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三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三 (16)

1. 碎金賦(羅田萬密齋)

豈不聞誤服湯丸兮,不如勿藥,又不見特犯禁忌兮,可以自省。愛吃鹹酸兮,咳嗽連綿而不已,喜啖辛燥兮,火熱燔灼而不寧,甘甜過而齒齲,生冷多而糞清。雞乃生風之畜,魚則動火之鱗,雞魚貪而亂食,風火併而啟釁。邪反滋甚兮為癍疹而不息,毒反深入兮值疫癘而再經,斯則疹之遺毒,亦若痘之餘證。

欲決內傷,須詳外證。目常赤痛兮青童抱火,鼻常鼽衄兮素女臥薪。病牙齒以終身兮,玄武困於湯鑊,發癲癇而連年兮,朱雀驚於燒林,溲數短澀兮乃州都之遭火,便溏垢蠱兮必倉廩之被焚。哮喘炎上之象,丹瘤赤瘭之形,唇舌多瘡兮,門戶殘煙未熄,咽喉常腫兮,管龠餘燼猶存。

苟求其故兮,則一言之可盡,欲拔其本兮,豈一旦之能平,噫!此賦之作,效蛙之鳴,詞雖鄙俚兮積如累石,法則疹秘兮故曰碎金。

白話文:

難道沒聽過嗎?吃錯湯藥丸,還不如不吃藥;又沒看到嗎?特別犯了禁忌,應該自我反省。喜歡吃鹹酸的東西,咳嗽就會綿延不斷;喜歡吃辛辣燥熱的食物,體內就會火熱難耐,不得安寧。過度吃甜食會蛀牙,吃太多生冷食物會導致拉肚子。雞是容易生風的食物,魚是容易引發火氣的鱗類,如果貪吃雞魚又亂吃,風火就會一起作亂,引發禍端。邪氣反而更加嚴重,會導致出疹子而無法停止;毒素反而更加深入,遇到瘟疫就會再次發作,這就是疹子留下的毒素,也像是痘症痊癒後留下的後遺症。

想要判斷內傷,必須詳細了解外在的症狀。眼睛經常紅腫疼痛,是肝火旺盛的徵兆;鼻子經常打噴嚏或流鼻血,是肺熱的表現。牙齒一生都有病痛,是腎氣受損的徵兆;經常發癲癇,是心火太旺的表現。小便頻繁短少而且澀痛,是膀胱有炎症的徵兆;大便溏稀且黏膩,是脾胃受損的徵兆。哮喘是火氣上炎的現象,丹瘤和紅腫的疔瘡是體內有熱毒的表現。嘴唇和舌頭經常長瘡,代表體內還有餘火未消;咽喉經常腫痛,代表體內還有殘餘的熱氣。

如果想探究這些疾病的原因,其實可以用一句話就說完;想要根除這些病根,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。唉!寫這篇賦的目的,就像青蛙鳴叫一樣,文辭雖然淺顯粗俗,但內容卻像石頭一樣堆積起來。其中隱藏著疹病的秘密,所以才說這篇賦像碎金一樣寶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