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內外傷辨惑論》~ 卷下 (4)
卷下 (4)
1. 備急大黃丸
療心腹諸卒暴百病。
大黃,巴豆(去皮),乾生薑(以上各一兩)
上須要精新好藥,搗羅蜜和,更搗一千杵,丸如小豆大,每服三丸,老少量之。
若中惡客忤,心腹脹滿卒痛,如錐刀刺痛,氣急口噤,停屍卒死者,以暖水若酒服之。或不下,捧頭起,令下咽,須臾瘥;如未瘥,更與三丸,以腹中鳴轉,即吐下便愈。若口已噤,亦須折齒灌之,令入尤妙。忌蘆筍、豬肉、冷水、肥膩之物。易水張先生又名獨行丸,蓋急劑也。
白話文:
備急大黃丸主治各種心腹急症暴病。
藥材:大黃、巴豆(去皮)、乾生薑(各一兩)。 必須使用精選上好的藥材,搗碎後用蜂蜜混合,反覆搗杵一千下,製成小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丸,老年人要減少劑量。
若因中邪、受驚等導致心腹脹滿、突然劇痛(如錐刀刺痛),呼吸急促、口不能言,甚至危及生命,可用溫水或酒送服藥丸。如果藥丸難以下嚥,可以托起患者的頭部,幫助其吞服。很快就會好轉;如果沒有好轉,再服用三丸,待腹中鳴響轉動,就會嘔吐、腹瀉而痊癒。如果患者已經口不能言,則需掰開牙齒灌服藥物,效果更佳。忌食蘆筍、豬肉、冷水及肥膩食物。易水張先生又稱此藥為獨行丸,因其為急救藥物。
2. 神應丸
治因一切冷物冷水及湩乳酪水,腹痛腸鳴,米穀不化。
黃蠟(二兩),巴豆,杏仁,百草霜,乾薑(以上各五錢),丁香,木香(以上各二錢)
上先將黃蠟用好醋煮去渣穢,將巴豆、杏仁同炒黑,煙盡,研如泥,將黃蠟再上火,入小油半兩,溶開,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內,同攪,旋下丁香、木香等藥末,研勻,搓作挺子,油紙裹了旋丸用,每服三五十丸,溫米飲送下,食前。日進三服。
如脈緩體重自利,乃濕氣勝也,以五苓散平胃散加炒曲相合而服之,名之曰對金飲子。
白話文:
神應丸
治療因食用各種生冷食物、冷水及乳酪等,導致腹痛腸鳴,米穀消化不良的症狀。
取黃蠟二兩,巴豆、杏仁、百草霜、乾薑各五錢,丁香、木香各二錢。
先將黃蠟用好醋煮沸,去除雜質。巴豆、杏仁一起炒至焦黑,煙氣散盡,研磨成泥狀。再將黃蠟加熱,加入半兩油溶化,倒入杏仁巴豆泥中攪拌均勻,然後加入丁香、木香等藥粉,研磨至均勻,搓成丸劑,用油紙包裹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溫米湯送服,飯前服用,每日三次。
如果脈象緩弱,身體沉重,大便溏瀉,這是濕氣過盛,應服用五苓散、平胃散加炒麥芽的合劑,稱為對金飲子。
3. 益胃散
治因服寒藥過多,或脾胃虛弱,胃脘痛。
陳皮,黃耆(以上各七錢),益智仁(六錢),白豆蔻仁,澤瀉,乾生薑,薑黃(以上各三錢),縮砂仁,甘草,厚朴,人參(以上各二錢)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溫服,食前。
如脈弦,惡寒腹痛,乃中氣弱也。以仲景小建中湯加黃耆,錢氏異功散加芍藥,選而用之。
如渴甚者,以白朮散加葛根倍之。
白話文:
益胃散治療因為服用寒涼藥物過多,或脾胃虛弱導致的胃脘疼痛。
配方:陳皮、黃耆各七錢,益智仁六錢,白豆蔻仁、澤瀉、乾薑、薑黃各三錢,縮砂仁、甘草、厚朴、人參各二錢。
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粗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煎煮至七分,溫服,飯前服用。
如果脈象弦細,並伴隨惡寒腹痛,這是中氣虛弱的表現,可以服用仲景小建中湯加黃耆,或錢氏異功散加芍藥來治療。
如果患者非常口渴,則可以服用白朮散,並將葛根的用量加倍。
4.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分而治之
《痹論》云:「陰氣者,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。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」。此混言之也。分之為二:飲也,食也。又經云:「因而大飲則氣逆。因而飽食,筋脈橫解,則腸澼為痔」。飲者,無形之氣,傷之則宜發汗利小便,使上下分消其濕,解酲湯、五苓散之類主之。
食者,有形之物,傷之則宜損其谷;其次莫若消導,丁香爛飯丸、枳朮丸之類主之;稍重則攻化,三稜消積丸、木香見睍丸之類主之;尤重者,則或吐或下,瓜蒂散、備急丸之類主之。以平為期。蓋脾已傷,又以藥傷,使營運之氣減削,食愈難消。故《五常政大論》云,「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;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;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;無毒治病,十去其九;穀肉果菜,食養盡之。無使過之,傷其正也。
不盡,行復如法。」聖人垂,此嚴戒,是為萬世福也。如能慎言語、節飲食,所謂治未病也。
白話文:
飲食過度傷脾胃,需分型治療
《痹論》說:「陰氣靜則收藏於內,躁動則消耗殆盡。飲食過度,腸胃就會受損。」這句話太籠統了。應分為飲和食兩方面來看:經書上說:「大量飲酒會導致氣逆;過度飽食,筋脈舒張,則會導致腸胃疾病,形成痔瘡。」飲酒,是無形之氣的損傷,治療宜發汗利尿,使水濕從上下排出,解酲湯、五苓散等藥物可用。
飲食,是有形之物的損傷,治療宜減少穀物攝入;其次是消導,丁香爛飯丸、枳朮丸等藥物可用;病情較重則需攻化,三稜消積丸、木香見睍丸等藥物可用;病情更重者,則需催吐或瀉下,瓜蒂散、備急丸等藥物可用。治療的目標是使身體恢復平衡。因為脾胃受損後,再用藥物治療,會使氣血運行的能力減弱,食物更難消化。所以《五常政大論》說:「毒性大的藥物治病,能治好六成;毒性一般的藥物治病,能治好七成;毒性小的藥物治病,能治好八成;沒有毒性的藥物治病,能治好九成;穀物、肉類、水果、蔬菜,都是養生的食物,不可過量,以免傷及正氣。
如果治療效果不佳,就應重新按照上述方法治療。」這是聖人留下的告誡,是萬世之福。如果能謹言慎行、節制飲食,就是所謂的治未病。
5. 論酒客病
夫酒者,大熱有毒,氣味俱陽,乃無形之物也。若傷之,止當發散,汗出則愈矣,此最妙法也;其次莫如利小便。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濕,何酒病之有。今之酒病者,往往服酒症丸大熱之藥下之,又有用牽牛、大黃下之者,是無形元氣受病,反下有形陰血,乖誤甚矣!酒性大熱,已傷元氣,而復重瀉之,況亦損腎水,真陰及有形陰血俱為不足,如此則陰血愈虛,真水愈弱,陽毒之熱大旺,反增其陰火,是謂元氣消亡,七神無依,折人長命;不然,則虛損之病成矣。《金匱要略》云:「酒疸下之,久久為黑疸。
」慎不可犯此戒!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濕,葛花解酲湯主之。
白話文:
酒是極熱且有毒的物質,氣味都屬陽性,本質上是無形的。如果因為喝酒而生病,最好的方法是發散體內熱氣,讓汗水排出即可痊癒;其次是促進小便。這兩種方法都能從上到下排出體內濕氣,哪裡還有酒病呢?
現在治療酒病的人,常常使用治療酒病的丸藥,或用性質溫熱的藥物瀉下,甚至有人用牽牛子、大黃等峻下之藥,這是錯誤的!因為酒傷的是無形的元氣,卻用瀉下藥去損耗有形的陰血,實在是南轅北轍!酒本身就燥熱傷元氣,再用瀉下藥,更會損傷腎水,導致真陰和有形的陰血都嚴重不足。這樣一來,陰血更加虛弱,腎水更加不足,陽熱之毒更加旺盛,反而助長體內的陰火,導致元氣耗盡,精神失守,縮短壽命;即使不死,也會造成嚴重的虛損疾病。《金匱要略》中說:「酒疸(酒黃疸)用瀉下藥治療,久了就會變成黑疸。」這一點絕對不能違背!不如讓體內濕氣從上到下自然排出,用葛花解酲湯來治療就好。
6. 葛花解酲湯
白豆蔻仁,縮砂仁,葛花(以上各五錢),乾生薑,神麯(炒黃),澤瀉,白朮(以上各二錢),橘皮(去白),豬苓(去皮),人參(去蘆),白茯苓(以上各一錢五分),木香(五分),蓮花青皮(去穰,三分)
上為極細末,稱和勻,每服三錢匕,白湯調下,但得微汗,酒病去矣。此蓋不得已而用之,豈可恃賴日日飲酒。此藥氣味辛辣,偶因酒病服之,則不損元氣,何者?敵酒病故也,若頻服之,損人天年。
白話文:
葛花解酲湯
配方:白豆蔻、砂仁、葛花各五錢;乾薑、神麴(炒黃)、澤瀉、白朮各二錢;橘皮(去白)、豬苓(去皮)、人參(去蘆)、白茯苓各一錢五分;木香五分;蓮子心(去穰)三分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粉末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溫開水送服,只要微微出汗,酒醉的症狀就會消失。但此方只宜在不得已時使用,不可依賴它天天喝酒。此藥辛辣,偶爾因酒醉服用,不會傷及元氣,因為它能克制酒醉;但若經常服用,會損傷身體,減短壽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