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迅

《集驗背疽方》~ 癰久瘡口不合論 (2)

回本書目錄

癰久瘡口不合論 (2)

1. 癰久瘡口不合論

上已上為粗末。每服四錢,水一中盞,煎至六分,去滓,溫服。

蚣蠍散,治癰疽瘡口小而硬,貼膏藥而膿不來。此為風毒所勝。

赤足蜈蚣(一條,去頭足,生用),全蠍(三個,去爪,要有尾者,生用),木香(一錢重)

上為細末。每用時,先以豬蹄湯藥洗疽了,以此藥一匙許,糝於膏藥面上,近瘡口貼,其效如神。每用神異膏,合先量疽大小,塗在紙花上了,卻用此藥糝於膏藥上,要使先到瘡故也。若瘡口闊大及不硬,則不必用此。

內托黃耆丸,治因用針砭傷其經絡,白膿、赤汁逗流不止。

黃耆(八兩,生用),當歸(二兩,洗、焙),肉桂(去粗皮),木香,乳香(別研),沉香(以上四味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用綠豆粉四兩、生薑自然汁煮糊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溫熱水下,不拘時候。

沉麝湯,治發背疽之人,斂口生肌。不得用躁急之藥,合用麥飯石膏塗,續用好膏藥貼之,瘡口自然斂合。如醫治後,時為庸醫用毒藥掩盦、或刀割傷內血重者,兼服此。

木香,麝香,沉香,藿香葉,連翹

上等分,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溫服無時。疽疾既已,先服取毒之藥,又用麥飯石膏塗貼,五、七日之後,病漸減退,合服大川烏丸、二烏丸驅除餘毒,活氣血,生肌肉,排宿膿,去風邪,又合服洪氏內補散,多服為妙。

立效散,治發背及諸癰疽並瘰癧有效。

皂角刺(半斤,揀去枯者,細銼,炒赤色為度,須耐久妙),甘草(二兩,合生用),栝蔞(五個,去皮取肉並仁,搗研,炒黃,乾者不必炒),乳香(半兩,別研和入),沒藥(一兩,別研和入)

上五味為末,每服二錢,酒調下。乳癰與前方間服,神妙、神妙!

忍冬丸,療病既愈,須預防發癰疽宜。

忍冬草(左纏藤是也。不拘多少,根、莖、花、葉皆可用)

上以酒於瓶內浸,以糠火煨一宿,取出曬乾,入甘草少許,為末,以所浸酒為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至百丸,酒、飲任下,不拘時。

治一切癤毒癰疽,將結則散,已聚則破,已破痛不可忍者,貼之則寬,止痛神效,不可具述(按:以下所制方,皆不另立方名)。

無鹽桃末,皂角末,白芷末,荊芥末,草烏頭末

上等分,用米醋調,貼四圍,留中。蜜調亦得。

白話文:

癰久瘡口不合論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一中杯水煎煮至剩六分,去除藥渣,溫服。

蚣蠍散,治療癰疽瘡口小而硬,貼膏藥卻不出膿的情況。這是因為風毒侵入所致。

用赤足蜈蚣一條(去除頭足,生用),全蠍三個(去除爪,要有尾巴的,生用),木香一錢重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。每次使用時,先用豬蹄湯藥清洗患處,然後取一匙藥粉灑在膏藥表面,貼近瘡口處,效果非常好。每次使用神效膏藥時,要先根據患處大小,將藥膏塗在紙上,再將藥粉灑在膏藥上,使其能先接觸到患處。如果瘡口寬大且不硬,則不需要使用此藥。

內托黃耆丸,治療因針刺傷及經絡,導致白色膿液或紅色汁液不斷流出的情況。

用黃耆八兩(生用),當歸二兩(洗淨、烘乾),肉桂(去除粗皮),木香,乳香(另外研磨),沉香(以上四味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綠豆粉四兩、生薑自然汁煮成的糊狀物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溫熱水送服,不限時間。

沉麝湯,治療背部癰疽患者,幫助瘡口收斂生肌。不宜使用燥烈的藥物,應該配合麥飯石膏塗抹,然後再用好的膏藥貼敷,瘡口自然會收斂癒合。如果醫生治療後,被庸醫用毒藥掩蓋或刀割傷內部導致出血嚴重者,可以同時服用此藥。

用木香,麝香,沉香,藿香葉,連翹。

將以上藥材等分,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一杯水煎煮至七分,溫服,不限時間。癰疽病情穩定後,先服用解毒的藥物,再用麥飯石膏塗抹貼敷,五至七天後,病情逐漸減輕,可以服用大川烏丸、二烏丸來驅除餘毒,活絡氣血,促進肌肉生長,排出積存的膿液,去除風邪,再配合服用洪氏內補散,多服效果更佳。

立效散,治療背部癰疽及各種癰疽和瘰癧,效果顯著。

用皂角刺半斤(挑選去除枯萎的,切細,炒至紅色,需要耐放),甘草二兩(與生的皂角刺一起使用),栝蔞五個(去除皮取果肉和果仁,搗爛研磨,炒黃,乾燥的不用炒),乳香半兩(另外研磨混入),沒藥一兩(另外研磨混入)。

將以上五味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酒調和服用。乳房癰腫可以和前面的藥方間隔服用,效果非常神奇!

忍冬丸,用於治療疾病痊癒後,預防再次發生癰疽。

用忍冬草(就是左纏藤,不論多少,根、莖、花、葉都可以用)。

將以上藥材用酒浸泡在瓶中,用糠火煨一宿,取出曬乾,加入少許甘草,磨成粉末,用浸泡藥材的酒製成糊狀物,再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至一百丸,用酒或飲品送服,不限時間。

治療各種癤毒癰疽,如果將要結痂就使之消散,已經聚集成膿就使之破裂,如果破裂後疼痛難忍,貼敷此藥則能緩解疼痛,效果極佳,無法一一描述(以下所製的藥方,都沒有另外命名)。

用無鹽桃末,皂角末,白芷末,荊芥末,草烏頭末。

將以上藥材等分,用米醋調和,貼在患處周圍,中間留空。用蜂蜜調和也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