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七 (10)
卷三十七 (10)
1. 金瘡門主方
天下第一金瘡藥(程山齡)。治刀斧傷損並跌僕,打碎敷上,立時止血定痛,更不作膿,勝於他藥多矣。
雄豬油(一斤四兩),黃蠟,松香(各六兩),乳香(箬烘去油),血竭,兒茶(各一兩),銀粉(炒篩四兩),樟冰(三兩研極細末),冰片,麝香(各六分),沒藥(箬烘去油)
以上藥研極細,先將豬油、松香、黃蠟三味,熬化濾去渣待冷,再入藥末攪勻,瓷器收貯,不可泄氣。
又方(徐元升)。老松香不拘多少,將淡河水滿鍋滾透煮之,撈起扯拔,浸冷換水,又煮又扯。如此九遍,煮去苦水,復用銅鍋溶化,傾入冷水中,不必扯拔,待冷又化。如此三次,揀淨松香十兩,加去淨油乳香、沒藥各一兩,研細和勻敷傷處,用絹帛縛緊。能止血止痛,續筋生肌,不膿不潰,跌打損破亦效。忌生酒、鮮魚、豆腐、糟菜。
又方,魚膠洗淨,用麻布包煮爛,隔布絞出,乘熱加乳香、沒藥去淨油各二錢,銀粉六分,共搗勻,取青布一幅,用針釘在新板上,將竹刀刮藥,攤在布上,候乾收貯。量傷處大小,將藥布入滾水,泡軟移攤於青絹上,貼上傷處,止血止痛,如將愈之際,有一眼仍以前藥泡軟納瘡眼中,即斂口矣。
金瘡並陽證腫毒,用大粉草入去青竹管中,油灰塞竹管孔,立冬日放糞缸內。立春先一日取起,豎立陰乾。破竹取甘草研細,金瘡乾者水調敷,濕則乾摻。熱毒疫毒,內服均妙。(即人中黃也)
又方,白松香研細,將傷口用手擠合,厚厚敷之,布紮緊。不怕風,不怕水,旬日即瘥。
又方
鉛粉,乳香(去油),風化石灰,沒藥(去油,各一兩),枯礬(三錢)
研細摻之。
又方,圓眼核剝去外面黑漆皮,陰陽瓦焙研細末,乾摻奇驗。
又方,蘇木煎湯,童便沖服。
又方,茜草根煎湯,童便沖服。
又方,澤蘭葉煎湯,童便沖服。
又方,紅花煎汁,童便沖服。
又方,真白龍骨研細摻之,血即止。
又方,海螵蛸研細,摻之血立止。
又方,金毛狗脊毛罨傷上。
又方,不拘新舊蠶綿絲綢,以及舊氈帽,俱可燒灰搽之。
又方,晚蠶砂為末摻之,外以絹條束緊,止血生肌。
又方,多年戴油舊氈帽邊煅灰摻之,或搽亦可。
又方,白芍藥一兩炒黃,研細末,酒調服二錢,止痛。
又方,白蠟研末填滿傷處,布帛裹定,二三日即愈。
又方,寒水石研末,敷之止痛最速。
又方,生五倍子為末,乾摻,血出不止者,神效。
又方,桑樹皮中白汁,塗傷處止血。
又方,蘆子嚼爛敷上,其血立止,且無他患,跌破更效。
又方,干蓮蓬焙末搽。
又方,烏木筷研末搽。
又方,獨殼大慄研乾末摻。
又方,紅絨煅灰摻之。
又方,花蕊石研末摻。
又方,青石研為末摻。
又方,半夏研末摻。
白話文:
金瘡門主方
天下第一金瘡藥(程山齡方):治療刀傷、斧傷以及跌打損傷,藥粉敷於傷口,能立即止血止痛,且不會化膿,效果遠勝其他藥物。
配方:雄豬油(一斤四兩)、黃蠟、松香(各六兩)、乳香(去油)、血竭、兒茶(各一兩)、銀粉(炒後篩選,四兩)、樟腦(三兩,研磨成極細粉末)、冰片、麝香(各六分)、沒藥(去油)。
使用方法:將豬油、松香、黃蠟三味藥材熬化,過濾去除雜質,待其冷卻後,再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攪拌均勻,用瓷器密封保存,避免藥性散失。
徐元升方:取老松香適量,用清水煮沸,撈出拉扯,再換冷水浸泡,如此反覆九次,煮去苦味。然後用銅鍋熔化,倒入冷水中,不必拉扯,待冷卻後再熔化,如此三次。挑選乾淨的松香十兩,加入去油的乳香、沒藥各一兩,研磨細膩,混合均勻後敷於傷口,用絹布紮緊。此方能止血止痛,癒合傷口,防止化膿潰爛,對跌打損傷也有效。忌食生酒、鮮魚、豆腐、醃漬菜。
魚膠方:將魚膠洗淨,用麻布包裹煮爛,用麻布擠出膠汁,趁熱加入去油的乳香、沒藥各二錢,銀粉六分,搗勻。取一片青布,用針釘在木板上,用竹刀將藥膏刮薄攤在布上,晾乾後保存。使用時,根據傷口大小,將藥布放入滾水中泡軟,再貼在傷口上。此方能止血止痛,接近痊癒時,若傷口仍有小孔,可用先前泡軟的藥布塞入孔中,即可癒合。
治療金瘡伴隨陽證腫毒的方子:取大粉草放入青竹管中,用油灰封住竹管孔,立冬那天放入糞缸中。立春前一天取出,豎立陰乾。打破竹管,取出大粉草研磨成細粉。金瘡乾燥者,用水調和後敷用;潮濕者,則直接乾敷。此藥對熱毒、疫毒,內服也有奇效(即人中黃)。
白松香方:將白松香研磨成細粉,用手將傷口擠合,厚厚地敷上藥粉,用布紮緊。不怕風吹雨淋,十天左右即可痊癒。
鉛粉方:鉛粉、乳香(去油)、風化石灰、沒藥(去油,各一兩)、枯礬(三錢),研磨成細粉,直接敷於傷口。
圓眼核方:將圓眼核外層黑色皮去除,用瓦片焙烤後研磨成細粉,直接敷於傷口,效果奇特。
以下為多種其他治療金瘡的藥方,均以煎湯內服或研末外敷的方式使用:蘇木、茜草根、澤蘭葉、紅花(均用童便沖服);真白龍骨、海螵蛸(研細粉外敷);金毛狗脊毛(罨敷傷口);蠶絲、舊氈帽(燒成灰後塗抹);晚蠶砂;多年戴油舊氈帽邊(煅灰後塗抹或外敷);白芍藥(炒黃研末,酒調服);白蠟(研末填滿傷口);寒水石(研末敷於傷口);生五倍子;桑樹皮白汁;蘆葦種子;干蓮蓬;烏木筷;獨殼大栗;紅絨;花蕊石;青石;半夏(以上均研磨成細粉外敷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