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 (14)
卷二 (14)
1. 論脈證名狀二十六種所主病證
浮大數,焮腫在外,當先托裡,恐邪入內。
脈不沉不浮,內外證無,知其在經,當和營衛。
脈數,身無熱,內有癰膿。
脈數,應當發熱,而反惡寒,若有痛處,當發癰。
若數脈不時見,當生惡瘡。
浮,腫瘍為虛為風;潰瘍為虛宜補。
洪,腫瘍為虛,為熱盛,宜宣熱拔毒,年壯形實,宜下;潰瘍為邪氣盛,服藥久不退者,難治。
滑,腫瘍為熱;潰瘍為熱為虛,為邪氣未退。
數,腫瘍為病退,為熱,數而洪者欲膿。潰瘍為難愈,數甚者難治。
散,腫瘍為氣不收斂,潰瘍為痛未退,洪滑大散難治。
芤,腫瘍為血虛。潰瘍為脈病相應。
長,腫瘍宜消退之法。潰瘍為易愈,謂長則氣治也。
牢,腫瘍為邪盛,為欲膿;潰瘍為邪氣不退。
實,腫瘍為邪氣太盛;潰瘍為邪不退,為實,緩豁大者為虛。
弦,腫瘍為痛,為欲膿;弦洪相搏,外緊內熱,為疽發也;潰瘍為血虛、為痛。
緊,腫瘍浮而緊,發熱惡寒,或有痛處,是為癰疽;潰瘍主氣血沉澀,為痛,為有外寒。
澀,腫瘍為氣實,為氣滯,潰瘍為血虛,為脈病相應。
短,腫瘍為元氣不足;潰瘍為大虛,宜補。
微,腫瘍為虛,服藥漸充者佳;潰瘍為虛,若微而勻者,為脈病相應。
遲,腫瘍為寒為虛,尺遲為血少;潰瘍為虛,為氣血不能滋榮於瘡,為有外寒。
緩,腫瘍為可治,大而緩為虛;潰瘍緩而澀者愈;以其病脈相應,及胃氣充也。
沉,腫瘍為邪氣深。潰瘍為遺毒在內,寸沉為胸有痰。
伏,腫瘍為陰中伏陽邪;潰瘍為陽伏陰中,為內蝕,為流注浸淫,難治。
虛,腫瘍便宜補而內托;潰瘍膿既泄,宜大補血氣。
弱,腫瘍為元氣不足,宜內補托裡。
結,腫瘍為邪氣結;潰瘍漸勻則愈,不調則危。
促,腫瘍為熱,為病進;潰瘍為熱不減,漸進則死,漸退則生。
代,腫瘍為氣血敗壞,元氣損傷;潰瘍為元氣竭絕。
薛立齋曰:謹按脈者,人身之造化,病機之外見,醫家之準繩,不可不精究而熟察;至於太谿、衝陽,又為診法之要,生死之機也。故十二經脈皆繫於生氣,氣乃人之根本,寸口脈平而死者,生氣獨絕於內也。《難經》云:上部有脈,下部無脈,其人當吐不吐者死;上部無脈,下部有脈,難困無能為害,是脈有根本,人有元氣也。
夫人受氣於谷,乃傳於臟腑,清者為榮,濁者為衛,榮行脈中,衛行脈外,陰陽相貫,如環無端,周流一身,晝夜各有常度,其不相應者,病也。病至於甚,脈道乃乖,抑嘗治雀啄屋漏之類,若因藥餌克伐所致,急用參耆歸術姜附之劑,多有復生者,不可遂棄而不治也。
又曰:癰疽未潰而脈先弱者,何以收斂。
白話文:
脈象浮大且數,如果腫脹在外,應該先用藥物扶助正氣,將毒邪托住,以免邪氣深入體內。
脈象不沉也不浮,身體內外也沒有其他症狀,這表示病邪在經絡中,應該調和營衛之氣。
脈象數,身體沒有發熱,體內可能有癰膿。
脈象數,應該要發熱,反而出現怕冷的症狀,如果身體有疼痛的地方,很可能要發癰。
如果數脈不是持續出現,而是時有時無,可能會長惡瘡。
脈象浮,腫瘤表示身體虛弱或有風邪;潰瘍表示身體虛弱,應該補養。
脈象洪大,腫瘤表示身體虛弱,或熱邪很盛,應該宣散熱邪,拔除毒素;如果是年輕力壯、體格強健的人,可以考慮使用瀉下的方法;潰瘍表示邪氣很盛,如果服藥很久都沒有好轉,就比較難治療。
脈象滑,腫瘤表示有熱邪;潰瘍表示有熱邪,或身體虛弱,或邪氣還沒消退。
脈象數,腫瘤表示病情正在好轉,或有熱邪,如果脈數且洪大,表示可能要化膿;潰瘍表示不容易痊癒,脈象非常數的話,就比較難治療。
脈象散,腫瘤表示氣無法收斂,潰瘍表示疼痛還沒減輕,如果脈象洪大、滑數又散亂,就比較難治療。
脈象芤,腫瘤表示血虛;潰瘍表示脈象與病情相符。
脈象長,腫瘤表示適合用消退的方法治療;潰瘍表示容易痊癒,因為脈長表示氣順暢。
脈象牢固,腫瘤表示邪氣很盛,或可能要化膿;潰瘍表示邪氣還沒消退。
脈象實,腫瘤表示邪氣太盛;潰瘍表示邪氣沒退,病情屬實證,但如果脈象緩慢且空大,則表示身體虛弱。
脈象弦,腫瘤表示疼痛,或可能要化膿;如果弦脈與洪脈搏動有力,表示體外緊繃、體內發熱,是疔瘡發作;潰瘍表示血虛或疼痛。
脈象緊,腫瘤如果脈象浮且緊,又發熱怕冷,或有疼痛的地方,就是癰或疽;潰瘍表示氣血阻滯,導致疼痛,並且有外寒。
脈象澀,腫瘤表示氣實或氣滯;潰瘍表示血虛,或脈象與病情相符。
脈象短,腫瘤表示元氣不足;潰瘍表示身體非常虛弱,應該補養。
脈象微弱,腫瘤表示虛弱,如果服藥後脈象逐漸充實,表示情況良好;潰瘍表示虛弱,如果脈微弱而均勻,表示脈象與病情相符。
脈象遲緩,腫瘤表示有寒或虛弱,如果是尺脈遲緩,表示血少;潰瘍表示虛弱,或氣血無法滋養瘡口,或有外寒。
脈象緩慢,腫瘤表示可以治療,如果脈象大而緩,表示身體虛弱;潰瘍如果脈象緩慢而澀滯,表示正在痊癒,因為脈象與病情相符,而且胃氣充足。
脈象沉,腫瘤表示邪氣很深;潰瘍表示還有毒素殘留在體內,如果是寸脈沉,表示胸腔有痰。
脈象伏,腫瘤表示體內陰邪中潛藏陽邪;潰瘍表示陽邪潛藏在陰邪中,或體內有腐蝕,或是流注浸淫的嚴重情況,比較難治療。
脈象虛弱,腫瘤表示應該補養並用藥物托住;潰瘍表示膿已經排出,應該大量補養氣血。
脈象弱,腫瘤表示元氣不足,應該補養並扶助正氣。
脈象結,腫瘤表示邪氣鬱結;潰瘍如果脈象漸漸均勻就表示要痊癒,如果不均勻就比較危險。
脈象促,腫瘤表示有熱,或是病情正在加重;潰瘍表示熱邪還沒減退,如果病情逐漸加重就會死亡,如果病情逐漸減退就能活下來。
脈象代,腫瘤表示氣血敗壞,元氣損傷;潰瘍表示元氣已經耗盡。
薛立齋說:仔細觀察脈象,可以了解人體氣機的變化,以及疾病的表現,是醫生必須精通的診斷標準,而太谿穴和衝陽穴更是診斷的關鍵,攸關生死。十二經脈都與人體的生氣相連,氣是人體的根本,如果寸口的脈象正常,但人卻死亡,表示生氣在體內已經完全耗竭。《難經》說:上部有脈,下部沒脈,這個人想吐卻吐不出來就會死亡;上部沒脈,下部有脈,病情雖然危險但不會有生命危險,這是因為脈有根本,人有元氣。
人從食物中獲得能量,然後傳到臟腑,清的物質變成營氣,濁的物質變成衛氣,營氣在血管中運行,衛氣在血管外運行,陰陽互相貫通,像環一樣沒有終點,在全身循環,白天夜晚都有一定的規律,如果運行不協調,就會生病。病情嚴重時,脈象也會紊亂,如果遇到像雀啄屋漏這種難以治療的疾病,但如果是由於藥物的過度攻伐所導致,應該趕快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、生薑、附子等藥物來補救,通常都有可以恢復的機會,不可以隨便放棄治療。
又說:癰疽還沒潰爛,脈象卻先變弱,要如何處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