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科心得集》~ 卷上 (13)
卷上 (13)
1. 辨石榴疽鷀癰論
立齋曰:石榴疽,生肘尖上一寸余,屬三焦天井穴,由三焦相火,與外濕熱相搏而成。初起一點黃粟小泡,根腳便覺開大,色紅堅硬,漸漸腫如復碗,疼痛不可忍,皮破泛出,疊如榴子,令人寒熱時作如瘧狀。內服蟾酥丸發汗;以菊花燒灰存性,加輕粉少許,研敷腫處神效;破後用菊花蕊煎湯洗之,頂上用奪命丹以膏蓋之。此證以九日得膿為吉,反此為凶。
湯劑如疔疽調治。
鷀癰生於肘撐上,紅腫作痛,若潰之,必殞命,不可輕忽。初宜灸之。
白話文:
李梴說:石榴疽,長在手肘尖上方一寸多的地方,對應三焦經的天井穴。是因為三焦的相火,和外來的濕熱相互搏結而成。剛開始像一顆黃色小米粒般的小水泡,根部就感覺到擴大,顏色紅腫且堅硬,漸漸腫得像倒扣的碗一樣大,疼痛到無法忍受,皮膚破裂後滲出膿液,一層層的像石榴籽一樣,會讓人感到忽冷忽熱,像瘧疾一樣。內服蟾酥丸來發汗;用菊花燒成灰,保留藥性,加上少許輕粉,磨成粉敷在腫脹的地方,效果很好;破潰後用菊花花蕊煎湯清洗,頂部用奪命丹的膏藥覆蓋。這種病症以九天後化膿為吉兆,反之則為凶兆。
湯藥的治療方法和疔瘡、疽瘡相同。
鷀癰長在手肘撐著的地方,紅腫疼痛,如果潰破,一定會喪命,不可輕忽。剛開始適合用艾灸治療。
2. 辨螻蛄串肘癰肘後毒論
丹溪曰:螻蛄串,生於臂(小臂也)內中廉,屬包絡經。由思慮傷脾,脾傷則運化遲,故生濁液,流於肌肉,脾氣鬱滯不舒凝結而成。初起筋骨如中流矢,疼痛漸增,漫腫堅硬,不紅不熱,手背及內關前後連腫數塊,臂膊不能轉動,日久其腫塊漸次潰破,孔孔時流白漿,內潰串通諸孔,外勢腫硬不消,膿水淋瀝如漏;患者必面黃肌瘦,飲食減少,午後寒熱交作,虛證並添,而成敗證矣。初宜逍遙散,次用人參養營湯,調和氣血、扶助脾胃,十中可保三、四。
若妄投寒涼克伐,損傷脾胃,則活者鮮矣。
肘癰生於肘之圍繞,由心肺風火凝結而成,形小為癤,形大為癰。
肘後癰,亦風火鬱結,氣血凝滯而成。二證初起,俱宜疏散調營。
白話文:
朱丹溪說:螻蛄串,是長在前臂內側中間的部位,屬於包絡經的疾病。是因為思慮過度傷了脾,脾受傷就會運化遲緩,所以產生混濁的液體,流到肌肉裡,脾氣鬱悶不舒展凝結而成。剛開始時,會感覺筋骨像被箭射中一樣,疼痛逐漸加劇,慢慢腫脹堅硬,但不紅也不熱。手背和內關穴前後會連續腫起好幾塊,手臂無法轉動。時間久了,腫塊會慢慢潰破,一個個洞口會流出白色的漿液,內部潰爛串通各個孔洞,外部腫硬的情況無法消退,膿水滴滴答答像漏水一樣;患者一定會面色發黃、肌肉消瘦,食慾減退,午後會出現時冷時熱的情況,虛弱的症狀也會一起出現,這樣就成了難治的敗症了。剛開始應該服用逍遙散,之後用人參養營湯,調和氣血、扶助脾胃,大概十個病人可以保住三、四個。
如果亂用寒涼的藥物來攻伐,損傷脾胃,那麼能活下來的人就很少了。
肘癰是長在手肘周圍的疾病,是由心肺的風火之氣凝結而成,形狀小的叫做癤,大的叫做癰。
肘後癰,也是因為風火鬱結,氣血凝滯而形成的。這兩種病症剛開始時,都應該用疏散風邪、調和營血的方法來治療。
3. 辨手腕癰兌疽論
丹溪曰:手腕癰,生手腕外面,屬手三陽經,由風火濕毒凝結而成。乃皮肉澆薄之處,若遷延日久不潰,或漫腫平塌;既潰,腐爛露骨者逆,難於收功。若腫硬焮赤不爛,而多生頭者,即名鼓槌瘋,又名手腕疽。
兌疽,生手腕裡面,橫紋後前梢動脈之間,又名脈疽。初起寒熱腫痛,痛徹手膊,舉動不便。此乃肺金門戶,若潰深則肺氣大泄,最為危候。以上二證,均仿疔疽調治。
白話文:
朱丹溪說:手腕癰,是長在手腕外側,屬於手三陽經脈的疾病,是由風、火、濕、毒等邪氣凝結而成的。因為手腕皮膚肌肉比較薄弱,如果拖延很久都沒破潰,或是腫脹平坦沒有隆起;如果破潰後,腐爛到露出骨頭的情況就不好治了。如果腫脹堅硬、發紅發熱但不腐爛,而且表面長出許多小膿頭,就叫做鼓槌瘋,又叫做手腕疽。
兌疽,是長在手腕內側,橫紋後方、手腕動脈附近,又叫做脈疽。剛開始會發冷發熱、腫脹疼痛,疼痛會蔓延到手臂,導致活動不便。這裡是肺經的關口,如果潰爛很深,肺氣會大量洩漏,情況非常危險。以上這兩種病症,都應該比照疔瘡和疽瘡的方法來治療。
4. 辨手發背手心毒托盤疔論
手發背,發於手背中渚、液門二穴,屬手少陽三焦經,若發於正中勞宮,屬手厥陰心包絡經,由風熱相乘,氣血壅滯而結。初起形如芒刺,憎寒惡熱,昏悶作癢,疼痛嘔逆,遂滿手背高腫,後聚毒成瘡,深入至骨。成膿潰速者順;若漫腫堅硬,潰遲為疽;又有初起一粒高腫,隔日即爛,此屬濕火。
初宜俱用荊防敗毒散,次用黃連解毒湯,或犀角地黃湯。(有將手背盡行爛去者,須摻珍珠散,貼白玉膏收功)
手心毒,一名擎珠毒,又名瘭疽,屬手少陰心、手厥陰心包絡二經濕火之毒所結也。其瘡如泡,色如血赤,外形雖小,內毒有餘,疼痛非常,日夜無間,此證往往有不能收功,流血至死者。治法必用大補水之劑,佐以解毒之味,如地丁、銀花、元參、生地、當歸、丹皮、貝母之屬。
托盤疔,生於手掌中心,系手厥陰、少陰二經之所司也。由心火熾甚,逼血妄行,肝風鼓舞,毒散四肢,加以憂思過度,酒色不節,遂至毒流骨髓,侵於勞宮,勞宮繫心經之脈絡,故毒生焉。初起堅硬起泡,其泡明亮者即挑之。治以銀花解毒湯。
白話文:
手背發病,如果長在手背的中渚穴、液門穴這兩個穴位附近,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的病;如果長在手掌正中央的勞宮穴,則屬於手厥陰心包絡經的病。這種病是因為風邪和熱邪互相作用,導致氣血阻塞凝滯而形成的。剛開始發病時,看起來像芒刺一樣,會怕冷發熱,感覺昏沉、發癢,疼痛甚至想吐,接著整個手背會腫脹起來,之後毒素聚集形成瘡,如果毒瘡深入到骨頭裡。膿液快速形成並且潰爛的,屬於病情好的走向;如果腫脹漫延且堅硬,潰爛緩慢的,就會變成癰疽。還有一種情況是剛開始只有一顆腫起來,隔天就腐爛了,這屬於濕熱引起的。
初期應該服用荊防敗毒散,之後服用黃連解毒湯,或是犀角地黃湯。(如果手背全部爛掉的,必須灑上珍珠散,貼上白玉膏來幫助傷口癒合)
手心長毒瘡,又叫做擎珠毒,也叫做瘭疽,屬於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絡經的濕熱毒素所形成的。這種瘡看起來像水泡,顏色是血紅色,外形雖然小,但是內部的毒素很強,疼痛非常劇烈,日夜不停,這種病常常很難治好,甚至有流血到死的例子。治療方法必須使用大補腎水的藥方,輔以解毒的藥材,像是地丁、銀花、元參、生地、當歸、丹皮、貝母等等。
托盤疔,長在手掌中心,這是手厥陰經和手少陰經所管轄的部位。是因為心火過於旺盛,導致血液亂竄,肝風鼓動,毒素散布到四肢,再加上過度憂愁思慮,喝酒和性生活沒有節制,導致毒素流到骨髓,侵犯勞宮穴,勞宮穴是心經的脈絡所在,所以才會在這裡長出毒瘡。剛開始時堅硬腫起,有透明水泡的要立刻挑破。治療要用銀花解毒湯。
5. 辨手丫發合谷疽論
五指丫處結毒焮腫者,除大指合谷穴名合谷疽,余皆名手丫發,俗名手丫支、手背丫,是手三陽經受證;手掌心丫,是手三陰經受證。初起如粟,漸大如豆,焮熱疼痛不止。此皆由濕火凝聚而成。初起宜疏散清熱解毒;成功後其膿不透,即以制蠶、角針透之;待膿泄邪退,扶胃而和其營,然後收功。
合谷疽,又名虎丫毒。此手陽明大腸經濕熱之毒結聚之所致也。初起黃粟小泡,熱癢焮痛根深。有紅線上攻腋內者,即名合谷疔。若初起如豆,漸至漫腫,堅硬焮痛而不可忍者,名合谷疽。治法與前證同。
白話文:
手指與手指交接處長出毒瘡,紅腫發熱的,除了大拇指與食指間的合谷穴位置長的毒瘡稱為合谷疽之外,其餘位置都叫做手丫發,俗稱手丫支、手背丫,這些是手三陽經受到病邪影響的表現;手掌心的手指交接處長毒瘡,則是手三陰經受到病邪影響的表現。剛開始像小米粒那麼小,逐漸長大像豆子一樣,紅腫發熱疼痛不止。這些都是因為濕熱積聚造成的。剛開始的時候應該用疏散、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;如果已經化膿,但膿液排不出來,就用制蠶或角針刺破膿包讓膿液排出;等膿液排乾淨、病邪退去後,就用調理脾胃的方法來調和營衛之氣,這樣才算治療完成。
合谷疽,又叫做虎丫毒。這是手陽明大腸經的濕熱之毒在該處積聚所造成的。剛開始會長出黃色的小水泡,又熱又癢又紅腫,而且疼痛很深。如果毒瘡周圍有紅線向上蔓延到腋下,就叫做合谷疔。如果剛開始像豆子那麼大,漸漸腫脹擴散,變得堅硬、紅腫疼痛難忍,就叫做合谷疽。治療方法和前面的手丫發相同。
6. 辨蛇頭疔蛇眼疔水蛇頭論
蛇頭疔,又名天蛇毒,又名調疽。生手大拇指頂頭,或生他指。初起如粟,漸大如豆,或如桃李,堅硬焮赤腫痛,疼極連心;又或青或白,乍黃乍紫乍黑,或癢或麻木不痛,自筋骨發出,根深毒重,屬手太陰肺、手厥陰心包絡經熱毒結聚而成。甚則手背手心皆腫,指頭皮硬。
當以豬膽套之,或以雄黃散塗之,與以蟾酥丸發汗解毒,更服銀花解毒湯。若四、五日後潰膿,有黃頭可刺者,順;如不潰無膿,黑色過節者,險。其藥即進涼膈,或黃連解毒湯、犀角地黃湯等。若毒氣攻心,嘔吐不食,膨脹,齒縫出血,是為危候。此證膿未熟時不可開刀早,否則致皮裂肉胬,疼痛倍增,不能速愈。
若患久即有多骨,多骨出始能收口,虛而不斂者能補之。更有膿不泄,火毒不化,腐爛其筋,至落去一節者。
蛇眼疔,生於手指甲旁尖角間,形如豆粒,色紫半含半露,硬如鐵釘。亦火毒所發。若有黃頭出如眼者,即以針挑破之。
水蛇頭,指頭有黃泡明亮者是。亦宜挑破,去其惡水即愈。
白話文:
蛇頭疔、蛇眼疔、水蛇頭的論述
蛇頭疔,又叫做天蛇毒,也叫調疽。它會長在手的大拇指頂端,或是其他手指上。剛開始像小米粒一樣,漸漸變大像豆子,或像桃李那麼大。患處會堅硬、紅腫、發熱、疼痛,痛到會牽連到心臟一樣;也可能呈現青色或白色,一下子黃色,一下子紫色,一下子黑色,有時會癢,有時會麻木不痛。它是從筋骨裡面長出來的,病根很深,毒性很強,屬於手太陰肺經、手厥陰心包絡經的熱毒聚集造成的。嚴重的話,手背和手心都會腫脹,手指頭的皮膚會變硬。
治療時可以用豬膽套在患處,或是塗抹雄黃散,再服用蟾酥丸來發汗解毒,還要服用銀花解毒湯。如果過了四五天後,患處化膿,有黃色膿頭可以刺破,就表示情況良好;如果沒有化膿,也沒有膿頭,而且顏色變黑,超過手指的關節,就表示情況危險。這時就要使用涼膈散,或是黃連解毒湯、犀角地黃湯等藥物。如果毒氣攻心,出現嘔吐、吃不下東西、腹部脹大、牙齦出血等症狀,就表示情況非常危急。這個病在膿還沒成熟時,不可以太早開刀,否則會導致皮膚破裂、肌肉外翻,疼痛加倍,不能很快痊癒。
如果患病很久,就會長出多餘的骨頭,多餘的骨頭長出來才能癒合傷口。如果身體虛弱導致傷口無法癒合,就要用補藥來治療。更有一些情況是膿排不出來,火毒無法消除,導致筋肉腐爛,甚至會掉落一節手指。
蛇眼疔,長在手指甲旁邊的尖角處,形狀像豆粒,顏色紫紅色,半露半藏,硬得像鐵釘。也是因為火毒引起的。如果患處有黃色的膿頭,像眼睛一樣,就要用針刺破它。
水蛇頭,是指手指頭上有黃色透明水泡的狀況。也應該刺破,排出裡面的髒水就會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