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內科摘要》~ 卷下 (9)
卷下 (9)
1. 九、肝脾腎虧損下部瘡腫等症
通府黃廷用,飲食起居失宜,兩足發熱,口乾吐痰,自用二陳、四物益甚,兩尺數而無力。余曰:此腎虛之症也。不信,仍服前藥,足跟熱癢,以為瘡毒,又服導濕之劑,赤腫大熱,外用敷藥,破而出水,久而不愈,及用追毒丹,瘡突如桃,始信余言,滋其化源,半載得瘥。
儒者章立之,左股作痛,用清熱滲濕之藥,色赤腫脹,痛連腰脅,腿足無力。余以為足三陰虛,用補中益氣、六味地黃,兩月餘元氣漸復,諸症漸退,喜其慎疾,年許而痊。
府癢鍾之英,兩腿生瘡,色黯如錢,似癬者三四,癢痛相循,膿水淋漓,晡熱內熱,口乾,面黧,此腎虛之症,用加味六味丸,數日而愈。此等症候,用祛風敗毒之劑,以致誤人多矣。
一男子,素遺精,足跟作痛,口乾作渴,大便乾燥,午後熱甚,用補中益氣加芍藥、玄參及六味丸而愈。
餘症見《外科樞要》。
白話文:
黃廷患下體瘡腫,因飲食起居不節,雙腳發熱,口乾舌苔厚膩,自行服用二陳湯、四物湯,反而病情加重,雙腿乏力。我診斷這是腎虛,但他不信,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,結果腳跟又熱又癢,以為是瘡毒,又服用除濕的藥物,導致紅腫發熱,外敷藥物後破潰流膿,久治不癒,後來才使用追毒丹,瘡腫才像桃子一樣突出,這時他才相信我的診斷,我便開始滋養他的腎氣,半年後痊癒。
章立之,左大腿疼痛,服用清熱利濕藥物後,患處紅腫脹痛,疼痛還延伸到腰部和肋部,腿腳無力。我認為是足三陰經虛弱,便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,兩個多月後,元氣漸漸恢復,諸症狀也逐漸減輕,他很謹慎地治療疾病,一年後痊癒。
鍾之英,雙腿長瘡,瘡色暗沉像銅錢一樣,有三四處像癬一樣,癢痛交替出現,膿水不斷流出,下午發熱,口乾,面色黝黑,這是腎虛的症狀,我用加味六味地黃丸,幾天就治癒了。這些症狀,如果用祛風敗毒的藥物治療,就會誤治很多人。
一位男子,素有遺精,腳跟疼痛,口乾舌燥,大便秘結,下午熱甚,我用補中益氣湯加芍藥、玄參和六味地黃丸治療,痊癒了。
其他病例詳見《外科樞要》。
2. 十、脾肺腎虧損大便秘結等症
一儒者,大便素結,服搜風順氣丸後,胸膈不利,飲食善消,面帶陽色,左關尺脈洪而虛。余曰:此足三陰虛也。彼恃知醫,不信,乃服潤腸丸,大便不實,肢體倦怠,余與補中益氣、六味地黃湯,月餘而驗,年許而安。若脾肺氣虛者,用補中益氣湯。若脾經鬱結者,用加味歸脾湯。
若氣血虛者,用八珍湯加肉蓯蓉。若脾經津液涸者,用六味丸。若發熱作渴飲冷者,用竹葉黃耆湯。若燥在直腸,用豬膽汁導之。若肝膽邪侮脾者,用小柴胡加山梔、郁李、枳殼。若膏粱厚味積熱者,用加味清胃散。亦有熱燥、風燥、陽結、陰結者,當審其因而治之。若復傷胃氣,多成敗症。
一老儒,素有風熱,飲食如常,大便十七日不通,肚腹不脹,脈洪大而虛,此陰火爍津液,用六味丸二十餘劑,至三十二日始欲去,用豬膽潤而通利如常。
一婦人,年七十有三,痰喘內熱,大便不通,兩月不寐,脈洪大重按微細,此屬肝肺腎虧損,朝用六味丸,夕用逍遙散,各三十餘劑,計所進飲食百餘碗,腹始痞悶,乃以豬膽汁導而通之,用十全大補調理而安。若間前藥,飲食不進,諸症復作。
一男子,年五十餘,因怒少食,大便不利,服潤腸丸,大便秘結,胸脅作痛,兼服脾約丸,肝脾腎脈浮而澀。余曰:此足三陰精血虧損之症也。東垣先生云:若人胃強脾弱,約束津液不得四布,但輸膀胱,小便數而大便難者,用脾約丸。若人陰血枯槁,內火燔灼,肺金受邪,土受木傷,脾肺失傳,大便秘而小便數者,用潤腸。
今滋其化源,則大便自調矣。如法果驗。
一儒者,懷抱鬱結,復因場屋不遂,發熱作渴,胸膈不利,飲食少思,服清熱、化痰、行氣等劑,前症益甚,肢體倦怠,心脾二脈澀滯,此鬱結傷脾之變症也,遂用加味歸脾湯治之,飲食漸進,諸症漸退,但大便尚澀,兩顴赤色,此肝腎虛火,內傷陰血,用八珍湯加蓯蓉、麥門、五味,至三十餘劑,大便自潤。
一男子,所患同前,不信余言,服大黃等藥,泄瀉便血,遍身黑黯,復求治。余視之曰:此陰陽二絡俱傷也。經曰:陽絡傷則血外溢,陰絡傷則血內溢。辭不治,後果然。
職坊陳莪齋,年逾六旬,先因大便不通,服內疏等劑,後飲食少思,胸腹作脹,兩脅作痛,形體倦怠,兩尺浮大,左關短澀,右關弦澀,時五月請治,余意乃命火衰,不能生脾土,而肺金又克肝木,憂其金旺之際不起。後果然。
白話文:
十、脾肺腎虧損大便秘結等症
一位讀書人,長期便秘,服用搜風順氣丸後,胸膈不舒服,但飲食消化良好,面色紅潤,左關脈搏洪大但虛弱。我說:這是足三陰經虛弱。他自以為懂醫術,不相信,於是服用潤腸丸,結果大便不成形,身體疲倦無力,我便給他服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湯,一個多月後見效,一年後痊癒。如果脾肺氣虛,用補中益氣湯;如果脾經鬱結,用加味歸脾湯。
如果氣血虛弱,用八珍湯加肉蓯蓉;如果脾經津液不足,用六味地黃丸;如果發熱口渴想喝冷飲,用竹葉黃耆湯;如果燥熱在直腸,用豬膽汁導瀉;如果肝膽之邪侵犯脾胃,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子、郁李仁、枳殼;如果因過食肥甘厚味積聚內熱,用加味清胃散。也有熱燥、風燥、陽氣阻滯、陰氣阻滯等情況,應根據病因治療。如果同時傷及胃氣,往往會導致病情複雜難治。
一位老先生,素有風熱症狀,飲食正常,但十七天未排便,肚子不脹,脈搏洪大但虛弱,這是陰虛火旺灼傷津液,我用六味地黃丸二十多劑,到第三十二天才想排便,用豬膽汁潤腸後通利如常。
一位七十三歲的婦人,痰喘內熱,便秘,兩個月睡不好覺,脈搏洪大,重按則微細,這是肝肺腎虧損,早上服用六味地黃丸,晚上服用逍遙散,各服三十多劑,一共吃了百餘碗食物,腹部才開始脹悶,用豬膽汁導瀉後通便,再用十全大補湯調理後痊癒。如果中途停藥,飲食不進,諸症便會復發。
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,因生氣少吃東西,便秘,服用潤腸丸後便秘更嚴重,胸脅疼痛,又服用脾約丸,肝脾腎脈搏浮而澀滯。我說:這是足三陰經精血虧損。東垣先生說:如果胃強脾弱,約束津液不能四處流佈,只輸送到膀胱,小便多而大便秘結,用脾約丸;如果陰血枯竭,內火灼傷,肺金受邪,脾土受肝木損傷,脾肺氣機失調,大便秘結而小便多,用潤腸丸。
現在滋養其化生之源,則大便自然會調和。按照此法果然有效。
一位讀書人,心中鬱結,又因科舉考試不順利,發熱口渴,胸膈不舒服,飲食減少,服用清熱、化痰、行氣等藥物後,病情加重,身體疲倦,心脾二脈澀滯,這是鬱結傷脾的變證,於是用加味歸脾湯治療,飲食逐漸增多,諸症逐漸減輕,但大便仍不通暢,兩顴頰紅,這是肝腎虛火,內傷陰血,用八珍湯加肉蓯蓉、麥門冬、五味子,服用三十多劑後,大便自然通暢。
一位男子,患病與前者相同,不相信我的話,服用大黃等瀉藥,導致泄瀉便血,全身皮膚黑暗,又來求治。我看後說:這是陰陽二絡都受損傷了。《內經》說:陽絡受損則出血於外,陰絡受損則出血於內。他不聽勸告,後來果然如此。
職坊陳莪齋,六十多歲,先因便秘,服用內疏藥物,後來飲食減少,胸腹脹滿,兩脅疼痛,身體疲倦,兩尺脈搏浮大,左關脈搏短而澀,右關脈搏弦而澀,五月時來求治,我想這是命門火衰弱,不能滋養脾土,而肺金又克制肝木,擔心金旺之時不能復甦。後來果然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