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科心得集》~ 卷中 (7)
卷中 (7)
1. 辨肛門癰臟頭毒偷糞鼠論
蓋肛門為足太陽膀胱經所主(足太陽會陽穴在肛門之旁),是經為濕熱所聚之腑,此處生癰,每由於酒色中傷,濕濁不化,氣不流行者多。其始發也,惡寒身熱,繞肛而痛,焮紅漫腫,大便堅結不通,小便亦艱。初宜清泄肺胃,如鮮地、杏仁、槐米、地榆、芩、連、枳殼、蘆根、蔗汁等類。
若大便再不通行,即用涼膈散通腑,得大便一行,其濕毒隨便而泄,或亦有不成膿者。如便通後其腫痛仍然不減,繞肛成膿者,為臟頭毒;或左或右成膿者,為偷糞鼠;在兩邊出膿者,為肛門癰。投藥宜用歸尾、萆薢、槐米、苡仁、丹皮、山梔等,清理下焦濕熱。此證潰膿後,自熱退身涼痛止,倘或肝腎充足,氣血和諧,即可於十日之內收口矣。
如延久不斂,每多成漏,總以升藥條提之。此瘍雖有三名,其實總歸濕熱下注而結。用藥治法俱同,故並而論之。
按:治漏管,又有掛割之法,最能敗事,但增痛損神,漏終不去。蓋肉理阻隔而成管。若不漸漸入藥,腐脫拔去,焉能肌理淪浹?如近時諸葛靜山治法最妙,惜其人已故,其法失傳。
白話文:
肛門是足太陽膀胱經所主管的部位(足太陽會陽穴就在肛門旁邊),這條經脈容易聚集濕熱,所以肛門長癰瘡,大多是因為飲酒過度、房事不節制,導致體內濕濁無法代謝,氣血運行不暢所引起。剛開始發病時,會感到怕冷發熱,肛門周圍疼痛,紅腫範圍擴大,大便乾硬不通,小便也困難。初期應該清熱瀉火,可以服用生地、杏仁、槐米、地榆、黃芩、黃連、枳殼、蘆根、甘蔗汁等藥材。
如果大便仍然不通暢,就用涼膈散來通便,只要大便順利排出一次,體內的濕毒就會隨著糞便排出,也可能因此而不化膿。如果排便後腫痛仍然沒有減輕,而且肛門周圍已經化膿,就稱為臟頭毒;如果膿瘡長在肛門左邊或右邊,就稱為偷糞鼠;如果兩邊都有膿瘡,就稱為肛門癰。用藥方面,適合使用當歸尾、萆薢、槐米、薏仁、牡丹皮、梔子等,來清除下焦的濕熱。這種病症如果膿瘡潰破後,自然就會退燒、身體涼爽、疼痛停止,如果肝腎功能充足、氣血調和,大概十天左右就能癒合。
如果拖延很久都無法癒合,常常會形成瘻管,應該用升藥條來治療。雖然這種病有三種不同的名稱,但其實都是因為濕熱下注積聚所造成的。用藥和治療方法都相同,所以一起討論。
另外,治療瘻管還有掛線割開的方法,但這種方法很容易失敗,只會增加疼痛、損耗精神,瘻管最終還是無法治好。瘻管是因為肌肉組織阻隔而形成,如果不慢慢地用藥物,使腐肉脫落、拔除,又怎能讓肌肉組織癒合呢?就像近代諸葛靜山的治療方法最好,可惜他已經過世,他的治療方法也失傳了。
2. 辨臀癰騎馬癰論
臀癰生於臀上胯下近大腿處,由太陽膀胱濕熱流結,氣血凝聚而成。形大如盤,腫闊盈尺,上覆其腰,下遮其胯。此為陰中之陰,務須宣熱拔毒,大補氣血,培養腎胃,滋補根源。如此,庶血易聚而膿易作,毒易出而熱可宣。不然,經時累月,腫仍如故,疼痛日深。是以中年之後,猶慮患此。
惟一見虛弱,即與滋補,可保終吉。若妄以清涼敗毒,內服外敷,則氣血得寒益凝,毒氣不得外發,反致內攻,多致不救。治法:如初起患上有頭,紅熱墜重如石,口乾發熱者,此毒從五臟蘊積,宜內消沃雪湯通利積熱,外敷如意金黃散,拔出瘀膿紫血,內兼托藥自愈;如漫腫色白,脈虛弱者,此寒凝濕滯,氣血兩虛,宜與桂枝和營湯,兼服萬靈丹發汗;潰後,服八珍、十全收口。
騎馬癰,亦名騙馬墜,生於腎囊之旁,大腿根里側,股縫夾空中。由肝腎濕火結滯而成。此處乃至陰之下,醫治不可過用寒涼之劑,又不可用刀針,如用只可針一、二分,慎之慎之!初起,以七味聖神湯治之甚妙。蓋此毒乃乘虛而入,必大補其血,而佐以逐邪之品,則病去如失矣。余法與前同。
附:上馬癰,生於左臀之下褶紋中;下馬癰,生於右臀之下褶紋中;坐馬癰,生於尻骨略上。總由濕熱凝結而成。
白話文:
臀癰,長在臀部上方,靠近大腿的胯下部位,是太陽膀胱經的濕熱往下流動淤積,導致氣血凝結而成。形狀像盤子一樣大,腫脹的範圍超過一尺,向上覆蓋到腰部,向下遮蓋到胯部。這是陰中之陰的病症,必須疏散熱邪,拔除毒素,同時大補氣血,培養腎和胃的功能,滋養根本。這樣,血液容易聚集形成膿,毒素容易排出,熱邪才能疏散。否則,時間久了,腫脹仍然存在,疼痛會越來越嚴重。因此,中年以後的人,仍然需要擔心會患上這種疾病。
一旦發現身體虛弱,就應該立即給予滋補,這樣可以保證最終痊癒。如果妄用清涼解毒的藥物,內服外敷,會導致氣血因寒冷而更加凝滯,毒氣無法向外發散,反而會向內侵襲,大多會導致無法救治。治療方法:如果剛開始發病,患處有膿頭,紅腫發熱,沉重如石頭,口乾發熱,這是毒素從五臟積聚而來,應該用內消沃雪湯來疏通積聚的熱邪,外敷如意金黃散,拔出瘀血和紫色的膿血,同時內服托裡藥物,就能夠自癒;如果腫脹範圍大而且顏色發白,脈象虛弱,這是寒邪凝結濕氣停滯,氣血兩虛,應該用桂枝和營湯,同時服用萬靈丹來發汗;潰爛後,服用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來幫助傷口癒合。
騎馬癰,也叫騙馬墜,長在陰囊旁邊,大腿根部的內側,兩腿中間的縫隙中。這是由於肝腎濕熱淤積所造成的。這個部位屬於至陰的下方,治療時不能過度使用寒涼的藥物,也不能用刀針刺,如果需要針刺,只能針一兩分,一定要小心謹慎!初期,用七味聖神湯治療效果很好。這種毒邪是乘虛而入,必須大補氣血,同時佐以祛除邪氣的藥物,這樣病痛就會很快消失。其他的治療方法與之前說的相同。
附:上馬癰,長在左邊臀部下方的皺褶中;下馬癰,長在右邊臀部下方的皺褶中;坐馬癰,長在尾椎骨稍上方的位置。這些都是由於濕熱凝聚而形成的。
3. 辨胎火胎毒及猴猻疳論
夫小兒之有胎火胎毒何也?或其父醉酒入房而得胎孕;或既孕之後,房欲不禁,內蘊火毒;又或其母滋味過厚,忿怒無節,驚喜不時,火熱燔灼,營血不清,兒在胎中吸飲穢濁。此皆先天受毒,致產後,或月內,或月餘,其毒驟發。痛楚號泣,臀腿焮紅紫暈,其膚碎裂,狀如刮痧,或遍體焮赤,或口糜難乳,或咽腫音啞。
若不急治,毒即內陷,腹滿氣逆,致成胎驚而斃者多矣。治以生大黃磨濃汁,調入西黃末,再以金銀花、蘆根、甘草、鉤鉤,煎湯沖服,得大便瀉後,其火自退,毒氣外泄,即可調理而愈。
如或臀腫焮爛,紅赤無皮,或亦有焮赤遍體者,此即名猴猻疳。緣其父曾患下疳楊梅惡疾,服輕粉升藥,遏抑毒氣在內,故遺毒於胎元,須以猴疳化毒丹治之,四、五十服可愈。設或晚治,毒氣浸淫,亦必內陷,漸致形瘦神怯,音啞鼻塞,氣逆腹滿而不可救,慎之慎之!
白話文:
所謂的小孩有胎火、胎毒,是怎麼回事呢?可能是父親在喝醉酒後行房而讓母親懷孕;或是懷孕後,仍然沒有節制性慾,導致體內累積火毒;也可能是母親懷孕時飲食過於油膩、容易發怒、情緒起伏不定,使得體內火熱旺盛,導致血液不乾淨,胎兒在腹中吸收這些污濁之氣。這些都是先天就受到毒害,導致出生後,可能在坐月子期間或之後,毒素突然爆發。會出現疼痛哭鬧,屁股和大腿紅腫發紫,皮膚龜裂,看起來像刮痧一樣,或全身發紅,或嘴巴潰爛難以喝奶,或喉嚨腫痛聲音沙啞。
如果不及時治療,毒素就會侵入體內,導致腹脹、呼吸不順,甚至變成胎驚而死亡的案例很多。治療方法是將生大黃磨成濃汁,加入西黃末調勻,再用金銀花、蘆根、甘草、鉤藤煎湯沖服。等排便後,火氣自然消退,毒氣外泄,就可以調理痊癒。
如果屁股紅腫潰爛,紅到沒有皮膚,或是全身發紅,這就叫做猴猻疳。這是因為父親曾經患有下疳、楊梅瘡等惡疾,吃過輕粉、升藥等藥物,把毒氣壓在體內,才會將毒素遺傳給胎兒。必須用猴疳化毒丹治療,大約服用四、五十帖可以痊癒。如果治療太晚,毒氣蔓延,也一定會侵入體內,逐漸導致身體消瘦、精神虛弱、聲音沙啞、鼻子阻塞、呼吸困難、腹脹,最後無法救治,務必謹慎小心!
4. 辨小兒赤遊丹遊火論
赤遊丹者,乃心火內郁,三焦風熱乘之,故發於肌膚之表,風勝則樹木皆搖,故令遊走殊速。名之丹者,以應心火而色赤也,形如雲片,上起風粟,作癢而痛,或發於手足,或發於頭面胸背,令兒躁悶腹脹,發熱,遊走遍體,流行甚速,須急治之。自腹而流於四肢者,易治;自四肢而歸於腹者,難療。
治宜涼心瀉肝,如龍膽瀉肝湯、犀角地黃湯之類。又當順天時,若暑熱,以通聖辛涼之劑解之;嚴寒,以升麻、葛根辛溫之劑解之。外宜用磁鋒砭去紫血,以泄其毒,再用精肉片貼之;或用雞子清調乳香末塗之亦可。又有色白者,名白遊風,其候流塊作癢,大小不等,津水作爛,此感風濕而發,治以疏散滲濕為主。
遊火者,或頭面,或腿上,紅赤腫熱,流散無定,以鹼水掃上,旋起白霜者是也,其色光亮,其熱如火。治宜疏風清火、涼血解毒,外用白海蜇皮洗淨拭乾,包紮患處一伏時,揭開看,如蜇皮黃枯,即另換一張包裹,如此三、四張,即消散矣。
白話文:
小兒的赤遊丹,是因為心火在體內鬱積,加上三焦的風熱侵襲,所以發作在皮膚表面。風邪強盛時,就像樹木被風吹動一樣搖晃,所以病症遊走的速度很快。之所以叫做「丹」,是因為它對應心火,顏色是紅色的。形狀像雲片,表面會出現像小米粒一樣的突起,會癢也會痛。可能發在手腳,也可能發在頭、臉、胸、背,會讓小孩煩躁不安、腹脹、發燒,病症會在全身遊走,蔓延速度很快,必須趕快治療。從腹部往四肢蔓延的,比較容易治療;從四肢往腹部蔓延的,就比較難治療。
治療原則應該是清涼心火、疏瀉肝火,可以使用像龍膽瀉肝湯、犀角地黃湯之類的藥方。同時也要順應天氣,如果天氣很熱,就要用通聖散之類辛涼的藥來解熱;如果天氣寒冷,就要用升麻、葛根之類辛溫的藥來解熱。外用方面,可以用磁針刺破皮膚,放出血毒,再用精瘦肉片貼在傷口上;或是用雞蛋清調和乳香粉塗在傷口上也行。另外還有顏色是白色的,叫做白遊風,症狀是出現一塊塊遊走的腫塊,會癢,大小不一,滲出液體會造成皮膚潰爛,這是因為感受風濕而發作,治療要以疏散風邪、滲利濕氣為主。
遊火,可能發生在頭臉或腿上,呈現紅腫發熱,而且會隨意遊走,沒有固定的位置。用鹼水擦拭患處,會立刻浮現白霜,病灶顏色光亮,熱度像火燒一樣。治療原則應該是疏散風邪、清除火熱、涼血解毒。外用方面,可以用洗乾淨的白海蜇皮擦乾後,包紮在患處,敷一個小時,拿開來看,如果海蜇皮變黃枯萎了,就換一張新的包裹,這樣換三、四次,病症就會消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