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秉鈞

《瘍科心得集》~ 卷中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中 (6)

1. 辨腎俞發鸛口疽論

腎俞發者,即腰疽,生於兩腰內腎陷肉之間,或生兩腰中間,最為險候。蓋腎為性命根本,藏精藏氣藏神;又乃受命先天,育女育男育壽。此必房勞過度,氣竭精傷,欲火銷陰,外陽煽動,以致真陰從此而耗,既耗之後,其臟必虛,所以諸火諸邪,乘虛而入。其證初起令人口乾,寒熱大作,百節俱痛。

白話文:

如果腎俞穴出現浮腫,那就是腎癰,它長在兩腰內腎臟的凹陷肉中,或者長在兩腰中間,這是最危險的徵兆。腎臟是生命和根基的根本,儲藏著精氣神;又承蒙上天的恩賜,孕育著兒女及壽命。這必然是房事過度,元氣枯竭,精氣受損,慾火引動陰火,外陽躁動,導致真正的陰氣從此耗盡,耗盡後,腎臟必定虛弱,所以各種火氣和邪氣趁虛而入。最初的徵兆是人們口乾舌燥,寒熱交替,全身關節疼痛。

如本臟稍有真陰制火,瘡形自可高腫紅活為膿。治以人參養營湯加山萸肉、北五味、知母黃柏,及加減八味丸,以救其源。若瘡形紫黑乾枯,堅硬不作膿者,為真陰內敗,再無可生之理,死在十五日前後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本臟還有真陰來制約火毒,瘡塊形狀自然就能夠高腫紅活,形成膿液。用人參養營湯加上山茱萸肉、北五味子、知母、黃柏,及加減八味丸,來挽救其根本病因。如果瘡塊形狀紫黑乾枯,堅硬不形成膿瘡者,是真陰內虧,已經沒有可生的道理,死於十五天前後。

鸛口疽,發於尾閭穴之高骨尖上,亦名尾閭發,《靈樞》名銳疽。此由三陰虧損,督脈之經濁氣濕痰流結而成。初起形似魚肫,久則突如鸛嘴,朝寒暮熱,日輕夜重,潰後稀膿出而無禁,又或鮮血出而不停。凡發此者,壯年猶可,老者可危。初宜滋陰除濕湯和之;已成未潰者,和氣養營湯托之;潰而不斂者,滋腎保元湯補之;久而成漏者,琥珀蠟礬丸先天大造丸,兼服甚妙。

白話文:

鸛口疽,這種疾病的發病部位在尾閭穴的高骨尖上,也叫做尾閭發,《靈樞》中稱之為銳疽。這是由三陰虧損,督脈的經絡中濁氣濕痰流注結聚而成。最初發病的時候,形狀像魚的胃,時間長了就會突起像鸛鳥的嘴,早晨感到寒冷,晚上發熱,白天症狀較輕,晚上症狀加重,潰爛後稀膿流出不止,也有鮮血流出不止的情況。凡是患上這種疾病的人,如果是壯年人還可以,如果是老年人就危險了。一開始應該用滋陰除濕湯來調理;已經形成膿瘡但尚未潰爛的,用和氣養營湯來託扶;潰爛後不能收斂的,用滋腎保元湯來補益;時間長了形成漏管的,琥珀蠟礬丸、先天大造丸一起服用效果很好。

2. 辨腸風臟毒論

夫大腸之下血也,一曰腸風,一曰臟毒。腸風者,邪氣外入,隨感隨見,所以色清而鮮;臟毒者,蘊積毒久而始見,所以色濁而黯。經云:陰絡傷,則血內溢而便血。人惟醉飽房勞,坐臥風濕,生冷停寒,酒面積熱,使陰絡受傷,脾胃虛損,外邪得而乘之,以致營血失道,滲入大腸而下,久則元氣愈陷,濕熱愈深,而變為臟毒矣。先便而後血者其來遠,先血而後便者其來近。

白話文:

大腸出血,可分為兩種,一種是腸風,另一種是臟毒。腸風是由於邪氣從外侵入,隨遇而發,所以顏色清澈鮮艷;臟毒是由於體內毒素長期積累而成,所以顏色混濁黯淡。經典中說:陰絡受傷,則血從內溢出,引起便血。人如果過度飲酒、暴飲暴食、房事過度、坐臥於風濕之地、食用生冷之物、酗酒過多、過食辛辣之物,都會使陰絡受傷,脾胃虛損,外邪乘虛而入,導致營血循行異常,滲入大腸,時間久了,元氣越來越虛弱,濕熱越來越嚴重,就會轉變成臟毒。先有便意,然後出血的人,表示病來已久;先有出血,然後有便意的人,表示病症剛出現。

治法大要,先當解散脾胃風邪,熱則敗毒散,冷則不換金正氣散川芎當歸,後隨其冷熱治之。其或內傷陽氣不足,下焦之陰,無元陽以維之而下血者,宜補中益氣湯、六君子及參苓白朮散加芎、歸、枳殼地榆槐花等。蓋血氣出於穀氣,故必賴補中升陽,以胃藥收功,胃氣一回,血自循經絡矣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的基本要點,首先是去除脾胃的風寒之毒,如熱症則敗毒散,如寒症則不換金正氣散加川芎、當歸,隨後再根據患者的寒熱情況進行治療。如果有內傷,陽氣不足,又有下焦陰虛,元陽無法固攝陽氣而導致出血的,則宜用補中益氣湯、六君子湯以及參苓白朮散加芎、歸、枳殼、地榆、槐花等。因為氣血的來源是食物,所以一定要補中益氣升陽氣,用胃藥方來鞏固療效,胃氣一旦回升,氣血自然會循著經絡流通。

附:林氏謂:腸風者,本足陽明清氣不能升發透達於四肢腠理之間,下陷於大腸,大腸之血脈亦隨此氣而虛陷,陷久則氣血鬱結而化為濕熱,因此血隨氣滯,凡登圊氣陷火迫之時,其血先糞而至,至則清散不多。初起謂之腸風,蓋因方中多用荊芥防風升麻諸風藥,升舉清陽之氣,遂疑為外感之風也;即使是風,亦血熱所化之風,豈外風能入於大腸也哉。

白話文:

林氏說:所謂“腸風”,其實是因為足陽明之清氣無法提升和滲透、達到四肢的毛孔和肌肉之間,所以清氣就下降到下大腸;而大腸的血管和經絡也跟著這股清氣而虛陷,陷久了,就會造成氣血鬱結,化為濕熱;因此血跟著氣滯,每當如廁時,氣陷火迫,血液會先於糞便出來,而且出來後清散消散、不多。這種症狀一開始被稱為“腸風”,這是因為,這個方子中用了很多荊芥、防風、升麻這類具有升舉清陽清氣的風藥,讓人誤以為是受到了外感之風;即使是風,也是血熱所轉化而來的風,哪有外風能夠進入大腸的呢?

至於臟毒者,因腸風日久,氣血兩虛,虛陷之氣日甚,而大腸之濕熱蘊積日深,手陽明大腸為積血之處,其勢必隨氣下陷,從糞之前後而來,來雖不痛,而其色多黑黯成塊,故有毒之名,而實無痔漏、腸癰膿血疼痛之毒也。若其病久遠,氣血愈虧,則脾胃之元氣諒必先虧,不能統運周身血脈,使之流行無礙,亦隨陷於大腸,而成結陰便血之證。在下清氣不舉。

白話文:

至於所謂的臟毒,是因為長期腸道受風,導致氣血兩虛,虛陷之氣日益嚴重,而大腸中的濕熱也日益積累。手陽明大腸是積血之處,這種濕熱之氣必然會隨著氣血下陷,從大便的前後端排出。排出的糞便雖然不痛,但其顏色多為黑色或暗紅色,且呈塊狀,故有「毒」之名。但實際上,它並不是痔瘡、腸癰膿血疼痛之毒。如果這種疾病長期存在,氣血虧損更加嚴重,那麼脾胃的元氣必定會首先受損,而脾胃無法統運全身血脈,使其運行順暢,也會隨著氣血下陷到大腸,而形成結陰便血的症狀。在下清氣無法升騰的情況下,病勢將更加嚴重。

便血而兼飧泄之病;在上濁氣凝結,中滿而兼喘嗽之恙;甚至肢體浮腫,胸腹脹悶而死。是證應分為三:輕曰腸風,甚則臟毒,重則結陰也。(結陰者,陰氣內結,不得外行,滲入腸間,乃寒濕生災而陰邪之勝也。)

白話文:

便血,並同時伴隨著大便稀爛的病情。在身體的上部有濁氣積結,腹部感到脹滿,還伴隨著咳嗽的症狀。嚴重的還會出現四肢水腫、胸腹脹悶,最後死亡。這種病症應該分成三種情況:輕微的稱為腸風,嚴重的則成為臟毒,最嚴重的稱作結陰。(結陰是指陰氣在體內積結,不能排出體外,滲入腸道,使寒濕之邪侵襲腸胃而陰邪得勝。)

附:馮魯瞻曰:風寒暑濕熱外邪所乘,皆可下血。蓋風喜傷肝,肝傷則不能藏血,因致下血;醉後飲冷,寒飲內傷,血為寒凝,滲入大腸,因致下血;內外傷濕,濕傷凝胃,隨氣下流,故致下血;膏粱人厚味酒色,藜藿人勞役過度,以致熱積下焦,故致下血;更有內傷陽氣不足,陰無所挕,脾虛陽氣下陷,不能統血,每致下血。

白話文:

馮魯瞻說: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熱等外邪侵入,都可能導致血便。因為風容易損傷肝臟,肝臟受傷則不能儲血,從而導致血便;醉酒後飲用冷飲,寒飲內傷,血液被寒凝固,滲入大腸,從而導致血便;內傷濕邪,濕邪凝滯於胃,隨氣下行,故而導致血便;生活富裕的人經常吃油膩的食物,喝酒、縱慾無度,生活貧困的人勞役過度,導致熱邪積聚在下焦,從而導致血便;還有一些是內傷陽不充,陰陽失去制約,脾虛陽氣下陷,不能統攝血液,常導致血便。

初起之脈,或沉數有力,或弦數不清,久則芤數無力,或沉澀而弱,至結陰脾虛之脈,非芤澀,則虛搏。治法:初則宜於升陽清熱,次則清補相兼、和血解毒。結陰則當升清利濁,兼於溫補其血可也。

白話文:

疾病初期脈象:

  1. 有時脈沉而有力,有時脈弦而次數不清。

  2. 病久了脈象為數弱無力,或脈沉澀而虛弱。

  3. 到了結陰脾虛的脈象,不是脈數澀就是脈虛搏。

治療方法:

  1. 疾病初期宜升陽清熱。

  2. 其次則清補相兼、和血解毒。

  3. 結陰則當升清利濁,兼於溫補其血即可。

3. 附:婦人崩中證

丹溪曰:婦人崩中者,由臟腑傷損、衝任二脈血氣俱虛故也。若勞動過極,臟腑俱傷,以致衝任氣虛不能約制經血,故忽然而下,謂之崩中暴下。治宜大補氣血之藥,舉養脾胃,微加鎮墜心火之劑,以治其心,補陰瀉陽,經自止矣。

白話文:

丹溪說:女性崩漏,是因臟腑受損、衝任二脈氣血俱虛所致。若勞累過度,臟腑俱傷,致使衝任之氣虛弱,不能約束經血,因而突然下血,稱為崩中暴下。治療應以大補氣血的藥物為主,同時要調養脾胃,稍加鎮墜心火的藥物,以治療其心,滋陰瀉陽,經血自然會止住。

4. 辨脫肛痔漏論

夫脫肛之證,有因久痢久瀉,脾腎氣陷而脫者;有因中氣虛寒,不能收挕而脫者;有因酒濕傷脾,色欲傷腎而脫者;有因腎氣本虛,關門不固而脫者;有因濕熱下墜而脫者。又肛門為大腸之使,大腸受寒受熱,皆能脫肛。老人氣血已衰,小兒氣血未旺,皆易脫肛。經曰:陷者舉之。

白話文:

徐之才說:使用收斂的藥物可以治療脫肛。葉天士先生治療脫肛的理論,不離升舉、固澀、益氣三種方法。如果氣虛下陷而脫肛,就按照宗東垣的理論,以升舉為主;如果腎虛不固澀而脫肛,就按照仲景的理論,使用禹餘糧石脂丸和熟地、五味子、菟絲子等藥物,以固澀下焦陰氣為主;如果肝氣虛弱,脾胃氣虛下陷而脫肛,就使用固澀陰精,益氣生陽,兼用酸苦的藥物來清熱為主;如果是老年人陽氣下陷,腎精不固澀而脫肛,可用鹿茸、陽起石、補骨脂、人參等藥物來提振陽氣固澀的方法。觀察葉天士先生的案例,這些方法都包含了。醫生應該尊奉這些方法為圭臬。

徐之才曰:澀可去脫。皆治脫肛之法也。考葉天士先生治脫肛之證,不越乎升舉、固挕、益氣三法。如氣虛下陷而脫者,宗東垣變證舉陷為主;如腎虛不挕而脫者,宗仲景禹餘糧石脂丸熟地、五味、菟絲輩,固挕下焦陰氣為主;如肝弱氣陷,脾胃氣虛下陷而脫者,用挕陰益氣,兼以酸苦泄熱為主;如老年陽氣下陷,腎真不挕而脫者,又有鹿茸陽起石補骨脂人參等提陽固氣一法,觀其案中所載諸條,亦云備矣。醫者宜奉以為宗也。

又汪訒庵云:有氣熱血熱而肛反挺出者,宜用芩、連、槐、柏及四物、升、柴之類,苦味堅陰。然斯證雖多,但苦寒之味不可恃為常法耳。

白話文:

又汪訒庵說:有火氣大或血熱而肛門卻挺出來的人,適合使用黃芩、黃連、槐花、柏子仁以及四物湯、黨參、柴胡一類藥物,使陰液增加。但是,雖然這種證狀的人很多,但苦寒的藥味不能當作常用的方法。

痔瘡者,肛門內外四旁忽生紅瘰,先癢後疼,後成為痔。或因其人素有濕熱,過食炙煿厚味;或因醉飽入房,筋脈橫解,精氣脫泄,熱毒乘虛流注;或因淫極強固其精,以致木乘火勢,而反侮金;或因擔輕負重,竭力遠行,氣血縱橫,經絡交錯;或因陰虛火熾;又婦人臨產,用力過甚,血逆肛門,亦能致此。若破而不愈,則成漏矣。

白話文:

這個病屬於肝、脾、腎三條經絡。凡是陰精虧損的人很難治癒,大多會變成漏證;如果是肺和大腸兩條經絡風熱濕熱引起的,熱退了自然就會好;如果不遵守禁忌,也會變成漏證。到了漏證的程度,有的會串臀,有的會串陰,有的會串腸,有的會從瘡口排出穢物,雖然形式不同,但治療方法卻很相似。一開始發病時,腸頭腫脹成塊的,是濕熱引起的;疼痛的,是風熱引起的;大便乾燥結塊的,是火引起的;潰爛化膿的,是熱勝血引起的,應根據不同的原因來治療。

此證屬肝、脾、腎三經。凡陰精虧損者難治,多成漏證;若肺與大腸二經風熱濕熱者,熱退自愈;若不守禁忌者,亦成漏證。至成漏後,有串臀者,有串陰者,有串腸者,有穢從瘡口而出者,形雖不同,治頗相似。其初起時,腸頭腫而成塊者,濕熱也;作痛者,風熱也;大便燥結者,火也;潰而為膿者,熱勝血也,當各推其所因而治之。

凡遇焮痛便秘,小便不利者,宜清熱涼血、潤燥疏風;若氣血虛而為寒涼傷損者,宜調養脾胃、滋補陰精;若大便秘澀,或作痛者,潤燥除濕;肛門墜痛者,瀉火導濕;下墜腫痛而癢者,祛風勝濕;小便澀滯腫痛者,清肝導濕;其成漏者,養元氣、補陰精為主。大凡痔漏下血,服涼藥不應者,必因中氣虛不能挕血,非補中升陽之藥不能愈也,切忌寒涼之劑。亦有傷濕熱之食,或腸澼而下膿血者,宜苦寒之劑內疏之。

白話文:

遇到疼痛、大便、小便不便時,應清涼血、滋潤而化解風寒;如果是體弱血氣而成的寒涼損傷,則應調理、滋補陰精;大便乾燥或疼痛,則應滋潤除溼;如果是實體痛、疼痛或大便時疼痛,則應幫助消化去溼;如果疼痛及下垂則應減輕火化、導溼;如果是腹痛及下垂、疼痛及發炎,則應用以治療風寒、去除溼熱;如果是小便水霧、疼痛和水腫,則應用以治療肝臟、去除溼熱;如果已經形成固定性疾病,則應幫助身心健康、滋補陰精。

總之,患者下血的病症,若因為體內虛弱不能強迫血止,就必須採用補藥來強健體內、提升陽氣,就能夠幫助恢復健康;切記避免使用寒涼藥物。可能因食用傷溼熱的食物,也可能因腸道感染化形成血。應使用刺激性的藥物。

凡痔漏脈弦絕澀者難治;滑大柔和者易治。經云:因而飽食,筋脈橫解,腸澼為痔。其屬肝脾腎明矣。若有患痔而兼疝,患疝而兼下疳,皆屬肝腎不足之變證,但用黑地黃丸益氣湯,以滋化源為善。若專服寒涼治火者,無不致禍。凡痔瘡潰久不愈,而成漏管者,若內服外洗,純用苦寒,必致脾元日損,肌肉難生。

白話文:

  • 所有痔瘡脈搏又細又緊、腸道阻塞不通的,很難治療;脈搏寬大柔軟的,容易治療。

經書上說:因為飽食而使筋脈橫向鬆弛,腸道彎曲阻塞而形成痔瘡。和肝、脾、腎有關聯很明顯。

  • 如果有痔瘡又兼疝氣,有疝氣又兼下疳,都是肝腎不足的變化症狀,只要使用地黃丸、益氣湯滋補肝腎纔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如果單獨服用寒涼藥治療實火,一定會帶來禍害。
  • 所有痔瘡潰爛時間久了還沒有癒合而形成漏管的,如果內服外洗,都用苦寒藥,一定會導致脾臟日益衰弱,肌肉難以生長。

若妄用刀針,藥線系扎,鉛丸懸墜,利剪割切,良肉受傷,反以致害。又或日將藥紝插入拔出,致瘡內四傍新肉磨成硬管,愈插愈深,遂成痼疾,此皆醫之過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隨意使用刀針,藥線系紮,鉛丸懸墜,利剪割切,那麼好的肉就會受到傷害,反而會導致病情惡化。還有的人會把藥紝插入拔出,導致傷口內部四處的新肉磨成硬管,越插越深,最終形成頑固的疾病,這些都是醫生的過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