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六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六 (19)

1. 跌打損傷門主方

先將硫黃熔化,入諸藥末攪勻,地上預鋪大紙一張,將藥傾上,再用紙一張蓋上,壓扁成塊,候冷,每紙一寸,可裁十塊,每用一塊點著,放粗厚草紙上,不住手以厚紙移熨藥盡,又換藥點熨至熱氣透入肌骨,則氣血立刻流通,其患如失。

秘製跌打損傷,風疼閃僕,凝血悶氣神效膏藥。

全當歸,川烏,白芨,防風,木鱉子,生地黃,赤芍藥,白芷,頭髮,白蘞(各一兩),沒藥(去油,五錢),槐、柳、桑、棗、桃枝(各一寸)

上藥入麻油二斤浸透,桑柴火熬枯去渣,復入淨鍋內微火熬至滴水成珠,始下飛丹十二兩足,務使老嫩合宜,將凝,投去油乳香五錢化盡,傾入水盆內揉扯以拔火毒,收用攤貼。臨貼時加麝香半分,每張重五錢,重者一張,輕者一張貼三四人。此方不可加減一,時致取不效。

跌打閃挫,風氣痛,冷頭風。

穿山甲(去皮,淨,槌碎),番木鱉(水泡,刮毛,切片),官桂(切片),當歸(各一兩二錢),槐枝,柳枝(各一兩),枳殼(一兩四錢)

麻油六斤浸透,先用文火熬至黑色,槐枝棍攪,濾去渣,稱油輕重,每油一斤,加丹八兩熬滾,徐徐投下,不住手攪勻,滴水成珠,以手試之,老嫩得宜。再入乳香去油、沒藥去油、丁香、兒茶各六錢,俱研細,攪勻,入有蓋瓶內埋土中七日去火氣,任攤貼。

木鱉膏(家秘)。治跌打損傷,腫痛瘡瘍,一切諸風氣痛。真麻油三斤,番木鱉子一百四十七粒,入鍋內熬至番木鱉黑脆為度,熬時以柳枝頻攪,將木鱉子撈起,再入鉛粉炒黃色三十兩,徐徐投下,逐漸成膏。以缸盛井水,將膏傾入,置露處出火氣,一宿撈起,聽攤。用後摻藥。

摻藥(家秘)。

三奈(上上者),北細辛,川烏,樟冰,肉桂,當門子,大茴香,母丁香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甘松,自然銅(煅紅,醋淬七次),半夏,大黃,蓽茇,皂角,乾薑,白芷,小茴香(各五錢),阿魏(三錢)

忌見火。即自然銅亦須放傾銀罐內煅,逐味另研,合勻密貯,勿泄香氣,多少隨用可也。如骨碎者不可多用麝香,以其性熱而散,能耗髓也。若傷損血積齷齪者,先貼無摻藥膏藥一個,貼一二時辰揭起,則傷口血跡被膏揭淨,然後用摻藥之膏貼之。倘無木鱉膏,即尋常膏藥亦可用。

金絲萬應膏,治跌僕損傷,並寒濕腳氣,痛不可忍;小兒脾疳瀉痢,不肯服藥,貼肚上;咳嗽貼背心。

瀝青(二斤,淨末),萆麻子(二百粒,去皮殼),木鱉子(二十八枚,去殼,切片),乳香,沒藥(去油,各一兩),黃蠟(二兩),麻油(夏二兩,春、秋各四兩),威靈仙(二兩)

先將瀝青、靈仙下鍋熬化焦黃色。濾過,傾入水盆候冷取出,稱二斤再下鍋熔開,下麻油、黃蠟、萆麻子泥,用槐柳枝不住手攪勻,慢火熬至滴水不散,不黏手為度,扯拔如金絲狀。如硬加油少許,如軟加瀝青,試得如法,卻下乳香、沒藥末,起鍋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枝攪數百次,又以粗布漉下水盆內,扯拔如金絲為度。

白話文:

跌打損傷主方

先將硫磺融化,加入其他藥材的粉末攪拌均勻。在地上鋪一張大紙,將藥粉倒在紙上,再蓋上一張紙,壓平使其成為塊狀。等冷卻後,每塊約一寸大小,可裁剪成十塊。每次使用時,點燃一塊藥塊,放在較厚的草紙上,不停地用厚紙在上面熨燙,直到藥力用盡。再換一塊藥塊繼續點燃熨燙,直到熱氣滲透到肌肉和骨骼中,這樣氣血就能立刻暢通,病痛就會像消失了一樣。

秘製跌打損傷膏藥

這是一種對跌打損傷、風痛、閃挫、瘀血悶氣有神效的膏藥。

藥材包含:全當歸、川烏、白芨、防風、木鱉子、生地黃、赤芍藥、白芷、頭髮、白蘞(各一兩),沒藥(去除油脂,五錢),槐樹枝、柳樹枝、桑樹枝、棗樹枝、桃樹枝(各一寸)。

將以上藥材放入二斤麻油中浸泡透徹,用桑樹柴火熬煮至藥材枯竭,撈出殘渣。再放入乾淨的鍋中用小火熬煮,直到油滴在水中能凝結成珠狀。此時加入飛丹十二兩,要使其老嫩程度恰到好處。快要凝固時,加入去除油脂的乳香五錢,使其溶解。然後倒入水盆中揉搓,以去除火毒,再將其收集起來攤平使用。臨貼時加入麝香半分。每張膏藥重五錢,病情重的貼一張,輕的則一張膏藥可給三四個人貼。這個配方不可隨意增減藥量,否則會影響療效。

跌打閃挫、風氣痛、冷頭風

藥材包含:穿山甲(去除皮,弄乾淨,搗碎)、番木鱉(用水浸泡後刮去毛,切片)、官桂(切片)、當歸(各一兩二錢),槐樹枝、柳樹枝(各一兩),枳殼(一兩四錢)。

用六斤麻油浸泡透徹,先用文火熬至黑色,用槐樹枝攪拌,過濾掉殘渣。稱量油的重量,每斤油加入八兩丹熬滾,慢慢倒入,不停攪拌均勻,直到油滴在水中能凝結成珠狀。用手試一下,老嫩程度合適即可。再加入乳香(去除油脂)、沒藥(去除油脂)、丁香、兒茶各六錢,都研磨成細末,攪拌均勻,放入有蓋的瓶子裡,埋在土中七天以去除火氣,即可攤開貼敷。

木鱉膏(家傳秘方)

此膏藥能治療跌打損傷、腫痛、瘡瘍、以及各種風氣痛。

使用三斤純正麻油,加入一百四十七粒番木鱉子,放入鍋中熬煮,直到番木鱉子變黑變脆為止。熬煮時用柳樹枝頻繁攪拌,然後將木鱉子撈出。再加入炒至黃色的鉛粉三十兩,慢慢倒入,逐漸熬製成膏狀。用大缸盛裝井水,將膏藥倒入,放置在露天以去除火氣,過一晚撈起,即可攤開使用。使用時可摻入其他藥粉。

摻藥(家傳秘方)

藥材包含:品質上好的三奈、北細辛、川烏、樟冰、肉桂、當門子、大茴香、母丁香、乳香(去除油脂)、沒藥(去除油脂)、甘松、自然銅(燒紅後用醋淬七次)、半夏、大黃、蓽茇、皂角、乾薑、白芷、小茴香(各五錢)、阿魏(三錢)。

禁用火。即使是自然銅也要放在銀罐中燒製,每種藥材要分開研磨,混合均勻後密封保存,不要讓香味散失,用量多少可自行決定。如果是骨頭碎裂的傷勢,不可多用麝香,因為其性質燥熱而易散,會耗損骨髓。如果傷勢有瘀血,先貼不摻藥的膏藥一塊,貼一兩個時辰後揭下,傷口上的血跡會被膏藥帶走,然後再貼摻藥的膏藥。如果沒有木鱉膏,用普通的膏藥也可以。

金絲萬應膏

此膏藥能治療跌打損傷、寒濕引起的腳氣、疼痛難忍;小兒脾疳瀉痢不肯服藥,可貼在肚子上;咳嗽可貼在背心。

藥材包含:瀝青(二斤,磨成細末)、萆麻子(二百粒,去皮殼)、木鱉子(二十八枚,去殼切片)、乳香、沒藥(去除油脂,各一兩)、黃蠟(二兩)、麻油(夏天二兩,春秋各四兩)、威靈仙(二兩)。

先將瀝青、威靈仙放入鍋中熬化至焦黃色,過濾後倒入水盆中冷卻取出,稱重為二斤後,再次放入鍋中融化。加入麻油、黃蠟、萆麻子泥,用槐樹枝或柳樹枝不停攪拌均勻,用慢火熬煮至油滴在水中不會散開,不黏手為止,用手扯拉能呈現金絲狀。如果太硬就加少許油,太軟就加瀝青。試驗到合適的程度後,加入乳香、沒藥末,起鍋後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枝攪拌數百次,再用粗布過濾倒入水盆中,扯拉能呈現金絲狀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