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內科摘要》~ 卷下 (11)
卷下 (11)
1. 十一、各症方藥
羌活,獨活,防風(各五錢),柴胡,白朮,茯苓(渴者不用),澤瀉(各三錢),人參,半夏,甘草(炙,各一兩),黃耆(二兩),芍藥,黃連,陳皮(各四錢)
上每服三、五錢,薑、棗水煎,早溫服。如小便愈而病益加,是不宜利小便也,當少減茯苓、澤瀉。
生脈散,治熱傷元氣,肢體倦怠,氣短懶言,口乾作渴,汗出不止。或濕熱大行,金為火制,絕寒水生化之源,致肢體痿軟,腳欹眼黑,最宜服之。
人參(五錢),五味子,麥門冬(各三錢)
上水煎服。
清燥湯,治元氣虛,濕熱乘之,遍身痠軟;或肺金受邪,絕寒水生化之源,腎無所養,小便赤少,大便不調,腿腰痿軟;或口乾作渴,體重麻木,頭目眩暈,飲食少思;或自汗盜汗,肢體倦怠,胸滿氣促。
黃耆(一錢五分),五味子(九粒,杵炒),黃連,神麯(炒),豬苓,柴胡,甘草(炙,各二分),蒼朮,白朮,麥門冬,陳皮,生地黃,澤瀉(各五分),白茯苓,人參,當歸,升麻(各三分),黃柏(酒拌,一分)
上水煎服。
清暑益氣湯,治元氣弱,暑熱乘之,精神困倦,胸滿氣促,肢節疼痛;或小便黃數,大便溏頻。又暑熱瀉痢瘧疾之良劑。
升麻,黃耆(炒,去汗,各一錢),蒼朮(一錢五分),人參,白朮,陳皮,神麯(炒,各五分),甘草(炙),乾葛(各三分),五味子(九粒,杵炒)
上水煎服。
香薷飲(加黃連名黃連香薷飲),治一切暑毒,腹痛,霍亂吐瀉,或頭痛昏憒。
香薷,茯苓,白扁豆,厚朴,甘草(各二錢)
上水煎服。
麥門冬湯,治火熱乘肺,咳唾有血。
麥門冬(去心),防風,白茯苓(各二錢),人參(一錢)
上水煎服。
二神丸,治脾腎虛弱,侵晨五更作瀉,或全不思食,或食而不化,大便不實,神效。
破故紙(四兩,炒),肉豆蔻(二兩,生用)
上為末,用大紅棗四十九枚、生薑四兩,切碎,用水煮熟,去姜取棗肉,和藥,丸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
五味子散,治腎泄,在侵晨五更瀉,飲食不進,或大便不實,不時去後,為丸尤效。
五味子(炒,二兩),吳茱萸(炒,五錢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白湯調。
四神丸,治脾腎虛弱,大便不實,飲食不思。
肉豆蔻,補骨脂,五味子,吳茱萸(各為末),生薑(四兩),紅棗(五十枚)
上用水一碗,煮薑棗,去姜,水乾取棗肉,丸桐子大,每服五、七十丸,空心日前服。
保和丸,治飲食停滯,胸膈痞滿,或吞酸腹脹。
山楂(取肉,二兩,蒸),神麯(炒),半夏,茯苓(各一兩),蘿蔔子(炒),陳皮,連翹(各五錢)
上為末,粥丸。加白朮二兩,名大安丸。
越鞠丸,治六郁,胸膈痞滿,或吞酸嘔吐,飲食不化。
白話文:
[十一、各症方藥]
羌活、獨活、防風(各五錢),柴胡、白朮、茯苓(如果口渴就不用茯苓),澤瀉(各三錢),人參、半夏、甘草(炙,各一兩),黃耆(二兩),芍藥、黃連、陳皮(各四錢)。
以上藥材,每次服用三到五錢,用生薑、紅棗加水煎煮,早晨溫熱服用。如果小便順暢但病情反而加重,表示不適合利小便,應該減少茯苓和澤瀉的用量。
生脈散,治療因熱邪損傷元氣,導致身體疲倦、氣短不想說話、口乾舌燥、不斷出汗等症狀。或者濕熱之邪過盛,導致體內金氣被火邪所克制,無法產生滋養身體的寒水,進而引起肢體軟弱無力、腳步不穩、眼睛發黑等症狀,最適合服用此方。
人參(五錢),五味子、麥門冬(各三錢)。
以上藥材加水煎煮服用。
清燥湯,治療元氣虛弱,又受到濕熱侵襲,導致全身痠軟無力;或者肺部受邪,無法產生滋養身體的寒水,腎臟得不到滋養,引起小便短少赤黃、大便不順暢、腿腰軟弱無力;或者口乾舌燥、身體沉重麻木、頭暈眼花、食慾不振;或者自汗盜汗、身體疲倦、胸悶氣短等症狀。
黃耆(一錢五分),五味子(九粒,搗碎炒過),黃連、神麯(炒),豬苓、柴胡、甘草(炙,各二分),蒼朮、白朮、麥門冬、陳皮、生地黃、澤瀉(各五分),白茯苓、人參、當歸、升麻(各三分),黃柏(用酒拌過,一分)。
以上藥材加水煎煮服用。
清暑益氣湯,治療元氣虛弱,又受到暑熱侵襲,導致精神困倦、胸悶氣短、肢體關節疼痛;或者小便黃而次數多、大便稀溏次數頻繁。也是治療暑熱引起的腹瀉、痢疾和瘧疾的良方。
升麻、黃耆(炒過,去除汗液,各一錢),蒼朮(一錢五分),人參、白朮、陳皮、神麯(炒,各五分),甘草(炙),葛根(各三分),五味子(九粒,搗碎炒過)。
以上藥材加水煎煮服用。
香薷飲(加入黃連後稱為黃連香薷飲),治療各種暑熱毒邪引起的腹痛、霍亂吐瀉,或者頭痛昏迷等症狀。
香薷、茯苓、白扁豆、厚朴、甘草(各二錢)。
以上藥材加水煎煮服用。
麥門冬湯,治療因火熱侵犯肺部,導致咳嗽吐血等症狀。
麥門冬(去除心部),防風、白茯苓(各二錢),人參(一錢)。
以上藥材加水煎煮服用。
二神丸,治療脾腎虛弱,導致每天清晨五更時分腹瀉,或者完全沒有食慾,或者吃下去的東西無法消化,大便不成形等症狀,效果顯著。
破故紙(四兩,炒過),肉豆蔻(二兩,生用)。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大紅棗四十九枚、生薑四兩,切碎後加水煮熟,去除生薑,留下棗肉,與藥粉混合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丸,早晨空腹用鹽水送服。
五味子散,治療因腎虛導致的腹瀉,每天清晨五更時分腹瀉,沒有食慾,或者大便不成形,隨時想排便,製成藥丸效果更佳。
五味子(炒過,二兩),吳茱萸(炒過,五錢)。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開水調服。
四神丸,治療脾腎虛弱,導致大便不成形,沒有食慾等症狀。
肉豆蔻、補骨脂、五味子、吳茱萸(各研磨成粉末),生薑(四兩),紅棗(五十枚)。
用一碗水煮生薑、紅棗,去除生薑,將水煮乾後取棗肉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到七十丸,早晨空腹在太陽出來前服用。
保和丸,治療因飲食停滯導致的胸膈脹滿,或者胃酸過多,腹脹等症狀。
山楂(取果肉,二兩,蒸過),神麯(炒過),半夏、茯苓(各一兩),蘿蔔子(炒過),陳皮、連翹(各五錢)。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米粥製成藥丸。如果加入白朮二兩,就稱為大安丸。
越鞠丸,治療六種鬱結,導致胸膈脹滿,或者胃酸過多、嘔吐,飲食無法消化等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