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二 (2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二 (23)

1. 五經治法

表虛之痘,膿漿不滿,多有癢者,其在幼兒,或兒雖長而神氣困者,必不能禁其手搔,須令其著就舊軟絹衣袖長者,用絹條縛其袖口,令不得爪搔為妙,如無絹衣,或作軟絹袋裹兒手亦可。(有一六歲女孩,其痘不正,膿漿淋漓而癢甚,曾用此法,得不搔破,其後頭面亦無疤痕,若不用此法而抓破已多,縱性命能保,惡疤決難免也。)

痘痛為實,此為吉兆,用生白芍為細末,酒調下一錢五分立止,甚者不過二服。

痘出齊後,有頭目腫脹,而痘不脹者,此血虛氣弱,不能抱攝毒氣以成膿,故其毒散漫,妄行肉分也,此為危候。急宜大補氣血以收攝其毒,則痘灌膿而腫脹自消矣。參歸大補湯。(人參、當歸身、炙黃耆、川芎、桔梗、楂肉、炙甘草、防風、白芷、厚朴、紫草茸、木香同煎溫服。)痘瘡原多潰爛,收結後或手足等處仍作熱臭,爛出膿水不止者,生肌散摻。

(地骨皮、黃連、黃柏、五倍子、生甘草等分,研細乾摻之,即退熱結痂而愈。其有仍作熱作膿而不即愈者,內毒未淨也。仍用大連翹飲解之。)

又有餘毒流注各處,出清水者,綿繭散摻。(也蛾繭不拘多少,用生明礬末填在內,燒令汁盡成灰,為末乾摻之。)

痘有鼻中衄血者,毒氣上衝於肺也,此其毒氣外泄,亦非惡候,不必驚惶,只用發灰散。(用少壯無病人亂髮,不拘男女,肥皂洗淨油垢氣,又用溫湯洗淨肥皂氣,焙乾,量發多少用新瓦罐一個,將發填入內令滿,淨瓦片蓋口,鹽和泥封之,又全封瓦罐曬乾,用炭火圍罐一半,煅一炷香久,取出候冷,其灰成塊,研令極細末,每用二錢,童便七分,酒三分,調服立止,輕者用灰吹鼻亦止,此方極妙,不惟可用於痘瘡,凡諸血證皆可用。)或清肺湯治之。

(花粉、麥冬、天冬、甘草、桔梗、當歸、生白芍、片芩、丹皮、知母同煎一二服,或入發灰一錢,調服尤妙。)切不可峻用寒涼,如犀角、生地、山梔、生三黃之類,冰伏其血,必為大害。世人不諸此理,一遇痘瘡有衄血咽喉口舌等證,即認為實熱,遽投以寒涼,冰凝血脈,以致痘瘡不得成膿,而變為壞證者多矣,是治而未妨其本,昧之甚者也。

痘有水泡無膿者,血少不能化膿也。急宜參歸鹿茸湯峻補其血。若膿疱與水疱相半者,無大妨害;如十分中有二三分膿疱者,猶有生意;惟渾身水疱,全無膿漿則危矣。然胃氣好而飲食如常者,亦可望生。但其毒氣未散,須防發癰耳。其或兒小痘多,則氣血有限,不能盡成膿漿,而水疱與膿疱相間,此常理也。若無他證不必施治。

痘有口舌生瘡者,或是熱毒,或是虛火,當以痘色辨之。切不可概認為實熱,而純用寒涼解毒,如痘色紅紫湧盛者,熱毒也,用清上飲主之。(薄荷、防風、甘草、葛根、牛蒡、連翹、桔梗、黃芩、黃連、花粉、麥冬同煎,溫服。)如痘色淡白者,虛火也,用參麥清肺湯主之,外用赴筵散。

白話文:

痘瘡的五種治療方法

**痘瘡表層虛弱:**如果痘瘡膿液不多,而且常常發癢,特別是幼兒,或雖然年紀較大但精神不好的孩子,常常會忍不住去抓撓。這時必須讓他們穿上舊的柔軟絲綢長袖衣服,用絲綢帶子綁住袖口,防止他們用指甲抓撓,這是最好的方法。如果沒有絲綢衣服,用柔軟的絲綢袋子包裹住孩子的手也可以。(曾經有個六歲女孩,她的痘瘡長得不好,膿液流淌而且非常癢,使用這個方法後,她沒有抓破痘瘡,之後臉上也沒有留下疤痕。如果不用這個方法,抓破的痘瘡會很多,即使能保住性命,也很難避免留下難看的疤痕。)

**痘瘡疼痛為實證:**這是好現象。將生白芍磨成細末,用酒調和服用一錢五分,很快就能止痛,嚴重的話服用兩次就能見效。

**痘瘡出齊後出現頭部腫脹,但痘瘡沒有隆起:**這是血虛氣弱,無法聚集毒氣形成膿液,所以毒氣散漫,亂竄到肌肉組織。這是危險的徵兆。要立刻大補氣血來收攝毒氣,這樣痘瘡就能長出膿液,腫脹也會消退。可以用參歸大補湯來治療(人參、當歸身、炙黃耆、川芎、桔梗、山楂肉、炙甘草、防風、白芷、厚朴、紫草茸、木香一同煎煮後溫服)。痘瘡原本就容易潰爛,癒合後如果手腳等部位仍然發熱、發臭,流膿不止,可以使用生肌散來敷灑。 (地骨皮、黃連、黃柏、五倍子、生甘草等量磨成細末,直接乾敷在傷口上,就能退熱、結痂痊癒。如果仍發熱流膿,沒有立刻痊癒,說明體內餘毒未清,需要繼續使用大連翹飲來解毒。)

**痘瘡癒合後還有餘毒流竄到各處,流出清水的:**可以使用綿繭散敷灑。(蠶繭不拘多少,在裡面填滿生明礬末,燒成灰,磨成細末,乾敷在傷口上。)

**痘瘡患者鼻子出血:**這是毒氣向上衝到肺部的表現。這是毒氣外泄,不是壞現象,不用驚慌。只要使用發灰散。(取健康年輕人,不論男女的頭髮,用肥皂洗淨油污,再用溫水洗淨肥皂,晾乾。根據頭髮的量,準備一個新瓦罐,將頭髮填滿,用瓦片蓋住罐口,用鹽和泥封好,曬乾。然後用炭火圍住瓦罐一半,燒一炷香的時間,取出放涼,裡面的頭髮就變成灰塊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每次用二錢,加入七分童便、三分酒調和服用,很快就能止血。輕微的情況,用藥粉吹入鼻中也能止血。這個方子非常有效,不僅可以用於痘瘡,所有出血的症狀都可以使用。)也可以用清肺湯來治療。(花粉、麥冬、天冬、甘草、桔梗、當歸、生白芍、片芩、丹皮、知母一同煎煮服用一兩次,或者加入一錢發灰調和服用,效果更好。)切忌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比如犀角、生地、山梔、生三黃之類,會使血脈凝結,造成大害。世人不懂這個道理,一遇到痘瘡患者出現鼻子出血、咽喉口舌等症狀,就認為是實熱,馬上使用寒涼藥物,使血脈凝結,導致痘瘡無法長出膿液,轉變為壞證的情況有很多。這樣治療不僅無效,反而傷害了根本,真是太糊塗了。

**痘瘡是水泡沒有膿:**這是因為血虛,無法化膿。要立刻使用參歸鹿茸湯大補氣血。如果痘瘡是膿泡和水泡各佔一半,沒有大礙;如果十分中有兩三份是膿泡,還有希望;但是如果全身都是水泡,完全沒有膿液,就很危險了。不過,如果胃口好、飲食正常,還是有希望活下來的。但是體內毒氣未散,要小心發癰。如果孩子年紀小、痘瘡又多,氣血有限,無法完全化膿,出現水泡和膿泡相間的情況,這是正常的,如果沒有其他症狀,就不用治療。

**痘瘡患者出現口舌生瘡:**可能是熱毒,也可能是虛火,要根據痘瘡的顏色來判斷。切不可都認為是實熱,而單純使用寒涼藥物來解毒。如果痘瘡顏色紅紫、隆起明顯,這是熱毒,可以使用清上飲來治療(薄荷、防風、甘草、葛根、牛蒡、連翹、桔梗、黃芩、黃連、花粉、麥冬一同煎煮後溫服)。如果痘瘡顏色淡白,這是虛火,可以使用參麥清肺湯來治療,外用赴筵散。