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秉鈞

《瘍科心得集》~ 方匯 (5)

回本書目錄

方匯 (5)

1. 卷上

熟地,山茱萸,石斛,麥冬,五味子,遠志,茯苓,石菖蒲,肉蓯蓉,肉桂,附子,巴戟肉

《局方》,四物湯,治瘡瘍血虛發熱,或因潰後致晡熱內熱,煩躁不安者,皆宜服之。

生地,白芍,當歸,川芎

(錢乙),導赤散,治心火及小腸熱證,便赤淋痛,口糜生瘡。

生地,木通,竹葉,甘草梢

歸芍異功散,治癰瘍脾胃虛弱,飲食少,血虛作痛。

人參,茯苓,白朮,炙甘草,陳皮,當歸,白芍

(崔氏),桂附八味丸,治命門火衰,不能生土,以致脾胃虛寒,而患流注、鶴膝等證,不能消潰收斂;或飲食少思,或食而不化,臍腹疼痛,夜多漩溺。

即六味地黃湯加肉桂、附子。

《局方》,龍膽瀉肝湯,治肝膽經實火濕熱,脅痛耳聾,膽溢口苦,小便赤澀,白濁便血,魚口,下疳,囊癰等證。

龍膽草,柴胡,黃芩,山梔,生地,車前子,澤瀉,木通,當歸,甘草

(仲景),麻杏甘膏湯,治風溫外感,痰鳴氣逆;或小兒慢痹風,驚痰發痙。

麻黃,杏仁,甘草,石膏

此肺金藥。麻黃髮肺邪,杏仁下肺氣,甘草緩肺急,石膏清肺熱。

(新方),銀花解毒湯,治風火濕熱,癰疽疔毒。

金銀花,地丁,犀角,赤苓,連翹,丹皮,川連,夏枯草

清燥救肺湯,治肺胃火盛,咽乾喉痹,咳痰吐血。

霜桑葉,杏仁,麥冬,石膏,人參,阿膠,胡麻仁,甘草,枇杷葉

《金匱》,半夏厚朴湯,治婦人七情之氣鬱滯不散,結成痰涎;或如梅核在咽;或中脘痞滿,氣不舒暢;或痰飲中滯,嘔逆噁心,並可取效。

半夏,茯苓,厚朴,紫蘇,生薑

《局方》,蘇子降氣湯,治心腹脹滿,喘促氣急,消痰進食。

蘇子,半夏,當歸,前胡,桂枝,厚朴,橘紅,甘草,生薑

(仲景),升麻葛根湯,升散陽明,牙痛、牙咬、托腮等瘍。

升麻,葛根,芍藥,甘草

(仲景),葛根芩連湯,太陽陽明解表清裡,外瘍火毒內逼,協熱便泄。

葛根,黃芩,黃連,甘草

(仲景),升麻鱉甲湯

升麻,當歸,蜀椒,甘草,鱉甲,雄黃

上六味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,頓服之;老少再服取汗。

《金匱》,腎氣丸,治脾腎陽虛不能行水,小便不利,腰重腳腫;或肚腹腫脹,四肢浮腫,喘急痰盛,口成蠱證,其效如神。

即六味丸加牛膝,車前,肉桂,附子

(節庵),連翹敗毒散,治發頤硬腫。

連翹,山梔,羌活,玄參,薄荷,防風,柴胡,桔梗,升麻,川芎,當歸,黃芩,芍藥牛蒡子

加紅花同煎。渴,加花粉;面腫,加白芷;項腫,加威靈仙;大便實,加大黃、穿山甲;虛,加人參。

白話文:

[卷上]

滋補類藥材: 熟地黃、山茱萸、石斛、麥冬、五味子、遠志、茯苓、石菖蒲、肉蓯蓉、肉桂、附子、巴戟天

《局方》四物湯: 用於治療瘡瘍因血虛引起發熱,或是潰爛後導致午後發熱、身體內部發熱、煩躁不安等症狀。

藥材:生地黃、白芍藥、當歸、川芎

(錢乙)導赤散: 用於治療心火及小腸有熱的症狀,如小便赤黃、排尿疼痛、口瘡等。

藥材:生地黃、木通、淡竹葉、甘草梢

歸芍異功散: 用於治療癰瘍因脾胃虛弱、食慾不佳、血虛而引起的疼痛。

藥材: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炙甘草、陳皮、當歸、白芍藥

(崔氏)桂附八味丸: 用於治療腎陽虛衰,導致脾胃虛寒,引起癰腫流注、鶴膝風等疾病,這些病症難以消散或收斂,或是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肚臍腹部疼痛、夜間頻繁小便。此方即為六味地黃湯加上肉桂、附子。

《局方》龍膽瀉肝湯: 用於治療肝膽經實火濕熱引起的症狀,如脅肋疼痛、耳聾、口苦、小便赤澀、白濁、便血、魚口瘡、下疳、陰囊癰腫等。

藥材:龍膽草、柴胡、黃芩、山梔子、生地黃、車前子、澤瀉、木通、當歸、甘草

(仲景)麻杏甘膏湯: 用於治療風溫外感引起的痰鳴、氣喘,或是小兒慢驚風、驚厥。

藥材:麻黃、杏仁、甘草、石膏

此方為治療肺部疾病的藥方: 麻黃能發散肺部的邪氣,杏仁能降肺氣,甘草能緩解肺部的急迫症狀,石膏能清除肺熱。

(新方)銀花解毒湯: 用於治療風火濕熱引起的癰疽疔瘡。

藥材:金銀花、地丁、犀角、赤茯苓、連翹、牡丹皮、黃連、夏枯草

清燥救肺湯: 用於治療肺胃火盛引起的咽喉乾燥、咳嗽、痰中帶血等症狀。

藥材:霜桑葉、杏仁、麥冬、石膏、人參、阿膠、胡麻仁、甘草、枇杷葉

《金匱》半夏厚朴湯: 用於治療婦人因情緒鬱悶而導致氣滯、痰涎積聚,或感覺喉嚨有異物感(如梅核),或胸脘痞悶不適、氣不舒暢、痰飲中阻、噁心嘔吐等症狀。

藥材:半夏、茯苓、厚朴、紫蘇、生薑

《局方》蘇子降氣湯: 用於治療胸腹脹滿、氣喘急迫、化痰、增進食慾等症狀。

藥材:蘇子、半夏、當歸、前胡、桂枝、厚朴、橘紅、甘草、生薑

(仲景)升麻葛根湯: 用於升散陽明經的邪氣,治療牙痛、牙齦腫脹、腮部腫痛等瘡瘍。

藥材:升麻、葛根、芍藥、甘草

(仲景)葛根芩連湯: 用於治療太陽陽明表證未解而裡熱已盛的狀況,外瘡火毒內侵,導致發熱腹瀉。

藥材:葛根、黃芩、黃連、甘草

(仲景)升麻鱉甲湯:

藥材:升麻、當歸、蜀椒、甘草、鱉甲、雄黃

將以上六味藥材加水四升煎煮至一升,一次服下;老人小孩可分次服用,以達到發汗的效果。

《金匱》腎氣丸: 用於治療脾腎陽虛導致水液代謝失常,引起小便不利、腰部沉重、腿腳腫脹,或是腹部腫脹、四肢浮腫、氣喘痰多、口渴等疾病,效果顯著。此方即為六味丸加上牛膝、車前子、肉桂、附子。

(節庵)連翹敗毒散: 用於治療下巴部位腫硬的疾病。

藥材:連翹、山梔子、羌活、玄參、薄荷、防風、柴胡、桔梗、升麻、川芎、當歸、黃芩、芍藥、牛蒡子。

可加入紅花一同煎煮。口渴者,加天花粉;面部腫脹者,加白芷;頸部腫脹者,加威靈仙;大便秘結者,加大黃、穿山甲;身體虛弱者,加入人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