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秉鈞

《瘍科心得集》~ 卷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中 (2)

1. 辨發背搭手陰陽虛實異證同治論

又發背搭手及腦疽,至潰膿腐脫後,新肉既滿,而口不斂,有忽發流火者,其人憎寒壯熱,甚至神識昏迷,瘡口四邊紅赤,延開四布,切勿驚懼。斯時可用涼血清解,如鮮地、犀角、丹皮等。俟一日或二日後,汗出身涼,赤退腫平,其瘡口自然斂小。此由營衛虧損,火旺浮越所致。

汗出而火自散,營衛自和,瘡口自斂矣。世俗睹此,每莫能措手,不知非敗證也。外又有流毒一證,疽發腫大,勢如發背,但頭雖潰,而外面不腐,因暑濕鬱遏而成。若膿出稠厚,而內腐易脫者易愈。治與陽證發背同。

又治發背、搭手之證,最妙灸法,不問日期、陰陽,腫痛或不痛,或痛甚,但未成膿,或不潰者,俱可灸之。取大蒜切片,安瘡頭上,用大艾炷灸之,三壯換一蒜片,痛者灸至不痛,不痛者灸至痛方止,其毒氣自然隨火而散;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,即用大蒜研成膏,作薄餅,鋪瘡頭上,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可。蓋如此惡證,惟隔蒜灸,及塗烏金膏有效。

白話文:

背部癰瘡、搭手瘡(長在手部的癰瘡)和腦疽,在膿液潰破腐爛脫落後,新肉已經長滿,但瘡口卻無法癒合,有時還會突然出現流火(指皮膚紅腫發熱,像火燒一樣的症狀),患者會感到怕冷發熱,甚至神志不清,瘡口四周紅腫擴散,這時千萬不要驚慌。此時可以用涼血清熱解毒的方法,例如新鮮生地、犀角、丹皮等藥材。等過一兩天後,汗出退燒,身體涼爽,紅腫消退,瘡口自然會縮小。這是由於體內營衛之氣虧損,導致火氣旺盛而上浮所造成的。

汗出後,火氣自然消散,營衛之氣也恢復正常,瘡口自然會癒合。一般人看到這種情況,往往不知所措,但其實這並不是病情惡化的徵兆。另外還有一種流毒的症狀,癰瘡腫大,看起來像背部癰瘡,但是膿頭雖然潰破,外面皮膚卻沒有腐爛,這是因為暑濕鬱積所造成的。如果膿液濃稠,而內部的腐肉容易脫落,就容易痊癒。治療方法和陽證的背部癰瘡相同。

治療背部癰瘡、搭手瘡這類疾病,最好的方法是使用灸法。不論時間長短、陰證陽證,腫痛或不痛,或痛得很厲害,只要還沒有形成膿,或者膿液還沒有潰破,都可以使用灸法。取大蒜切片,放在瘡口上,用大艾炷進行灸療,每灸三次更換一次蒜片,如果感到疼痛,就灸到不痛為止,如果不痛,就灸到感到疼痛才停止。這樣毒氣自然會隨著火氣散發出去;如果有十幾個瘡口長在一起,就把大蒜搗成泥,做成薄餅,鋪在瘡口上,然後把艾草放在蒜餅上燒烤也可以。像這種嚴重的疾病,只有隔蒜灸和塗抹烏金膏才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