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己

《內科摘要》~ 卷下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13)

1. 十一、各症方藥

上為末,炒神麯糊丸,每服二十丸,薑湯下。

神效黃耆湯,治渾身或頭面手足麻木不仁,目緊縮小,及羞明畏日,或視物不明。

黃耆(二兩),人參(八錢),甘草(炙),白芍藥,蔓荊子(各一兩),陳皮(五錢)

上每服五錢,水煎,臨臥熱服。如麻木不仁,雖有熱症,不用黃柏,加黃耆。

益氣聰明湯,治久病或因克伐,脾胃傷損,眼目昏暗,或飲食失節,勞役形體,脾胃不足,得內障、耳鳴之患,或多年眼目昏暗,視物不明。此藥能令廣大聰明,久服無內障、外障、耳鳴、耳聾等症。

黃耆,甘草,人參(各五錢),升麻,葛根(各三錢),蔓荊子(一錢五分),芍藥,黃柏(酒炒,各一錢)

上每服五錢,水煎,臨臥並五更服。

芍藥清肝散,治眵多眊燥,緊澀羞明,赤脈貫睛,臟腑秘結。

白朮,甘草,川芎,防風,荊芥,桔梗,羌活(各三分),芍藥,柴胡,前胡,薄荷,黃芩(各二分半),山梔,知母,滑石,石膏(各二分),大黃(四分),芒硝(二分半)

上水煎,食後熱服。

黃連天花粉丸,治症同上。

黃連,菊花,川芎,薄荷(各一兩),天花粉,連翹,黃芩,梔子(各四兩),黃柏(六兩)

上為末,滴水丸,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加至百丸,食後臨臥,茶湯下。

㗜鼻通氣散,治眼腫脹赤,昏暗羞明,癮澀疼痛,或風癢鼻塞,頭痛腦酸,外翳攀睛,眵淚稠黏。

鵝不食草(二錢),青黛,川芎(各一錢)

上為末,含水滿口,每用如米許㗜鼻內,淚出為度。

選奇湯,治風熱上壅,眉稜骨痛,或頭目眩暈。

羌活,防風(各三錢),甘草(二錢,夏生冬炒),黃芩(酒製,冬去之,熱甚用)

上每服三錢,水煎,時時服。

助陽活血湯,治眼睫無力,常欲垂閉,余治同上。

黃耆,甘草(炙),防風,當歸(各五分),白芷,蔓荊子(各四分),升麻(七分)

上水煎,食後熱服。

益陰腎氣丸,治症同上。

熟地黃(三兩),當歸(酒洗),柴胡,五味子,乾山藥,山茱萸(去核,各半兩),茯苓,澤瀉(各二錢半),生地黃(酒炒,四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桐子大,每服百丸,茶湯下,日三服。

連翹飲,治目中溜火,惡日與火,癮澀小角緊,久視昏花,迎風有淚。

蔓荊子,生甘草,連翹(各三錢),柴胡(五錢),黃芩(酒製,五分),生地黃,當歸,紅葵花,人參(各三錢),黃耆(五分),升麻(一錢),防風,羌活(各二分)

上水煎服。

地芝丸,治目不能遠視,能近視,或妨近視。

生地黃(焙乾,四兩),天門冬(去心),枳殼(麩炒),真甘菊花(各二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桐子大,每服百丸,清茶或溫酒下。

定志丸,治目不能近視,反能遠視。

白話文:

十一、各症方藥

  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炒過的麵粉糊做成藥丸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  • 神效黃耆湯:治療全身或頭部、臉部、手腳麻木不仁,眼睛感覺緊縮變小、怕光、視力模糊等症狀。 藥材包含:黃耆(二兩)、人參(八錢)、炙甘草、白芍藥、蔓荊子(各一兩)、陳皮(五錢)。 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煮,睡前熱服。如果麻木不仁,即使有熱症,也不要用黃柏,要增加黃耆的用量。
  • 益氣聰明湯:治療久病或因藥物損傷導致脾胃虛弱,眼睛昏暗、或因飲食不節制、勞累過度造成脾胃不足,引起的內障、耳鳴等問題,或者多年眼疾導致的視力模糊。這個藥方可以使人耳聰目明,長期服用能改善內障、外障、耳鳴、耳聾等症狀。 藥材包含:黃耆、甘草、人參(各五錢)、升麻、葛根(各三錢)、蔓荊子(一錢五分)、芍藥、酒炒黃柏(各一錢)。 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煮,睡前或清晨五更時服用。
  • 芍藥清肝散:治療眼屎多、眼睛乾澀、緊澀怕光、眼睛有紅血絲、內臟便秘等症狀。 藥材包含:白朮、甘草、川芎、防風、荊芥、桔梗、羌活(各三分)、芍藥、柴胡、前胡、薄荷、黃芩(各二分半)、山梔子、知母、滑石、石膏(各二分)、大黃(四分)、芒硝(二分半)。 用水煎煮,飯後熱服。
  • 黃連天花粉丸:治療與芍藥清肝散相同症狀。 藥材包含:黃連、菊花、川芎、薄荷(各一兩)、天花粉、連翹、黃芩、梔子(各四兩)、黃柏(六兩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滴水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到一百丸,飯後或睡前用茶湯送服。
  • 㗜鼻通氣散:治療眼睛紅腫脹痛、視力模糊、怕光、眼澀疼痛,或者因風邪引起的鼻塞、頭痛、腦部不適,眼翳攀附眼球、眼屎黏稠等症狀。 藥材包含:鵝不食草(二錢)、青黛、川芎(各一錢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含一口水,用如米粒大小的藥粉吹入鼻孔內,以流出眼淚為度。
  • 選奇湯:治療因風熱上衝引起的眉骨疼痛,或頭暈目眩等症狀。 藥材包含:羌活、防風(各三錢)、甘草(二錢,夏天用生的,冬天炒過)、酒製黃芩(冬天不用,熱症嚴重時使用)。 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煎煮,隨時服用。
  • 助陽活血湯:治療眼瞼無力,經常想閉眼,其他治療與前述相同症狀。 藥材包含:黃耆、炙甘草、防風、當歸(各五分)、白芷、蔓荊子(各四分)、升麻(七分)。 用水煎煮,飯後熱服。
  • 益陰腎氣丸:治療與助陽活血湯相同症狀。 藥材包含:熟地黃(三兩)、酒洗當歸、柴胡、五味子、乾山藥、山茱萸(去核,各半兩)、茯苓、澤瀉(各二錢半)、酒炒生地黃(四兩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煉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百丸,用茶湯送服,每日三次。
  • 連翹飲:治療眼睛有灼熱感、怕光、眼角緊澀、看久了會眼花、迎風流淚等症狀。 藥材包含:蔓荊子、生甘草、連翹(各三錢)、柴胡(五錢)、酒製黃芩(五分)、生地黃、當歸、紅葵花、人參(各三錢)、黃耆(五分)、升麻(一錢)、防風、羌活(各二分)。 用水煎煮服用。
  • 地芝丸:治療眼睛不能看遠,能看近,或者妨礙看近的事物。 藥材包含:焙乾生地黃(四兩)、去心天門冬、麩炒枳殼、真甘菊花(各二兩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煉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百丸,用清茶或溫酒送服。
  • 定志丸:治療眼睛不能看近,反而能看遠的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