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秉鈞

《瘍科心得集》~ 卷中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中 (11)

1. 辨湧泉疽足底疔論

湧泉疽(腎經穴位,在足心),生於足心,又名井泉疽,俗名病穿板,又名穿窟天蛇。屬少陰腎經虛損、濕熱下注而成。若高突焮腫,過候即潰膿者,毒淺易愈;若或麻或癢,黑陷不痛,二十一日之內不潰膿者,屬陰敗之證,毒深難救。治宜隔蒜灸之,或用神燈照法,內服除濕解毒之劑。

白話文:

湧泉疽(腎經穴位,在足心),出現在足心,又稱井泉疽,俗稱病穿板,又稱穿窟天蛇。屬於少陰腎經虛損、濕熱下注而成。如果高高突起、紅腫熱痛,超過一定時間就潰爛流膿的,毒素淺易於治癒;如果有時麻木有時發癢,潰爛後呈黑色凹陷不痛,二十一天之內不潰膿的,屬於陰氣衰敗的證狀,毒素深重難以挽救。治療宜隔蒜灸之,或用神燈照射的方法,內服除濕解毒的藥劑。

若虛甚膿遲,則進十全大補湯,潰後與八味地黃湯、補中益氣湯等以滋化源,切不可過用攻伐之劑,致傷脾胃,使元氣愈虛,多致不救。

白話文:

如果虛症很嚴重,膿液生成很慢,那麼就服用十全大補湯。潰爛之後,服用八味地黃湯、補中益氣湯等來滋補化源。千萬不能過量服用攻伐的藥物,以免損傷脾胃,使元氣更加虛弱,最終導致無法挽救。

足底生疔,初起如小瘡或小泡,根腳堅硬,四圍焮腫,或疼痛,或麻木,令人憎寒,頭痛發熱,或嘔吐噁心,煩躁悶亂。此由肥甘過度,不慎房酒,以致邪毒蘊結而成。經曰:膏粱之變,足生大疔。此之謂也。

白話文:

腳底長了疔瘡,剛開始像一個小瘡或小水泡,瘡根部堅硬,周圍紅腫,有的疼痛,有的麻木,讓人感到怕冷、頭痛發熱,有的嘔吐噁心,煩躁不安。這是由於吃太多肥甘食物,不節制性生活,導致邪毒蘊結而形成的。醫書上說:「吃太多膏粱厚味,腳底會長大疔瘡。」說的正是這種情況。

凡患此者,多有紅絲至臍,須看明,急用針於血絲盡處挑破之,使出惡血;亦用隔蒜灸法,痛則灸至不痛,不痛者灸至痛,若灸而不痛,針疔四邊,皆令血出,以奪命丹一粒,入瘡頭孔內,以膏藥蓋之,內服解毒之劑,或荊防敗毒散、活命飲,兼托裡補藥。若頭突如水晶樣者,即用刀點之,蓋以升膏。

白話文:

凡是患有此病的人,大多會有紅色的絲線通向肚臍,必須要看清楚,並迅速用針刺破血絲的盡頭,讓壞血流出來;同時還可以使用隔蒜灸的方法,感到疼痛就灸到不痛為止,不痛的就灸到感到疼痛為止,如果灸了之後還是不痛,就用針刺破疔瘡的周圍,讓血流出來,再將一粒奪命丹放入瘡口的孔洞內,並用膏藥蓋住,同時服用解毒的藥劑,例如荊防敗毒散或活命飲,並輔以補益身體的藥物。如果瘡頭突然出現像水晶一樣的突起物,就用刀刺破它,並塗抹升膏。

又或初起黃泡,止有硬塊,不甚痛赤者,為水疔,亦宜當頭刺破,以升膏蓋之。凡腳底生疔,若有老皮之處,宜去之,否則其頭難出。

白話文:

或者剛開始是黃色的水泡,只有硬塊,不是特別疼痛和紅腫的,這是水疔,也應該直接刺破,用藥膏蓋上。凡是腳底長疔,如果有老皮的地方,應該去除,否則它的膿頭難以排出。

2. 辨漏蹄瘋驢眼疽論

夫漏蹄瘋之發也,其源有二:一由醇酒炙煿,肝腎陰虧,絡道空虛,濕熱下注而生;一由於貧苦鄉人,勞力傷營,氣血失和而發。其瘍起於足底皮厚處,初則皮堅腫突,隱隱作痛,時痛時止,或一月或二月後漸漸穿破,但有滓水而無膿血,久則皮爛,其口如錢大,其肉凹進,色如雞肝,艱於任地。用珍珠散摻之,以白玉膏蓋貼,服萆薢滲濕湯,兼服知柏八味丸。

白話文:

漏蹄瘋的發作原因主要有兩種:第一種是沉迷酒色,導致肝腎陰虛,脈絡空虛,濕熱下降而發病;第二種是貧苦鄉民,過度勞累傷及營氣,氣血失和而發病。漏蹄瘋的病竈起始於腳底皮厚處,初期皮膚堅硬腫脹凸出,隱隱作痛,有時痛有時止,一個月或兩個月後逐漸穿破,但只有清澈的液體流出,沒有膿血。時間久了,皮膚腐爛,傷口像銅錢那麼大,肉凹陷下去,顏色像雞肝,難以站立。治療方法是使用珍珠散撒在患處,再用白玉膏覆蓋貼敷,服用萆薢滲濕湯,同時服用知柏八味丸。

須飲食安養,必拖延歲月,方可收功。其或成膿者,為驢眼疽,屬陰虧血熱,濕熱注絡不化,較漏蹄稍為易於收斂。然亦要加謹調治,外以升膏蓋貼,服藥如前。

白話文:

需要飲食調節和精心護理,一定得拖延治療的時間,才能奏效。如果已經形成膿瘡的,稱為驢眼疽,屬於陰虛血熱,濕熱鬱積經絡而不消散,比漏蹄瘡稍微容易收縮。但是也要格外謹慎地治療,外用升膏蓋上敷貼,服藥同前。

3. 辨歷節風漏肩風論

《金匱》云: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成痹也。其風氣勝者,為行痹;寒氣勝者,為痛痹;濕氣勝者,為著痹。經云:風勝則動,熱勝則腫。想因寒濕阻絡,化火蒸熱,營衛失和,遍體節骱酸楚掣痛而為歷節風痹。起時寒熱,或先發於手,或先發於足,或遍體皆發;或發一骱漫腫,至七日始退,再發一骱,或止發於一處。總以濕熱輕重之分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要略》說:風、寒、濕三種邪氣一起到來,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痹症。其中風氣佔優勢的,叫做行痹;寒氣佔優勢的,叫做痛痹;濕氣佔優勢的,叫做著痹。經書上說:風邪佔優勢就運動不利,熱邪佔優勢就腫脹。我想可能是因為寒氣、濕氣阻礙經絡,化為火熱蒸騰,營衛失調,遍體關節酸楚疼痛,從而形成了歷節風痹。發病時寒熱交替,有的先發生在手上,有的先發生在腳上,有的遍體都發生;有的發生一處關節腫脹,到第七天才退去,又發生在另一處關節,或者僅發生在一處。總的來說,要根據濕熱的輕重來區分。

如發於氣分者,其色白;發於血分者,其色紅。用藥以透表燥濕解肌,俟熱減腫退,再以和營通絡。有數月不愈者,以邪去營虧,當用補益。

漏肩風,肩骱酸楚,或疼痛漫腫,亦因風寒濕阻絡而發。用藥與前證同。

白話文:

如果發病的部位在體表的氣分,患處的顏色就會是白色;如果發病的部位在體內的血分,患處的顏色就會是紅色。用藥以發散皮膚的腠理,去除水濕,舒展肌肉。等到熱度減退,腫脹消退,再用藥以調和營血,疏通經絡。如果有好幾個月都沒法恢復的,由於病邪消退後,體內的營血虧虛,應該用補益方法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