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科心得集》~ 卷上 (26)
卷上 (26)
1. 辨手丫發合谷疽論
五指丫處結毒焮腫者,除大指合谷穴名合谷疽,余皆名手丫發,俗名手丫支、手背丫,是手三陽經受證;手掌心丫,是手三陰經受證。初起如粟,漸大如豆,焮熱疼痛不止。此皆由濕火凝聚而成。初起宜疏散清熱解毒;成功後其膿不透,即以制蠶、角針透之;待膿泄邪退,扶胃而和其營,然後收功。
合谷疽,又名虎丫毒。此手陽明大腸經濕熱之毒結聚之所致也。初起黃粟小泡,熱癢焮痛根深。有紅線上攻腋內者,即名合谷疔。若初起如豆,漸至漫腫,堅硬焮痛而不可忍者,名合谷疽。治法與前證同。
白話文:
手指與手指交接處長出毒瘡,紅腫發熱的,除了大拇指與食指間的合谷穴位置長的毒瘡稱為合谷疽之外,其餘位置都叫做手丫發,俗稱手丫支、手背丫,這些是手三陽經受到病邪影響的表現;手掌心的手指交接處長毒瘡,則是手三陰經受到病邪影響的表現。剛開始像小米粒那麼小,逐漸長大像豆子一樣,紅腫發熱疼痛不止。這些都是因為濕熱積聚造成的。剛開始的時候應該用疏散、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;如果已經化膿,但膿液排不出來,就用制蠶或角針刺破膿包讓膿液排出;等膿液排乾淨、病邪退去後,就用調理脾胃的方法來調和營衛之氣,這樣才算治療完成。
合谷疽,又叫做虎丫毒。這是手陽明大腸經的濕熱之毒在該處積聚所造成的。剛開始會長出黃色的小水泡,又熱又癢又紅腫,而且疼痛很深。如果毒瘡周圍有紅線向上蔓延到腋下,就叫做合谷疔。如果剛開始像豆子那麼大,漸漸腫脹擴散,變得堅硬、紅腫疼痛難忍,就叫做合谷疽。治療方法和前面的手丫發相同。
2. 辨蛇頭疔蛇眼疔水蛇頭論
蛇頭疔,又名天蛇毒,又名調疽。生手大拇指頂頭,或生他指。初起如粟,漸大如豆,或如桃李,堅硬焮赤腫痛,疼極連心;又或青或白,乍黃乍紫乍黑,或癢或麻木不痛,自筋骨發出,根深毒重,屬手太陰肺、手厥陰心包絡經熱毒結聚而成。甚則手背手心皆腫,指頭皮硬。
當以豬膽套之,或以雄黃散塗之,與以蟾酥丸發汗解毒,更服銀花解毒湯。若四、五日後潰膿,有黃頭可刺者,順;如不潰無膿,黑色過節者,險。其藥即進涼膈,或黃連解毒湯、犀角地黃湯等。若毒氣攻心,嘔吐不食,膨脹,齒縫出血,是為危候。此證膿未熟時不可開刀早,否則致皮裂肉胬,疼痛倍增,不能速愈。
若患久即有多骨,多骨出始能收口,虛而不斂者能補之。更有膿不泄,火毒不化,腐爛其筋,至落去一節者。
蛇眼疔,生於手指甲旁尖角間,形如豆粒,色紫半含半露,硬如鐵釘。亦火毒所發。若有黃頭出如眼者,即以針挑破之。
水蛇頭,指頭有黃泡明亮者是。亦宜挑破,去其惡水即愈。
白話文:
蛇頭疔、蛇眼疔、水蛇頭的論述
蛇頭疔,又叫做天蛇毒,也叫調疽。它會長在手的大拇指頂端,或是其他手指上。剛開始像小米粒一樣,漸漸變大像豆子,或像桃李那麼大。患處會堅硬、紅腫、發熱、疼痛,痛到會牽連到心臟一樣;也可能呈現青色或白色,一下子黃色,一下子紫色,一下子黑色,有時會癢,有時會麻木不痛。它是從筋骨裡面長出來的,病根很深,毒性很強,屬於手太陰肺經、手厥陰心包絡經的熱毒聚集造成的。嚴重的話,手背和手心都會腫脹,手指頭的皮膚會變硬。
治療時可以用豬膽套在患處,或是塗抹雄黃散,再服用蟾酥丸來發汗解毒,還要服用銀花解毒湯。如果過了四五天後,患處化膿,有黃色膿頭可以刺破,就表示情況良好;如果沒有化膿,也沒有膿頭,而且顏色變黑,超過手指的關節,就表示情況危險。這時就要使用涼膈散,或是黃連解毒湯、犀角地黃湯等藥物。如果毒氣攻心,出現嘔吐、吃不下東西、腹部脹大、牙齦出血等症狀,就表示情況非常危急。這個病在膿還沒成熟時,不可以太早開刀,否則會導致皮膚破裂、肌肉外翻,疼痛加倍,不能很快痊癒。
如果患病很久,就會長出多餘的骨頭,多餘的骨頭長出來才能癒合傷口。如果身體虛弱導致傷口無法癒合,就要用補藥來治療。更有一些情況是膿排不出來,火毒無法消除,導致筋肉腐爛,甚至會掉落一節手指。
蛇眼疔,長在手指甲旁邊的尖角處,形狀像豆粒,顏色紫紅色,半露半藏,硬得像鐵釘。也是因為火毒引起的。如果患處有黃色的膿頭,像眼睛一樣,就要用針刺破它。
水蛇頭,是指手指頭上有黃色透明水泡的狀況。也應該刺破,排出裡面的髒水就會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