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 (20)
卷二 (20)
1. 論定死脈形候歌
指下如湯沸湧時,旦占夕死定無疑,尾掉搖搖頭不動,魚翔腎絕亦如期,去疾來遲勢劈劈,命絕脈來如彈石,三陽谷氣久虛空,胃氣分明屋漏滴,散亂還同解索形,髓竭骨枯見兩尺,蝦游狀如蛤蟆遊,魂去行屍定生憂,雀啄連連來數急,脾無穀氣定難留,欲知心絕並榮絕,如刀壓刀細推求,更有肺枯並胃乏,如麻戚促至無休,指下渾然如轉豆,三光正氣已漂流。
洞虛子曰:蝦游雀啄,代止之脈,故名死證。須知痰氣關格者,時復有之,若非諳練數歷,未免依經斷病,不無貽笑大方也。蓋病勢消爍殆盡者,其氣不能相續,如蝦游水動,屋漏滴點而無至者,死脈也,其或痰凝氣滯,關格不通,則其脈固有不動者,有三兩路亂動,時有時無者,或尺寸一有一無者,有關脈絕骨不見者,或時動而大小不常者,有平居之人忽然而然者,有素稟痰病而不時而然者,有僵仆卒中而然者,皆非死脈也。學者當細心參探。
白話文:
手指按脈時,感覺脈象像沸騰的水一樣湧動,那麼當天早晨占卜,晚上就會死亡,毫無疑問。脈象尾部搖晃,然後停止不動,如同魚在水中遊動,腎氣衰竭,死亡時間也將如期而至。脈象時快時慢,忽強忽弱,如同劈柴一樣,生命將盡,脈搏跳動得像彈石一樣,迅速而有力。三陽絡脈之氣長時間虛弱,胃氣衰弱,像屋頂漏水一樣一點一點地流失。脈象散亂無序,如同解開的繩索一樣。骨髓耗竭,骨頭枯萎,兩寸脈位已經摸不到脈象。脈象像蝦一樣遊動,又像蛤蟆一樣跳動,此時魂魄已離,行屍走肉,必將死亡。脈象像麻雀啄食一樣,連續不斷,急速跳動,脾胃之氣已盡,難以存活。想要知道心臟和榮衛之氣是否衰竭,需細細推敲脈象,如同刀壓在刀上那樣仔細探查。肺部枯竭,胃氣衰弱,脈象細弱而急促,直到停止跳動。手指按脈時,感覺渾渾噩然,如同轉動豆子一樣,三焦之氣已經消失殆盡。
洞虛子說:蝦游、雀啄都是代表死亡的脈象,所以稱為死證。但是必須要知道,痰氣阻塞經絡的情況,有時也會出現類似的脈象。如果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,很容易根據脈象就斷定病情,這樣反而會貽笑大方。因為病情衰竭殆盡,氣血不能連續運行,如同蝦在水中遊動,屋頂漏水一樣斷斷續續,沒有力量,這就是死脈。但是,如果因為痰液凝結,氣血阻塞,經絡不通,脈象也可能沒有動靜,或者有三兩條脈搏亂動,時有時無;或者寸口脈搏時有時無;或者關脈、骨脈消失不見;或者脈象時動時停,大小不一;或者原本正常的人突然出現這種脈象;或者素有痰病的人突然出現這種脈象;或者中風昏迷的人出現這種脈象,這些都不是死脈。學習者應該仔細研究,深入探討。
2. 論診雜病生死脈歌
五十不止身無病,數內有止皆知定。(止,猶代脈也。脈來五十動而不見一止者,無病也。五十配天地造化之數,《易·繫辭》曰:大衍之數五十,五十乃備,一乃數之始,十乃數之極,人之脈息,晝夜循環五臟,脈一動,循環一臟,五動循環五臟遍,五十動是十次五數循環遍,則數皆極處而不見止者,五臟皆平,故無病也。)
四十一止一臟絕,卻後四年多沒命,三十一止即三年,二十一止二年應,十五一止一年殂,已下有止看暴病。(四十動而見一止者,是一臟欠動,脈之極數,故知一臟絕也,先絕腎經,所以言之。夫天一生水,腎屬水,生成之一數也。人之五臟所生,先生乎腎,腎水生肝木,木生心火,命門火生脾土,土生肺金,所以先絕腎,期應四年而死。三十動而見止者,兩臟欠動,脈之極數,是知腎與肝二經無氣,期應三年而死。
二十動而止者,三臟欠動,脈之極數,是腎肝心三臟無氣,期應二年而死。十五動而一止者,知腎肝心脾四臟皆無氣,期一年而絕也。)
新注云:上言脈之動止,未知診切何部而取據,謹按《素問》《難經》云:每於平旦寅時,日未出,飲食未進,血氣未亂,醫者可以存神定意,心無外馳,診於指下,右手寸口,默數脈息至止,以決之。夫寸口者,右手氣口也。《內經》曰: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?岐伯曰:胃者,水穀之海,六腑之大源也。
五味入口,藏於胃,變現於氣口。又曰:脈會大淵,寸口是太淵穴也。是知寸口為脈大會之處,故能決斷五臟六腑生死吉凶矣。
白話文:
論診雜病生死脈歌
五十次脈搏跳動都未停歇,則身體無病。這是因為五十是天地造化的數,代表周全完整。脈搏一次跳動代表一個臟腑的循環,五十次跳動則代表十次完整的五臟循環,若無停歇,說明五臟功能平衡,故無病。
脈搏跳動四十次後出現一次停頓,代表一個臟腑衰竭,最先衰竭的是腎,因此預示著四年內死亡。脈搏跳動三十次後出現一次停頓,代表兩個臟腑衰竭,預示著三年內死亡。脈搏跳動二十次後出現一次停頓,代表三個臟腑衰竭,預示著兩年內死亡。脈搏跳動十五次後出現一次停頓,代表四個臟腑衰竭,預示著一年內死亡。十五次以下出現停頓,則需考慮暴病。
此脈象診斷方法,需在清晨寅時(約凌晨3-5點),日出前、飲食前,血氣未亂時,醫生專注於右手寸口脈搏(太淵穴),默數脈搏跳動次數及停頓次數來判斷。寸口脈是氣血匯聚之處,可以反映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,據此可判斷生死吉凶。
3. 論診暴病脈歌
兩動一止或三四,三動一止六七死,四動一止即八朝,以此推排但依次。(池氏曰:暴病者,喜怒驚恐,其氣暴逆,致風寒暑濕所侵,病生之暴,損動胃氣而絕,即死不過十日也。脈兩動而一止,乃胃氣將絕,猶得三四日方死。三動一止,而胃氣將盡,猶得六七日方死,穀氣絕盡方死。仿此而推,若至十五動而二止,乃死期在於一年矣。)
又歌曰:寸平無病何謂死,尺澤原來脈不存,君知此理是何物,猶如草木已無根。(人之有尺,猶樹之有根,枝葉雖枯槁,根本將自生,病人兩尺有根,雖病不死,若診得兩尺無根,有病必死,無病之人,亦主暴亡。)
白話文:
論診暴病脈歌
脈搏的跳動和停頓狀況可以預測暴病的死亡時間:兩次跳動一次停頓,大概能活三四天;三次跳動一次停頓,大概能活六七天;四次跳動一次停頓,大概能活八天。以此類推,依次判斷。池氏認為:暴病是由於喜怒驚恐等情緒導致氣血逆亂,加上風寒暑濕等外邪侵襲,迅速損傷胃氣,危及性命,最長不過十天。脈搏兩動一停,表示胃氣將盡,還能活三四天;三動一停,胃氣幾乎耗盡,還能活六七天,等到穀氣(指人體的根本元氣)完全耗盡才死亡。以此類推,如果脈搏十五動才兩次停頓,則預示患者將在一年內死亡。
另一首脈歌說:寸口脈(手腕的脈搏)平穩有力,沒有疾病,怎麼會說要死呢?尺澤脈(肘內側的脈搏)如果摸不到脈象,那就表示生命力消失了。你知道這個道理是什麼嗎?就像草木已經沒有根了。人體的尺脈,就像樹木的根,即使枝葉枯萎,只要根還在,就能再生長。病人如果兩尺脈(寸口和尺澤)都有脈象,即使生病也不會立刻死亡;但如果診斷出兩尺脈都沒有脈象,無論是否有病,都必死無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