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一 (3)
卷一 (3)
1. 四氣調神大論篇
逆之則傷腎,春為痿厥,奉生者少。(逆謂反行夏令,腎象水,王於冬,行夏令則腎氣傷。春木王而水廢,故病發於春。逆冬傷腎,故少氣以奉於春生之令也。)天氣,清靜光明者也,(言天明不竭,以清靜致之,人壽延長,亦由順動而得,此言天氣以示人也。)藏得不止,故不下也。
(四時成序,七曜周行,天不形言,是藏德也。德隱則應用不屈,故不下也。《老子》曰:上德不德。是以有德。言天至尊高,德猶見隱也,況採全生之道,而可不順天乎。)天明則日月不明,邪害空竅,(天所以藏德者,為其欲隱大明,故大明見則小明滅,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,天若自明,則日月之明隱矣。言人之真氣,亦不可泄露,當清淨法道,以保天真。
苟離於道,則虛邪入於空竅。)四時陰陽者,萬物之根本也,(時序運行,陰陽變化,天地合氣,生育萬物,萬物之根,悉歸於此。)聖人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,以從其根,(陽氣根於陰,陰氣根於陽,無陰則陽無以生,無陽則陰無以化,全陰則陽氣不極,全陽則有氣不窮。滋苗者必先固其根。
伐下者必先枯其上,故以斯調節從順其根。)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,(聖人所以身無奇病,生氣不竭者,以順其根也。)逆其根,則伐其本,壞其真矣。故陰陽四時者,萬物之終始也,死生之本也,逆之則災害生,從之則苛疾不起,是謂得道。(苛者,重也。)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亂治未亂,此之謂也。
病已成而後藥之,亂已成而後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鬥而鑄兵,不亦晚乎!
白話文:
如果違背了天道,就會傷害腎氣,春天容易發生痿厥的疾病,這是因為順應生長之氣的能量不足。(這裡說的違背天道,是指違反了夏季的規律。腎臟在五行中屬水,在冬季最旺盛,如果到了夏季還按照冬季的規律行事,就會傷害腎氣。春季屬木,而水氣衰弱,所以疾病會在春季發作。因為違背了冬季養藏腎氣的規律,導致腎氣不足,難以供給春季的生長之氣。)
天氣,本來就應該是清靜光明的。(這說明天的光明不會枯竭,是因為它保持清靜的狀態。人要想長壽,也應該順應自然的規律。這裡說到天氣,是為了給人啟示。)天將德行隱藏起來,不會輕易顯露,所以它永不停息地運行。(四時有序,日月星辰周而復始地運行,天道默默地運行,不外顯它的功德。隱藏德行才能讓它的作用長久不衰,所以永不停息。《老子》說:「最高的德行是不自以為有德,所以才能真正擁有德行。」這說明天是至高無上的,連它的德行都隱藏起來,更何況是追求保全生命的方法,怎麼能不順應天道呢?)
如果天展現出過於明顯的光明,就會遮蔽日月的光輝,邪氣就會趁虛而入,侵犯人體的空竅。(天之所以要隱藏它的光輝,是因為它不想過於顯露。當大光明出現時,小光明就會黯然失色,所以大光明的德行不能不加以隱藏。如果天自己過於明亮,日月的光輝就會被遮蔽。這說明人體的真氣也不能輕易外洩,應該保持清淨,順應天道,保養天生的純真。)如果背離了天道,虛邪之氣就會乘機侵入人體的空竅。
四時陰陽的變化,是萬物賴以生存的根本。(時序的運行,陰陽的變化,天地之氣的和合,孕育了萬物。萬物的根基,都源於此。)聖人會在春夏養護陽氣,秋冬養護陰氣,以順應萬物生長的根本。(陽氣根源於陰氣,陰氣根源於陽氣,沒有陰氣,陽氣就無法產生,沒有陽氣,陰氣也無法化生。如果只有陰沒有陽,陽氣就無法達到極盛,如果只有陽沒有陰,陰氣也無法充分發揮作用。要滋養幼苗,必須先穩固它的根基。要砍伐樹木,必須先讓它的根部枯萎。所以要通過這樣的調節,順應萬物生長的根本。)這樣才能與萬物一起在生長變化的過程中浮沉。(聖人之所以沒有什麼奇怪的疾病,生命力不會衰竭,就是因為他們順應了萬物生長的根本。)
如果違背了這個根本,就會傷害到生命的本源,損壞真氣。所以陰陽四時的變化,是萬物的終結和開始,是生與死的根本。違背它就會產生災害,順應它就能避免嚴重的疾病,這就叫做掌握了天道。(苛,是指嚴重的疾病。)聖人會治療未發生的疾病,治理未發生的禍亂,這就是這個道理。等到疾病已經產生才用藥治療,等到禍亂已經發生才去治理,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挖井,要打仗了才去鑄造兵器,不是太晚了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