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秉鈞

《瘍科心得集》~ 方匯 (2)

回本書目錄

方匯 (2)

1. 卷中

(景岳),益氣養營湯,治抑鬱勞傷,思虛太過,心神俱憊,以致四肢頸項結成瘰癧,累累如貫珠,謂之筋癧。或軟或硬,或赤或白,或痛或不痛,日晡發熱,及潰而不斂者並效。

白話文:

(景嶽)益氣養營湯,治療抑鬱勞傷,思考虛弱過度,心神都疲憊,以致四肢和脖子長滿瘰癧,累積起來像穿珠子一樣,稱為筋癧。有軟有硬、有紅有白、有痛有癢,白天黃昏發熱,以及潰爛而不癒合的都適用。

人參茯苓陳皮,貝母,香附當歸川芎黃耆熟地白芍甘草桔梗白朮柴胡,姜,棗

白話文:

人參:增強元氣、補氣固脫、益智安神。

茯苓:健脾寧心、益氣補中、利水滲濕。

陳皮: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。

貝母:清肺化痰、止咳平喘。

香附:理氣解鬱、疏肝和胃。

當歸: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潤腸通便。

川芎:活血行氣、祛風止痛。

黃耆:益氣固表、補氣升陽。

熟地:補血滋陰、益精填髓。

白芍:養血調經、緩和肝氣。

甘草: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、調和諸藥。

桔梗:宣肺開鬱、祛痰止咳。

白朮: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。

柴胡:疏肝解鬱、清熱退燒。

姜:溫中止嘔、散寒發汗。

棗:補氣養血、健脾益胃。

(陳氏),和營散堅丸,治失營證堅硬如石,不熱不紅,漸腫漸大者。

人參,當歸,白朮,茯神,香附,橘紅,熟地,南星,貝母,遠志,丹皮,柏子仁,棗仁,角沉,蘆薈龍齒硃砂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補益氣血,強壯身體。

  • 當歸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
  • 白朮:健脾益氣,燥濕止瀉。

  • 茯神:寧心安神,益氣補脾。

  • 香附:理氣活血,疏肝解鬱。

  • 橘紅:理氣化痰,止咳平喘。

  • 熟地:補血滋陰,養肝明目。

  • 南星:化痰止咳,溫中散寒。

  • 貝母:清肺化痰,止咳平喘。

  • 遠志:益智安神,寧心定志。

  • 丹皮:清熱涼血,活血化瘀。

  • 柏子仁:滋陰補腎,潤腸通便。

  • 棗仁:補血安神,滋陰潤燥。

  • 角沉:清熱瀉火,解毒消腫。

  • 蘆薈:清熱瀉火,解毒消腫。

  • 龍齒:清熱瀉火,解毒消腫。

  • 硃砂:清心安神,解毒殺蟲。

上為末,煉蜜丸。每服三錢,食後用合歡樹皮煎湯送下。

(景岳),加味四物湯,治血虛營弱,肝膽有火。

四物湯加山梔,柴胡,丹皮

(景岳),豆豉餅,治瘡瘍腫毒,硬而不潰,及潰而不斂,並一切頑瘡惡瘡。

用江西豆豉餅為末,唾津和作餅子,如錢大,厚三倍,置患處,以艾壯於餅上灸之,干則再易;如灸發背,用嗽口水調餅,覆患處,以艾鋪餅上灸之。未成者即消,已成者亦殺其大毒;如有不效,必氣血虛故也。

白話文:

可以用江西豆豉餅搗成粉末,用唾液混合成餅狀,直徑如銅錢般大小,厚度是銅錢的 3 倍,敷在患處,在餅狀物上用艾灸,乾燥了就再更換新的餅狀物;如果艾灸背部,則用嗽口水調和餅狀物,覆蓋在患處,再在餅狀物上用艾灸。尚未形成膿腫的,就可以消散;已經形成膿腫的,也可以消除其中的毒性;如果有沒有效果的,那一定是氣血虛弱所引起的。

(景岳),琥珀膏,治頸項瘰癧,及脅下初結小核,漸如連珠,不消不潰,或潰而膿水不絕,經久不瘥,或成漏證。

白話文:

(景嶽),琥珀膏,治療頸部和喉嚨淋巴結腫大,以及腋下剛開始形成的小硬塊,逐漸像一串珠子一樣,不消退也不潰爛,或者潰爛後膿水不斷,長期不痊癒,或形成漏證。

琥珀,白芷防風,當歸,木鱉子木通丁香,桂心,硃砂,木香松香麻油

白話文:

  • 琥珀:一種半透明的黃色或橙色寶石,常用於中醫藥材和首飾。

  • 白芷:一種白色香草植物的根部,常用於中醫藥材和香料。

  • 防風:一種防風草的根部,常用於中醫藥材和草藥茶。

  • 當歸:一種中藥材,由當歸植物的根部製成。

  • 木鱉子:一種木鱉果的種子,常用於中醫藥材和草藥茶。

  • 木通:一種中藥材,由木通植物的根部製成。

  • 丁香:一種丁香樹的幹花,常用於香料和中藥藥材。

  • 桂心:一種桂樹的樹皮,常用於中醫藥材和香料。

  • 硃砂:一種天然產生的紅色礦物,常用於中醫藥材和顏料。

  • 木香:一種中藥材,由木香植物的根部製成。

  • 松香:一種松樹的樹脂,常用於中醫藥材和香料。

  • 麻油:一種芝麻油,常用於烹飪和中醫藥材。

上先將琥珀等六味為末,其餘藥入油煎黑,濾去渣,徐入黃丹再煎,軟硬得中,入前藥成膏貼之。

白話文:

首先將琥珀等六種藥材研磨成細末,其餘藥材放入油中煎至變黑,過濾掉渣滓,慢慢加入黃丹繼續煎煮,直到膏藥的軟硬適中,再加入前面研磨的藥末,製成膏藥貼敷患處。

(景岳),必效散,治瘰癧氣血尚無虧損,癧核不愈,內服此藥,外以針頭散腐之。若氣血虧者,先服益氣湯數劑,後服此藥,服後癧毒盡下,再服前湯數劑。

白話文:

景嶽的必效散,治療瘰癧,氣血沒有虧損,瘰癧結核不癒合,內服此藥,外用針頭散腐爛它。如果氣血虧損的人,先服益氣湯幾劑,然後服用此藥。服藥後,瘰癧的毒素全部排出,再服用前湯幾劑。

硼砂,輕粉,麝香巴豆,白檳榔斑蝥

白話文:

  • 南硼砂:一種天然的硼酸鹽礦物,具有抗菌和收斂的作用。

  • 輕粉:氧化鉛,具有收斂和止汗的作用。

  • 麝香:雄麝的香腺分泌物,具有活血化瘀、開竅醒神的作用。

  • 巴豆: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種子,具有瀉下的作用。

  • 白檳榔:檳榔科植物檳榔的果實,具有溫中下氣的作用。

  • 斑蝥:芫菁科昆蟲斑蝥的乾燥體,具有利尿、通便的作用。

上為極細末,取雞子二個,去黃,用清調藥,仍入殼內,以濕紙數重餬口,入飯甑蒸熟,取出曝乾,研末。虛者每服五分,實者一錢,用炒生薑酒,或滾湯於五更調服;如覺小腹痛,用益元散一服,其毒俱從小便出,胎婦勿餌;瘡毒去後,多服益氣養營湯,瘡口自合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,取兩個雞蛋,取出蛋黃,將清調藥粉倒入蛋殼內,用數層濕紙封住蛋殼口,放入飯甑中蒸熟,取出後曬乾,研磨成粉末。虛證的患者每次服用五分,實證的患者每次服用一錢,用炒過的生薑和酒,或在清晨用滾燙的湯送服;如果感覺小腹疼痛,服用一劑益元散,毒素會從小便中排出,孕婦不要服用;瘡毒痊癒後,多服用益氣養營湯,瘡口會自行癒合。

(景岳),遇仙無比丸,治瘰癧未成膿,其人氣體如常,宜服此丸;形氣覺虛者,宜先服益氣養營湯,待血氣少充,方服此丸,核消後仍服前湯;如潰後有瘀血者,宜用白雪丹;更不斂,亦宜服此丸,斂後再服前湯。

白朮,檳榔,防風,黑醜,密陀僧,郁李仁,斑蝥,甘草

為細末,米糊丸,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早、晚煎甘草,檳榔湯下。服至月許,覺腹中微痛,自小便中取下癧毒如魚目狀,已破者自合,未膿者自消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做成米糊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早上、晚上用甘草、檳榔煎成的湯送服。服用一個月左右,會感覺到腹部輕微疼痛,從小便中排出像魚眼狀的癧毒,已經破裂的會自行癒合,沒有膿的會自行消散。

(薛氏),柴胡清肝湯,治肝膽三焦風熱瘡瘍,或怒火,憎寒發熱,或瘡毒結於兩耳兩脅前後,或胸乳小腹下及股足等證。

白話文:

(薛氏)使用柴胡清肝湯,可以治療肝膽三焦風熱瘡瘍,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:怒火、憎寒發熱、瘡毒結塊於兩耳、兩脅、前後、胸、乳、小腹和股足等部位。

柴胡,黃芩,山梔,川芎,人參,甘草,連翹,桔梗

白話文:
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退燒解熱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燒、肝鬱氣滯等症狀。

黃芩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發熱、痢疾、黃疸等症狀。

山梔: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熱病、黃疸、痢疾等症狀。

川芎:具有活血化瘀、祛風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跌打損傷、頭痛等症狀。

人參:具有補氣血、益元氣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身體虛弱、疲勞乏力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
甘草:具有補中益氣、緩急止痛、調和諸藥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咳嗽氣喘、脘腹疼痛等症狀。

連翹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瘡癤腫毒、咽喉疼痛、流行性感冒等症狀。

桔梗:具有宣肺祛痰、利咽排膿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咳嗽氣喘、痰多痰稠、咽喉疼痛等症狀。

《局方》,人參養營湯,治脾肺俱虛,營血不足。

人參,黃耆,當歸,白朮,炙甘草,桂心,陳皮,熟地,五味,白芍,遠志,姜,棗

(陳氏),雄黃散,治天蛇毒初起紅腫,發熱疼痛值心者,宜用之。

雄黃蟾酥冰片,輕粉

白話文:

  • 雄黃:一種黃色的礦物質,可以用來解毒和殺蟲。

  • 蟾酥:蟾蜍分泌物,可以用來鎮靜和止痛。

  • 冰片:龍腦香的精華,可以用來清熱解毒。

  • 輕粉:一種白色粉末,可以用來收斂和殺菌。

共為細末,新汲水調塗,紙蓋,日用三次,極效。

(陳氏),護心丹,治瘡毒內攻,口乾煩躁,噁心嘔吐者,宜用此藥。

綠豆粉乳香,硃砂,甘草

上共研極細。每服二錢,白滾湯調服,早、晚二次。

(景岳),烏金膏,治發背中央肉死,塗之即腐,未死塗之即生。若初起腫痛,用點數處,則解毒頓消;若瘀血腐黑,塗之即潰。

白話文:

(景嶽),烏金膏,治療發背中央肉死,塗抹後就可以腐爛,沒有死塗抹後就會生長。如果剛開始腫痛,用點數處,那麼解毒就迅速消除;如果瘀血腐黑,塗抹後就可以潰爛。

用巴豆去殼,炒黑,研如膏,點腫處,或塗瘀肉上,則自消化。或加乳香少許亦可。如塗瘡內,或加香油少許,調稀可用。

白話文:

將巴豆去殼,炒製成黑色的藥膏,點塗於腫脹處或瘀肉上,即可自行消散。也可加入少量乳香。如果塗抹在瘡口內,可加入少量香油,調稀後使用。

(景岳),內疏黃連湯,治瘡瘍發熱而嘔,大便秘結,脈洪而實。

黃連,芍藥,當歸,檳榔,木香,黃芩,梔子薄荷,桔梗,甘草,連翹,大黃,姜

白話文:

  • 黃連:具有退熱、解毒、清熱、燥濕、瀉火、消炎、止瀉、止痢等功效。

  • 芍藥:具有鎮痛、解痙、緩和、止血、涼血等功效。

  • 當歸:具有補血、活血、調經、止痛、潤腸等功效。

  • 檳榔:具有殺蟲、驅蟲、消積、行氣、止瀉等功效。

  • 木香:具有行氣、止瀉、溫中、健脾、止痛等功效。

  • 黃芩:具有清熱、解毒、瀉火、止痢、止瀉等功效。

  • 梔子:具有清熱、瀉火、涼血、解毒等功效。

  • 薄荷:具有疏風解表,清熱解毒,利咽止痛,醒腦提神等功效。

  • 桔梗:具有宣肺、祛痰、利咽、止咳等功效。

  • 甘草:具有補中益氣、益脾胃、和中緩急、止咳平喘等功效。

  • 連翹:具有清熱、解毒、消腫、止痛等功效。

  • 大黃:具有瀉熱通便、清肝退黃、涼血解毒等功效。

  • 姜:具有發汗、解表、溫中止瀉,散寒止痛,溫肺止咳等功效。

水煎,仍量虛實治之。

《三因》,葶藶大棗瀉肺湯,治上氣喘急,身與面目俱浮,鼻塞聲重,不聞香臭,胸膈脹滿,將成肺癰。

白話文:

《三因》方的葶藶大棗瀉肺湯,治療上呼吸急促,身體和臉都浮腫,鼻子堵塞聲音沙啞,聞不到香味和臭味,胸膈脹滿,即將演變成肺癰疾病。

甜葶藶,大棗

須先服小青龍湯二服,方用此。

(景岳),內補黃耆湯,治癰毒內虛,毒不起化,及潰後諸虛迭見。

黃耆,麥冬,人參,熟地,茯苓,甘草,芍藥,當歸,川芎,遠志,官桂,姜,棗,

(陳氏)神授衛生湯,解毒,消毒,清熱,活血,止痛。

白芷,天花粉,連翹,牛蒡子荊芥甘草節,防風,金銀花,歸尾,川貝母,乳香,沒藥

白話文:

  • 白芷:具有祛風解表、散寒止痛、消腫止癢、消炎殺菌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頭痛、牙痛、鼻炎、瘡癤等疾病。

  • 天花粉:具有清熱涼血、生津止渴、解毒消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、咳嗽、吐血、痢疾等疾病。

  • 連翹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、止痛消炎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肺炎、扁桃體炎、腮腺炎等疾病。

  • 牛蒡子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、利尿通便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肺炎、扁桃體炎、腮腺炎等疾病。

  • 荊芥:具有疏風解表、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頭痛、鼻炎、皮膚瘙癢等疾病。

  • 甘草節:具有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、潤肺止咳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咳嗽、氣短、胸悶等疾病。

  • 防風:具有祛風解表、散寒止痛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頭痛、牙痛、腹痛、痢疾等疾病。

  • 金銀花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暑止渴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肺炎、扁桃體炎、腮腺炎等疾病。

  • 歸尾:具有補血益氣、養陰生津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、月經不調、崩帶等疾病。

  • 川貝母:具有清肺化痰、止咳平喘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咳嗽、氣喘、肺結核等疾病。

  • 乳香: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消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風濕疼痛、瘡癤等疾病。

  • 沒藥: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風濕疼痛、瘡癤等疾病。

若大便秘結,熱甚者,加酒炒大黃。

(丹溪),參耆內托散,治瘡癰膿毒不化,膿潰作痛,及痘瘡裡虛發癢,或不潰膿,為倒靨等證。

白話文:

(丹溪),人參、黃耆內服託裡散,治療瘡癰膿毒不化,膿瘡潰破疼痛,以及痘瘡裡虛發癢,或膿瘡不潰爛,形成倒靨等證狀。

人參,黃耆,當歸,川芎,厚朴,防風,桔梗,白芷,紫草,官桂,木香,甘草,白芍

白話文:

人參:是一種補氣健脾、益氣生津的藥材。

黃耆:是一種補氣健脾、益氣固表的藥材。

當歸:是一種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藥材。

川芎:是一種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的藥材。

厚朴:是一種理氣健胃、燥濕化痰的藥材。

防風:是一種解表散寒、祛風通絡的藥材。

桔梗:是一種宣肺排膿、止咳化痰的藥材。

白芷:是一種通鼻竅、止痛消腫的藥材。

紫草:是一種清熱解毒、涼血活血的藥材。

官桂:一種溫腎壯陽、散寒止痛的藥材。

木香:是一種理氣止痛、行氣化瘀的藥材。

甘草:一種補中益氣、緩急止痛的藥材。

白芍:一種養血調經、鎮痛止痛的藥材。

(新方),橘葉湯,治乳癰焮紅漫腫,或初起,或漸成膿者。

橘葉,蒲公英,象貝母,夏枯草青皮,當歸,赤芍,花粉,香附,黃芩

白話文:

橘葉:橘樹的葉子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爽化解暑的性質。

浦公英:一種常見的植物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痛的性質。

象貝母:一種類型的根部,具有清熱解毒、化解毒藥的性質。

夏枯草:一種植物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爽化解暑的性質。

青皮:一種水果的皮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爽化解暑的性質。

當歸:一種植物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爽化解暑的性質。

赤色:一種植物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爽化解暑的性質。

花粉:一種植物的花粉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爽化解暑的性質。

香附:一種植物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爽化解暑的性質。

黃色:一種植物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爽化解暑的性質。

(張涵谷),元壽丹,乳癰初起,服之即消,已潰可保余瓣無恙。

龜殼(止用龜蓋,火煅存性)

研細末。熱酒調服三錢,儘量飲醉即愈。

《大全》,赤豆薏苡仁湯,治腸癰、少腹癰。

赤小豆,苡仁,防己,甘草

《大全》,大射干湯,治胃癰始成。

射干,升麻,白朮,赤芍藥,赤伏苓,山梔仁

煎熟,入蜜、生地汁和服。

《千金》,牡丹皮散,治腸癰,腹濡而痛,時時下膿。

牡丹皮,栝蔞仁,桃仁薏苡仁

白話文:

  • 牡丹皮:牡丹花的根皮。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熱性病、血瘀證、腫痛等症。

  • 栝蔞仁:栝蔞的種子。具有清熱化痰、潤肺止咳、利尿通淋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、痰多氣喘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
  • 桃仁:桃子的種子。具有活血化瘀、潤腸通便、止咳平喘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血瘀證、腸燥便祕、咳嗽氣喘等症。

  • 薏苡仁:薏苡的種子。具有健脾祛溼、清熱利尿、益氣補虛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脾虛溼盛、水腫、小便不利、虛勞等症。

按《金匱要略》云:牡丹皮散冬瓜子仁,非栝蔞仁;蓋冬瓜子仁有解毒護膜、厚腸生肌之功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要略》中記載,牡丹皮散中使用的瓜子仁是冬瓜子仁,而不是栝蔞仁。因為冬瓜子仁具有解毒、保護腸胃黏膜、增厚腸壁、生肌的功效。

《大全》,三仁湯,治胃癰,小便赤澀,腹滿不食。

薏苡仁,桃仁,牡丹皮,冬瓜子仁

《說約》,四妙湯,此瘍科首用捷法,功效立奏,增減活法,醫者臨證酌用。

生黃耆,當歸,金銀花,甘草節

此方可移深居淺,轉重作輕。如已成,氣血素虧,不能穿潰者,加白芷、角針、山甲,一伏時自潰;如初起焮痛口渴,加天花粉。此治癰疽、發背、腸癰之神方也。

白話文:

此方可以將疾病由深處轉向淺處,將嚴重轉為輕微。若已形成膿腫,氣血虧虛,膿液無法穿透潰破,則加入白芷、角針、山甲,使其在伏天自動潰破。若初起時紅腫疼痛、口渴,則加入天花粉。此方為治療瘡瘍、發背、腸癰的有效方劑。

(新方),化毒除濕湯,治濕熱下注。

歸尾,澤蘭,苡仁,牡丹皮,赤芍,金銀花,枳殼,川通草

白話文:

  • 歸尾:中藥名,又稱當歸尾,是當歸的尾部,具有補血活血、行氣止痛、通經調經的功效。

  • 澤蘭:中藥名,又稱澤瀉,具有利尿消腫、清熱除濕的功效。

  • 苡仁:中藥名,又稱薏米,具有健脾益胃、除濕清熱的功效。

  • 牡丹皮:中藥名,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  • 赤芍:中藥名,又稱赤芍藥,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  • 金銀花:中藥名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炎抗病毒的功效。

  • 枳殼:中藥名,具有理氣化痰、消積導滯的功效。

  • 川通草:中藥名,具有利尿通淋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(景岳),蠟礬丸,治金石發疽,一切癰疽,托裡,止疼痛,護臟腑,神妙。不問老少,皆可服之。

白話文:

(景嶽),蠟礬丸,治療金石造成的發疽,各種癰疽,加強裡氣,止痛,保護臟腑,效果神奇。無論老人或小孩,都可以服用。

黃蠟(一兩,黃色者佳,溶開,入礬末),白礬(一兩,明亮淨者為末)

上二味和勻,眾手急丸,桐子大。每服二、三十丸,漸加至四、五十丸,熟水或鹽湯送下,日進二、三服,至三、四兩之上,愈見奇功矣。

白話文:

將上面的兩種藥材均勻混合,多人手一起快速將藥製成桐子大小的丸狀。每次服用二到三十丸,逐漸加至四、五十丸,用溫水或鹽湯送服。每天服用二至三次,服用到三、四兩以上,治療效果會顯著。

此方不惟止痛生肌而已,其護膜止瀉、消毒化膿,及內癰排膿托裡之功甚大。

(仲景),五苓散,治瘡毒,下部濕熱,小便短少。

豬苓,茯苓,白朮,澤瀉,官桂

(陳氏),活血散瘀湯,治產後惡露不盡,或經後瘀血作痛,或暴急奔走,或杖後瘀血流注,腸胃作痛,漸成內癰,及腹痛大便燥者,並宜服之。

白話文:

(陳氏)活血散瘀湯,適用於產後惡露不盡,或者在月經後有瘀血作痛的情況,或者由於急劇奔跑,或者因為杖打而導致瘀血流注,腸胃疼痛,逐漸形成內癰,以及腹痛大便乾燥的情況。以上情況均可服用此方。

川芎,歸尾,赤芍,蘇木,丹皮,枳殼,桃仁,栝蔞仁,檳榔,大黃

水煎,空心服。

(陳氏),薏苡仁湯,治腸癰腹中疼痛,或脹滿不食,小便澀滯,婦人產後多有此病,縱非癰,服之尤效。

白話文:

陳姓醫生的薏苡仁湯,治療腸癰導致的腹部疼痛,或腹脹腹滿、不思飲食、小便不通暢,婦女產後常患此病,即使不是腸癰,服用此湯也特別有效。

薏苡仁,栝蔞仁,牡丹皮,白芍

《金匱》,附子苡仁敗醬散,治腸癰。

薏苡仁,敗醬,附子

上三味,杵為末。取方寸匕,以水二升,煎減半,頓服,小便當下。

《局方》,四君子湯,治一切陽虛氣弱,脾衰肺損,飲食少思,體瘦面黃,皮焦毛落,脈來細軟。

白話文:

《局方》中的四君子湯,適用於治療一切陽氣虛弱、氣力不足、脾臟衰弱、肺臟受損、食慾不振、瘦弱且臉色發黃、皮膚乾枯且毛髮脫落等症狀,脈象細弱、軟弱無力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,姜,棗

(陳氏),滋陰除濕湯,治鸛口疽,初起朝寒暮熱,日輕夜重如瘧等證。

白話文:

(陳氏)的滋陰除濕湯,用來治療口瘡,在剛開始時,早上怕冷、晚上發熱,白天輕微、晚上加重,類似瘧疾的症狀。

川芎,當歸,白芍,熟地,柴胡,黃芩,陳皮,知母,澤瀉,地骨皮,貝母,甘草,姜

白話文:

  • 川芎:具有活血化瘀、舒筋活絡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血瘀疼痛、月經不調、閉經、痛經等。

  • 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潤腸通便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血虛萎黃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閉經、產後血虛、腸燥便祕等。

  • 白芍:具有養血柔肝、緩急止痛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肝鬱血虛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閉經、產後血虛、心悸怔忡、肝鬱脾虛等。

  • 熟地:具有補血養陰、滋腎填精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血虛萎黃、月經不調、閉經、崩漏、產後血虛、腎虛腰痛、遺精早洩等。

  • 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清熱退燒、和解表裡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肝鬱氣滯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閉經、產後血虛、感冒發熱、咳嗽氣喘等。

  • 黃芩:具有清熱瀉火、止血涼血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熱毒內盛、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、咳嗽氣喘、血熱妄行、崩漏出血等。

  • 陳皮: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、咳嗽氣喘、痰多胸悶等。

  • 知母:具有滋陰清熱、生津潤燥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陰虛火旺、口乾咽燥、咳嗽氣喘、痰多胸悶等。

  • 澤瀉:具有利尿通淋、清熱解毒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水腫、尿路感染、小便不利、淋漓澀痛等。

  • 地骨皮: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潤肺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熱毒內盛、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、咳嗽氣喘、肺熱咳嗽等。

  • 貝母:具有清熱化痰、潤肺止咳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肺熱咳嗽、痰多氣喘、咽喉腫痛、口乾舌燥等。

  • 甘草:具有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、潤肺止咳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、咳嗽氣喘、痰多胸悶等。

  • 姜:具有發汗解表、溫中散寒、止嘔止瀉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熱、咳嗽氣喘、胃寒嘔吐、腹痛腹瀉等。

(陳氏),和氣養營湯,治前證已成,不得內消者,宜此藥托之。

人參,陳皮,白朮,黃耆,茯苓,丹皮,當歸,熟地,沉香,甘草

(陳氏),滋腎保元湯,治前證元氣虛弱,膿水淋漓,久而不斂。

人參,黃耆,白朮,茯苓,歸身,杜仲,山萸,丹皮,熟地,附子,肉桂,甘草,姜,棗

白話文:

人參:補氣生津,益氣攝血,安神益智。

黃耆:益氣固表,補中益氣,託毒外出,利水消腫。

白朮:健脾益氣,燥濕利水,消食化痰,安胎止瀉。

茯苓:健脾寧心,利水滲濕,益氣固表。

歸身:補血養陰,滋補肝腎,調經止痛。

杜仲:補腎壯腰,強筋健骨,安胎止血。

山萸:補腎固精,健脾益氣,收澀止汗。

丹皮:涼血清熱,活血祛瘀,化痰止咳。

熟地:補益精血,滋陰補腎,益氣生津。

附子:回陽救逆,補火助陽,溫經止痛。

肉桂:溫補陽氣,活血通脈,祛寒止痛。

甘草:益氣補中,緩急止痛,調和諸藥。

姜:溫中散寒,解表發汗,溫中止嘔。

棗:補氣養血,健脾益胃,安神養心。

(陳氏),琥珀蠟礬丸,治癰疽發背,已成未成之際,恐毒氣不能外出,必致內攻,預服此丸,護膜護心,亦且散血解毒。

白話文:

(陳氏),琥珀蠟礬丸,可以用來治療癰疽發背,尤其是在病症已經形成但尚未完全成熟的時候,這時恐怕毒氣無法排出,必定會向內攻入,因此預先服用此藥丸,可以保護皮膜和心臟,同時也能夠散血解毒。

白礬(一兩二錢),黃蠟(一兩),雄黃(一錢二分),琥珀(一錢),硃砂(一錢二分),蜂蜜(二錢)

白話文:

白礬(60 公克),黃蠟(60 公克),雄黃(6 公克),琥珀(6 公克),硃砂(6 公克),蜂蜜(12 公克)

上四味,先研極細,另將蜜蠟銅勺內溶化,離火片時,候蠟四邊稍凝,方入上藥攪勻,共成一塊,以一人將藥火上微烘,眾手急丸,小寒豆大,用硃砂為衣,磁罐收貯。每服二、三十丸,白湯食後送下,病甚者,早、晚日進二次,其功最效。

白話文:

取上面的四種藥材,先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並在另外一個容器中用蜜蠟和銅勺將之融化。融化後離火,等到蠟的四週邊緣稍微凝固時,再將先前磨成的藥粉倒入並攪拌均勻,讓這些東西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塊藥膏。然後由一個人把藥膏放在火上稍稍烘烤,其他人趕緊趁熱將藥膏搓成小丸子,大小跟小顆的芸豆差不多。最後用硃砂作為外衣,並將藥丸收納在磁罐中保存。每次服用二、三十顆藥丸,餐後用白開水送服。如果病情嚴重,可以在早上和晚上各服用一次藥丸,效果最好。

(陳氏),先天大造丸,治風寒濕毒襲於經絡,初起皮色不變,漫腫無頭;或陰虛外寒侵入,初起筋骨疼痛,日久遂成腫痛,潰後膿水清稀,久而不愈,漸成漏證者,並可服。

白話文:

(陳氏)先天大造丸,用來治療風寒濕毒襲擊經絡,初期皮膚顏色不變,腫脹且沒有頭;或陰虛外寒侵襲,初期筋骨疼痛,時間久了就變成腫痛,潰爛後膿水清稀,長期不癒合,逐漸形成漏證的患者,都可以服用。

紫河車,熟地,歸身,茯苓,人參,枸杞,菟絲子,肉蓯蓉黃精,白朮,何首烏川牛膝仙茅骨碎補,巴戟肉,破故紙,遠志,木香,青鹽,丁香,黑棗肉

白話文:

  • 紫河車:紫河車是指人體中的一種精華物質,其性溫熱,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。

  • 熟地:熟地是指經過炮製的生地黃,具有補腎益精、滋陰養血的功效。

  • 歸身:歸身是指黨參的根莖,具有補氣益血、調和營衛的功效。

  • 茯苓:茯苓具有健脾利濕、益氣補腎的功效。

  • 人參:人參具有大補元氣、益氣補血的功效。

  • 枸杞:枸杞具有滋補肝腎、明目益精的功效。

  • 菟絲子:菟絲子具有補腎益精、強筋骨的功效。

  • 肉蓯蓉:肉蓯蓉具有補腎益精、養血潤燥的功效。

  • 黃精:黃精具有補氣養陰、益精填髓的功效。

  • 白朮:白朮具有健脾燥濕、益氣補腎的功效。

  • 何首烏:何首烏具有補腎益精、烏髮養顏的功效。

  • 川牛膝:川牛膝具有利尿通淋、強筋壯骨的功效。

  • 仙茅:仙茅具有補腎壯陽、益精補血的功效。

  • 骨碎補:骨碎補具有補腎強筋、活血通絡的功效。

  • 巴戟肉:巴戟肉具有補腎壯陽、益精養血的功效。

  • 破故紙:破故紙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遠志:遠志具有安神益智、補腎固精的功效。

  • 木香:木香具有理氣止痛、醒脾開胃的功效。

  • 青鹽:青鹽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
  • 丁香:丁香具有溫中散寒、止嘔止瀉的功效。

  • 黑棗肉:黑棗肉具有補腎益精、養血潤燥的功效。

上為末,煉蜜丸。每服三錢,空心溫酒送下。此方非獨治流注成漏者,又補一切氣血虛羸,勞傷內損,及男婦久無嗣息,並有奇功。

白話文:

將(藥材)研磨成粉末並加蜜煉成丸。每次服用三錢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這個方子不僅可以治療流注成漏的疾病,還可以補益一切氣血虛弱的人,包括勞傷內損以及男女久婚不育。

不換金正氣散,治瘡瘍脾氣虛弱,寒邪相搏,痰停胸膈,致發寒熱。服此以正脾氣,則痰氣自消,寒熱不作。

白話文:

不換金正氣散,用於治療瘡瘍,脾氣虛弱,寒邪相搏,痰停留在胸膈,導致發作寒熱。服用此藥可整治脾氣,痰氣自然消失,寒熱不再發作。

蒼朮,厚朴,陳皮,甘草,半夏藿香

六君子湯,治脾胃虛弱,或寒涼克伐,腫痛不消,或不潰斂,宜服此湯,以壯營氣,則諸證自愈。

白話文:

「六君子湯」是治療脾胃虛弱的方劑,用於治療因寒涼之氣克伐脾胃,導致腫痛不消,或潰爛不癒合的疾病。服用此湯可以增強營氣,從而使各種證狀自然痊癒。

人參,茯苓,白朮,甘草,半夏,陳皮

(仲景),參苓白朮散,治脾胃虛弱,飲食不消,或吐或瀉。

人參,茯苓,白朮,陳皮,山藥,扁豆,甘草,建蓮,砂仁,苡仁,桔梗,

白話文:

  1. 人參:補氣益血、增強體力、增強免疫力。

  2. 茯苓:健脾益氣、利尿消腫、寧心安神。

  3. 白朮:健脾益氣、燥濕化痰、止瀉。

  4. 陳皮:理氣健胃、燥濕化痰、止咳化痰。

  5. 山藥:補腎益精、健脾益胃、增強免疫力。

  6. 扁豆:健脾益氣、利尿消腫、清熱解毒。

  7. 甘草:益氣補中、清熱解毒、祛痰止咳。

  8. 建蓮:益氣補中、健脾益胃、養血安神。

  9. 砂仁:行氣健胃、消痰開胃、溫中止瀉。

  10. 苡仁:健脾益氣、清熱解暑、消腫利尿。

  11. 桔梗:宣肺止咳、祛痰開鬱、清熱解毒。

(仲景),赤石脂餘糧湯,止利。

赤石脂,禹餘糧等分

杵碎煎。石脂、餘糧澀以止脫,重以固下,甘以益氣。黑地黃丸,治脾腎不足,房室虛損,形瘦無力,面色青黃;亦治血虛久痔。

白話文:

打碎煎服。石脂、餘糧功能澀腸止瀉,同時具有固腸止瀉、補益氣血的作用,黑地黃丸,用於脾腎不足,房室虛損,身體瘦弱無力,面色青黃;也用於治療血虛久痔。

熟地,蒼朮,五味子乾薑

棗肉丸。米飲或酒下。

(陳氏),內消沃雪湯,治發背,並五臟內癰,尻臀諸腫,大小腸癰,肛門臟毒,初起俱未出膿,疼痛不可忍者

白話文:

陳氏的內消沃雪湯,用於治療發背,以及五臟內癰、尻臀諸腫、大小腸癰、肛門臟毒等疾病。這些疾病在剛開始時,膿液還沒有形成,疼痛難忍。

青皮,陳皮,乳香,沒藥,連翹,黃耆,當歸,甘草節,白芷,射干,天花粉,穿山甲貝母,白芍,金銀花,皂角刺,木香,大黃

白話文:

  • 青皮:未成熟的橘皮,具有化痰止咳、理氣健脾的功效。

  • 陳皮:成熟的橘皮,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的功效。

  • 乳香:乳香科植物乳香樹的樹脂,具有止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  • 沒藥:沒藥科植物沒藥樹的樹脂,具有止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  • 連翹:金絲桃科植物連翹的果實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黃耆:豆科植物黃耆的根或根莖,具有補氣益血、固表止汗的功效。

  • 當歸: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,具有活血補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甘草節: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,具有清熱解毒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

  • 白芷:白芷科植物白芷的根莖,具有散寒止痛、祛風止痙的功效。

  • 射干:鳶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莖,具有清熱涼血、止血化瘀的功效。

  • 天花粉:石蒜科植物天花粉的塊莖,具有清熱涼血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

  • 穿山甲貝母:百合科植物穿山甲貝母的根莖,具有清熱潤肺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

  • 白芍:毛茛科植物白芍的根,具有養血調經、柔肝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金銀花:忍冬科植物金銀花的乾燥花蕾或花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便的功效。

  • 皁角刺:皁角科植物皁角的刺,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絡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木香:木香科植物木香的根莖,具有理氣止痛、溫中止瀉的功效。

  • 大黃:蓼科植物大黃的根莖,具有瀉熱通便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水酒各半煎。

桂枝和營湯,治寒凝濕滯,氣血虛者。

桂枝,當歸,秦艽,茯苓,川斷,廣皮,牛膝

當歸清營湯,治肝膽二經風熱血燥,筋攣結核,乳癰乳痞,並一切耳項肝火之證。

白話文:

當歸清營湯,用於治療肝膽二經風熱血燥,筋攣結核,乳癰乳痞,以及一切耳項肝火引起的疾病。

當歸,生地,山梔,赤苓,白芍,柴胡,川芎,甘草,貝母,丹皮,花粉,連翹

(景岳),萆薢湯,治楊梅瘡及瘰癧,咽喉惡瘡,癰漏潰爛,筋骨拘攣疼痛,皆妙。

白話文:

(景嶽),萆薢湯,可以治療楊梅瘡和瘰癧,咽喉惡瘡,癰瘡潰爛,筋骨拘攣疼痛,效果都很好。

用土萆薢,即土茯苓二、三兩,以水三盅,煎二盅,不拘時,徐徐服之。

白話文:

使用土茯苓二、三兩,加入三碗水,煮至兩碗,不拘時間,慢慢服用。

《全生集》,陽和湯,治陰寒腿癰、鶴膝風、流注等證。

肉桂,鹿角膠白芥子,熟地,麻黃,炮姜

白話文:

肉桂:

性味:辛甘,溫。

歸經:歸脾、胃、腎經。

功效:溫補脾腎,溫通經脈,緩解疼痛等。

鹿角膠:

性味:甘、平。

歸經:歸腎經。

功效:溫補腎陽,強筋壯骨,舒筋活絡等。

白芥子:

性味:辛、熱。

歸經:歸肺、大腸經。

功效:溫肺化痰,散寒止咳,通便等。

熟地:

性味:甘、微苦,涼。

歸經:歸腎、肝經。

功效:滋補腎陰,益精養血,清熱涼血等。

麻黃:

性味:辛、微苦,溫。

歸經:歸肺、氣管經。

功效:發汗解表,宣肺平喘等。

炮姜:

性味:辛、溫。

歸經:歸肺、脾、胃經。

功效:溫中散寒,和胃止嘔,降逆止呃逆等。

(東垣),潰堅湯

知母,黃柏,黃連,花粉,黃芩,升麻,柴胡,龍膽草,連翹,葛根,甘草,桔梗,歸尾,白芍,三稜莪朮昆布

白話文:

知母:一種清熱滋陰的中藥,味苦微寒,歸肺、胃二經,具有滋陰清熱、潤肺止咳的作用。

黃柏:一種清熱燥濕的中藥,味苦性寒,歸肺、大腸二經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作用。

黃連:一種清熱燥濕的中藥,味苦性寒,歸肝、心二經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作用。

花粉:一種補益氣血的中藥,味甘性平,歸脾、肺二經,具有補益氣血、潤肺止咳的作用。

黃芩:一種清熱燥濕的中藥,味苦性寒,歸肺、大腸二經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作用。

升麻:一種升陽舉陷的中藥,味甘性辛,歸肺、胃二經,具有升陽舉陷、疏風解熱的作用。

柴胡:一種疏肝理氣的中藥,味苦性微寒,歸肝、膽二經,具有疏肝理氣、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
龍膽草:一種清熱燥濕的中藥,味苦性寒,歸肝、膽二經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作用。

連翹:一種清熱解毒的中藥,味苦性微寒,歸肺、胃二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葛根:一種清熱解毒的中藥,味甘性涼,歸肺、胃二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的作用。

甘草:一種補益氣血的中藥,味甘性平,歸脾、肺二經,具有補益氣血、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
桔梗:一種宣肺止咳的中藥,味苦性微寒,歸肺、胃二經,具有宣肺止咳、祛痰平喘的作用。

歸尾:一種補益氣血的中藥,味甘性平,歸肝、腎二經,具有補益氣血、滋陰補腎的作用。

白芍:一種養血調經的中藥,味酸性微寒,歸肝、脾二經,具有養血調經、緩中止痛的作用。

三稜: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,味苦性微寒,歸脾、胃二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莪朮:一種祛風除濕的中藥,味苦性溫,歸肝、脾二經,具有祛風除濕、活血止痛的作用。

昆布:一種清熱化痰的中藥,味鹹性寒,歸肺、腎二經,具有清熱化痰、軟堅散結的作用。

虎潛丸,治精血不足,筋骨痿弱,足不任地,及骨蒸勞熱。

虎脛骨,熟地,龜板,瑣陽,當歸,牛膝,白芍,黃柏,知母,陳皮

羊肉酒煮爛搗丸。鹽湯下。

《千金》,獨活寄生湯,治肝腎虛熱,風濕內攻,腰膝作痛,冷痹無力,屈伸不便。

白話文:

《千金》,獨活寄生湯,可以治療肝腎虛熱、風濕內攻、腰膝疼痛、冷痺無力、屈伸不方便等症狀。

獨活桑寄生,秦艽,防風,細辛,川芎,人參,當歸,熟地,白芍,桂心,茯苓,杜仲,牛膝,甘草

白話文:

獨活:具有舒筋活血、祛風散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、腰背痠痛等症狀。

桑寄生:具有補肝腎、強筋骨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肝腎虧虛、腰膝酸軟等症狀。

秦艽:具有祛風勝濕、活血通絡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、跌打損傷等症狀。

防風:具有祛風散寒、解表透邪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、頭痛身痛等症狀。

細辛:具有祛風散寒、通竅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鼻塞流涕、頭痛鼻塞等症狀。

川芎:具有活血化瘀、祛風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瘀疼痛、頭痛眩暈等症狀。

人參:具有大補元氣、益氣健脾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氣虛乏力、體虛多病等症狀。

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

熟地:具有補血滋陰、益精養血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虛羸弱、腎虛精虧等症狀。

白芍:具有養血柔肝、止痛調經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虛肝鬱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

桂心:具有溫陽補腎、活血通絡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陽虛畏寒、腰膝痠痛等症狀。

茯苓:具有利水滲溼、健脾益氣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水腫、小便不利、脾虛濕盛等症狀。

杜仲:具有補肝腎、強筋骨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肝腎虧虛、腰膝酸軟等症狀。

牛膝:具有補肝腎、活血通絡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肝腎虧虛、腰膝痠痛等症狀。

甘草:具有益氣補中、調和諸藥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腹中疼痛等症狀。

(新方),萆薢化毒湯,治濕熱氣血實者。

萆薢,歸尾,丹皮,牛膝,防己,木瓜,苡仁,秦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