熨斗熨燙,過一段時間,如果朴硝消失就再加,持續熨燙約兩個小時,然後再貼上膏藥。如果是肝積,可以加入蘆薈粉一起熨燙。

桃仁承氣湯

這個湯藥治療因血瘀結在胸中所引起的症狀,如手腳不能靠近,或中焦有瘀血,發冷發熱、胸悶、漱口後不想吞下、健忘、昏迷、精神恍惚等症狀。

使用桃仁半兩、大黃一兩、甘草二錢、桂三錢、芒硝三錢。每次服用一兩,用薑和水煎煮服用。

抵當湯

這個湯藥治療下部有瘀血引起的腹痛、手不能碰觸、或發狂,小腹脹滿堅硬、小便正常但大便呈黑色,如果發狂的症狀在中間,表示瘀血在上面,如果發狂的症狀在下面,表示瘀血在下方。

使用大黃、炒過的水蛭各半兩,虻蟲(去除翅膀和足)、桃仁各三錢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服。也可以做成丸子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。

花蕊石散

使用顏色明淨的上等硫磺四兩、花蕊石一兩。將兩種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,先用紙筋和鹽泥糊好一個瓦罐,泥乾燥後放入藥粉,再用泥封住罐口,等泥乾燥後,用炭火將罐子四周堆疊起來煅燒至紅色,等罐子冷卻後取出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童子尿和酒送服。

搜風順氣丸

這個藥丸治療痔瘡引起的風熱閉結。

使用車前子一兩五錢、微炒過的大麻子、半生半熟的大黃各五錢、用酒浸過的牛膝、郁李仁、用酒浸過的菟絲子、枳殼、山藥各二錢。全部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
五淋散

這個藥散治療膀胱有熱,導致水道不通、小便困難或小便像豆汁、或有砂石、或像膏狀物、或發熱出血等症狀。

使用赤茯苓一錢五分、赤芍藥、山梔各一錢、當歸、甘草各一錢二分。加入燈芯一起用水煎服。

加味逍遙散

這個藥散治療肝脾血虛引起的發熱,或時冷時熱、下午發熱、或自汗盜汗、或頭痛、眼睛乾澀、或心悸不安、或臉頰發紅口乾、或月經不調、腹痛、或小腹下墜、小便困難疼痛、或腫痛化膿、內熱口渴等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