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己

《內科摘要》~ 卷上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11)

1. 七、脾胃虧損吞酸噯腐等症

一婦人,性沉靜多慮,胸膈不利,飲食少思,腹脹吞酸,面色青黃,用疏利之劑。余曰:此脾虛痞滿,當益胃氣。不信,仍用之,胸膈果滿,飲食愈少,余以調中益氣加香砂、炮姜漸愈,後以六君、芎、歸、貝母、桔梗、炮姜而愈。

伷云,家母久患心腹疼痛,每作必胸滿,嘔吐,厥逆,面赤唇麻,咽乾舌燥,寒熱不時,而脈洪大,眾以痰火治之,屢止屢作,迨乙巳春,發熱頻甚,用藥反劇,有朱存默氏,謂服寒涼藥所致,欲用參、術等劑,余疑痛無補法,乃請立齋先生以折中焉。先生診而嘆曰:此寒涼損真之故,內真寒而外假熱也,且脈息弦洪而有怪狀,乃脾氣虧損,肝脈乘之而然。惟當溫補其胃。

遂與補中益氣加半夏、茯苓、吳茱、木香,一服而效。家母病發月餘,竟夕不安,今熟寐徹曉,洪脈頓斂,怪脈頓除,諸症釋然。先生之見,蓋有本歟!家母余齡,皆先生所賜。杏林報德,沒齒不忘。謹述此,乞附醫案,諒有太史者採入倉公諸篇,以垂不朽,將使後者觀省焉。

嘉靖乙巳春月吉日,陳湖眷生陸伷頓首謹書。

一婦人,年三十餘,忽不進飲食,日飲清茶三、五碗,並少用水果,三年餘矣,經行每次過期而少,余以為脾氣鬱結,用歸脾加吳茱,不數劑而飲食如常。若人脾腎虛而不飲食,當以四神丸治之。

一婦人,年逾二十,不進飲食二年矣,日飲清茶果品之類,面部微黃,浮腫,形體如常,仍能步履,但體倦怠,肝脾二脈弦浮,按之微而結滯。余用六君加木香、吳茱,下痰積甚多,飲食頓進,形體如瘦,臥床月餘,仍服六君之類而安。婦人患此,見《女科撮要》。

白話文:

一個婦人,個性沉靜多思,覺得胸口不順暢,沒什麼食慾,肚子脹氣,還會吐酸水,臉色發黃。有人用疏通腸胃的藥給她吃。我說:「這是脾虛導致的痞滿,應該要補養胃氣。」他不相信,還是用那些藥,結果胸口更脹滿,吃得更少。我用調理脾胃、補氣的藥,加上香砂、炮姜,才慢慢好轉。之後再用六君子湯、川芎、當歸、貝母、桔梗、炮姜等藥,就痊癒了。

陸伷說,他的母親長期心腹疼痛,每次發作都會胸悶、嘔吐、暈厥、臉紅嘴唇麻木、喉嚨乾舌頭燥、忽冷忽熱,脈搏又大又洪。大家都當成痰火來治療,但總是治好又復發。到了乙巳年春天,發燒更嚴重,用藥反而加重病情。有個叫朱存默的人說,這是因為吃了寒涼的藥造成的,想用人參、白朮等藥來補。我認為疼痛沒有補的道理,就請了李時珍先生來診斷。李先生診斷後嘆氣說:「這是因為吃太多寒涼藥傷了元氣,裡面是真寒,外面是假熱。而且脈象弦洪又怪異,這是因為脾氣虧損,肝脈乘虛而入造成的,只能溫補脾胃。」

於是開了補中益氣湯,加上半夏、茯苓、吳茱萸、木香,吃了一服藥就有效了。我母親病發一個多月,整夜都睡不好,現在能一覺睡到天亮,洪大的脈象也平穩了,怪脈也消失了,各種症狀都消除了。李先生的見解真是有根據啊!我母親的餘生,都是李先生所賜。我對杏林的恩德,將永世不忘。謹將此事寫下來,希望可以附在醫案中,讓史官記錄在醫書裡,流傳後世,讓後人能借鑒。

嘉靖乙巳年春天吉日,陳湖眷生陸伷恭敬地寫下。

一個婦人,三十多歲,突然不吃飯,每天只喝三、五碗清茶,吃一點水果,已經三年多了。月經來時總是延遲,而且量很少。我認為是脾氣鬱結,就用歸脾湯加上吳茱萸,吃了幾帖藥,就恢復正常飲食了。如果有人脾腎虛弱而不吃飯,應該用四神丸來治療。

另一個婦人,二十多歲,不吃飯已經兩年了,每天只喝清茶和吃水果,臉色微微發黃,有點浮腫,身形沒有太大的改變,仍然能走路,但身體很疲倦,肝脈和脾脈都弦浮,按下去卻又微弱而有結滯。我用六君子湯加上木香、吳茱萸,排出了很多痰積,食慾立刻好轉,身體也變得消瘦。臥床一個多月後,再繼續服用六君子湯之類的藥,就痊癒了。婦女患這種病,可以在《女科撮要》中找到記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