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六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六 (8)

1. 跌打損傷門主論

又云:凡傷損之證,多有患處作痛,若出血過多而痛者,血虛火盛也,宜甘寒以降虛火,甘溫以養脾氣。若汗出多而痛者,肝木火盛也,宜辛涼以清肝火,甘寒以生肝血。若筋骨傷而作痛者,正而治之;肌肉傷而作痛者,調而補之;氣血逆而作痛者,順而補之;氣血虛而作痛者,溫而補之。熱而痛者清之,寒而痛者溫之;陰虛火痛者用補陰之劑,脾氣虛而痛者,用補脾之劑。

作膿而痛者托之,膿焮而痛者開之。切不可概用苦寒,以致復傷脾胃也。(論患處作痛。)

又云:傷損之證,如所傷之處痛至四五日不減者,或至一二日方痛者,皆作膿也,不必用止痛之藥,但宜托裡之劑,以速其潰,膿去則痛止。若頭目所傷作膿,焮赤作痛者,膿出痛亦自止。其或頭痛而時作時止者,血虛而痛也,非傷也。若頭痛而兼眩者,火也,痰也,氣虛也,木旺也,不可作寒治也。

又云:凡傷損之證,肉死而不潰,或惡寒而不潰者,宜補陽氣。發熱而不潰者,宜益陰血。或因作痛,或因峻劑而不潰者,宜和養脾胃。或因失血,或因汗多而不潰者,宜大補氣血。其外面皮黑堅硬而不潰者,內火蒸炙而然也,內服益陰血,制陽火之劑;外塗當歸膏以潤之,則自潰也。

大抵脾胃主肌肉,腐潰生肌,全在脾胃氣血兩旺,倘治者不識病機,失於補助,故有死肉不能潰而死者;有死肉已潰,新肉不能生而死者;有死肉潰,新肉生,瘡口久不能斂而死者,此三者皆失於不預為補益耳。(論死肉不潰。)

又云:凡傷損之證,若焮痛而肌肉不生者,火盛也;日晡作熱而不生者,血虛也;食少體倦而不生者,脾胃虛也;膿水清稀而不生者,氣血虛也;忌敷生肌長肉之藥,恐反助其邪也。若膿多而臭穢者邪火也,脈洪大而作渴者,其氣虛而邪氣實也,斯為難治。大抵傷損證候,內無瘀血即當補脾,脾氣得補則肉傷者自愈,肉死者自潰,新肉易生,瘡口易合,故云脾健則肉自生。切不可偏用寒涼克伐之劑,復傷元氣,致不能生肌收斂,雖行補益,緩不濟事矣。

(論新肉不生。)

又云:凡傷損之證,若壅腫不退,或色黯不消,元氣虛也,宜補之;青腫脹痛,按之復起,膿瘀內滯也,宜針之。經曰:氣主煦之,血主濡之是也。當以六君子湯加芎、歸,培養脾胃元氣,則青腫益消,瘀滯自散,膿穢自出。苟服克伐涼劑,虛其氣血,益腫、益青、益潰也。

若敷貼寒涼等藥,則寒氣入里,墜道自壅,瘀血益凝,運氣不至,近死不遠。雖壯實之人,亦寒氣生熱,肉腐深大,氣血衰敗,肌肉無由以生,欲望其腫青退,而潰處收斂抑難矣。(論青腫不消。)

又云:凡傷損之證,若骨已接,骱已入,其腫不消者,此元氣怯弱也。怯弱即不能運散,瘀滯益凝故也。經云:壯者氣行則愈,怯者則著而為病。惟補中益氣湯滋陰助陽,內服十全大補湯,外敷黑龍散,或蔥熨之法,則運氣健旺,瘀血自救,腫痛自消。若投行氣破血之劑,則元氣愈怯,運氣愈滯,患在骨骸及血氣罕到之處,最難調治,尤忌寒涼克伐之藥。(論腫痛不消。

白話文:

關於跌打損傷,有種說法是:凡是損傷的症狀,大多患處會疼痛。如果出血過多而疼痛,這是因為血虛導致虛火旺盛,應該用甘涼的藥物來降低虛火,用甘溫的藥物來補養脾氣。如果出汗過多而疼痛,這是因為肝火旺盛,應該用辛涼的藥物來清肝火,用甘寒的藥物來滋養肝血。如果是筋骨損傷而疼痛,就應該針對筋骨來治療;如果是肌肉損傷而疼痛,就應該調理和補養;如果是氣血不順而疼痛,就應該疏通並補養;如果是氣血虛弱而疼痛,就應該用溫性的藥物來補養。如果是發熱而疼痛,就應該用清熱的藥物;如果是發冷而疼痛,就應該用溫熱的藥物。如果是陰虛導致的火熱疼痛,就應該用滋陰的藥物;如果是脾氣虛弱而疼痛,就應該用補養脾氣的藥物。

如果已經化膿而疼痛,就應該用藥物來幫助膿液排出;如果膿液紅腫疼痛,就應該切開引流。千萬不能一概使用苦寒的藥物,以免再次傷害脾胃。(這是關於患處疼痛的論述。)

還有種說法是:損傷的症狀,如果受傷的地方疼痛持續四五天沒有減輕,或者是一兩天才開始疼痛,這些都是要化膿的跡象,不必急著用止痛藥,應該用藥物來幫助身體排出膿液,加速膿液潰破,膿液排出後疼痛自然會停止。如果頭部或眼睛受傷化膿,紅腫疼痛,膿液排出後疼痛也會自行停止。如果頭痛時好時壞,這是因為血虛引起的疼痛,不是外傷造成的。如果頭痛還伴隨頭暈,這是因為火氣、痰濕或氣虛,也可能是肝木旺盛,不能用寒涼的藥物治療。

還有一種說法是:凡是損傷的症狀,如果肌肉壞死卻無法潰爛,或者怕冷而無法潰爛,應該用藥物補養陽氣。如果發熱而無法潰爛,應該用藥物來滋養陰血。有時候因為疼痛,或者用了過於猛烈的藥物而無法潰爛,就應該用藥物來調和並補養脾胃。有時候因為失血,或者出汗過多而無法潰爛,就應該用藥物大補氣血。如果皮膚表面發黑堅硬而無法潰爛,這是因為體內火熱蒸烤造成的,應該內服滋養陰血、抑制陽火的藥物,外用當歸膏來滋潤,這樣自然就會潰爛。

總的來說,脾胃主管肌肉,肌肉腐爛後再生,完全依靠脾胃氣血的旺盛。如果治療的人不了解病情,沒有給予適當的補養,就可能出現肌肉壞死無法潰爛而死亡的情況;也可能出現肌肉壞死已經潰爛,但新肉無法生長而死亡的情況;還可能出現肌肉壞死潰爛、新肉生長,但傷口長期無法癒合而死亡的情況,這三種情況都是因為沒有事先進行補養的緣故。(這是關於壞死組織無法潰爛的論述。)

還有一種說法是:凡是損傷的症狀,如果紅腫疼痛但肌肉不生長,這是因為火氣太盛;如果是傍晚發熱但不生長,這是因為血虛;如果食慾不振、身體疲倦而不生長,這是因為脾胃虛弱;如果膿液清稀而不生長,這是因為氣血虛弱。應該避免敷用生肌長肉的藥物,以免反而助長邪氣。如果膿液多而且惡臭,這是邪火造成的。如果脈搏洪大且口渴,這是因為氣虛而邪氣旺盛,這種情況就很難治療。總的來說,跌打損傷的病症,如果體內沒有瘀血就應該補養脾胃,脾氣得到補養,受損的肌肉就會自行痊癒,壞死的肌肉也會自行潰爛,新肉容易生長,傷口容易癒合,所以說脾胃健康肌肉就能自行生長。千萬不能偏用寒涼克伐的藥物,再次損傷元氣,導致肌肉無法生長和收斂,即使之後進行補養也於事無補了。(這是關於新肉不生長的論述。)

還有一種說法是:凡是損傷的症狀,如果腫脹不消退,或者顏色暗淡不消散,這是因為元氣虛弱,應該補養。如果青腫脹痛,按壓後又彈起來,這是膿液和瘀血滯留在體內,應該用針刺來治療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“氣主管溫煦,血主管滋潤”,這是說氣和血的重要性。應該用六君子湯加川芎、當歸來培養脾胃元氣,這樣青腫就會消退,瘀血也會散開,膿液和污穢也會排出。如果服用克伐涼性的藥物,會使氣血更加虛弱,腫脹會更嚴重、顏色會更青紫,潰爛也會更加嚴重。

如果敷貼寒涼等藥物,寒氣會侵入體內,導致經絡堵塞,瘀血更加凝滯,氣血運行不暢,離死亡也就不遠了。即使是身體強壯的人,也會因為寒氣產生熱,導致肌肉腐爛加深,氣血衰敗,肌肉無法生長,想要腫脹消退、潰爛處癒合就更加困難了。(這是關於青腫不消散的論述。)

還有一種說法是:凡是跌打損傷的症狀,如果骨頭已經接好,關節也已經復位,但腫脹仍然不消退,這是因為元氣虛弱。元氣虛弱就無法將瘀血運散,瘀血就會更加凝滯。經文說:“強壯的人,氣血運行就能痊癒,虛弱的人,就會因為瘀滯而生病”。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來滋養陰陽,內服十全大補湯,外敷黑龍散,或者用蔥來熨敷,這樣氣血運行就會旺盛,瘀血就能自行消散,腫痛也會自行消失。如果服用活血破瘀的藥物,會使元氣更加虛弱,氣血運行更加滯澀,疾病發生在骨骼和氣血難以到達的地方,最難治療,尤其忌諱寒涼克伐的藥物。(這是關於腫痛不消退的論述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