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風論》~ 論證候 (3)
論證候 (3)
1. 論證候
沉主血分,細為血少,數急為有氣無血。蓋脈本宗氣,領營血而行,宗氣無形而悍急,營血有形而遲緩,二者相配,而後脈均。若無血,則宗氣獨行,故數急也。血不足以充之,故細也。一見此脈,便是營血已傷,故難愈。凡病已入營者,為重也。
以上皆節取大概言之,尚有風痱、風懿、風痹等名,未能詳及。然而中風諸義,則已括盡無遺矣。其左癱右瘓等名目,皆立自後人,徒有其名,羌無實義。夫營衛行度,經絡淺深,《靈》、《素》、仲師皆言之甚詳,後人不知,此處探求,輒暗中摸索。或謂中風為虛,或謂為火,或謂為痰,或謂為氣,或謂為風、痰、氣三者併合,或謂風、痰、火諸邪夾發,究不能得病源實在。
更有以中魔、中暑、中毒,一切混雜邪病,而分為類中、直中者,此皆源流不清,內景不明,紙上談兵,無濟實用者也。
白話文:
脈象沉,主要代表是血液方面的問題;脈象細,表示血液量不足;脈象數而急,表示體內有氣但缺乏血液。脈搏本來是宗氣帶領營血運行的,宗氣無形但運行快速,營血有形但運行較緩慢,兩者相互配合,脈搏才會均勻和諧。如果血液不足,宗氣就會單獨運行,所以脈象才會呈現數而急的狀態。因為血液不足以充盈,脈搏才會顯得細小。一旦出現這樣的脈象,就表示營血已經受損,因此難以痊癒。凡是疾病已經深入到營血層面的,都屬於重症。
以上只是概略地說明,還有像是風痱、風懿、風痹等名稱,沒有辦法一一詳細解釋。然而,關於中風的各種道理,基本上都已經包含在上面說的那些內容之中了。至於像左癱右瘓等名稱,都是後人自己建立的,只是有名稱,實際上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。營衛的運行規律、經絡的深淺,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、張仲景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,後人不懂,卻在這裡盲目摸索。有人說中風是虛證,有人說是火證,有人說是痰證,有人說是氣證,也有人說風、痰、氣三種病邪同時存在,或說是風、痰、火等各種邪氣一起發作,但都沒辦法真正找到疾病的根源。
更有人把中魔、中暑、中毒等各種混雜的邪病,分為類中、直中等類別,這些都是沒有搞清楚疾病的來源和內在情況,只是在紙上談兵,沒有實際用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