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迅

《集驗背疽方》~ 癰久瘡口不合論

回本書目錄

癰久瘡口不合論

1. 癰久瘡口不合論

一、治癰久而瘡口不合,其肉白而膿血少,此為瘡口冷滯,乃病人氣血枯竭不潮,於瘡遂致如是,合用白北艾湯洗,神異膏貼,多服排膿內補散。每日用好北艾葉一把,入瓦器內濃煎湯。避風處乘熱用艾湯澆洗瘡口四圍淨肉,以舊絹帛兜艾葉乘熱沃澆,一日一次,洗了須避風;仍燒松香,以煙燻瘡口良久,用神異膏貼之。其瘡不可與厭穢之人見,若不能禁忌,瘡口難安,藥亦無效。

一、病癰疽之人,適被庸醫用毒藥掩盦,或以針刀傷割,不能生肌肉,瘡口不合,切不可用急澀斂口藥,當只用豬蹄湯、北艾湯相間洗,以神異膏貼之,並服排膿內補散。

一、前方但是居於州縣間、有力者能及之,若適在鄉原、與夫無力以市藥者,只可用鷺鷀藤酒一方,終始服餌,俟其疽破,即以神異膏貼之,蓋神異膏所用藥材,皆非貴細難得之藥。前後用此以醫,田夫野老,百發百中。

大川烏丸,治發背,活經絡,生肌肉。

大川烏(生,去皮、尖),當歸,赤芍,蘇木(銼,炒),沒藥(生用,一兩,別碾),乳香(一兩,別碾),穿山甲(用蚌粉炒脆,去粉,二兩),獨活(合用老羌活。今鋪中所賣獨活乃土當歸,不可用,二兩)

上為細末,和勻,酒煮麵糊為丸,梧桐子大。溫酒下三十丸,空心下。

二烏丸,治發背,托裡定痛,驅風毒,涼血。

羌活(去苗),薄荷葉(各三兩),川芎(以上各不見火),元參,地榆,麻黃(去節),防風(去蘆),天麻,白芷,白殭蠶(用直者,去絲、足、口),牛蒡子,炒蔓荊子(去蒂並白膜),旋覆花(去萼),荊芥穗(各二兩),甘菊花(三兩),何首烏(四兩),甘草(炙,四兩半),蟬蛻(去足,半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細嚼,茶清任下,食後服。

退毒下膿漏蘆湯,治疽作二日後,與五香連翹湯相間日服之。

黃耆(生用),連翹(各一兩),大黃(一分,微炒),漏蘆(一兩,有白茸者),甘草(半兩,生用),沉香(一兩)

上為末,薑棗湯調下。此二方連日相間服,乃宣毒之藥,覺毒盡住服。

參苓順氣散,治病癰疽人,進飲食,降氣,健脾。

烏藥(一兩半),人參(一分),茯苓(一分,白者),青皮(去白,半兩麩炒,半兩蜜炙),真紫蘇子(二錢半,微炒)

上為細末。每服,末二錢,水一盞,薑、棗煎至八分,早晨空心溫服。煎藥不用紫薑,能發熱、動氣;當用老薑,連皮使。

梔子黃芩湯,治發背瘡潰後,因飲食有傷,調攝不到,發熱不住,用以退熱。

漏蘆,連翹,山梔子仁,黃芩(去心。各二兩半),黃耆(生用,一兩),防風,石韋(合使桑白皮自取者),甘草(生),犀角(生用),人參,苦參,白茯苓(各二錢半)

上已上為粗末。每服四錢,水一中盞,煎至六分,去滓,溫服。

蚣蠍散,治癰疽瘡口小而硬,貼膏藥而膿不來。此為風毒所勝。

赤足蜈蚣(一條,去頭足,生用),全蠍(三個,去爪,要有尾者,生用),木香(一錢重)

上為細末。每用時,先以豬蹄湯藥洗疽了,以此藥一匙許,糝於膏藥面上,近瘡口貼,其效如神。每用神異膏,合先量疽大小,塗在紙花上了,卻用此藥糝於膏藥上,要使先到瘡故也。若瘡口闊大及不硬,則不必用此。

內托黃耆丸,治因用針砭傷其經絡,白膿、赤汁逗流不止。

黃耆(八兩,生用),當歸(二兩,洗、焙),肉桂(去粗皮),木香,乳香(別研),沉香(以上四味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用綠豆粉四兩、生薑自然汁煮糊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溫熱水下,不拘時候。

沉麝湯,治發背疽之人,斂口生肌。不得用躁急之藥,合用麥飯石膏塗,續用好膏藥貼之,瘡口自然斂合。如醫治後,時為庸醫用毒藥掩盦、或刀割傷內血重者,兼服此。

木香,麝香,沉香,藿香葉,連翹

上等分,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溫服無時。疽疾既已,先服取毒之藥,又用麥飯石膏塗貼,五、七日之後,病漸減退,合服大川烏丸、二烏丸驅除餘毒,活氣血,生肌肉,排宿膿,去風邪,又合服洪氏內補散,多服為妙。

立效散,治發背及諸癰疽並瘰癧有效。

皂角刺(半斤,揀去枯者,細銼,炒赤色為度,須耐久妙),甘草(二兩,合生用),栝蔞(五個,去皮取肉並仁,搗研,炒黃,乾者不必炒),乳香(半兩,別研和入),沒藥(一兩,別研和入)

上五味為末,每服二錢,酒調下。乳癰與前方間服,神妙、神妙!

忍冬丸,療病既愈,須預防發癰疽宜。

忍冬草(左纏藤是也。不拘多少,根、莖、花、葉皆可用)

上以酒於瓶內浸,以糠火煨一宿,取出曬乾,入甘草少許,為末,以所浸酒為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至百丸,酒、飲任下,不拘時。

治一切癤毒癰疽,將結則散,已聚則破,已破痛不可忍者,貼之則寬,止痛神效,不可具述(按:以下所制方,皆不另立方名)。

無鹽桃末,皂角末,白芷末,荊芥末,草烏頭末

上等分,用米醋調,貼四圍,留中。蜜調亦得。

白話文:

[對於長時間未癒合的膿瘡討論]

一、處理長期未癒合的膿瘡,若其周圍的肉色蒼白且流出的膿血量少,這顯示瘡口可能出現冷滯的情況,這通常是因為患者體內的氣血耗竭所致。應使用白北艾湯清洗瘡口,再貼上神異膏,同時服用排膿內補散。每天需取一把北艾葉放入瓦罐中濃煎,趁熱用艾湯淋洗瘡口四周的淨肉,並用舊布包裹艾葉趁熱敷於瘡口,每天一次,洗完後避免吹風。此外,可燒些松香讓其煙霧燻烤瘡口一段時間,再貼上神異膏。瘡口不可讓髒污的人接觸,否則瘡口難以恢復,藥效也會降低。

一、對於被庸醫使用有毒藥物或被針刀割傷導致肉體無法再生,瘡口無法癒合的患者,切勿使用收斂口藥,應使用豬蹄湯與北艾湯交替清洗,並貼上神異膏,同時服用排膿內補散。

一、對於住在偏遠地區或經濟困難無法購買藥材的患者,可以使用鷺鷀藤酒治療,待瘡口破裂後再貼上神異膏。神異膏使用的藥材並不昂貴且易取得。透過這種方式,對於農民或村野老人的瘡口治療,成功率極高。

大川烏丸:用於治療背部發炎,活化經絡,促進肉體再生。

二烏丸:用於治療背部發炎,緩解疼痛,驅除風毒,降血溫。

退毒下膿漏蘆湯:用於治療瘡口形成兩天後,與五香連翹湯交替服用。

參苓順氣散:用於治療瘡口患者,促進食慾,降氣,強健脾胃。

梔子黃芩湯:用於治療背部瘡口破裂後,因飲食不慎或照顧不周引發的持續發熱,用以退燒。

蚣蠍散:用於治療膿瘡口小且堅硬,貼上藥膏但膿液不出的情況,此為風毒所致。

內託黃耆丸:用於治療針灸傷害經絡,導致白膿和紅色液體不停外流的情況。

沉麝湯:用於治療背部瘡口患者,促進瘡口癒合,生成新肉。不可使用急躁的藥物,應使用麥飯石與石膏的混合物塗抹,再貼上好的膏藥,瘡口會自然癒合。

立效散:用於治療背部及各種膿瘡和淋巴結核,效果顯著。

忍冬丸:用於預防再次發生膿瘡。

對於所有膿瘡,如果正在形成就應使其消散,如果已經聚集就應使其破裂,對於已經破裂且疼痛難忍的瘡口,貼上藥物可以緩解疼痛,效果神奇,無法一一詳述。

無鹽桃末、皁角末、白芷末、荊芥末、草烏頭末:等量混合,用米醋調和,貼在瘡口周圍,留下中間部位。也可以用蜂蜜調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